第11章 狄仁杰力諫怒龍顏 李義府發達歸故里
- 武曌傳奇
- 漁樵江渚上
- 3641字
- 2013-09-02 11:00:04
楊太真急忙道:“叫他們進來吧。”小宮女下去不久,便帶來了五個人。那五人分別是,大兒子武元慶及其子武三思,二子武元爽及其子武承嗣,長女武順。武三思年及弱冠,長得玉樹臨風,典型一個美男子;武承嗣二十出頭,身材魁梧,一雙三角眼,神情桀驁不馴。五人紛紛給老太太行禮下跪,太真夫人道:“都起來吧,都不是外人。等一下皇后就來了。大家不要拘束都坐下吧。”五人規規矩矩地找張椅子坐了下來。武三思四下一看,嘖嘖稱贊道:“爹爹,皇宮好漂亮啊。”武承嗣接口道:“真是土包子一個,這是皇上呆的地方,能不漂亮嗎?”楊太真看著兩個孫兒斗嘴,滿心的歡喜。楊太真道:“你們還沒吃飯吧?”武三思道:“祖母,我這一路上都餓壞了。”太真夫人慈祥地笑道:“我馬上命人安排。”說罷命小宮女下去置辦酒席了。約莫一個時辰,早有宮娥太監將酒席擺上,菜是魚翅燕窩,鮑魚熊掌,都是稀罕物。太真一招手,道:“不要客氣,盡管吃。”說罷自己先夾了一口,大家這才舉箸。一桌酒席,大家風卷殘云般一掃而空。武元爽最沒出息,海塞一通,直打飽嗝。
席罷,太真問道:“你們有什么事來這里啊?不可隱瞞。”武元爽和武元慶互看一下剛欲答話,長女武順插話了:“娘,利州連年大旱,大哥二哥的生意早做不成了。我們一商量尋思著,到長安定有活路。這不,我們就來了。”太真夫人道:“這事,我欲跟媚娘商量一下。現在她不比往日了,如今當上了皇后。”武順道:“我早就看出二妹絕非池中物。如此看來,我還猜對了。”武順這邊沾沾自喜,好像自己有先見之明未卜先知似的。她又接著說道:“則天,性格剛毅,是做大事的主。”“大姊一點都沒改變總喜歡背后議論人。”話音剛落,武則天走了進來。眾人紛紛站立向皇后行禮下跪。武后滿臉堆笑道:“都是自家人,免禮。”大家站起來,畢恭畢敬大氣都不敢出一聲。太真夫人把來意一說,武后想罷多時道:“大哥,二哥,我把武三思和武承嗣留下了。我要把二人送進太學。大姊就留在我的身邊吧。”武元慶對兩個孩子道:“快點拜謝姑母,不皇后。”武三思和武承嗣撩衣再次跪倒,叩謝姑母。太真夫人在二人臨走時,又每人贈送五百紋銀。這事沒過多久,朝廷下了旨意免去利州三年的賦稅,并且調撥錢糧賑災。這一年,高宗皇帝聽聞并州人狄懷英很有才干,于是把他從一個并州都督府法曹升遷為大理丞,掌管訴訟和司法。大臣司農卿韋玄機為高宗修建宿羽,高山,上陽等宮,耗資巨大,且極其奢華。狄仁杰上奏章彈劾韋玄機引導皇帝追求奢靡,高宗見言之有理遂罷去韋的官職,命其歸家養老。有一次,高宗欲巡幸并州的汾陽宮,命狄仁杰負責一路食宿及安全。狄仁杰先行來到并州,并州長史李沖玄親自出來迎接。狄仁杰便把皇上行的路徑告訴了李沖玄。李沖玄不敢怠慢,親自去安排開了。次日,他愁眉苦臉地找到了狄仁杰道:“狄大人,皇上的車駕要途經妒女祠。我怕供奉的妒女作祟沖撞了皇上。我的意思是另外征發數萬百姓開辟御道。”狄仁杰嚴厲責備道:“李大人,我身為朝廷命官素來對怪力亂神嗤之以鼻。即便如此,然則天子之行,千乘萬騎,風伯清塵,雨師灑道,區區的妒女豈能作祟?”于是阻止了李沖玄的魯莽行為,同時免去了數萬百姓徭役之苦。高宗聞訊贊之曰:“狄仁杰真丈夫也。”高宗皇帝平素是不輕易夸人的。朝廷的左司郎中王立本由于深得高宗的寵信,那是高傲得不得了,除了皇上壓根兒不把眾大臣放在眼里。王立本的家奴王寶有一次去賭坊賭博,這小子本來輸了,卻不認賬。贏家李四不干了道:“認賭服輸,天經地義。我李四可是黑白兩道都有人的。”王寶道:“你嚇唬別人行,爺可不是嚇大的。”說罷揚長欲走。李四一伸手將他攔住了道:“不給錢就甭走。”王寶早年也習過武,一雙鷹爪力很有功底。王寶只是輕輕一扒拉,李四可擱不住了,身上霎時出現五個洞,鮮血直流慘不忍睹。也是這小子命該絕,他臨死前大聲辱罵王寶,王寶怒從心頭起,一腳將其踢飛,這李四從空中落到地上絕氣身亡。王寶揚長而去。李四的家人不干,寫了狀子告到了狄公那里。狄公一聲令下將王寶擒拿歸案,就地正法。王立本幾次求情,未果。狄仁杰聞聽王立本貪贓枉法,收受賄絡,于是彈劾于他。高宗有意包庇,居然置之不理。狄仁杰苦苦進諫,高宗勃然大怒,甩袖回宮。他把這件事跟武后一說,征詢她的意見。武后道:“狄仁杰,剛正不阿,不畏權貴,實在難得。像這樣清廉忠貞之士,理應嘉獎才是。”李治點點頭道:“武后言之在理。”說罷,次日將王立本罷官交與法司處理。
王立本罷官之后,他的兒女親家吏部尚書李義府沒有坐視不管相反去找了大理丞狄仁杰為之求情,結果遭到一口拒絕。狄仁杰道:“唐律乃國之根本,依法治國,鋤奸懲惡,匡扶正義。王立本觸犯刑律,證據確鑿,嚴懲重罰,以儆效尤。李大人豈能為一己之私置國法于不顧?”李義府笑道:“狄大人說得甚是有理,聽君一席話,我都枉讀十年書了。”說罷訕訕而歸。這個李義府自打投靠武后之后,那可真是春風得意,沒想到在狄仁杰這兒栽了跟頭,于是心懷怨恨,蓄意報復。李義府的女婿和兒子仗著他的權勢,橫行霸道,欺壓良善。沒多久這事就被狄仁杰知道了,又上表彈劾一番。李治也動了怒,不再顧及武后的顏面把李義府叫到了御書房,對他說:“你的兒子和女婿多為不法之事,朕百般袒護于你,你要暫斂鋒芒才行。”李義府聞罷勃然動怒道:“這是誰跟陛下說的?”李治心里不悅道:“我給你提個醒,有些事不要太過了。你又何必問彈劾之人呢?”李義府也不表態認錯,揚長而去。李治看著李義府的背影道:“好個李貓(李義府又名李貓),好一個狂妄之徒。”這件事令皇上甚是不爽,數年來耿耿于懷。李義府回到家中把兒子和女婿都叫了過來,道:“你們太令我失望了。”兒子道:“父親,發生了何事令你如此震怒?”李義府道:“朝廷有人彈劾你們背著我欺壓良民。此事絕非空穴來風,你們能不能給我少惹點麻煩。”女婿連連認錯:“父親我們錯了。”李義府的獨生子很不以為然道:“不就是占了城西董家的當鋪嗎?有什么了不起的?”李義府一拍書案道:“孽障,快點退還董家。你要氣死我也。”其子見父親動怒,急忙說:“父親說的極是。兒即刻照辦。”次日,董家得到了失而復得的當鋪,舉家大喜。董老板聽聞是狄仁杰力諫皇上的結果,兩行熱淚奪眶而出道:“狄大人真是清正廉潔愛民如子的好官啊。”一時間人們競相傳頌狄仁杰,自此狄公的名望水漲船高日益隆重。
有一天女婿見老丈人李義府郁郁寡歡,便一個勁地攛掇他回老家四川永泰散散心。這正中李義府的下懷,李義府上表休假,李治當即批準。三天后,李義府帶著全家三十口人乘坐十五輛馬車趕奔了永泰。當地官府聞聽吏部尚書李義府來了,紛紛出來迎接,同時私下行賄。李義府示意家人收下,真是來者不拒。李義府今日真是春風得意,志得圓滿。他想到自己出身卑微,受人白眼,不免感慨萬分。李義府母親早亡,父親又納了一個繼室,名叫五娘,她的父親是本地的屠戶以殺豬為生。五娘脾氣暴躁,愛發火,喜歡頤指氣使,李老爹受盡了窩囊氣。李義府自小便文采出眾,十八歲那年便中了舉人。五娘并不喜歡他,每日都要給他冷眼看,李義府則總是笑臉相迎,任其數落嘲笑。有一回,五娘路過李義府的房間故意指桑罵槐道:“也不想想自己幾斤幾兩?就知道讀書,真是百無一用是書生。”李義府不去理睬只顧大聲讀書:“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五娘沒讀過書,不解其意,然后罵罵咧咧的走了。到了晚上,李義府躲在被子里小聲哭泣:“娘啊,你為何拋棄可憐的孩兒走了呢?如今我寄人籬下,真是難過啊。天公,我李義府何時能夠飛黃騰達?何時光耀門楣?”他想著想著就睡熟了。次日,到了重陽節,幼時的玩伴周興來找他一同登山。這周興本是長安人,因為父親在泰州做長史,舉家都搬了過來。兩個人登上山峰,心情那是無比的舒暢和愜意。周興問道:“李兄有何鴻鵠之志?”李義府道:“朝為田中郎,暮登天子堂。我若得志,須光耀門楣。”李義府反問道:“周賢弟有何志向?”周興道:“我喜歡法家的韓非子,對于刑名之學頗有專研。此生能執掌刑律就夠了。”二人說的玩笑話,到后來竟成了真,好像冥冥中注定似的。到了老宅,李老爹和五娘親自前來迎接。父子見面,皆抱頭放聲大哭。后母五娘在旁跪著,不敢出聲,兩條腿像篩糠一般。父子哭罷多時,二人攜手進了內宅,五娘親自過來端茶倒水甚是殷勤。李老爹道:“義府你是如何走運的?”李義府長嘆一聲道:“說來話長,我早年遇到了大貴人劍南巡察大使李大亮,他向朝廷舉薦了我,于是我便發達了,從監察御史做起一直官至吏部尚書。”李老爹問道:“我兒,吏部尚書是多大的官?”李義府笑道:“整個國家的官吏都由我任免考核。”五娘插嘴了道:“嘖嘖,我早先就說了,他是文曲星下凡來做大官的。”說完她粉臉不自覺地一紅,大概是想起了往昔奚落之事。李老爹問道:“你的幼時玩伴周興怎么樣了?”李義府道:“他很低調,現在尚書省任職。”一家人都為李義府發達而高興。李義府在泰州住了三個月,期間特意祭拜了亡母的墓碑。李義府這日在家中看書,武后的親信李淳風到了,交給他一封書信。李義府打開一看,不由得計上心頭。欲知書信寫的是什么,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