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再創輝煌

  • 仁德濟世
  • caoshisi
  • 7306字
  • 2012-03-20 13:24:31

二零零四年八月,這是一個金色的冬天,松江大平原上到處呈現出一派豐收的景象,那沉甸甸的稻穂壓彎了腰像金子般鋪滿大地!在微風吹動下,掀起層層金色的稻浪。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改革開放政策像一盞明燈,指引著億萬中華兒女發奮圖強,為實現“四個現代化”、“奔向小康大道”!

農業連續實現了十五年的大豐收,廣大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農民的日子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啊,種田不交稅還有直補,有了醫保又有社保,國家出臺了這么多惠民利農的政策,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繼續努力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

真切而直接地見證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萬寶骨外傷醫院,也是借助改革開放的東風,抓住了機遇發展起來。重視教育,發展科技,這兩項重大舉措,促使各條戰線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高明禮,下海辦院,成立了萬寶骨外傷醫院,已經歷了二十二年頭,在這二十二年異常艱苦的條件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堅守理想,追求真理,不畏艱險,無私奉獻,不管時代的變遷,科技報國的矢志不渝。

不管任何一種科技成果的誕生,都需要一個長時間的發展過程和實踐過程,才能充分顯示其成果和影響,就拿高明禮在治療骨外傷那幾個秘方來說吧,經歷了幾代人不懈努力,通過幾百萬例臨床觀察,確實獲得了很好的療效,這藥好用不好用,不是吹出來的,是廣大患者用藥后反映出來的心聲。這是他們幾代人長期通過治療實踐探索奮斗的成果,也是他們付出了辛勤勞動獲得的結晶。

在研制過程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艱辛探討,這些探討有成功,但也有失敗,而成功的寶貴經驗保留下來,失敗的作為教訓,這樣才能使一項科研成果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高明禮下海辦院至今已走過了二十二年的創業里程,在這二十二年里收治了上百萬骨外傷患者,這些患者來自四面八方,東三省,最遠的有幾千里之遙,目前條件很難滿足患者需求,那二十幾張住院床位,總是住得滿滿的,就連走廊里都住滿了病人。為了滿足患者住院治療要求,不得不迫使他再次擴大醫院規模。

于是在二零零四年,在萬寶鄉政府支持關懷下,買下了養老院這片土地,總計一萬二百多平方米,把原有房子全部拆除,修建了一棟平房一棟三層樓房,總計建筑面積三千六百平方米,由原二十幾張床,擴大到一百張床位,同時又購置一臺大型X光機,一臺C型臂電視X光機,為今后開展手術治療骨外傷打下了基礎。同時又購了大型制藥設備、粉碎機,打丸機等,為患者用藥需求提供了保障,總計投資近五百多萬元。

在高明禮帶領下,醫院的衛生人員隊伍,也有了突破性的壯大,由原來幾個人,發展到二十多人,同時聘請了骨外科專家王順仁等人加盟,使其醫院的醫技隊伍提高了技術含量,同時也開展了骨科各種手術治療。

每例手術都獲得很好效果,深受廣大患者信賴,在每年做的五百多例手術中,無一例感染,療效十分顯著,深受患者滿意。他們收治的手術費用相當低,有的價格要差上幾倍,做的又好價格又低,大大減輕了患者經濟負擔,所以好多患者,從四面從方是慕名而來。

由于環境的改善,人才的引進,再加上一個多世紀的“高氏整骨”名望,再加上現代高科技診斷設備,如今的“高氏整骨”可非同昔日,每天前來看病的患者,由原幾十人,發展到每天幾百人的門診量,現在已成為省內私營醫院較大的一家專業化骨外科醫院,他們集于權威的醫療隊伍,雄厚專業力量,專業治療種類骨傷疾病,以專業、專科、專家,盡心、盡力、盡責,以“視患者如親人,仁愛天下”為服務宗旨,為廣大患者竭誠服務,深受廣大患者贊譽。

在這二十二年中,盡管經歷了多少次的物價上漲,通貨膨脹,金融危機等考驗,但他的藥物價格,都沒有改變,每個療程十天藥還是八十元錢,用高明禮的話說:“我們要降低患者經濟負擔,不要光說,要落實在行動上,盡管制藥材料再漲價,咱也不漲,保持最低利。我們辦院的宗旨就是要以黨提出的‘三個代表’精神為指導方針,時刻想著老百姓,為人民服務,讓平民百姓看得起病,少花錢治大病。”曾有不少人勸說:“價格應提高一點。”但大家的建議都被他拒絕了。

他說:“我們不能從患者身上找便宜,讓所有平民百姓都能看得起病,這是我祖輩的遺訓,我們時刻牢記在心中。”

記得在父親行醫一生中,治過的骨外傷病人有上百萬例,但當他晚年時沒有留下一點積蓄,從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那刻起,一直到一九四五年的日本投降,在這十四年里,父親一直無私的把全部的積蓄制成治療骨外傷藥品,源源不斷地通過地下黨運送到抗日前線,為抗日將士治療骨外傷,一分錢也沒有收過,他為抗日戰爭做出了一些貢獻,為中華民族解放貢獻了所有力量,這是無私貢獻!然而幾十年后的今天,我怎么能違背父親的遺訓,多收老百姓的錢?那是愧對祖輩,愧對祖國和人民。

我們時刻牢記:“沒有黨的好政策,沒有改革開放,沒有人民群眾,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富裕,因為人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別說今天投資五百萬,在改革開放前就是五百元都拿不起……”

他的肺腑之言,道出了他崇高的醫德,充分體現了他對黨、對人民的深情。

高明禮的兩個兒子在他指導和培養下,歷經二十多年的錘煉,幼承家傳,從父習醫,耳濡目染,白天隨父習醫,深得真傳,夜伴孤燈廣讀醫書,他們受祖輩的影響熏陶,自幼就已醉心于中醫骨外科,研究和治療事業,每當他們在醫療實踐中看到,病入膏肓的患者幾經搶救治療后神奇般的康復時,這種成功的喜悅,更加激勵著他們對中醫骨外科醫學的熱愛和神往。他們自修了中醫藥學各種專著,繼承了祖父傳下的治療骨外傷的秘方,又成功采用最前沿的技術,最科學的中藥方劑,把藥制成,丸,散,膏,丹,應用于臨床,從中取得了輝煌的成果,深受廣大患者崇拜,廣大患者送來面面錦旗,塊塊字匾,這幾十年來,錦旗、字匾有上千面,上面都寫著:“華佗再世,藥到病除”。

長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社會在前進,科學在發展,這是大自然發展的必然規律,隨著時代歷史的進程,越來越會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如今高明禮七十開外年事已高,在他行醫的半個多世紀的漫長、坎坷曲折的道路中,經歷過了許許多多艱難險阻,克服了重重困難,堅貞不渝地把全部的心血貢獻了衛生事業中,貢獻給了中醫骨外科的科學中,他把畢生精湛的骨外科醫術,又傳給了他的兒孫們,他的兒孫們為了這項事業,為了系統的完善“高氏整骨”這塊招牌,自成體系,獨創一絕,是前仆后繼,經歷了卓越的努力,是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又創造出了新的輝煌業績!

根據高老先生的輝煌業績,他多次被授予“CC市先進模范黨員”稱號,授予“CC市勞動模范”和“吉林省勞動模范”光榮稱號,同時被中國仲景中醫研究院授予“中華名醫”、“中醫世家”光榮稱號。

當這些榮譽的光環籠罩他時,他都十分謙虛地說:“我沒有做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情,只是做一個黨員應該做的事,然而黨和國家人民卻給了我這么高的榮譽。

我要用這些榮譽時刻鞭策自己,來繼續奮斗,為祖國醫學建功立業,為保障人民健康衛生事業再創業績,決不辜負祖國和人民對我的期望……”

高明禮辦公室的墻上有兩句條幅,上面寫著:“老牛自知夕陽下,不用揚鞭自奮蹄。”從這幅條幅中充分表達出高老先生對事業執著的追求,對工作的滿腔熱忱心情……

高明禮已七十多歲了,但身體十分健壯,雖已隱居二線,但仍在孜孜不倦研制中藥,努力挖掘祖國中藥寶庫,現又研制出治療凍燙傷、皮膚病、肛腸病等中成藥,并把這些藥做成丸散膏丹,十幾種用于臨床,通過臨床觀察,都獲得了較好的療效。

他那種堅忍不拔的品質,高超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激勵著他的子孫們,在骨外科這門學科中不斷探索,不斷前進!

在他們三代人歷經二個世紀的共同努力,至今“高氏整骨”自成體系,它的名聲遠揚四方,在松花江大平原上享有很高的贊譽。

高明禮次子名叫高忠斌,今年五十開外,現任萬寶骨外傷醫院院長之職。自幼隨父習醫,出師后一直隨父行醫,二十多年的臨床工作,造就了他沉穩的性格,他勤學古訓,博學百家之長,并完全繼承了先輩們的醫術之精髓,繼承了先人們的良好醫風醫德,并把現代前沿的骨外科西醫溶合一體,嫻熟的醫術,和仁愛之心并存,經過他治療好的病人不計其數,經過他搶救的生命不勝枚舉,他在廣大患者心中有很好的口碑,廣大農民稱高忠斌是“自己的好醫生”。

高忠斌曾收治過一個患者,是一個十二歲的小男孩,因玩耍不慎將前臂摔傷,造成了右側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腕部形成畸形,明確診斷后,讓患兒曲時,助手拉往肘部,術者左手握住患肢的四個手指,右手置于患部,準備工作完成后,讓患兒深吸一口氣,說聲別緊張,就在說話間,術者一個麻利的快速如同閃電般的動作,再看患兒腕部,畸形消失,疼痛減輕,隨后外敷藥膏,再用小柳木夾板內外固定,用小竹板上下面固定,再用沙布包扎完畢,隨后X線拍片觀察見復位良好,對位對線不差分毫,治療結束,總計還不到十分鐘。

他說:“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整復過程,但能比較全面的體現‘高氏整骨’的精髓所在,‘高氏整骨’手法復位,主要是以穩、準、捷、巧為準則,反對使用暴力復位,臨床靈活,運用整骨八法,即分神復位法,動靜固定法,內外用藥法,還有益氣練功法,即在患者恢復過程中,在患者的肢體表面相應穴位或經絡線路上,用引導、曲伸、按揉、指壓、上推、扣擊等手法,通過經絡作用,促使機體功能盡快恢復正常。”

其實:“高氏整骨”看似十分簡單,卻是他們三代人,歷經上百年大量臨床經驗的高度概括總結,并在治療不同骨外傷疾病中得到顯示。

二零零八年五月一天正趕上高大夫為一名十一歲小女孩準備治療,這位十一歲小女孩,是位韓國人,是慕名而來找高大夫診治。

小女孩因玩旱冰不慎將左前臂摔傷,造成尺骨骨折,疼得孩子直哭泣,去了長春二個醫院診治,醫生都說:“得手術治療,費用大約需要一萬元左右。”正在為難之際,突然聽人說,趕快去德惠市萬寶骨傷醫院吧,那里不開刀手術,用中醫手法整骨,于是就慕名而來治療。

治療就要開始了,高大夫把一根一寸寬的竹板,用酒精燈燒成九十度直角彎,形成一個托板樣,又拿出兩塊柳木木板,寬約一寸有余,把一塊沙布涂上藥膏待用。

然后叫助手握住患者肘部,他握住患者腕部,另一只手放在患者骨折處,他邊與患者說話:“小姑娘,不要怕。”怕字還沒有說完,閃電般一瞬間,只聽一聲“咔嚓”響聲,肢體畸型不見了,然后敷上藥膏,用夾板固定好,總計治療不到五分鐘結束了!而后拍片觀察,對位對線良好!

患兒疼痛立即減輕啦,患兒家屬十分感動地說:“免受了開刀之苦,從整骨到拿藥總計花了不到一百元錢,病治好啦,你們中國中醫接骨真是叫人難以理解,神奇呀!”

而后高大夫領著我們又參觀了他們的木匠房,他們使用的全部夾板都是從這里制作出來的,在木案子上放著錛鑿鋸斧,屋子里堆放著一大垛條狀木板和竹板。

他說:“這木板很有說道,得用柳木做夾板,因柳木柔軟,有彈性,透氣性也好,在先輩們用了好多木料做夾板,都沒有柳木板效果好,這也是‘高氏整骨’得出來的一點經驗吧。”我真的想不到這里還有很大學問,另見到地上放著一捆捆大小不等的竹板,他介紹說:這竹板有彈性,輕,并能做出各種造型不一的固定架,根據部位大小,用料長短不一,而后放在火上烤就能變出各種形狀,得根據人體的解剖特點而制作,例如肘關節固定需做成九十度彎角,肩關節固定需做到一百度曲度彎,這些都是“高氏整骨”多年來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這些外固定器的制作,跟內固定器作用都是一樣的,所不同就是內固定和外固定的區別。這也是我們一點發明吧,不過長期以來應用在臨床上對治療四肢骨折病人,都獲得了很好的療效。

在漫長的臨床實踐中,他們三代人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不斷努力,來挖掘祖國醫藥寶庫,根據先人們傳下來的秘方加以科學整理,采用最前沿的制藥方法,對中醫骨外科在治療一些骨病上應用這些藥品,成功的治愈了數以萬計的患者,他們制作的活血丸、舒筋活血丸、消腫膏、整骨散,經過百年的臨床觀察,對治療風濕骨病、跌打損傷、股骨頭壞死,椎間盤病變,都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深受廣大患者認同,都稱贊老高家的藥好使,藥到病除。

“高氏整骨”對治療一些關節脫位都有獨特之道,手法十分獨特,他們主張在復位時要“快、穩、準”,足蹬法治療肩關節脫位,屈髖曲腿上提法治療髖關節脫位,手壓旋轉法治療小兒橈骨頭脫位,都具有“高氏整骨”特色,并得到同行們的認同和好評。

有一次他們為一名三歲小男孩治療,患兒由于外力牽拉,致使橈骨小頭脫位,致使功能障礙,疼得異常,不能抬手。

高大夫一邊逗著小孩,一邊握住小孩肘關節,另一只手按順時針方向轉了一下,然后用手指壓了一下肘關節,而后說:“好啦!”這前后不到一分鐘時間就好啦,使人不能置信,家屬叫患兒抬起手來抓東西,孩子一點不見痛苦模樣,隨手把東西抓起來,也不哭叫喊疼啦,真好啦,家屬十分興奮地說:“這不神了嗎?我們跑了五十多里地來看病,就這么不到一分鐘把病治好啦,真是手到病除。”于是家屬十分高興地說:“大夫要多少錢?”

高大夫笑著說:“不要錢,回去注意些,不要用暴力拉孩子胳膊。”患者家屬十分激動,孩子媽媽眼眶里含著眼淚說:“謝謝你了高大夫。”

這樣的事情,在這所鄉村小醫院里是幾乎天天都可以見到。

不管是哪個部位脫位,只要找到這所小醫院,他們給病人復位后,幾十年來從未收過費。

二零零六年盛夏,歷經改革開放二十八個春夏秋冬,我們懷著對萬寶骨外傷醫院無限深情,又一次來到這里,看一看在這里又發生了怎么樣的巨大變化?

當我們踏上這片肥沃的黑土地時,呈現在眼前的景象使我們十分驚喜。三家屯的盛夏,金色的陽光普照著大地,一排排嶄新的磚瓦房整整齊齊排在新修的水泥馬路旁……

路旁盛開著的紫藍色的馬蘭花,發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在這片土地上,連續十五年都獲得了大豐收!人們在發奮圖強奔小康!到處都呈現出一派社會主義新農村氣象!

萬寶骨外傷醫院,坐落在公路旁,遙遠看去,一棟藍色的三層樓坐落在粗大的榆樹懷抱中,象一顆燦爛的藍色寶石點綴在那里。走進大院內,正中央矗立一座圓型巨大花壇,在花壇中開滿了一串串鮮紅的萬年紅。在花叢中矗立著一塊巨大天然奇石,奇石上篆刻著“仁德濟世”四個大字是金光閃閃,在院內北側一座別致精巧的大理石,八角涼亭,被一片翠綠的梧桐樹環繞著,周圍栽著五顏六色的鮮花,在微風吹動下散發出花香,樹上的鳥兒嘰嘰喳喳叫個不停。

原來那棟土坯房子早已不見了蹤跡,被一座藍色的高樓矗立在那里,走進樓里內裝璜得干凈、潔白、典雅、寬闊的走廊,地面鋪著天然的大理石是熠熠發光。

正門的大廳,是那么寬敞,明亮,墻的正中央懸掛著一塊大匾,這是萬寶鎮政府和鎮黨委贈送的,匾上是紅色底面,刻著金色二行大字:“寓慈善于眾生,奉愛心于社會。”這兩行金光閃閃的大字,充公體現了當地政府和黨組織對他們的功績肯定,也表達出民眾的心聲。

我真的不敢相信,二十年后,這里發生了這么大變化,竟有一座較現代化、花園式的醫院,建在這么一個偏僻的小村落里,翻開萬寶山的歷史,可能是有史以來首例。對于長眠于地下的“高氏整骨”第一代傳人高萬義來說,真是做夢也想不到他所傳承的事業會有今天這么輝煌!

高明禮,七十多歲的老人了,還是那么硬朗,精神還是那么飽滿,他那憨厚、純樸、剛毅的面孔,曾給我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我已好久沒有見過他了,真想立刻見到他,迫切地想聽這些年來醫院是怎么發展壯大的,又是怎么繼往開來、與時俱進。

他面帶著笑容向我們走來,把我們帶進了院長室,向我們詳細地介紹了這里發生的一切……

他說:“自從一九八二年下海辦院來到了三家屯后,一晃就是十年過去了,在這十年的歲月里,我始終堅持走改革開放這條康莊大道,克服了重重困難,度過了道道難關,本著一心為民,一心為公為己任,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走以科技強院的路子,不斷提高醫療質量,不斷提高服務質量,贏得廣大患者信譽和認可,門診就診病人由一開始幾十人,增加到每天門診量二百多人,手術治療由每年幾十例發展到五百多例,住院床位由原二十幾張,發展到一百張,每天的業務收入,由幾百元到每天上萬元以上。

二零零四年,在當地政府支持下,我們買了原養老院的土地一萬二千多平方米土地,總計投資五百多萬元,修建了這棟三層樓和七百多平方米平房,購入了大量醫療器材,修建院舍,建立起一座較現代化的花園式的初具規模的農村鄉鎮級專科衛生院,歷經我們二十二年的艱苦奮斗,終于建成了一座具有傳統性,中西醫結合,治療骨外傷專科醫院,滿足了廣大患者的需求,為廣大患者營造一個寬敞、舒適的治療環境。

在繼承傳統的中醫整骨基礎上,我們又實行了兩條腿走路方針,實行了中西醫相結合治療骨外傷,互補長短,這樣才能更好拓寬我們對骨外傷病的治療效果,才能更好的為廣大患者服務,這種開放意識,也便利不囿于傳統,而勇于吸收利用現代醫學先進技術,不斷豐富和完善‘高氏整骨’體系。

我們辦院一個最主要的宗旨就是以黨提出的‘三個代表’精神為指導辦院方針,時刻想著老百姓,讓平民老百姓看得起病,少花錢治大病,所以我們的藥品保持最低利潤十幾年來從不漲價,保持穩定,盡量減少病人檢查費,從不多收患者一分錢。

記得有一位三勝鄉患者前來我院看病,大夫把價錢劃差了,多收人家一百元錢,我發現后,立即想方設法找到了這位患者,把多收的錢送到了他家里,并向患者道歉。

我們不能多收患者一分錢,這是祖訓從來不敢違背。我父親高萬義在一生行醫中,對窮人看不起病的,大部分都施舍藥品,從不收錢,被當地廣大貧苦人稱為大善人。所以他一再教育我們,只有施舍,做善事,不要多取患者分毫。

所以這些年來,我們一直遵照父親的遺訓,來為廣大百姓服務。我們時刻牢記:沒有黨的政策,沒有人民的支持,就沒有今天的富裕之路,因為人民是我們衣食父母。”

高老先生,每一句真誠的話,道出了他的崇高醫德,充分體現了一個黨員的那顆赤誠心懷,對黨,對人民的無限熱愛。

當我們聽完了老先生一番講述后,頓時對他產生了無限的敬意。人的健康和生命是最寶貴的,也是無價的,為了鄉親們的生命和健康,這所農村醫院已成為這一方土地上生命的保護神,在中華名醫高老先生率領下,在這所普普通通的醫院里,確實創造出一個個催人淚下的奇跡,書寫出一個個撩人心弦的神奇。

他們正在沿著改革開放的大道上在闊步前進,并再創輝煌!

當我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離開這座醫院時,我不止一次向那里眺望,它好象一顆耀眼的燦爛的明珠矗立在那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阳市| 宝应县| 通辽市| 靖边县| 张家港市| 洪湖市| 璧山县| 昌都县| 两当县| 宁陕县| 徐闻县| 梧州市| 钦州市| 宝清县| 新竹市| 临洮县| 金阳县| 万安县| 东乡| 峨边| 拉萨市| 巨野县| 望都县| 宁蒗| 沙田区| 兰考县| 左贡县| 临猗县| 镇远县| 贵州省| 嘉鱼县| 丰县| 信宜市| 阿拉尔市| 沅江市| 潼关县| 平原县| 鄯善县| 阜平县| 阳泉市| 延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