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行醫

  • 仁德濟世
  • caoshisi
  • 5346字
  • 2012-03-20 13:24:31

高萬義學徒期滿回到家后,此時在高家大院里,熱鬧異常,五十多口人的大家庭,大家是興高采烈,面帶笑容。

高家日子過得紅火,但他們祖輩都是農民,日出上山耕田,日落回家吃飯,祖輩們辛勤汗水都灑在這黑土地上,男人梳辯,女人纏足,也是個封建色彩很濃的大家庭,同時又是個淳樸、平凡、善良的人們。幾輩子家族中都沒有個讀書識字的人,他們多么希望有個文化人在家族中產生,擺脫愚昧。這輩子家里有了個秀才郎中,也真是幾輩子積德行善結果。高氏家族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秋天是個金色的季節,在高家大院里,顯得格外熱鬧,三間草房是粉刷一新,房子的正中央擺掛著一塊大匾,黑色的底面上刻著“高氏整骨”四個燙金大字,金光閃閃。此刻便家屯沸騰了,人們是歡呼雀躍,喜笑顏開,鞭炮齊鳴,人們是奔走相告,“高氏整骨”醫院開業了。幾十年的夢想和期盼,終于盼來了便家屯歷史上第一所農家醫院。

“高氏整骨”醫院開業后,來醫院看病的人除了本地人居多,當時,雖說是缺醫少藥,但人們認同的是老中醫,越老越走紅。一個初出茅廬的二十幾小伙子很難會被人認可。

高萬義,時刻牢記住師傅的教導,以師傅為榜樣,背起藥箱開始游醫四方。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忙碌著,也不知道他這些年走了多少路,去過多少莊戶人家?便家屯周邊幾十里的村民接受他的醫治、吃過他配制的中藥的病人,很快的得到了康復。

功夫不負有心人,十幾年歲月過去了,高萬義在這十幾年來用他辛勤的汗水,澆灌著這片沃土,他的足跡踏遍了松江平原大地,他的付出換來了松江平原上的人們對他醫術的肯定和贊譽!

他的名字在人民群眾中廣泛流傳,窮苦的勞動民眾把它當成華佗再世,受過他醫治的病人,奔走相告,便家屯出了個“神醫”,醫術高超,藥到病除。

二十幾年過去了,高萬義如今已步入壯年。他的事業與時俱進,取得了輝煌的業績,由一開始人們不認可,到人們對他無比尊敬和贊譽!前來找他看病的人總是絡繹不絕。

師傅傳授給他的祖傳秘方,在他手中又有了新的突破,他的嫻熟醫術,在當時年代,已達到最輝煌的時代!

公元一九一六年八月盛夏,便家屯這片黝黑的肥沃土地上,長著茂盛的大豆高粱,一眼望去,如同碧綠的海洋,在微風的吹動下,掀起層層波浪。當時,好多人們都不懂得“生物學與臨床醫學”。高萬義研制的接骨藥不能在患者身上做試驗,就試探著能否在植物上做試驗,看看會有什么結果。高萬義之所以能成為一代名醫,跟他對科學嚴謹的態度和不斷探索的精神是分不開的。

于是他把生長旺盛的高粱攔腰截斷,涂上接骨藥,用布條包扎好,每日觀察記錄,不幾日便奇跡般發現,被截斷的高粱接上了,該接骨藥確實有一定功效,有促進細胞再生的功能。

做完植物試驗后,他又做起動物試驗,他養了十幾只同樣大小的兔子,把兔子的后腿全部打斷,分成二個籠子里養著,對其中一個籠子的兔子喂食時摻上接骨藥,另一個籠子的兔子吃的不摻接骨藥,過了二個月后觀察,把兔子解剖后,見吃接骨藥的兔子骨折處生長良好,不吃藥的兔子斷骨生長不佳,兩組試驗對比得出結論,接骨藥確有一定療效,大大縮短了對骨折愈合的療程,同時又促進骨細胞生長。兩組試驗后,更增強了高萬義研制接骨丹的信心,祖先傳下的秘方確實療效非凡,經過上萬例對骨折病人服藥后觀察,深受廣大患者稱贊,人們都異口同聲的說“老高家接骨藥好使,真是藥到病除。從此高萬一義的名氣口口相傳,東北三省都知道他是一位很有造詣的、醫術高明的接骨先生。

一九一二年的隆冬,那是一個大雪紛飛的傍晚,狂嘯的西北風,吹著漫天飛舞的雪花,仿佛要將大地吞噬。忽見,一輛轱轆大馬車,頂著刺骨的寒風,冒著大雪,正向便家屯駛來。

車上坐著這三個人,坐在當中的那個人叫趙剛,四十開外,是位中年漢子,身材魁梧高大,濃眉大眼,滿臉的絡腮胡子,天上飄灑的雪花,掛滿了他的面容。他家居住在九臺縣卡倫鎮,距便家屯約五十里地。

他在這馬車上足足冒雪趕了五個多小時的路,才到便家屯,片刻間這輛大馬車,在便家屯高家大院停下,趙剛嘴里喊著:“高大夫在嗎?”高萬義聞聲從后院走到門外,把他攙扶到屋內,只見趙剛住著拐棍,一臉的憂傷,他向高萬義講了他的遭遇。

在當年六月份,趙剛出了車禍,把右腿壓傷,造成脛骨粉碎性骨折。中醫接骨不能像西醫那樣固定支架手術治療,也沒有先進的設備檢查,只能靠手摸復位,夾板固定,骨頭復位正了就能接上,不正就歪了,全憑醫生的手法感覺。

趙剛受傷后曾找到附近的一位紅傷先生,這位先生接診后,一看受傷的腿已經畸形,是粉碎性骨折,看后說:“我治不了,弄不好了得落下殘疾”。這可急壞了趙剛,家人聞訊后失聲痛哭,四個月來趙剛四處求醫討藥,盼望著能把腿治好不留下殘疾,然而四方求醫的結果都是一個說法,治不了了,只能成瘸子了。

這可愁壞了趙剛,上有老,下有小,全靠他一個人,要是真的殘廢了今后的日子可怎么過呀?后來聽屯子里的人說:在長春縣萬寶鄉便家屯,有位高大夫,接骨醫術高超,治好了不少疑難病人,于是就頂風冒雪來到便家屯找高大夫治病。

高萬義聽完這席話后,他感慨萬分,雖然接骨治療很拿手,但他對治療這種病例心中還沒有十分的把握,需要制定一套治療方案,而且要承擔很大的風險,治還是不治,兩種選擇在他心中徘徊不定。他對趙剛進行了詳細的診察后,如果現在不治療,很有可能畸形,造成終身殘疾,變成個瘸子,如果現在治療,就必須把已經長好的腿再次打斷造成新的骨折,然后進行矯形術,重新接上,祖輩們傳下來的醫術可沒有這樣的方法。

他沉思片刻,望著趙剛那悲痛的面孔和家人們那種苦苦哀求的表情,毅然決定收治趙剛,堅定的說:能治好。但得忍受再次斷腿的痛苦,不知你能否忍受?趙剛聽后,默然不語,表情黯淡,受過傷的人總會牢牢記住當時的痛苦情景。當同樣遭遇再次上演時,不是所有的人會可以勇敢面對。

趙剛是個剛強漢子,想到自己是家人的希望,他斬釘截鐵的說:“高大夫你就大膽的治吧,治不好我也不怨你,只要能有一線希望,能把腿接好,再疼我也能挺得住。為了穩定趙剛的情緒,堅定他的信心,高萬義還給趙剛講述了三國年代,華佗醫治關公刮骨疔毒的故事。

第二天,高萬義為趙剛治病做準備工作,他親自動手按著趙剛腿的尺度坐了四塊帶有弧形的柳木夾板,又配制了上好的消腫止痛藥膏,找來榆木扁擔、條狀桌子等等。足足忙了一整天,一切備齊后,等待為趙剛治療。

第三天,高萬義很早就來到診室,把爐子燒旺,屋子里暖洋洋的,把那條狀桌子擺在屋子當中,做好了一切治療的準備工作。自從高大夫接收趙剛治腿的消息,一時間在便家屯里傳的是沸沸揚揚,人們怎么也不能相信,把彎彎的殘廢腿再打折了,就能再接直了,這不是笑話嗎?人們滿心好奇,紛紛來到“高氏整骨”醫院,看高萬義究竟是用什么方法治病,從四面八方趕來的人們,把醫院診室圍的是水泄不通。

八點了,北方的冬天太陽才升起來,屋里的人們,向外面的人喊道:快來看呀!要開始了。此時只見趙剛躺在條桌上,高大夫站立在身旁,把趙剛的病腿用繩子綁在桌子上,拿著一條扁擔,把扁擔一頭牢牢地固定在一端,扁擔下段壓在病腿的骨折彎曲處,下面墊著軟軟的棉花,形成一個杠鈴狀態,此刻全屋里的人們都屏住了呼吸,眼睛都睜大大的,焦急的等待著這一刻所發生的變化。

只見高萬義沉著穩健,臉上的表情也十分嚴肅,只見他一壓扁擔,照著趙剛受傷的腿處點去,扁擔疾彈而起,“咔嚓”一聲響,趙剛彎曲的腿給點直了。就在此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趙剛滿頭大汗淋,牙關緊閉,鮮血從口里流了出來,人昏過去了,頃刻間見高大夫取出銀針快速向趙剛的人中、和谷、足三里、等穴位扎去……

一會兒,趙剛醒過來,慢慢睜開眼睛,這個剛強的漢子領教了人世間痛的滋味,但是他咬牙撐著,再也沒有吭一聲。高大夫也是滿頭大汗,他用手一次又一次的把傷腿捋直,仔細的復合骨裂的傷處,然后在傷處涂上自制的消腫膏,用事先準備好的夾板開始固定,用繃帶綁好后,再看趙剛的病腿像一條線一樣筆直,整個治療過程不到一刻鐘。

在場的人一片嘩然,爭先擠上去看,才不到一刻鐘就把瘸腿變直了,都贊不絕口,自發的鼓起掌來。趙剛由于高興也忘記了疼痛,從眼角處流下了眼淚,此刻是千言萬語也無法表達內心的激動,這個四十多歲的漢子,哽咽的說:“高大夫,謝謝您了……”

又經過三個多月的住院治療,在高大夫的精心護理和治療下,趙剛病腿痊愈了,走起路來與常人一樣。趙剛要出院了,高大夫的醫德和高超的醫術,深深的感動了這位淳樸善良的莊稼漢,在臨出院前他送給高大夫一面錦旗,上面寫著“華佗在世,手到病除”。這八個大字,深深表達了趙剛對高大夫的尊敬和感謝。

在九十年代初期,高萬義不用開刀手術治療,把一個復雜的粉碎性骨折,僅僅是經過外科矯形后就達到如此效果,當時也真算得上是一個醫學奇跡了。

轉眼百年過去,高萬義“扁擔點腿”的故事一直在當地流傳著,在九十世初,當時我囯醫療技術十分落后,西藥才剛剛進入我國,在市場上根本沒有什么抗生素,由于衛生環境差當時患皮膚感染的病人十分多,在西醫把這類病診斷為毛囊炎和蜂窩織炎,這種病主要是由于化膿細菌感染所致,一旦患上疾病,最容易併發敗血癥,一旦患上敗血癥是九死一生,死亡率極高,不知道有多少生命被奪去?在中醫學科里,把這類疾病歸屬中醫外科范疇,把這種病診斷為;疔,癰等病,所謂在民間人們說的紅傷先生,就是專治這類病的大夫。

高萬義自從在師傅那里得到了治療這類疾病的秘方后,又加以整理,豐富了秘方中的內容,又加入了一些中藥清毒藥物,起名叫“清毒散”,是外用帖服;把內服藥叫“清毒湯”,這兩劑藥混合使用治愈了很多這類疾病,療効十分好。。。。。。。

一九二二年八月盛夏,夕陽西下夜幕低垂,荒涼的大地逐漸陷入暗淡的暮色,鄉路上,急速的奔跑著一輛大馬車,向便家屯駛去。車上拉著一位垂危重患,他的名字叫劉成,家住萬寶區靠山屯,五十開外,身材瘦小,面黃肌瘦,體質也十分差,前些日子,在他的背上長了個手掌大小的癰,也叫搭背,這種感染是重癥感染,大面積毛囊被破壞后,感染的深度達肌肉組織,局部紅腫化膿,疼痛難忍,大面積的組織壞死,造成傷口難以愈合。

在當時,西方科學比較發達的國家發明了抗菌素,青霉素和磺胺類藥物對治療這類細菌感染病療效非常好,但是在當時中國,這些藥物靠進口,在市場上很少見,價格比黃金還要貴,對于勞苦大眾就是連聽說都沒有聽說過,更別說用了。

劉成得病后四處就醫,聽說在松江鎮有位紅傷先生,外號叫王大膏藥,前去就醫,王大膏藥看完后說:“治不好了,太重了,病毒已入膏盲?;厝グ?,另外告訴家人,預備后事吧?!奔胰寺牶笕缤謇邹Z頂,后來在家人苦苦哀求下,王大膏藥取出兩劑膏藥給了劉成,回去貼貼看吧。劉成回家后,立即把膏藥貼上,不貼還好,一貼是鉆心的痛,沒有貼好,病況反而加劇,第二天,劉成已經發起高燒,神志不清。

全家人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卻是束手無策,這時,劉成的老叔趕來說:聽說在萬寶區便家屯,有位紅傷先生高大夫,他的醫術高超,治好過好多這樣的病人,咱們趕緊去看看吧,于是套上了馬車,連夜向便家屯駛去。

馬車急馳了兩個多小時,來到了便家屯骨傷醫院,人們把處在昏迷狀態的劉成抬進了診所,高大夫急忙把病人安頓在診察床上,而后輕輕按住病人手腕的:寸、關、尺,部位,靜靜的感覺脈象,一測陰陽氣血的感覺,內臟精氣的虛實……見高大夫的表情暗淡,搖搖頭說:“恐怕是沒救了,病毒進入血液,引起全身衰竭,難以醫治……”

劉成妻子趙玉娥聽后,昏倒在地,眾人亂成一團,高大夫立即取出銀針救治,片刻趙金娥蘇醒過來,但見她表情呆滯,是滿臉的淚水,哭著說:“高大夫救救他吧,我家里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幾歲孩子,全家只靠著他給人家扛活度日,這要是人沒了,這日子怎么過啊!”

高萬義望著那種瀕臨死亡,仍然向往求生的人們,那一雙求援的手和吶喊,他的心被深深刺痛,但此刻情況危急,病人的狀況不容再拖,他認真的思索治療方案?,F在病人氣血兩虧已達到了極點,病毒已進入了血液,引起敗血癥,重度感染性引發休克,目前最關鍵的是,如何提升患者血壓,用大劑量抗感染藥物,只有這樣還有治療的可能性。

根據病人的脈象和狀態,他用師傅傳給他的秘方中加入些上好的人參、黃芪,這兩味中藥,有大補元氣,提升血壓的功效,對于處于休克的病人十分有用。這清毒湯方劑中大多數藥物是清毒敗火的藥物,由雙花、黃連、地丁、公英、苦參之類的藥物構成,都有很好的抗感染功效,這雙花后來在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具有青霉素的抗菌作用。

為保證藥量,高萬義親自煎藥,每天定時按量給病人服用,三天左右,劉成青紫的臉色,逐漸變成紅潤,睜開眼睛恢復了意識,已經度過了昏迷期。

劉成醒后,高萬義開始用外敷藥治療,這拔毒散是師傅傳給他的秘方,經歷了上百年的臨床實踐表明,對癰的局部炎癥有拔毒、消腫、去腐生肌的功效,敷上去后大量的膿汁被拔出,防止了病毒流入血液發生再次感染,抑制了細菌生長,促進局部組織再生長出新的肉芽。

經過十多個晝夜的精心護理和不間斷的內服外用藥物治療,劉成的病已大有好轉,己脫離了危險期,大小便己能自理,并能坐起來吃些東西。劉成被高萬義從死亡線上又奪回了第二次生命,又治療了二十幾天,劉成痊愈出院了。在當時年代里,一個中醫應用祖囯醫藥能把一名感染性休克病人起死回生,併徹底治愈了,真不愧為一代名醫,從此他的名聲在東三省內都享有很高的名譽,在當地人們稱他為神醫是華佗再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宁县| 繁昌县| 滕州市| 甘洛县| 布尔津县| 南丰县| 赣榆县| 宁波市| 宁阳县| 金乡县| 通榆县| 嘉峪关市| 体育| 麟游县| 台山市| 武邑县| 贺兰县| 夏河县| 安溪县| 开原市| 开原市| 乐山市| 五大连池市| 德惠市| 南召县| 阜城县| 乌兰县| 阳城县| 巫溪县| 曲麻莱县| 凉山| 济宁市| 思茅市| 南通市| 萨嘎县| 九江市| 普定县| 和田县| 门头沟区| 巴林左旗| 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