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上人間夢凄涼
- 婉兒傳
- 梅二公子
- 2109字
- 2013-01-02 15:43:19
公元710年,大唐景云元年,七月。這一年大唐的年號更替的很快,先是景龍,而后是唐隆,之后便是景云。這時候是睿宗皇帝在位,年號景云。剛剛經歷了一場政變的大唐王朝依舊那么年輕而朝氣蓬勃。
陜西雍州泥濘的道路上,一輛牛車拉著一具棺木,緩緩的走著。
棺木中的尸體在這樣的天氣里已經有些略微的腐爛。撲鼻的臭味和嗆人的石灰味叫人犯嘔,車夫牽著牛,嫌棄的皺著眉。
沒辦法,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而已。這個時候某一件差事并不容易,盡管這趟差事很苦,賞金卻額外的豐厚。愿意從長安將這具棺木運來,也是奔著那豐厚的酬金而已。
牛車轉過一個山坳,前面出現了一個村莊,在離村莊外郭尚有兩三里地的地方,是一個亂葬崗,大凡橫死的、不是村中之人流落至此而死的,都葬在這里。
亂葬崗旁有一座道觀,供奉的三清。
只是因為武瞾崇尚釋教,這道觀已經破落的不成樣子,便成了這一帶的義莊。
三清的身上的金彩已經剝落的不成樣,大殿的供桌也落滿了灰塵。
這三清觀由村里一個孤苦命硬的老丈住在這里看管著。
老丈姓安,平日里也做一些替人收殮下葬的事情。
離開長安的時候,所知道的地界,大概就在這里,車上戴斗笠的漢子想道。
“老丈,這里是太子溝么?”戴斗笠的漢子向老丈唱了一個喏,問道。
“是這里,郎君是要找人,還是要下葬?”
“到了,就是這里。”戴著斗笠的漢子告訴車夫,并沒有回答老丈。
車夫攏住了牛車,套車的老牛停下來,低頭向路邊咬了一口嫩草。
“老丈,有一具棺木,要回到這里。”漢子倒也頗為客氣。
“好,爾等將這口棺材抬下來,放在義莊里吧。”安老丈告訴戴斗笠的漢子。
那漢子與車夫將棺材抬下來,看來棺木并不重,這口棺材,并不是什么太好的棺木,用的木材也不好,極其一般的白松木,棺材的四壁很薄的樣子。
“郎君,這口棺材是要寄放在義莊之內,還是要在這亂葬崗上埋了?”佝僂的安老丈問道。
“不給義莊放,也不要在亂葬崗埋,要下葬,甘山鳳凰嶺,太子宮前。”漢子說道,“這錠金子給丈丈,做為下葬的資費,不用再重新裝殮了,就用這個棺木,喪事略微風光一點就好。給立一塊碑,寫上‘大唐上官婉兒’。”
說完這些,戴斗笠的漢子繼續跳上牛車,對車夫說道。“回長安。”
這一年的雨水顯得特別的多,上山的路也極其的難走。
一輛破爛的牛車,拉著棺木。
棺木上插著招魂幡,幾個鄉野的吹鼓手嗚嗚咽咽的吹著笛子笙還有簫,敲打著鐃鈸。走在泥濘的道路上。頭里是義莊的安老丈,手中隨手撒著紙錢,算是為棺木中的魂靈買路。
領著吹鼓手隊伍的是一個滿臉橫肉的漢子,姓胡,是村中的屠夫,平日里倒也會一些器樂,因著家財頗算有些富裕,便籠絡了一幫除了吹鼓而無其他長藝的閑人,在有人下葬的時候,攢一班人吹鼓奏樂,賺一些銀錢,當然他再從中抽些頭。
隊伍中最叫人注目的是一個瞎子。看容貌來,反倒顯得格外的不俗,八尺有余的身高,清癯的雙頰,雙眉入鬢,十指修長,簫聲也悅耳動聽,在這一堆嗚嗚咽咽的聲響之中,有如獨立雞群的仙鶴。
只是在這一堆人中顯得訥訥的,有些木。
身上的麻布衣衫破爛不堪,腳下的草鞋也踢踏著。身邊的幾個吹鼓手有些不屑,因為這鄉村的吹鼓樂師都不曉得他吹的是什么曲調。
嘔嘔軋軋,軟綿綿的,沒有一點秦人的豪氣。
絲毫不顯得有些許大氣和壯烈。反倒慵慵懶懶的,一副清高自詡的模樣。
“沈瞎子,你沒吃飯么?吹出的曲調這樣的有氣無力?”胡屠夫喝道,“教了你這么久,你都不曾學會某等送葬的曲調,今天扣你三個大錢。”
旁邊的樂手偷偷的笑著,沈瞎子也不辯白,也不說什么,只是自顧的吹著。
突然沈瞎子滑了一跤,跌在泥中,掙扎了好幾下,才起來。原本破爛的衣衫,沾上泥污,更顯得狼狽不堪,散在肩頭的頭發也掛了不少的枯草。
身旁是壞絆了沈瞎子一下的青年露出一絲得意的笑意,沈瞎子卻仿佛不曾察覺。
“婉兒,我還活著,婉兒,我已經死了。”沈瞎子在心中默默的念道。
“婉兒,自你把我救出來,世上的人便曉得我死了,你曉得我活著。可你曉得,自從瞎了雙目,逃出長安,今生再也看不到你那刻起,我便死了。”沈瞎子喃喃道。
“快走,趕著天黑還要把這瘟死的的棺木給下葬了,別在這里給老子裝死裝活的。”胡屠喝道。
沈瞎子拿起蕭管,手已經在跌倒的時候被泥中的尖石劃破,他仿佛不覺得。
一步一滑的走著,送葬的隊伍稀稀拉拉的前行著。
不遠處,是太子宮,當地百姓習慣叫做太子宮的地方,因著太子宮的得名,倚著太子宮的溝,便也有了太子溝的別稱。
義莊的老丈怎么也想不明白,那個外鄉人如何曉得此地的稱呼,不過這事情他倒也不愿意理會,埋下這瘟殺的棺木,自己可以落幾百文銅錢的酒錢。
至于碑文,他已經找了村中的學究,寫了。又叫村中的石匠刻在了一塊青石上。老丈雖然有些心疼,為這瘟殺的,花了這么多錢,但到底是給錢的人囑托的,他不愿意惹上麻煩。
如今碑已經擱在那里了,就等著這瘟殺的棺木下葬,就給立起來。碑上寫的是“大唐上官婉兒。”
注:卿卿,是唐代男女情侶之間親昵的稱呼。文中沈瞎子念及婉兒之處,當用此稱呼,但考慮到讀者的閱讀習慣,沿用現代稱呼。在唐代,對對方可以稱你,但是是頗為不尊重的稱呼方式。對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可用此稱呼。
有人質疑,為什么戴斗笠的漢子沒有給安老丈銀子,因為唐代沒有銀子~只有金子和銅錢。金子一兩可以兌換6貫銅錢,6貫銅錢等于6000文銅錢。
以上算是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