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風云古代【三百二十四】
- 驚世舜華
- 羽舜華
- 1022字
- 2025-08-11 10:15:29
相比較之下,碧云的訓練方式則是有一定不同的。
碧云并不太在意理論方面的知識,而是直接迎難而上,切體及膚。
不同的計劃體現著不同的作用,盡管有些相近,卻也相輔相成。
碧云向不同的導師請教不同的謀略,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是碧云修習劍術的第一天。
古人修習劍術主要包括基礎訓練、技法精進和身心修養三個維度,不同歷史時期的訓練側重點有所差異。
基礎訓練
古代劍客從握劍姿勢、步法等基礎動作練起,注重身體協調性和反應速度。例如雙手劍法需雙手握劍,左手虎口貼緊右手腕部,通過腰部轉動帶動身體動作,強調剛柔并濟的發力方式。
技法精進
單劍練習:反復練習基本劍招,注重動作準確性和流暢性。
雙劍練習:提升協調性和內力運用,需同步掌握兩把劍的技巧。
實戰模擬:通過模擬對抗檢驗劍術水平,針對性改進不足。
身心修養
心法修煉:通過意念集中、呼吸配合強化內力,提升精神專注度。
意境領悟:結合詩詞、繪畫等藝術形式培養文化素養,提升武學境界。
武德修養:強調尊重對手、謙遜低調等品德,注重實戰倫理。
典型訓練體系
唐代前以“快”為核心,強調出劍速度;宋代后轉向技巧型攻擊,注重刺、斬、劈等技法;明代復原雙手劍法時融合了朝鮮劍譜的28式招法,形成獨特的訓練體系。
大概過了一周,碧云適應了這個策略,緊接著,又展開了另一個新的策略。
古人練習劍法注重基本功訓練與實戰結合,不同歷史時期的劍法風格各異。以下是主要練習方法:
基本技法訓練
古代劍法以刺、劈、撩、掛、纏絲勁等為核心技法。例如刺劍要求劍身挺直、手臂快速發力,常見招式如“青龍出水”直刺要害;劈劍通過腰部發力從上而下劈砍,強調力量與協調性;撩劍則需手臂波浪式運動化解攻擊。
身體協調性訓練
以腰為軸帶動四肢運動,注重虛實分時與重心轉換。例如在“展翅點頭”招式中,身體左轉同時劍身螺旋纏繞,形成剛柔相濟的發力效果。
實戰應用
唐代前劍法以破敵為主,強調突刺技巧;宋代受軍方影響,劍術逐漸完善;明清時期注重表演與理論研究,但實戰經驗不足。傳統劍法注重雙手握劍技巧,如“雙手劍二十四架”需兩手配合形成攻防優勢。
輔助練習
部分練習結合器械輔助,如利用劍穗暗藏暗器增強實戰威力,或通過呼吸配合(如逆腹式呼吸)提升動作節奏。
碧云在這第二個星期,便是潛心鉆研第二個策略。
經過這兩個星期的練習,碧云的劍功大有所長。
在剩下來的零碎幾天,碧云決定先花出一天的時間復習這兩個策略的基本拙調和相關階法,然后修養好生息,為接著的比試養精蓄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