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謀定后動
- 大江東去
- 冰做的水晶
- 2511字
- 2007-06-09 15:14:23
第一卷雛鷹展翅
第四章謀定后動
我認真聽他們的談話,果然是和征討烏桓有關。
曹操說:“諸位,我軍已經(jīng)擊敗袁紹,袁紹和袁尚已死,袁譚和袁熙逃往烏桓。我軍必須繼續(xù)追擊,掃滅烏桓,就此統(tǒng)一北方。”
荀彧道:“主公,不可前往征討。我軍一動,許都空虛,倘若荊州劉表來攻,如之奈何?”
曹操微微點頭,眉頭緊縮,沒有說話。
夏侯惇一臉的不在乎,聲若洪鐘地說道:“主公,既然如此,何須您親自前往,我自帶本部兵馬剿滅烏桓,掃清袁氏余孽。”
曹洪和曹仁也應聲:“末將也愿助夏侯將軍,前往征討。”
荀攸捋著胡須,笑道:“諸位將軍勇則勇已,卻不知用謀。那烏桓地處偏遠,易守難攻,若久戰(zhàn)不下,后援不濟,如之奈何?”
程昱也說:“公達所言甚是。主公不可輕動啊。”
諸位謀士也均表示贊同他們的觀點。
“哈哈哈哈!!!”這時突然聽到一人的笑聲,順著笑聲看去,原來是郭嘉。他環(huán)視屋內(nèi),還是那股灑脫,甚至有些閑散的姿態(tài),他說道:“公雖威震天下,胡恃其遠,必不設備。因其無備,卒然擊之,可破滅也。”。
他頓了頓,繼續(xù)說:“且袁紹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烏丸之資,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動,民夷懼應,以生蹋頓之心,成覬覦之計,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談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備,重任之則恐不能制,輕任之則備不為用,雖虛國遠征,公無憂矣。”
此言一出,語驚四座。謀士們交頭接耳。曹操眉頭舒展,捋著胡須,對郭嘉的話深以為然。
我聽后也是深感佩服,不愧是郭嘉。這番話思路清晰,邏輯嚴謹。先是指明烏桓地處偏遠,定然少有防備,這指出了曹操進攻烏桓成功的可能性。隨后分析荊州劉表徒有虛名,他忌憚劉備,決不會讓劉備起兵來攻打許都。因此曹操即使起兵遠征,也沒有后患。這個計策不可謂不大膽,后方空虛,畢其功于一役,可謂是‘空國計’。定能一舉打敗烏桓,掃清袁氏。郭嘉真是個不拘一格,隨機應變,思路大膽,甚至詭異的天才謀士。
諸位謀士對于這個大膽的計策表示了支持,雖說還有人覺得有些冒險,但是基本上達成了一致。
看到意見統(tǒng)一,曹操高興地說道:“奉孝高見,甚合我意。我當親統(tǒng)大軍,直發(fā)烏桓。”
張遼起身行禮,說道:“主公,末將愿為前部先鋒。”
郭嘉淡淡一笑,說:“主公,兵貴神速。我等若結集兵馬,運糧啟程,極耗費時日。不如輕裝潛行,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曹操點點頭,站起身道:“好!眾將軍聽令!起兵十萬,命張遼為先鋒,統(tǒng)領一萬精銳鐵騎,輕裝突襲。張頜將軍引兩萬軍馬為后隊,運送糧草。樂進鎮(zhèn)守許都。其余諸將與我引中軍主力,克日起程,掃滅烏桓。”
眾將離坐,領命。
曹操對張遼說:“文遠,你引軍先行,切記小心謹慎,力求攻其不備。我自引大軍接應你等。”
正在我看得入神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在我身后大喊:“何人如此大膽!竟敢偷窺軍機!”我趕緊回頭,只見對面一群士兵走來,為首的一員將領身材高大,雄壯魁梧,身披玄鐵甲,渾身都籠罩著殺氣。
曹植說:“翔兄,這是父親的親衛(wèi)統(tǒng)領-許褚,字仲康。”
我尷尬地看著許褚,他看到我,也是一愣,隨即釋然,殺氣頓時無影無蹤,笑道:“呵呵,原來是三公子。末將失禮了。不過…”他還沒說完,書房的門打開了,曹操走了出來,身后八文八武。
曹操還沒看到我,他問許褚:“仲康,外面何事喧嘩!”
許褚行禮,說道:“主公,是三公子…”
這時曹操的目光掃來,我趕緊下拜:“孩兒拜見父親大人。”
曹操眼中閃過一絲欣喜,說道:“是子建啊,起來吧。你病好了?感覺如何?”
我站起身,恭謹?shù)卣f:“謝父親大人關心,孩兒已經(jīng)痊愈了。”
曹操說道:“好,還要多加小心,不要再著涼了。還有,這軍機要地,不可胡鬧。我近日要遠征,你留在許都,多多學習處理政務,不可貪玩誤事。”
我趕緊答道:“是,孩兒謹記。”
“嗯…”曹操滿意的點點頭,走下臺階,來到水塘邊看荷花。微風吹拂,陽光明媚,破敵計謀已定,他顯然心情不錯。眾文武也是小聲閑聊著。
突然一只大鵝在水塘中長鳴一聲,所有人都看向水塘。
曹操微微一笑,轉頭對我說:“子建,你平日聰明機敏,文采頗佳。可否作詩一首?嗯...就以這‘鵝’為題。”
“啊!?”我愣住了,這…曹植在我耳邊說:“厄…稍等片刻…”
可是所有人都看向我,怎么能等啊,我靈機一動,隨即脫口而出唐朝駱賓王的詩句: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輕波。”
鴉雀無聲…隨即爆發(fā)出紛紛的喝彩之聲。曹操非常滿意,夸道:“子建果真出口成章,好,好!”
我松了口氣。東漢時興樂府詩歌,這五言詩還不時興。這首看似簡單的詩在唐朝都被廣為傳頌,更何況在漢朝,的確是佳作。駱賓王啊,對不住了。
曹植在我耳邊興奮地大聲說:“翔兄,佳作啊!沒想到你也如此善于作詩!”
我只能慚愧地苦笑了…
我松了口氣,看著這一群當世英才,感慨不已。歷史學家們恐怕會嫉妒瘋了吧,哈哈。突然,我想到一件極為重要的事――郭嘉!!!
歷史上,曹操平定北方,遠征遼東,郭嘉隨行,結果病倒,回到鄴城就不治身亡了。我要想辦法讓郭嘉留下來!!!不然這個奇才就要完了。不過,郭嘉到底是因為什么而身亡的呢?水土不服?還是早有病根?我聽說郭嘉身體虛弱,常年服用藥物補助。如果是他服用的藥物所致呢?特別是如果他服用含金石之類的藥物就更糟了。就像唐太宗李世民晚年那樣,大量服用煉制的金石丹藥,結果病情加重身亡。古人對這些金屬的危害不太了解,只認為煉丹必要金石,結果傷身。不行,我要找郭嘉!救他!
----------------------------------------------------------------------
(諸位大大,本文那段引用郭嘉的原話,全是文言,沒有那么白話,所以可能會覺得唐突,但是為了原原本本的表現(xiàn)郭嘉的策略,不得不引用。請諸位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