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才錦繡
書名: 大江東去作者名: 冰做的水晶本章字數: 2233字更新時間: 2007-06-09 15:09:40
第一卷雛鷹展翅
第三章人才錦繡
吃過早飯,我就溜溜達達的去丞相書房。一路上和曹植說話,聊聊當今形勢。不過我還真擔心他問起亂世的結局,因為我感到如果說出來的話,會大大的不妙。難道冥冥之中真的是天機不可泄露?而且三家歸晉,這樣的“悲慘”結局我還真說不出口。唉,反正我打算改寫歷史,那么原先的歷史結局到底是怎樣的,就無關緊要了。
曹植淡雅的聲音傳來:“翔兄,你認為在掃清烏桓后,父親下一步會去進攻哪里呢?”
我笑道:“呵呵,別忘了我是未來之人,我早就知道了。丞相會進攻荊州劉表。荊州地處水陸要津,乃兵家必爭之地。丞相坐擁北方,廣積錢糧,兵強馬壯。只有這樣的雄厚實力才能守住和利用荊州這樣的軍事要地。”
“翔兄所言極是。我一向不關心軍務,少有見地。”
“子建才華橫溢,只要稍加關心就行。不必刻意。”
“哪里,還望翔兄多多指教。”
我一邊活動活動筋骨,一邊說:“客氣,客氣。不過說實在的,其他人要是看見我,肯定會很驚訝,我在不停地自言自語。”
“啊哈哈,的確如此。”曹植大笑。 我好奇心起:“子建為何不詢問關于此亂世的結局?”
曹植乖巧地答道:“翔兄,子建知道天機不可泄露,不敢詢問。”
我哈哈大笑,不再說話。
說著說著,我就走到曹操的書房門口了。我沒說話,也沒進去,悄悄地繞到側面,從窗口往里面看。只見書房寬敞明亮,相當華麗,無數的書籍擺放在四周。書房中央的桌案后面,坐著一個中年男子,大概五十出頭。他面容剛毅,冷峻,劍眉,鼻梁高挑,深潭般的雙眼透出凌厲的目光。這大概就是曹操了,一代英豪,果然名不虛傳。他正在專心聽人說話。他的背后,站著一個年輕男子,大概二十歲左右,面容長得和曹操有幾分相似,他身材高大,眉頭微皺,似乎在思索著什么,大概是在考慮謀士們的策略吧。他應該是曹操的兒子,到底是曹丕還是曹彰呢。
曹操對面左右兩邊各有八個人坐著。左邊的人,一個個斯文俊雅,長袍綸巾;右邊的人,每個人都是一臉彪悍之氣,戎裝在身。明顯左邊的人是文士,右邊的人是武將。
這時曹植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翔兄。我給你介紹一下。書房正中坐著的是父親大人。他身后是大哥曹丕。父親對面的兩排人,左邊是謀士們,右邊是武將們。左邊第一個是郭嘉,字奉孝。他可是父親最信賴的心腹謀士。”
哦,是郭嘉啊!我的眼睛都直了,我的寶貝啊!!!我看那郭嘉生的十分俊雅,眉目清朗,身材有些單薄,清瘦。他身著青色外袍,頭戴淡藍色綸巾,那么灑脫,自然。
我一直以來很崇敬郭嘉的,他是曹操的心腹謀士,曹操曾一度想托付后事于他,可惜郭嘉英年早逝。郭嘉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和放眼全局的戰略眼光,對戰斗的時機和節奏把握準確。在曹操滅呂布,平袁紹的戰役中居功甚偉。特別是他關于袁紹和曹操的“十勝十敗論”,堪稱經典。而且官渡之戰后,袁紹病死,曹操攻打袁紹的兩個兒子,連戰連捷。將領們大多主張趁勢徹底掃除他們。而郭嘉卻力排眾議,他為曹操分析了二袁兄弟之間的矛盾,他提出:“攻之則力合,緩之則必哄”。他建議曹操回軍,裝做向南攻擊劉表之勢,“以待其變”。果然二袁為爭奪地盤而大打出手,兩兄弟同室操戈,斗得火熱。曹操乘機回軍北上,各個擊破。二袁一死一逃,曹操贏的輕松順利。郭嘉的建議一針見血,真是奇才!
后來郭嘉病故,曹操悲痛之極,他寫道:“軍祭酒郭嘉,自從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議,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平定天下,謀功為高。不幸短命,事業未終。追思嘉勛,實不可忘。”后來曹操赤壁兵敗,說出那句有名的話:“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
大概是見我的眼睛都直了,曹植咳嗽一聲,繼續說:“奉孝身邊的兩個人是荀彧先生(二聲yu)和荀攸先生。他們是叔侄。荀彧字文若,荀攸字公達。正在說話的是荀彧先生。”
是這二位大賢啊,哈哈。荀彧有王佐之才,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曹操能把他和開創漢朝四百年基業的張良相提并論,可見荀彧之才非同一般。曹操出征在外,內部政務大多交給他管理。至于荀彧的侄子荀攸,也有大才,隨曹操參贊軍務。
曹植繼續說:“荀氏叔侄旁邊是程昱先生,字仲德;還有劉曄先生,字子陽;賈詡先生,字文和,滿寵先生,字伯寧。最后是相府主簿楊修,字德祖。” 我的眼睛再次直了,曹操手下的謀士,隨便挑一個都有當世大才啊。那程昱是曹操的核心謀士之一,獻策“十面埋伏”,大敗袁紹。那劉曄,獻策“投石機”,后來是曹氏三代重臣。那賈詡,老謀深算,幫助曹丕打敗曹植,繼位魏王。那滿寵,招降大將徐晃,后來協助曹仁鎮守樊城,反敗為勝。至于楊修,更是讓曹操嫉妒的大才子。天啊,群星燦爛!!!燦爛得我的眼睛都花了。
曹植干脆忽視我的失態,說道:“再看右邊的武將們。第一個是夏侯惇叔父,字元讓。”
哇!這就是夏侯惇,只見他身材魁梧,膘悍,堅定的面孔。雖然一只眼睛被遮住,但另一只眼睛依然炯炯有神,透出逼人的氣勢,厲害啊。
曹植繼續說:“他旁邊是曹仁叔父,字子孝;曹洪叔父,字子廉。后面五位將軍分別是:張遼將軍,字文遠;張郃將軍,字俊艾;樂進將軍,字文謙;還有于禁將軍,字文則;最后是徐晃將軍,字公明。”
這都是曹操的核心大將們啊,最后的五位:張遼,張頜,樂進,于禁和徐晃都有大將之才,后來并稱“五子良將”。呵呵,果真名不虛傳啊。也許他們沒有后來的蜀漢‘五虎上將’威名遠揚,但還真是虎將虎威啊,氣勢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