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胤禵走神時,琴聲停了。康熙說道:“高山流水遇知音。好!好琴技!”寶釵忙跪地謝恩。眾秀女亦是羨慕,嫉妒。玉容小主更是暗想:趕走一個林黛玉,倒讓薛寶釵鉆了空子。要不是自己事先沒料到有表演,哪有薛寶釵的風頭。寶釵歸坐,方定下神來,心中暗想:要不是哥哥花大價錢走了九阿哥的門路,宜妃哪會賣個機會給自己。好在這幾天在紙上苦練指法,才能流暢的彈奏。看來,好日子快來了。想到這,寶釵心中欣喜,但臉上卻不敢表露,還是平靜淡然的樣子。康熙看見,投去贊賞的目光,胤禩亦然。只有胤禛一直郁郁寡歡。
宮宴結束,眾秀女回到鐘粹宮。寶釵出盡風頭,心中自是高興。迎春徑直來到黛玉房里,坐下后說道:“這么重要的場合,元妃娘娘都沒參加,我心中不安啊!”黛玉說道:“前一段,元妃娘娘圣眷正濃。如今并沒有聽見不好的消息,怕是一時身體抱恙也不無可能。”迎春聽了說道:“那樣自然好。”黛玉見迎春還是悶悶不樂,問道:“姐姐,怕是還有別的事吧?”迎春嘆了口氣說道:“寶姐姐在宮宴上彈奏一曲,在秀女中風頭一時無人能及。我看她雖然表面淡然,心中卻不是。元妃娘娘沒出席,她也沒發現,再想到她如何對你。我們姐妹一場,緣分盡了!”黛玉亦是嘆息。芝蘭說道:“要是我們小主去了,彈上一曲,還有寶釵小主的風頭?”黛玉連忙說道:“不可妄言!”迎春看見桌子上放著一張古琴,說道:“林妹妹,在府中怎么沒聽見你彈琴啊?”黛玉回道:“小時候在揚州家里學的,來了京城就不常彈了。只是,這古琴乃是安姑姑之物,如今被我弄斷了一根弦,不知怎么歸還?”迎春想想說道:“明日,我派宮女去一趟元妃娘娘那,不然心中不安。順便要一根琴弦,妹妹安了再還就完了。”黛玉點頭答應。
次日,迎春急匆匆來找黛玉,說道:“林妹妹,元妃娘娘懷孕了!”黛玉一聽,也喜上眉梢。原來,昨日元妃感到疲倦。今日御醫診過竟是懷孕了,康熙聽了賞賜了許多東西。早有太監出宮報告賈府,此時合府歡騰。賈母等齊聚內堂,復有太監來傳諭旨,元妃娘娘出銀子,賈母出面到清虛觀打三天平安蘸。上次賈母替娘娘打平安蘸亦是暗中求子,今日應驗,豈能不還愿?賈母等不敢馬虎,吩咐下去好好準備。賈府眾下人生怕有所閃失,所用之物無不上等,較之上次更為鋪張。王夫人本一心向佛,唯恐不周。熙鳳替王夫人管家,看在眼里心中有想法,嘴上卻也不露。邢夫人為賈母不喜,心中亦是不平。今日見榮國府打個平安蘸也是如此排場,更加嫉妒。心中暗想:哪一日迎春得了勢,也要威風一把。豈不知榮國府已是大紅燈籠,外面亮,里面空啊!
賈母見寶玉大病初愈,偏不讓他騎馬。寶玉只好和賈母同坐一輛車。太太,姑娘,得臉的丫鬟俱都坐車。一路上,行人紛紛讓路,兩邊的小商販都談論賈府的排場。探春,惜春,丫鬟侍書同坐一輛車。惜春雖是個冷性情,對佛學卻有研究,別有慧根。探春生來胸有大志,亦不信神鬼之說,只是女兒身累贅了她。兩個人在車里閑聊,忽然車子猛地顛簸,馬兒嘶叫起來,車子飛快的向前跑去。惜春嚇得面色蒼白,探春掀開車子上的簾子。只見馬兒似乎受驚了,在大街上亂跑,趕車的家丁早已被甩了下去。路上的行人嚇得四處躲藏,探春三人手無縛雞之力,侍書已傻在那了。正在這緊急關頭,一彪形大漢猛然躍起,穩穩的落在馬兒身上。那馬兒發狂時,怎能容忍有人騎它,更加甩開四蹄。大漢雙腿緊緊夾住馬的肚子,雙手緊拽韁繩。馬兒掙扎一番,最終乖乖地停住了。大漢見制住了馬兒,便跳下馬來。探春等定睛一看,真是個奇怪的人:高大魁梧的身材,黝黑的皮膚,頭發編成許多小辮,身穿的衣服好像女子的旗裝中間系個帶子,腳上一雙及膝馬靴。再看面容,眼睛深陷,鼻梁高聳,留著絡腮胡子,竟與常人不同。侍書不由說道:“怎么長相,打扮如此怪異?”惜春也躲在了探春的身后,不敢細看。探春輕斥侍書道:“不可以貌取人。普天之下,種族繁多,豈是你我都知道的?”大漢贊賞的看看探春。探春說道:“多謝壯士救命之恩。不知壯士家住哪里,容我稟報父母,登門拜謝。”大漢說道:“舉手之勞,不煩答謝。日后,姑娘若是有吩咐,到驛站找策妄阿拉布坦便是。”探春點頭。這時,有兩名侍衛模樣的男子趕到,看見大漢無事,便站在身后。賈母也派人詢問。探春說道:“馬兒驚了,多虧恩人相救。我們姐妹無事,快去回稟老祖宗。”來人去回話,探春三人復又上車,早有家丁趕來駕車。大漢見車子遠走,方離去。
侍書說道:“姑娘,剛剛那人怎么如此奇怪啊?看著好嚇人!”探春說道:“我從一本書上看過,生活在準葛爾的蒙古人長年吃牛羊肉,身體健壯,長相亦是特殊。剛才那人想必就是,看樣子也不是尋常人。”惜春聽了說道:“三姐姐就是博聞強記,知道好多我們不知道的。”探春說道:“這有什么,不過是紙上談兵。有朝一日,能出去看看才是讓人羨慕。”一路到了清虛觀倒也無事了。眾人跟隨賈母上香,拜佛自是不提。
卻說策妄阿拉布坦,竟是準葛爾大汗。此次進京是來請求康熙賜婚,今日無事出來閑逛,就在大街上遇到方才之事。策妄阿拉布坦原以為中原女子都是足不出戶,見識淺薄之輩。不料,今日所見探春倒也豪爽,較之草原女子更是多了幾分書卷氣。不知是哪家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