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3章 番外3:假如重見三天光明

  • 阡陌七日
  • 中里
  • 5364字
  • 2016-07-08 17:40:37

雖然佛家說六根能生六塵,我失去了視覺,黑暗中的我更善于運用耳、鼻、舌、身、意,以及通過文字或他人的描述,同樣能將周遭的物質環境豐盈起來。

雖然我也曾親眼目睹過大自然和這個物質世界,將太多的東西已經深深刻入了腦海,但是,不能親眼目睹這個每天都在變幻的美麗世界,終究是一種深深的遺憾。

海倫.凱勒先天失明,卻依然感慨:“在所有的感官中,視覺最是令人賞心悅目的。”那是一種深切的向往,是所有生物對光的依戀,假若上天愿意賜給我一個機會,讓我可以重見三天光明……

第一天上午,那是我重獲光明后的第一個神圣時刻,我的心里肯定滿是喜悅,幾近瘋狂的喜悅。然而,我想我哪兒也不會去。

這半天,我會靜靜地呆在我的書屋里,靜靜地享用在書屋中的時光。

大學時期,我遨游在校園的書海。畢業前夕我因病失明,后在黑暗中學會了盲人電腦,重獲電子書的朗朗書聲,在書屋里度過的這幾個春秋。我覺得,我其實從未離開過書。

現在的這個書屋,卻對我更是意義獨特,使我從迷惘的黑暗中重拾光明的人生。我在這里讀書,我在這里寫作,而讀書寫作為我送來了光明,照亮了我的黑暗青春。

在這里,看到的是往昔多少日夜翻過的書卷,是思想幻化成文字,飛躍在那些報紙刊物上,是揣著一份執著的善念編纂公益雜志,傳遞出去一份份溫暖,是與社會的聯系,溝通與融合……

我要站在書架前,駐足凝視每一本或厚或薄的書。那些書,曾被我的雙手捧著,在巴山夜雨的窗前,在飄著白云的田疇陌上,在已經熄了燈的宿舍走廊里。書,曾像士兵一樣排列,永恒地占領我的清晨與黃昏。

這本是川端康成的《雪國》,還是那種纖細潔白,充滿象征意義的美;這本是季羨林的《一花一世界》,季老與陶淵明一樣,最愛“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意境;這本是梁實秋記錄點滴光陰的《寂寞是一種清福》,這本是龍應臺灼灼熾烈的《野火集》……

失明后,它們依舊整齊地立在書架上,我雖然也經常在書架前駐足,雖然也經常用手一本本地觸摸,卻再沒有翻閱過,只有偶爾隨手翻開一本,嗅一嗅書頁間的墨香。

在書房里,除了書我還要認真看的一件很重要的“神器”,那就是鍵盤。

多年來,每天我的手指都會觸摸千萬遍,指紋已深深烙印在每一個按鍵上。通過對它的操作,使盲人電腦能“開口說話”,使我能順利完成與光明世界的溝通。

我曾經是無數次不分晝夜在鍵盤上敲擊著,能通過觸摸感受那些按鍵漸漸發生了變化,原本磨砂的表面,變得越來越光滑,甚至有些按鍵的邊角已經開始變得圓潤無棱……

看過了最心愛的東西,我就要好好看看自己了,看看現在的我,還是不是記憶中的模樣。

失明了,我自己的世界黯淡了,但我卻仍生活在舒朗明媚的乾坤下,幾年來我仍如常人一樣每天將自己梳洗干凈、挑選合身的衣衫、鍛煉身體。雖然我無法斷定自己的穿扮是否一定很潮很帥,但我仍努力讓自己始終保持干凈整潔,因為我雖然看不見自己的形象,卻有義務讓愛我的人知道,我一直過的很好。

而此刻,我想好好看看自己,看看每天展現在別人面前的我究竟是怎樣的?是否內外兼修,是否隨著歲月而成長已經腹有詩書氣自華了,是否善心善念永駐在青春的臉龐……

明媚的陽光從窗戶口灑在我的身上,鏡子前的我,還是當年的那個我嗎?

臨近中午了,我該離開書房去廚房了,我要親手為家人做一頓豐盛的午餐。

剛失明不久,完全不適應黑暗生活的我,總是在各種無意中打碎很多杯碗,真感覺自己像廢人,啥也做不了。那時家人就鼓勵我自己做飯炒菜,在旁指導我并給予必要的幫助,幾天后我就能單獨做一份美味的西紅柿炒雞蛋了。

當時我很欣喜,常常學習各種菜式,漸漸掌握了在黑暗中做飯的技巧,菜肴的味道也日漸變好。通過熟悉這些黑暗中的生活技能,為自己重建了生活的信心。之后,我開始學習盲人電腦,開始聽書寫作……

要做的事逐漸多了,家人反而逐漸剝奪了我做飯的機會,讓我每天享受現成的飯菜。我知道,這是家人對我的體恤關愛,他們希望我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的事,更是父母對兒子默默無言的支持和付出。

中午的飯菜,我要盡量照顧全家人的口味,我要親手做好每個細節,回味父母以前指導我在黑*暗中做飯的感覺,將這種滋味融入在菜肴中,讓這一餐有濃香的團圓味道。

就著父母的笑顏用完午餐,下午我要好好看看我的家了,這是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剛失明的時候我痛恨那些惱人的臺階和門檻。現在,我愛我家,而且感覺每個細節都很親切。

庭院里栽培著好些花草樹木。臘梅、玫瑰、格桑花、蘭花、米蘭,大葉榕、含笑、月桂、核桃……這些鐘愛的花草樹木,不僅與我建立了情感,也在思想上與我十分地默契。

黑暗中的我,寫作間隙經常會搬弄和撫摸花草,它們的勃勃生機,曾是我許多的靈感源泉。

院子的一缸荷花是我的最愛,亭亭玉立,蔥蘢欲滴,夏日時節正茂盛,在明媚陽光下碧綠如盤的闊葉閃動著嬌翠的光華,我經常能在葉心觸摸到清爽的水珠,為灼灼夏日仍需繼續寫作的我帶來些許沁涼。

每天一早一晚,庭院的上空會路過幾聲特別的鳥叫,非常準時有規律,鳴叫的聲音由遠及近,又由近及遠。有時候是單獨一只,有時候是一家幾口,我戲稱它們在上下班。其實它們就是杜甫詩中那大名鼎鼎的上青天的一行白鷺。每天伴我晨起暮睡的伙伴,我很想看它們展翅的模樣。

我喜歡這些大自然的花鳥樹木,如蘭花的君子般的品性高潔,如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喜歡畫眉鳥遠遠地,淡泊悠揚的鳴唱,喜歡白鷺成群地自在飛翔。

夏日的田野,沃野千里種的幾乎全是稻谷,水汪汪的田野里是阡陌縱橫的秧苗,成都平原看上去是一塊滴翠的水種玉,偶爾會隨著微風漾起美麗的紋線。

我喜歡捧著書走進田野,夏日黃昏,已經沒有了炎熱,天上漫卷著白云,夕陽撒著余暉,似一支神奇的畫筆,將天空和廣袤田野染上了一層緋紅,還鑲著淡淡的金邊,也將我坐在田埂上讀書的身影拉扯得越來越長。

夜幕慢慢降臨了,大地顯得靜謐,我順著田埂回到書房。

外面星空燦爛,繁星點點,今晚我要做什么呢?

今晚我什么也不想干,我只想呆呆凝視那些黑暗中的啟明星,那十位我心目中的傳奇的榜樣。

人是天地間最神奇的生靈,創造了特殊的文明。盲人雖是有著殘缺了,但照樣有著不滅的價值,我渴求與這些啟明星對話,用眼睛用心靈去讀懂他們的偉大。

我要頂禮膜拜路易斯.布萊葉,感受他光輝形象里的聰慧,短暫的年華如何創造了盲人世界永恒的文字,將一種特殊的文明播種在了盲人世界。

我要細細端詳安妮.莎莉文,看她眼神里的仁愛,那對海倫及人類的永遠的慈愛,如何用纖細的雙手造就出二十世紀一位偉大的女性。

我要好好看看海倫.凱勒,看她容顏里的堅毅和人性光輝,是付出了何等的超乎想象的血汗,才造就了自己不朽的神話并為人類福利事業而奔走,鼓舞著全世界的人。

我要看看是什么信念讓已失明的鑒真克服千難萬阻始終東渡去日本;我要看看是什么情懷讓異國的薩布瑞亞.田貝肯千里迢迢來到青藏高原培養那里的萬千盲童;我要看看是什么家國抱負讓先天失明的戴維.布倫克特一步步登上政治舞臺并不斷奉獻著;我要看看是什么力量讓埃里克.韋漢梅爾敢為天下先去登頂了珠穆朗瑪峰;我還要好好看看是什么樣的使命讓荷馬、左丘明寫下了偉大的詩篇,樹立了不朽的豐碑……

這一夜,我注定無眠,在夜空的浩瀚與繁星閃閃的變換中,我接受著精神的洗禮和心靈的激蕩。這些偉大的盲人,是否曾與我看過同一片星空?

第二天清晨,天邊微微泛白的時候,我就爬起來了。我要去看日出,看看那久違的光明之源。盡管我與陽光已經很久不見。看著紅日冉升,我澄澈的雙眼里,也都各自映著一輪紅日。

這一天,我還要去參觀人類的杰作,領略歷史的遺址。

希臘的神話很神秘,意大利的文藝很偉大,古埃及有著很多不可思議,還有那已經消失曾經卻極度繁榮的古巴比倫文明,盡管這些我都無比向往,但時間有限,只有三天時間的我,只想更多看一看腳下的這片土地,看看它曾承載過的偉大奇跡和文明。

我要觀看那宏偉的無與倫比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我認為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工程了。它是世界上唯一無壩的水利工程,是不折不扣的奇跡。

都江堰的偉大,遠遠不止水利工程本身的神奇,更在于其對人類的福澤,它徹底結束了四川到處洪水泛濫,一片澤國的悲催歷史。

修建之后,成都平原不再有水患,物產富饒,在秦末、漢初,成都便取代中原地區成為“天府”。成都,古時稱“益州”,在隋唐時期,經濟文化更是極度繁榮,超越了長安、洛陽,與揚州并稱為“楊一益二”。

飲水必思源,我接下來要去的是埋葬都江堰水利工程主持修建者,千古治水第一人——李冰的陵廟。

“創科學治水之先例,建華夏文明之瑰寶”,這個青山綠水埋葬李冰的地方,是絕對值得我跪拜的地方,也是值得蜀中人民永遠祭奠的地方。在連年戰亂的戰國時期,時任蜀郡太守的李冰率領各族人民,歷時了接近三十年,除了獨具匠心的專業技能,那還需要何等堅定的信念和統籌的才能啊!

李冰不僅建造了都江堰,還在四川治理其他水患,興修其他水利設施、橋梁、改造農田等,著實造福了巴蜀大地,最終長眠在這片他親手締造的繡美土地上。

參觀完都江堰,我還要去領略這片土地有過的璀璨的人類文明——三星堆文明。

神秘的古蜀國,文明源遠流長,這個秘密從三星堆古遺址被發覺起,將長江的文明向前延伸了一千多年,讓四千多年前就已將青銅工藝發展到登峰造極地步的魚鳧王朝,以一種幾近夢幻的神態站在今人面前。

璀璨的三星堆文明,創造著很多中國第一與世界之最。正是這樣的奇跡與神秘,我也要駐足觀賞那一件件珍貴的文物,去猜想四千多年前這里究竟是什么樣的魚鳧王朝。

我要猜想,三星堆遺址居民屬于遠古時期的哪個民族?是氐羌說、濮人說、巴人說、東夷說,還是越人說?那個穿著華麗的青銅大立人,深邃眼眸的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三星堆古蜀國是何時產生、持續了多久,又為什么突然消亡了呢…………

下午,我要去大自然中走走,好好享受這個花花世界。我們是自然的生靈,唯有在自然中,才能放下一切,做回真正的自己。

我要張開我的雙臂,拉長我的視野,在大自然中看樹木、看花兒、看飛鳥、看小草、看白云,看大自然的一切一切。

我要光著腳丫踩在沙灘上,看大海波瀾壯闊,看浪花輕盈地跳躍如小孩子,看海面綿延如一匹沒有邊界的白絹。

我要勇往直前登上沒入云海中的山峰,看積雪千年不變,看太陽在云朵里捉迷藏,看山峰隨著白云在天上飛行。

夜幕降臨時,我依舊留戀大自然的美好與神奇,我還要繼續投身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我要遙望浩瀚無垠的夜空,看看那些幾萬年前發出的光芒。

我不能只依靠我的肉眼,我還要借助人類智慧探索宇宙奧秘的工具,通過望遠鏡將我的思維也飛躍去太空中,享受那獨特的奧妙無窮。

月亮、星座、銀河,宇宙是多么的包羅萬象,又是多么的讓人充滿想象,我似乎還看到了屬于小王子的那顆B612號小行星。

看著行星,迎接第三天的黎明,這是我可以重見光明的最后一天了。

前兩天我已經領略了那么多美好與神奇,這一天我想去幾個特別的地方。在那幾個地方,有別處沒有的特別風景。

第一個地方是盲校。

失明后,我曾去過盲校,因為我是后天失明,沒在盲校學習的機會,也就與布萊葉發明的偉大文字失之交臂了。盲校老師告訴我,盲學生同樣學習很多課程,除了盲人特有技能外,還包括文史類和自然科學類,有盲學生都掌握很好,甚至立體幾何也不例外。

我當時看不見,但真切聽到了他們在操場上的歡聲,那種歡笑與普通的孩子毫無異樣,讓我感覺到快樂是不分人群的。

現在我要好好看看盲校,看看那些盲童身上所特殊綻放的光彩,看看盲童們是如何打乒乓球、排球、足球,如何兩人在頭腦里進行象棋對弈,如何一群人摸著盲文書本上課……

離開充滿盲童歡笑的學校,我接下來的一站是盲人按摩院,這個為眾多盲人提供謀生手段和穩定工作的地方。

我以前去盲人按摩院的時候,是我剛失明不久,還沒有盲人的生活經驗,我在那個地方,跟他們學習如何在黑暗中生活和工作的基本方式,是他們讓我了解了作為一個盲人,有別人無法比擬的身體感官。

我要真切看看盲人按摩師在工作時的狀態,真切看看承載祖國醫學的推拿所具有的魅力,真切看看按摩師與客人互動的全過程……

這里的確是一個特殊的小社會,有著各種人群,每天上演喜怒哀樂,同正常社會一樣地生活。

有了殘缺,其實并不可怕,人生也不必恐慌,只要正確去面對,積極去克服,那殘缺也可轉化為人生中的一道美麗風景。

最后,我要看看那七日在成都、武漢走過留下的印跡。

我要看看與公益人士、大學生志愿者在成都聚會的照片,看看與殘障方面的專家學者、與參訓的殘障代表在武漢參會的照片,看看中國當代這些心靈美的人兒是怎樣的笑臉。

我要看看授予的參訓證書,看看參訓期間所用的那幾本關于公益與殘障的書本,看看這些所蘊藏的殘障力量。

我要看看我主編過的公益雜志,看看那些作者和讀者所表達的文字,看看他們所露出的欣慰笑容。

看著那些真情的文字和真切的笑顏,我覺得,就算我真的復明了,這條公益之路,我也會毫不猶豫地繼續走下去。

最后的一晚,我靜靜地凝視溫馨的家園。我要將這些融入我的情感和生命,以后我看不見的時光,我仍將繼續在這里度過,這里依舊是我寫作和生活最親近的地方,與我的生命息息相關的地方。

在書屋里的我,終于睡著了。

夢里,我懷里多了一本新書,書名叫做《阡陌七日》。

我看著那意味深遠的封面,那是我親自設計的。我讀著散發墨香的鉛字,那是我多少個日日夜夜敲擊出來的,記錄著我那真實的青春。

讀著這些文字,睡夢中的我笑了,笑得很滿足,很自信,這也將度過上天賜予我重獲光明的最后時光,去迎接明天到來的黑暗歲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冶市| 永定县| 财经| 丰县| 谢通门县| 慈溪市| 西畴县| 蓬安县| 屏山县| 宜兰县| 体育| 全州县| 赫章县| 印江| 独山县| 汝城县| 历史| 吴忠市| 遵义市| 政和县| 台山市| 古丈县| 三江| 临潭县| 枝江市| 股票| 湘西| 金华市| 南和县| 岑巩县| 新河县| 江西省| 仁布县| 柳江县| 天长市| 延长县| 平潭县| 南昌市| 天等县| 汤原县| 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