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這薛家,卻也算得上是金陵望族,乃紫微舍人之后,皇商之家。生有一子一女,女兒便是這寶釵,還有一子,喚做薛蟠。只是因著這薛公子幼年喪父,寡母憐其是獨根獨苗,難免是溺愛縱容一點,至使這薛公子老大無成。雖也上過學,不過是認識幾個字罷了。反倒是那薛寶釵依貼母懷,掌管家務與生意。
此時因當寶釵及笄之年將到,又正逢當今選秀之年,薛氏遂命薛蟠帶了自己與妹妹進京待選,二來也可望親。只是這薛蟠素來就是言語傲慢,性情奢侈之人。整日里游手好閑,買雞斗狗。這不,臨上京城時還為買一小丫頭打死了人。
其時王夫人已知知那薛蟠在外打死了人,只叫自家妹子寬心,遂命人以賈政名義寫了封信與那地方官,方才了結了這段公案。王夫人因又帶了薛姨媽等人到梨香院住下。
原來這梨香院即是當年榮公靜養這所,小小巧巧的,約有十余間屋子,倒亦是前后廳俱全。更難得的是,還的一門通街,這卻是很遂那薛蟠之意,平日里出入就全走此門。院中西南還有一角門,出了角門便是王夫人正房的東邊了。從此以后薛家母子就在這梨香院住了。
因著出入方便,薛姨媽便每日與或與王夫人相敘,或與賈母閑談。那寶釵亦是每日里與迎春姊妹并黛玉或看書下棋,或女紅針織倒也其樂融融。只這薛蟠不到一個月時間,便結交了甚多的狐朋狗友,每日里觀花飲酒,甚至聚賭嫖娼卻也十人的快活。
只這黛玉雖每日里與寶釵相聚,卻也是時時注意,步步小心。這黛玉哪里知道,那寶釵自幼就被教導著要進宮的,對于爭斗算計哪有不懂之理,更難得的是善于為人處事的圓滑。原想著自己已是個極好的了,只沒成想這人外有人,雖這黛玉身體怯弱,卻也別有一種風流之氣,尤其是這通身的書香氣,不是自己這皇商之女能有的,因而心中也不免嫉恨一翻。
那寶玉原只道林妹妹是這世上少見的妙人兒,因而時時去纏她,如今來了一個寶姐姐卻也是個極妙的人,而去見寶姐姐時又每每都能如愿,因而自是愿意多去走動。
聽得那邊寶玉常去寶釵處,黛玉和王夫人聽了不禁都暗自喜歡,但兩人的心思卻是相反的:黛玉本就不待見寶玉,如今倆人都大了,也該有所避嫌了,何況這樣也可少看一點王夫人的臉色;王夫人之意是覺得這寶釵卻是個極好的,端莊大方,雖比寶玉大上兩歲,總是自己娘家人,等過兩年配了寶玉,再把這家一當,這榮府不都是在自己掌控中了。
因那天正巧薛姨媽過來閑談時,王夫人便把自己的意思向妹妹說了。薛姨媽聽了一愣道:“妹妹看這老太太似乎很是中意那林家姑娘的。”
王夫人聽了忙笑道:“那林丫頭一臉小家子氣的,哪及釵兒大方得體,且身子又多病,可見是個沒福的,怎配得上我的寶玉。明年釵兒也該及笄了吧?”
薛姨媽聽了一怔,心知遮不過去,遂笑道:“姐姐這寶玉原也是好的,只是不瞞姐姐,明年釵兒雖到了及笄之年,可明年也是當今的選秀之年,釵兒是皇商之女,自也是需參選的。此次我們娘兒仨進京,一則探望姐姐;二則也是為明年釵兒選秀。”
王夫人聽了心中有些不快,嘆道:“這皇家的選秀自是不能違抗,也是我的寶玉無福。”
薛姨媽忙道:“姐姐怎得竟渾了,若說這釵兒能入了當今的眼,這富貴可不竟是我們王家的;況那元兒不是還在宮中當差,釵兒若進了宮,姐妹倆也好有個幫襯,豈不妙!”
卻不說那王家姐妹如何盤算,只說黛玉身邊的紫娟,自黛玉向賈母要回了她的奴籍還她,更是一門心思地伺候黛玉。只是自那薛寶釵來了后,院里的丫環婆子便時常在傳那寶釵如何如何大方隨和,黛玉又如何的小家子氣。更甚者連寶玉也不常上這院里來了,紫娟心中便有些不忿之意。
這一日,寶釵遣了丫鬟來請黛玉去同姊妹們一道賞花,黛玉卻讓紫娟回說,自己夜里有些著涼,不便前去。讓丫鬟代為謝謝寶姐姐。紫娟按黛玉的意思回了后,臉上卻是不快的。黛玉見了笑問道:“我的好姐姐,誰又惹到你了?”
紫娟嘆了口氣無奈道:“我也是為姑娘好,姑娘如今又稱病不去,少不得又被那起子沒臉面的說姑娘越發清高孤傲了。如今是連寶二爺也不常上這兒來了,這樣下去可怎么是好?”
黛玉聽了因笑道:“別人愛嚼舌頭且讓他們嚼去,我都不在意,姐姐又在什么意!況如今那寶玉不怎么來了倒也未嘗不是件好事呢!”
“二爺不來怎算得上好事?”紫娟急道。
“紫娟姐姐還沒瞧出來,打從寶二爺不大上姑娘這兒來了。咱們這兒不是少了許多偷聽偷看的人了,所以姑娘才說這是好事呢!”雪雁在旁笑道。
“這我倒是覺出來了,只不過是替姑娘擔心。聽說寶二爺現在可是極喜歡上寶姑娘屋里去,萬一哪天喜歡上寶姑娘,我們姑娘可怎么辦?”
“什么怎么辦?現在姑娘我不是還小,將來的事將來再說吧。”黛玉自是明白紫娟的意思,因而紅了臉道。
這日,黛玉正與姊妹們在賈母處玩耍。一丫鬟來報說,北靜太妃來訪,車架已到了大門口。賈母聽了,忙攜了大伙兒開大門迎接,迎至大廳坐下,早有丫鬟奉過茶來。這太妃實則年紀并不大,乃是當今太后的親妹,嫁了先皇親弟先北靜王為妃。因著先北靜王在一次為先皇辦差時殉了職,先皇念其功勞,令其子襲了王位,其母自為太妃。
只是這北靜王府素來與榮府沒什么往來,也就是當日賈敏還在之時,如今的太妃來過幾次。只是今日不知竟為何又忽然來了。賈母正猜測時,太妃開口了:“老太太,本妃今日冒然來訪實是聽那賈女官說府上幾位姑娘都是出挑的,能否請老太太喚來容本妃一見?”
賈母聽了忙笑答道:“能見太妃是她們姊妹的福份。”遂吩咐人將迎春姊妹并黛玉寶釵喚來。
只片刻,姊妹幾個便一一上來拜見了太妃。那太妃見了別人,只坐著受了禮。見黛玉上前,只一把拉起了她問道:“你就是前探花林如海之女?果然是個好的。”
賈母以為這太妃是念及先前與賈敏的情誼,才有如此一問,因道:“這正是我那苦命的女兒賈敏的獨生女,因其母多年前難產去世,老身憐她無人照顧,因接來養在身邊。”
黛玉在家時也曾聽母親提及過這位太妃,回道:“母親在家時亦曾向黛玉提起過太妃的,只是黛玉只是一介平民,不得去府上拜見。”
“瞧這小嘴多會說。”太妃喜道。轉臉又對賈母諸人道:“偏本妃也沒個女兒,如今見了這姑娘倒也算投緣,不如,如今向老太太借了,帶回王府住幾天。”
這賈母聽了太妃前一半的話,還滿心以為太妃會認黛玉做個干女兒,正暗自高興呢。沒成想,這太妃只要黛玉去住幾天。心中竟也怪起黛玉來了,想這黛玉倒底是個沒眼色的,如果太妃說話時她就自己去求,料想那太妃也不會反對。
這時寶釵說話了:“老太太若舍不得林妹妹,莫若讓釵兒陪了妹妹同去,也好有個照應。”薛寶釵自以為自己的這番話說得是滴水不漏。如能討得這太妃的歡喜,對自己明年的選秀也是大有益處的。
可這太妃又豈是簡單之人,只一眼便看出了寶釵眼中閃出的精光,心中及不喜歡這看似端莊無害姑娘,因笑道:“老太太莫不是還怕我北靜王府會虧待了國公府的表小姐。”雖是笑著,賈母卻已覺出了太妃的怒意。
賈母雖還在為黛玉沒能讓太妃認女耿耿于懷,卻也不敢得罪太妃,轉臉對寶釵道:“寶丫頭這話過了,太妃若不疼你妹妹,也不會接你妹妹過府了。”意思是,這是我家的事,還輪不到你來開口,有本事自己讓太妃開口一起接了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