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仰韶文化遺址遇甕棺葬靈童

  • 楊二丫頭伏魔錄
  • 洛濱郭道沖
  • 1409字
  • 2016-01-25 10:15:28

東河川的“河”指的是洛河,洛河有南、北之分,雖僅差一字,但相隔千里,南洛河古稱雒水,屬于黃河支流,是周易河圖洛書文化的發(fā)祥地,而北洛河古稱洛水,屬于渭河支流,而渭河又同屬黃河支流,所以是一宗兩脈,才高八斗的曹子建所作《洛神賦》之洛水之神,即指的是北洛河,洛神即伏羲氏的女兒宓妃,因此南北洛河名揚天下,道沖的家鄉(xiāng)就在洛水(注:北洛河)之畔,因此稱為洛濱,由于在洛河以東,本地人常自稱東河川人或者川道人,據(jù)《奉天縣志》(注:蒲城古稱奉先)記載,金代《進義校尉韋公墓表》說:祖自長安韋曲(注:今XA市長安區(qū)),后遷至奉先之東永平,因家焉。其中一支定居東河川,是為韋村(注:現(xiàn)洛濱鎮(zhèn)韋村),1963年經SX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洛河考察組勘察,位于韋村西南300米處的洛河西岸二級臺地上,斷定為仰韶文化遺址,面積約2000平方米。幼時,母親任教韋村小學,道沖隨母入校,母親有一名學生叫韋少強,小名叫虎子,比我大四歲,上二年級,總帶著我四處游蕩,虎子家境殷實,常給我送一些小零食,所以從往甚密,有一次,我跟著虎子去抓蛤蟆咕蚪(注:陜西話蝌蚪),來到一片濕地,看到濕地里邊密密麻麻一大堆蚍螞蜉(注:陜西話螞蟻),虎子拿起鏟子就挖,忙活半天,挖出一個紅色的陶瓷瓶(注:長大后知道此應為石器時代的紅陶),我跟虎子把紅陶瓶在旁邊的水渠清洗干凈,這才發(fā)現(xiàn)瓶身上有幾個圓孔,圓孔旁邊有一堆涂鴉,好像是鳥獸什么的,虎子沿著小孔往里邊一看,差點沒坐在地上,虎子看到一個嬰兒模樣的黑石頭端坐在陶瓶里,臉色慘白,我問虎子;“咋咧,虎子哥,里面是啥?”,虎子驚的說不出話來,半響才說道:“沒事,賢弟,里邊就是個石頭,等我擦干凈,一會往里邊裝蛤蟆咕蚪。20多年后的今天我才知道,當年那個紅陶瓶并不是普通的瓶子,是仰韶文化母系氏族時期的葬具,據(jù)說夭折的嬰孩放在此瓶中,埋在父母住處的房基下,寓意骨肉不分離,瓶身上的圓孔用來供靈魂自由出入,這是當時流行的甕棺葬,由于年代久遠,變成了化石。虎子把里邊的黑色嬰兒狀的東西倒出來,然后裝上蝌蚪,我們倆就回去了,第二天是星期一,虎子卻沒有來上課,我問母親虎子咋沒來,她說請假了,中午吃完飯,我興匆匆的拿著虎子寄養(yǎng)在我這里的兩只小烏龜去找虎子,他家就在學校不遠,我端著臉盆,踉踉蹌蹌的往虎子家走,水灑了一路,當我來到他家的時候,家里已經聚了百十號人,全是韋氏宗親,虎子躺在炕上,臉上身上手上起滿了兵乓球大小的膿包,鄉(xiāng)醫(yī)郭先生正在給他把脈,我叫了一聲“虎子哥“,他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他的姐姐跟母親坐在炕沿上抹眼淚,不知道過了多久,我看見楊二丫頭來了,手里依然是一個大風水盤,一塊包裹著嚴嚴實實的紅布,楊二丫頭瞅了一眼放在窗臺上的紅陶瓶,面色凝重,問虎子他爸:“哪來的瓶子?”,虎子他爸說:“這碎慫昨天說跟申老師他娃在外頭拾的,倆人逮蛤蟆咕蚪去了”。楊二丫頭認得我,于是問我,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給他講了一遍,楊二丫頭微微點點頭,輕輕閉上眼,突然口中念念有詞:“生死沖制命為限,順逆九宮法陰陽。”突然睜開眼睛,說:“把罐子水倒了,趕緊去倆娃挖罐子的地方,把那塊黑石頭放進去,在原位埋上。在西南方插一炷香,等香點到三分之二,拿點香灰回來讓娃喝了”。一連還幾天,我都再也沒有見到虎子,大概過了七天,我看見虎子拿著一袋卜卜星(注:陜西早期著名零食)向我跑來,滿臉微笑,我倚在校門口,吸了吸鼻涕,露出兩排整潔的牙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安县| 肇庆市| 射洪县| 宜君县| 卢湾区| 铜梁县| 邢台县| 且末县| 大厂| 肥乡县| 静乐县| 孟连| 灵武市| 麟游县| 大新县| 易门县| 扶风县| 新龙县| 永登县| 南和县| 清水县| 当雄县| 新乐市| 塔城市| 双峰县| 邳州市| 图木舒克市| 二手房| 区。| 乐清市| 育儿| 封丘县| 伊通| 池州市| 康乐县| 灌南县| 儋州市| 龙泉市| 韩城市| 阿瓦提县| 开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