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澂邑漕倉陶罐巫祝之法
- 楊二丫頭伏魔錄
- 洛濱郭道沖
- 1525字
- 2016-01-28 18:40:44
糧倉是國家命脈,都知道幾千年來有句振奮人心的話叫“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就是出自中國最強盛的朝代西漢,抵御匈奴就得行軍打仗,行軍打仗,糧草供給就顯得非常重要,糧倉的位置自然也會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細柳倉與澂邑倉便是西漢兩大命脈,其中,細柳倉具有重要軍事意義,文帝時期,大將周亞夫率軍駐扎在細柳倉(注:在今SX省XY市西南渭河北岸)南據匈奴于渭河,以免進犯都城長安;而澂邑的漕倉則是通過漕運的方式將糧食沿洛水運至京師,為京師供給的命脈,澂邑漕倉在什么位置,歷史上并沒有記載,不過92年,寶雞師范學校的彭曦教授在東河川西頭村進行秦漢遺址調查,采集到四塊上有“澂邑漕倉”篆體字的瓦當,才將這處遺址確立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春秋時期,有北徵縣,徵通假字澂,后來不知誰誤將澂寫作澄,所以就有了后來的澄城縣。
在東河川所有村民家里,誰家都有一些瓶瓶罐罐,有些是祖傳的,有些是從地里挖出來的,平時也就放點咸菜跟破爛,誰也沒想到這么東西會是文物,一時,街道旁邊開了個文物店,里面擺滿了各種瓶瓶罐罐,都是收上來的西漢的一些東西,那古董店開的也巧,就開在我七爺家新建的一座房子里,那房子臨街,也算個商鋪,算是租給了那個外來的遠方淘寶客,我跟淑芬經常在那里玩耍,有一次,看見永華在那個收文物的商鋪里邊,頭發梳的溜光,穿一身中山裝,筆直的站在那一堆瓦瓦罐罐旁邊,時而拿些筆和紙片記著一些東西,看到別人在瞅他手上的紙片,他會禮貌的收起紙片,然后朝著旁人微笑的點點頭,待旁人離去,又拿出紙筆繼續在記錄著。如此過了好幾天,永華也記了好幾天,但是第八天的時候,永華卻沒來,淑芬拉著我要去找阿華,結果發現,阿華突然像變了一個人,非常的狂躁,失去了往日謙謙有禮的形象,對著我和淑芬爆粗口,我跟淑芬感到非常愕然,一個人怎么會變化這么大,阿華拿著砍刀,在家里掄了起來,誰也不敢靠前,像是發瘋了似得,淑芬趕緊叫了楊二丫頭過來,楊二丫頭讓四五個大漢把阿華按住,綁在了床板上,阿華面目猙獰使勁的掙脫并大罵不止,楊二丫頭不知道從哪兒翻出一片紙,道沖一看,這不是永華在文物店記東西的紙片嗎,楊二丫頭看完紙片,豆大的汗往下滴,劃了一根火柴,隨手把紙片給點著了。
楊二丫頭趕緊命令我和淑芬準備清水、黃裱紙還有毛筆朱砂,當我把清水遞給楊二丫頭的時候,只見楊二丫頭邊左右搖頭邊念到:“此水非凡水,一點在硯中,云雨須臾至。病者吞之,百病消除,邪鬼粉碎,急急如律令”,剛念完然后淑芬接著遞上了黃裱紙,楊二丫頭接著念到,“北帝敕吾紙,書符打邪鬼,敢有不服者,押赴都城急急如律令”,此時頭左右搖擺的更加厲害,我剛要把毛筆遞給楊二丫頭,楊二丫頭已經等不急了,一把扯過毛筆,繼續念到:“居收五雷神將,電灼光華納,一則保身命,再則縛鬼伏邪,一切死活天道我長生,急急如律令”,叩齒三通,合凈水一口,向東噴之,聚精凝神,一筆畫下,邊畫符,邊念咒:“赫郝陰陽,日出東方,敕收此符,掃盡不祥,口吐三昧之水,眼放如日這光,捉怪使天蓬力士,破病用鎮煞金剛,降伏妖怪,化為吉祥,急急如律令敕“然后將符直接貼到永華的額頭,貼完之后,永華安靜了許多,我問楊二丫頭怎么了,楊二丫頭沒有說話,沉默了良久,嘆息一聲拉著淑芬回家了,我正準備要回去,突然看到地上還未燃盡的永華記東西的那張紙片,紙片燒的再剩下一行字了,看到前六個字我已經嚇得腿軟了,那六個字是“養鬼之法,在于..”,據稱巫祝文化在西漢盛行,巫師在澂邑漕倉肯定做過法事,把養鬼之法雕刻在那陶罐上,我們誰也不認識篆體字,東河川除了楊二丫頭,沒有第二個人看到懂,而永華則是楊二丫頭的入室弟子,自然看到懂小篆,從此,楊二丫頭將永華逐出師門,淑芬對阿華也一反常態,重新回到我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