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94▄
- 萬始朝元
- 高振耘
- 3817字
- 2025-01-08 09:49:15
當初,魏國南部尚書李敷、議曹尚書李欣,自小相互親善,與中書侍郎盧度世都憑著才能受到拓跋燾和拓跋弘的寵愛重任,參預朝廷機密,發布傳達皇帝的詔書敕命。其后李欣出京擔任相州刺史,因接受賄賂被人告發,李敷替他掩蓋了。
拓跋弘聽說后,用檻車把李欣押回京城,審訊證實后,認罪應當處死。這時李敷的弟弟李奕受到馮太后的寵幸,拓跋弘已經有疏遠他的意思了。有關部門把拓跋弘的意思暗示給李欣,要李欣檢舉李敷兄弟隱瞞的罪行,就可以得到赦免。
于是李欣對他的女婿裴攸說:“我同李敷的宗族關系雖然疏遠,但雙方的友情超過了同父所生的兄弟。現在有關部門要我做這種事,我心里不忍心去干,常拿頭簪刺自己,解下衣帶自己勒自己,但終究不能死。而且我又怎能知道他們的隱秘罪行?這可是怎么辦?”
裴攸說:“何必替別人死呢?我知道有一個叫馮闡的人,以前為李敷害過,他家非常恨李敷。現在去問馮闡的弟弟,李敷的隱秘罪行也就能知道了。”
另有趙郡人范標,列舉李敷兄弟的罪狀共三十多條,有關部門把這些檢舉材料轉告給拓跋弘,拓跋弘大怒,于是誅殺了李敷兄弟二人,李欣因此得以減免死刑,鞭打剃發后發配去勞役,不久又任命為太倉尚書,兼南部尚書的工作。
李敷是趙郡平棘人,北魏高平宣王李順的長子,太平真君二年選入中軍教學,由于忠誠恭謹而侍奉太子。又任中散,與李欣、盧遐、度世等都以聰慧機敏在朝中參與機密傳達詔令。李敷生性謙恭,加上有文才學問,高宗拓跋濬厚待他,升任為秘書下大夫,掌管重要事務,加授前將軍,賜爵平棘子。后來兼管南部,升任散騎侍郎、南部尚書、中書監,領內外秘書,繼承爵位為高平公,朝廷的重大決策無不參與。
等到徐州刺史薛安都、司州刺史常珍奇獻出彭城、懸瓠投降歸附,當時朝中的評議認為他們的誠偽不可確保,李敷卻堅持認為必然是真的,他說:“劉氏死傷禍亂,內部發生爭端,在內地骨肉分離,在邊防重鎮叛亂。現在有朝廷的圣明,兵馬的威武,兼并的機會應當就在眼前。況且薛安都、常珍奇知曉勢態變化的機微而歸順,在萬里之外懷抱真誠,善良的百姓仰慕皇帝的德政和教化。現在正是行事的時機,怎么可以再喪失呢?”
因此眾人的意見才得到一致,于是派兵接應,從進丞到海邊安定和睦,李敷是有功勞的。李敷既然受到兩朝的厚恩,兄弟親戚在朝中做官的有十幾人。弟弟李奕頗受文明太后的寵愛,李欣羅列他不為人知的罪狀三十余條,拓跋弘很憤怒,于皇興四年冬誅殺了李敷兄弟,還革除了李順的爵位封好而貶為庶人。李敷的堂弟李顯德、妹夫廣平人宋叔珍等,都因涉及擾亂公事的罪狀同時被處死刑。
李敷兄弟崇尚行孝重義,家族都懂禮法,至于居喪是規矩,吉事喪事的記載,都符合準則,為北部州郡所贊美。招致這樣的禍事,當事人都為他們感到惋惜。后來文明太后的宮內行動不正,因李奕的死而仇恨拓跋弘,遂秘密下藥毒死了拓跋弘。
拓跋弘的祭祀牌位列入列祖宗廟,有關單位上奏請求,宗廟中的執事官員,應按舊例賜給爵位。秘書令廣平人陳駿認為:“封侯分地,是帝王應重視的事,或因親近賢人而封侯,或因功勞而封侯,沒聽說過先帝牌位進宗廟而主管官員受封的。皇家以前舊例,只是一時的恩賞,怎可作為每個時代的規定呢?”
馮太后認為說得好,就聽從了陳駿的意見,馮太后對群臣說:“凡議論朝廷大事,應該根據古代典籍中的正確言論,不能只按舊例辦事。”
于是賞賜陳駿一套衣服,二百匹帛。馮太后性情聰穎,善于察知人心,知書會算通曉政事,衣著儉樸,飲食也比以往的舊例減少了十分之七八,但為人猜忌多權謀。而孝文帝拓跋宏性情極為孝順,能根據太后的臉色順從她的心意,政事無論大小都交由太后裁決。太后往往一人決斷,不再通過拓跋宏。
馮太后寵幸的宦官高平人王琚,安定人張祐、杞嶷,馮人王遇,略陽人苻承租,高陽人王質,都儀仗著太后的勢力掌權用事。張祐的官當到尚書左仆射,爵位為新平王。王琚的官當到征南將軍,爵位為高平王。杞嶷等人的官也都當到侍中、吏部尚書、刺史,爵位皆為公或侯,賞賜的財錢成千上萬。又賜給他們鐵制證書,即使犯罪也不處死。
另外,太卜令姑臧人王叡也受到太后的寵幸,越級提拔為侍中、吏部尚書,爵位為太原公。秘書令李沖盡管是依才能引進,但也因為有太后的私寵,賞賜的東西不可勝記。并且馮太后在宮外又禮遇頗有威望的東陽王拓跋丕、游明根等人,對待他們都極為優厚,每次賞賜王叡等人時,總是同時也賞賜拓跋丕等人,以來表示不私寵偏愛。
魏國懷州百姓伊祈茍自稱是上古賢帝堯的后代,在重山聚眾作亂,洛陽刺史馮熙討伐消滅了他們。馮太后準備全部屠殺懷州的百姓,雍州刺史張白澤勸阻說:“兇人的頭目及其叛逆黨羽,已經全部殺死消滅,城中難道沒有忠良仁信之人嗎?為什么要不問青紅皂白一律誅殺?”
馮太后因此才罷休了,另外馮太后忌恨青州刺史南郡王李惠,叫人誣告李惠將要叛逃南方的宋國,于是誅殺李惠及其妻子和兒子。馮太后因為猜疑而夷滅全家的大臣,像這樣有幾十家,但是李惠的任職經歷之處,都有很好的政績,魏人特別對他感到憐惜。
馮太后自知淫亂無行,害怕人們議論自己,群臣下人的語言稍微有一點犯了疑忌,立即就要被誅殺。即便是她寵幸的親信,如果有了小過失,必定加以鞭打杖擊,有時被打一百多下。但沒有過夜的憤恨,過不多久又對待他們像原來一樣,有時甚至一打而更加富貴了。所以她的身邊親信雖被懲罰,但終究沒有反叛之心。
當初,議曹尚書李欣在魏顯祖拓跋弘時擔任倉部尚書,信任盧奴縣令范標。李欣的弟弟左將軍李瑛勸阻他說:“范標能低三下四對待他人,以錢財籠絡他人,看輕德義而看重勢利,聽他說的話十分甜美,觀察他的舉止則卑瑣得很,不早早與他斷絕來往,恐怕后悔莫及。”
李欣不聽,卻把心中秘密的事情都講給范標聽。尚書趙黑與李欣都受到拓跋弘的寵信,兩人同管選部事務。李欣為了私利選派人員出任州郡長官,趙黑向拓跋弘告發,因此產生了仇怨。不久,李欣告發趙黑以前擔任國庫監管官員時,曾盜用官府物品,趙黑因此被廢黜為看門人。而趙黑怨恨李欣,睡覺吃飯為此大受影響。
過了一年,趙黑又進宮出任侍中、尚書左仆射,兼管選部工作。到拓跋弘逝世后,趙黑就向馮太后告發說李欣專橫放縱,結果把李欣調出朝廷擔任徐州刺史。另外范標知道馮太后討厭李欣,于是又誣告李欣謀叛。
馮太后召李欣回到平城審問情況,李欣回答說根本沒有反叛之事。馮太后就叫來范標讓他當面作證,李欣對范標說:“你要誣告我,我還有什么話可講。但你接受我的恩惠如此之厚,怎么人心干這種事?”
范標說:“我范標受到你的恩遇,怎比得上你受到李敷的恩情?你忍心對李敷下手,范標為什么對你不能忍心?”
李欣感慨地嘆息說:“我沒聽李瑛的話,現在后悔又怎么來得及。”
另外趙黑又在中間編造李欣的罪行,于是誅殺了李欣,及其他的兒子李令和、李令度,之后趙黑的睡眠飲食也恢復了正常。
趙黑初名趙海,又名趙靜,北魏酒泉郡安彌縣人,公元439年,北魏進據河西后入宮為宦。趙黑容貌端正,處事謹慎,得到魏世祖拓跋弘的歡心,從服侍世祖膳食,一躍而成為安遠將軍、吏部尚書、睢陽侯,后又進爵河內公。
魏世祖拓跋弘想將皇位傳于京兆王子推,而不傳位于皇太子拓跋宏,便詢問眾臣意見,大對數大臣唯唯諾諾,只有源賀等人直言不諱地反對,不愿意遵從旨意。拓跋弘一下雷霆大怒,轉身問趙黑是如何看法,趙黑從容不迫地說:“皇上春秋始富,如日方中,天下人心都很滿意。這種清平盛世,萬物沐浴恩澤,老百姓都希望圣上能夠千秋萬代。如此我當然效忠您一生一世。但若皇上要頤神養性,我只好至死效忠于皇太子。”
拓跋弘再三思量后,終于把皇位傳讓給拓跋宏,因此,趙黑深得拓跋宏的寵幸,俸祿優厚。與趙黑同在吏部供職的李欣,也很受拓跋宏的寵愛,李欣徇私舞弊,把他的許多親信都安排在各地任要職,趙黑痛恨李欣徇私枉法,破壞朝廷用人制度的行為,就同李欣在朝堂上據理力爭,他義正辭嚴地說:“國家歷來的制度,是憑功勞授予官職,依爵位供給俸祿。中書侍郎、尚書主書郎等,最多可在郡縣做個官,李欣卻讓他們在方鎮主事,我實在惶惑!”
拓跋宏對于李欣的所作所為也產生懷疑,于是就將與李欣最要好的公孫蘧撤職,因而趙黑與李欣之間的隔閡加深。后來李欣利用權勢把趙黑趕出朝廷貶為門士,趙黑自知的是被李欣懷恨所至,于是潛心努力鉆營,不久又回來供職于吏部。然后趙黑就開始揭發李欣的所作所為,致使李欣被貶至徐州,又編造罪行誅殺。
后來趙黑官運亨通接連升遷,持有皇帝的符節,歷任鎮南大將軍、儀同三司、定州刺史,進爵為王。但趙黑不以高官自居,仍然克勤克儉清正廉潔,有人向他行賄,他拒絕說:“我已經是高官厚祿,足以自給自足,賣官營私可不是我愿干的勾當。”
拓跋宏和馮太后聽到此事后,賜給他帛五百匹,谷一千五百石,要調任他為定州刺史。于是就把趙黑叫來,親自和他一起吃飯談話。趙黑不愿意收拾定州的爛攤子,就故意婉言推辭說:“我的水平可不高啊!出身又不好,恐怕難以勝任!”
正在這時,一位廚師將一道菜送上來,趕巧有一只蒼蠅落在菜盤上,廚師嚇得話都說不出來。拓跋宏笑了笑,輕描淡寫地就用筷子把蒼蠅挑了出來。接著廚師又端來一碗熱湯,因為剛才的蒼蠅事件,廚師心里有壓力,手不小心抖了一下,熱湯灑在了拓跋宏的手上,拓跋宏一聲驚叫,廚師連忙跪下請罪,拓跋宏反而安慰他說:“沒事沒事,起來吧!”
這一切,趙黑都看在眼里,他心里想,能為這樣的主子賣命值得啊!于是當即表態,愿意去定州走馬上任。直到太和六年,趙黑在定州刺史的任上去世。趙黑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獲得正史正面評價的宦官,而他又以宦官之身位居王爵,這在歷史上實屬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