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1章 這是謝令不死啊!

  • 萬始朝元
  • 高振耘
  • 3308字
  • 2025-01-09 09:51:39

蕭道成認為自孝武帝劉駿大明年間以來,公家和私人都過分奢侈,上奏要求罷除御府機構及其官員,停止左右二尚方制作各種雕飾的賞玩器物。又上奏要求禁止民間使用華麗的仿照宮廷的各種用品,共十七條。

蕭道成想引用當時的賢人參予協助稱帝的大業,夜里召見驃騎長史謝朏,斥退眾人與他談話,很長時間謝朏一言不發。當時只有兩個小童在一旁舉著蠟燭,蕭道成擔心謝胐顧慮這兩個小童,就取過蠟燭叫小童走開,謝胐還是無話可說。

謝胐是陳郡陽夏人,祖父謝弘徽,南宋時任太常卿,父親謝莊任右光祿大夫,兩人在前代都很有名氣。謝胐小時候聰明慧敏,謝莊很看重他,常常把他帶在身邊。謝胐十歲就能寫文章。謝莊在土山游玩賦詩,讓謝胐命題,謝胐提起筆就寫好了。瑯邪的王景文對謝莊說:“你兒子足以稱為神童,更會成為后人中特別有出息的人。”

謝莊笑了,就輕拍著謝胐的背說:“你真是我們家的寶貝。”

孝武帝在姑孰游玩,敕令謝莊帶謝胐跟隨車駕出行,下詔令讓謝胐作?洞井贊?,謝胐在坐處就將?洞井贊?奏上,孝武帝說:“他雖然年紀小,卻是個神童。”

謝胐初仕任撫軍法曹行參軍,升遷為太子舍人,因父親去世而離職。服完喪事又做舍人,歷任中書郎,衛將軍袁粲的長史。袁粲生性簡樸嚴厲,極少交往賓客,當時的人們都將他與李清類比,謝胐拜見完他退下后,袁粲說道:“這是謝令不死啊!”

不久調遷為給事中黃門侍郎,出任臨川內史,因為賄賂的事情被彈劾,案子經過袁粲處,袁粲擱置了此事。蕭道成做驃騎將軍輔政時,選舉謝胐做長史,敕令與河南的赭炫、濟陽的江教、彭城的劉保一起入朝侍奉皇帝,當時號稱為天子四友。接著又拜授為侍中,并且掌管中書、散騎兩省的詔冊文書。

后蕭道成升為太尉,又選用謝胐做長史,兼任南東海太守。蕭道成正要圖謀帝位的禪讓接替,考慮輔佐他創業的大臣,認為謝胐名望重,深為欽佩瞻目于他。蕭道成與謝胐談論魏晉的舊事,蕭道成說:“晉代改革天命時運的變故,很久以來就預料了,石苞不早些鼓勵晉文帝即位,死了才痛哭他,與馮異相比,是不知道時機啊!”

謝胐回答說:“原來魏國有鼓動魏武帝即帝位的大臣,魏武帝對他們說:如果天命有用得上我的,大概就是做個周文王吧!晉文帝一生侍奉魏氏,必將是一生北面稱臣,假如魏武帝早先依了唐虞謙讓的舊事,那么晉文帝也該多次辭讓才顯其高風亮節。”

太尉右長史王儉知道蕭道成的意旨,另一天,請求與蕭道成單獨談話,說:“功勞太高就無法獎賞,古往今來這種情況不止一人。憑公今天的地位,想始終面向北稱臣行嗎?”

蕭道成臉色嚴肅地阻止他,但神采之中卻很和悅。王儉于是又說:“我承蒙公特殊的重用,所以說出別人難以說出的話,為什么這樣深深地拒絕?宋氏喪失德行,不是公豈能重新恢復安定?只是人心險惡,如果這樣是不能持久的。公如果再次拖延,則人心就會離公而去了。不但大業永遠淪喪,就連七尺之軀也不能再保得住。”

蕭道成說:“你的話很有道理。”

王儉說:“公今天的名望地位,本是平常的宰相一樣。應在禮節上與別的大臣不隨便往來,稍微顯示一下禮節的變化。當先令赭淵知道公的心意,我請求親自去傳達消息。”

蕭道成說:“我當親自去。”

過了幾天,蕭道成自己拜訪赭淵,誠懇談話大半天,才對赭淵說:“我夢見要升官。”

赭淵說:“現在剛剛授你太尉之職,恐怕一兩年間不易再升。而且吉夢未必應驗在眼前。”

蕭道成回來后,把情況轉告了王儉,王儉說:“赭淵是尚未明白這個道理而已。”

王儉于是建議給蕭道成加官太傅,賜授銅斧,讓中書舍人虞整寫詔書,蕭道成的親信任遐說:“這是大事,應告訴赭公。”

蕭道成說:“赭公要是不允許怎么辦?”

任遐說:“赭彥回愛惜自身,要保護妻子兒女,沒有什么奇才高節,我能說服他。”

赭淵果然沒有反對,于是下詔加升蕭道成持用銅斧、大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傅、領揚州牧,帶劍上殿,朝見皇帝不小步急行,拜見皇帝不稱名字,同時讓他持節。又讓蕭道成為相國總管百官,封賜十個郡,進爵齊公,加贈九錫,進而為王,他原任的驃騎大將軍、揚州牧、南徐州刺史的官職照舊,詔令齊國的官爵禮儀,都仿照朝廷的例子,派世子蕭賾擔任南豫州刺史。

任遐自幼勤奮好學,家教嚴格,他官至御史中丞、金紫光祿大夫。永明年間,任遐因犯罪將被流放至偏遠之地,任遐帶著名帖去請求寬恕,邊說邊流淚,蕭賾聽后十分同情,最終赦免了任遐。任遐的妻子是河東裴氏,聰敏且有德行,一天午睡時,她夢見四角懸掛著五彩旗幟從天而降,其中一個鈴鐺落入懷中,她心中感到害怕。不久后懷孕,后來生下任昉,身高七尺五寸,自幼聰明,被稱為神童。

這一日,齊公蕭道成接受天子的策命,大赦境內,以石頭城為世子蕭賾的宮殿,規模完全與太子的東宮一樣。赭淵援引何曾由魏的司徒做到晉丞相的舊例,要求擔任齊的官職,齊公蕭道成沒有答應,卻任命王儉為齊的尚書右仆射執掌吏部,王儉當時才二十八歲。

王儉是南齊辭賦家、目錄學家,東晉名相王導五世孫,金紫光祿大夫王僧綽之子。王儉出生時王僧綽遇害,為叔父王僧虔所養,幾年后襲爵豫寧侯。王儉自幼好學,手不釋卷,丹陽尹袁粲聞其名,十八歲為南宋秘書郎,娶宋明帝女陽羨公主拜為駙馬都尉。

廢帝暴虐,王儉自請出補義興郡太守,后任太子舍人、秘書丞,官至侍中。蕭道成知道王儉非同尋常,當他任太尉時,便引薦王儉為右長史,對王儉恩禮倍加,視為心腹加以重用。后來又轉任王儉為左長史。后王儉輔蕭道成受禪為齊帝,遷任尚書右仆射,領吏部,封南昌縣開國公。

王儉善于禮儀典章,齊朝初創,一切典章制度都由他負責制定,轉任尚書左仆射,兼任太子詹事。王儉雖居宰相高位,貴為郡公,無聲色物資之嗜欲,不尚清淡,以國事為重,辦事勤勉,家無遺財。他留意儒家經典,發言吐論,舉止衣冠,必依儒教,因而儒教于此大興,為復興儒學起著重要的作用。

王儉為齊初文壇的重要人物,曾以其家為館舍主持學士館,大力提倡文學,積極獎掖后學,任昉、王摛、蕭子恪等都曾得到他的支持。王儉年輕時撰有?古今喪服記?,他在編撰?宋元徽四年四部書目?的同時,校勘古籍,參照漢代劉歆?七略?之例,撰成?七志?四十卷,內分經典志、諸子志、文翰志、軍書志、陰陽志、術藝志、圖譜志,并附有佛經錄和道經錄。其中?圖譜志?突破劉歆?七略?收書不收圖的舊例,以及著眼于著錄?今書?等,則是其特別之處。

撰有音義書?尚書音義?四卷,?春秋公羊音?二卷,今存詩八首,文四十余篇,以?春詩?、?赭淵碑?等較有名。其詩多為四言體,風格典雅莊重。另有幾首出色的抒情寫景的五言小詩,還著有文集六十卷,并行于世,任昉就曾為其文集作序。

南朝文章以用事為貴,數典為工。王儉是風氣的推動者之一,?南史?王湛簡傳?說:“王儉嘗集才學之士,總校虛實,類物隸之,謂之隸事,自此始也。”

自此以后,齊梁文翰,率以富博為長。?隋書?經籍志?著錄王儉有文集五十一卷,明人張溥輯有?王文憲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

王儉?策命齊王?說:“伊太古初陳,萬物紛綸,開耀靈以鑒品物,立元后以馭蒸人。若夫容成、大庭之世,宓羲、五龍之辰,靡得而詳焉。自軒黃以降,墳素所紀,略可言者,莫崇乎堯舜。披金繩而握天鏡,開玉匣而總地維,德之休明,宸居靈極。期運有終,歸禪與能。所以大唐遜位,澇然興歌,有虞揖讓,卿云發采。亮符命之攸臻,坦至公以成務,懷生載懌,靈袛效祉,遺風馀烈,光被無垠。漢魏因循,弗敢失墜,爰逮晉氏,亦遵前儀。惟我祖宗英睿,勛格幽顯,從天人而齊七政,凝至德而撫四維。末葉不造,仍世多故,日蝕星隕,山淪川竭。

惟王圣哲淵明,榮鏡宇宙,體望日之威,資就云之澤,臨下以簡,御眾以寬,仁育群生,義征不惠,國涂薦阻,弘五慮而寧,皇緒將湮,秉六術以匡濟。及至權臣內侮,蕃屏陵上,兵革云翔,萬邦震駭,裁之以武風,綏之以文化,遐邇清夷,表里肅穆。戢周戈而事黼黻,委旌門而恭儒館,聲化遠洎,荒服無塵,殊類同規,華戎一揆。是以五光來儀於軒庭,九穗含芳於郊牧。象緯昭澈,布新之符已顯,圖讖彪炳,受終之義既彰。靈袛乃眷,兆民引領。朕聞至道深微,惟人是弘,天命無常,惟德是與。所以仰鑒玄情,俯察群望,敬禪神器,受帝位于爾躬。四海困窮,天祿永終。於戲!王其允執厥中,儀刑前式,以副率土之欣望。命司裘而謁蒼昊,奏?云門?而升圜丘,時膺大禮,永保洪業,豈不盛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定县| 万宁市| 木兰县| 陆良县| 葫芦岛市| 通州区| 三明市| 色达县| 天气| 成都市| 铜川市| 武川县| 育儿| 柘荣县| 亳州市| 安阳市| 郴州市| 马公市| 吐鲁番市| 伊通| 南丹县| 上饶县| 鄂尔多斯市| 延长县| 灵川县| 福鼎市| 慈溪市| 侯马市| 衡山县| 泰州市| 左贡县| 十堰市| 临猗县| 巧家县| 霍林郭勒市| 九龙坡区| 江山市| 海口市| 汶上县| 宜良县| 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