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0章 你認為結果會怎樣?

  • 萬始朝元
  • 高振耘
  • 3317字
  • 2025-01-09 09:51:03

沈攸之派中兵參軍孫同等五人率三萬人為前鋒,司馬劉攘兵等五人率二萬人相繼出發(fā),又派中兵參軍王靈秀等四人分兵出擊夏口占領魯山。沈攸之到達夏口,自恃兵強,驕傲之色露于臉上,認為郢城弱小,不足以進攻,他說:“要向安西將軍劉贊問好!”

于是暫時停泊在黃金浦,派人告訴柳世隆說:“受太后的命令,當暫時回京。你既然同我一起事奉國家,想必理解我的意思。”

柳世隆說:“東下的大軍很久就聽到消息,郢城小鎮(zhèn)自行防守而已。”

宗儼之勸沈攸之攻郢城,臧寅認為:“郢城兵力雖少,但地勢險要,使得攻擊同防守的易難形勢,恰好顛倒過來,不是十天內可以攻克的。假如不能很快攻下來,就會挫折我們的銳氣,損害我軍的威勢。現(xiàn)在應順著長江長驅東下,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取得勝利。等把敵人的老窩端掉之后,郢城難道還能自行固守嗎?”

沈攸之根據(jù)臧寅的計謀,打算留下次要的部隊困守郢城,自己率領大軍東下。將要出發(fā)時,柳世隆派人在西渚挑戰(zhàn),前軍中兵參軍焦度在城樓上,采用放肆的語言謾罵沈攸之,并以穢言侮辱他。沈攸之發(fā)怒了,就改變計劃命令部隊攻擊郢城。命令各軍登岸焚燒城邑,筑起長墻晝夜攻戰(zhàn)。柳世隆依據(jù)情況隨時應變進行抵抗,沈攸之始終不能攻克郢城。

蕭道成出宮屯駐在新亭,對驃騎參軍江淹說:“天下紛擾動亂,你認為結果會怎樣?”

江淹說:“成敗關鍵在于道德厚薄,而不在人力的多少。蕭公雄武而又有奇略,這是第一個優(yōu)勝之點。寬容而仁愛,這是第二個優(yōu)勝之點。部下的賢才能人都盡力效勞,這是第三個優(yōu)勝之點。民心所歸,這是第四個優(yōu)勝之點。尊奉太子來討伐叛逆,這是第五個優(yōu)勝之點。對方沈攸之志向大但器量小,這是第一點失敗。有權威但無恩情,這是第二點失敗。部下士卒人心失離散,這是第三點失敗。朝廷高官貴人不擁護他,這是第四點失敗。帶兵深入幾千里但沒有同黨幫助,這是第五點失敗。雖然他有豺狼般大軍十萬人,但最終要被我軍擒獲。”

蕭道成說:“你的說法過余了。”

南徐州行事劉善明對蕭道成說:“沈攸之收聚士兵車騎,制造舟艦軍械,包藏禍心到今天已經十年。他性情既險惡浮躁,才能又不持重,但發(fā)動叛亂幾十天遲滯不前,一是不懂兵機,二是因人心離散怨恨,三則有掣肘的禍患,四為上天奪去他的心智。本來擔心他剽悍勇猛輕裝速進,攻擊未加防備的朝廷,以一次戰(zhàn)斗決定勝負。現(xiàn)在六軍整齊奮發(fā),各位親王共同擁護朝廷,他只是籠中的鳥罷了。”

于是蕭道成命令吳興太守沈文秀督管吳、錢塘軍事,逮捕沈攸之的弟弟新安太守沈登之,并殺了他的全族,任命后軍將軍楊運長為宣城太守。到這時候,宋明帝劉彧的親信近臣,已經沒有在宮廷中的了。

蕭賾向周山圖詢問沈攸之其人,周山圖說:“沈攸之與我鄰鄉(xiāng),幾次一起征伐,頗為熟悉他這個人。他性情氣度險惡刻薄,士心并不歸附他。現(xiàn)在停頓大軍在堅固的郢城之下,正是使其逐漸分離逃散的原因。”

沈攸之集中全部精銳軍隊攻打郢城,郢城守將柳世隆乘其弱點屢次打敗進攻,蕭賾派軍主桓敬等八支軍隊占據(jù)西塞,作為對柳世隆的聲援。沈攸之于是俘獲郢城州府法曹南鄉(xiāng)人范云,讓他送信進城,送給武陵王劉贊一頭牛犢,送給柳世隆三十尾魚,牛犢與魚都砍去腦袋。

郢城中的人想殺死范云,范云說:“老母親和幼弱的弟弟,命都握在沈氏的手里了。假如違抗他的命令,殺身之禍必定落到親人頭上。今日被你們殺死,我就像吃薺一樣心甘情愿。”

城里的人赦免了范云,沈攸之于是派他的將領皇甫仲向武昌進發(fā),派中兵參軍公孫方平向西陽進軍,武昌太守臧渙投降,西陽太守王毓逃往湓城。公孫方平占據(jù)西陽,豫州刺史劉懷珍派建寧太守張謨等人帶一萬人攻擊他,公孫方平戰(zhàn)敗逃走。于是平西將軍黃回等軍到達西陽,逆流而上向郢城進發(fā)。

沈攸之一向不得人心,只是憑著力量威脅控制而已。剛從江陵出發(fā)時,已經就有人在逃亡,到攻擊郢城時,三十多天攻不下來,逃亡的士兵逐漸增多。沈攸之白天晚上乘著戰(zhàn)馬巡歷各營進行安撫慰問,但是逃走的士兵并未停止。

沈攸之大怒了,召集各軍軍主說:“我接受太后的命令,建立大義東下首都,大事如果成功,白紗帽大家一起戴。假如事情不成功,朝廷自會誅殺我一家百口,與其余的人無關。最近士兵逃散,都是你們不用心管束造成的,我也不能過問叛逃的士兵。從今以后軍中再有逃跑的士兵,軍主承擔逃跑者的罪責。”

當時有一個士兵逃跑,派人追捕也一去不歸,又沒人敢揭發(fā),人人都在替自己考慮。于是沈攸之的司馬劉攘兵射一封信進郢城請求投降,柳世隆打開城門由他進城。到了夜里,劉攘兵就焚燒軍營叛逃沈攸之的部隊。

沈攸之部隊中看見大火燒起,士兵們都爭著拋棄盔甲逃走,將帥們也控制不了。沈攸之聽說后一陣狂怒,銜著胡須在嘴里直咀咬,于是逮捕劉攘兵的侄兒劉天賜、女婿張平虜,把他們都殺死。到了黎明時,沈攸之率軍渡過長江到達魯山,軍隊于是完全潰散,各將領都逃走了,臧寅說:“僥幸事情的成功而在失敗時拋棄他,我不忍心干這種事!還不如投水自殺。”

沈攸之身邊還有十幾個騎兵跟隨著,他向隊伍宣布命令:“荊州城中有大量金銀,可以和大家一起返回拿來做為軍資。”

此時,郢城守軍并未派兵追趕沈攸之,但是沈攸之逃散的士兵害怕被蠻族人抄掠俘虜,于是又相互聚集,有近二萬人,又跟隨沈攸之返回江陵。自從雍州刺史張敬兒殺死沈攸之派來的使者之后,立即命令部隊準備行動,偵察到沈攸之已經東下,就去襲擊江陵城。

沈攸之派兒子沈元琰與兼職長史江乂、別駕傅宣共守江陵城,張敬兒到達沙橋觀望形勢,卻并未繼續(xù)進軍。江陵城中的人夜里聽到鶴的叫聲,認為是大軍來到,因此江乂、傅宣打開城門逃走,城內吏民紛紛逃命。沈元琰逃到寵洲被人殺死,張敬兒到達江陵,因此殺死了沈攸之的兩個兒子和四個孫子。

沈攸之行走距離江陵還有一百多里,聽說江陵城已被張敬兒占領,跟隨的士兵也都逃離,沈攸之無處歸藏,和他的兒子沈文和走到華容縣界,都在櫟樹林中上吊自殺了。村民砍下他們的頭顱,蓋上青布,就在江陵城內傳送展示一番,然后送到建康。張敬兒又殺死沈攸之的親朋和黨羽,沒收了他的財物幾十萬全部占為己有。

當初,倉曹參軍金城人邊榮被州府錄事侮辱,沈攸之為邊榮鞭打錄事直至打死,到張敬兒將要到來,邊榮擔任州府留守司馬。有人勸說邊榮讓他去向張敬兒投降,邊榮說:“我受沈公的厚恩,共同實行這樣的大事,一旦發(fā)生緊急情況便改變本心,我做不到。”

江陵城崩潰后,軍士捉住邊榮去見張敬兒,張敬兒說:“邊公為什么不早來?”

邊榮說:“沈公留我守城,不忍心拋棄離去。本來不準備求生,又何必再問!”

張敬兒說:“死有什么難得。”

于是命令殺死邊榮,邊榮含笑離開,邊榮的門客太山人程邕之抱住邊榮說:“同邊公來往交游,不忍心看見邊公死,請先殺死我吧!”

軍士不能殺了邊榮,就來報告張敬兒,張敬兒說:“求死很容易,為什么不同意?”

于是先殺死程邕之,然后殺死邊榮,連同孫同,宗儼之等人都被殺死,士兵們都為之垂首而泣。蕭道成返回東府,于是解除建康的戒嚴,任命侍中柳世隆為尚書右仆射,任命左將軍蕭賾作為江州刺史,侍中蕭嶷為中領軍,任命尚書左仆射王僧虔為尚書令,尚書右仆射王延之為尚書左仆射,任命衛(wèi)將軍赭淵為中書監(jiān)、司空。

又為蕭道成加官太尉、都督南徐等十六州諸軍事,蕭道成上書要求送還專權征伐的銅斧。吏部郎王儉是王僧綽的兒子,神采英發(fā),淵博曠達好學博聞,自小就有出任宰相的大志,當時的輿論也推崇他。蕭道成任命王儉為太尉右長史,十分親密,待遇很高,事情無論大小都交托給王儉一人。

黃回不樂意在郢州,堅持要求擔任南兗州刺史,帶領私人部隊擅自返回建康,于是就改任黃回為都督南兗等五州諸軍事、南兗州刺史。起初,湘州刺史王蘊離開湘州時,接任的湘州刺史南陽王劉翙尚未到達湘州,長沙內史庾佩玉代行州事。劉翙先派中兵參軍韓幼宗帶兵戍守湘州,卻同庾佩玉關系不好。

到沈攸之叛亂時,庾佩玉和韓幼宗二人相互懷疑,庾佩玉于是襲擊殺死了韓幼宗。黃回到郢州后,派輔國將軍任候伯行湘州事,任候伯擅自殺死了庾佩玉,希望借此免掉自己的罪過。湘州刺史呂安國到任之后,蕭道成就讓呂安國誅殺了任候伯。

蕭道成認為黃回終究要作禍亂,黃回有私人部隊幾千人,蕭道成想抓黃回,又害怕他作亂,蕭道成于是召黃回進東府。黃回到達東府,就停留在東府的外齋中,蕭道成派桓康帶幾十個人,列數(shù)黃回的罪狀把他殺死了,并逮捕了黃回的兒子竟陵相黃僧念。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林| 福泉市| 探索| 武功县| 五指山市| 高淳县| 普安县| 响水县| 桑植县| 依兰县| 武邑县| 土默特左旗| 清苑县| 鹤山市| 论坛| 镇原县| 中方县| 定陶县| 五莲县| 阿鲁科尔沁旗| 乐陵市| 小金县| 盐亭县| 古交市| 景东| 鹤庆县| 南澳县| 军事| 元阳县| 松江区| 肇庆市| 神农架林区| 翼城县| 荥经县| 龙南县| 辽阳县| 疏勒县| 鄄城县| 东方市| 雷波县| 定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