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1章 ▄100▄

  • 萬始朝元
  • 高振耘
  • 3500字
  • 2025-01-08 09:52:04

魏王拓跋宏因為平城地方寒冷,連六月天也下雪,風沙經常吹揚,想把都城遷移到洛陽,惟恐群臣不聽從,于是商議大舉伐齊,想由此來要挾眾人。就在明堂大寢南堂東邊的偏房齋戒,吩咐太常卿王諶占卜,碰到“革”的卦象,拓跋宏說:“商湯、周武王革命,應和天意,順合人心。吉瑞還有比這更大的嗎?”

群臣沒有人敢說話,尚書任城王拓跋澄說:“陛下累代的勛業再度發揚擁有中土,如今出兵去討伐尚未臣服的敵人,卻得到了湯、武革命的卦象,這不算是完全吉瑞啊!”

拓跋宏用嚴肅的口吻說:“爻辭說大人虎變,怎么說不一定是吉瑞?”

拓跋澄說:“陛下如龍興起已經很久,如今怎么竟然如虎變化?”

拓跋宏變了臉色說:“社稷是我的社稷,任城王想挫毀大眾嗎?”

拓跋澄說:“社稷雖然是陛下所擁有,臣是社稷的臣子,怎能知道危險而不說?”

拓跋宏過了好長時間臉色才平緩下來說:“大家各自談談各人的想法,這沒有什么妨礙。”

由明堂轉回宮廷以后,拓跋宏召喚拓跋澄入宮晉見,于是迎上來對他說:“剛才的革卦,現在該再和卿討論討論。在明堂我所以發怒,是怕大家爭著發言壞了我的大計,所以用嚴厲的聲色來讓文武眾官畏恐罷了。我想卿該會了解朕的意圖吧。”

于是摒退左右,單獨對拓跋澄說:“今日我想做的事,確實不易達成,但國家由北邊興起,又遷徙到平城,這是施展武功的地方,不能推行文化,施行文教治理。現在要轉移風俗確實有困難,朕想籍此遷都到中原地帶,卿認為如何?”

拓跋澄說:“陛下想在中土選擇都城安頓下來,這是周代、漢代興隆的做法。”

拓跋宏說:“北方人習慣依戀舊有的事物,如果一旦宣布這個決定,上下一定會驚訝擾亂,這如何才好?”

拓跋澄說:“非常之事,本來就不是常人所能及的,陛下的決斷出自圣明的心理,他們還能怎么樣?”

拓跋宏說:“任城王,你真是朕的張良啊!”

于是,命令在河上搭建橋梁,用來運送軍隊。秘書監盧淵上表認為:“前代承平時期的君主,不曾親自統率六軍,只在行伍之間和敵人決一勝負。現在如果陛下這么做,豈不是勝了算不上勇武,敗了卻虧損了威望嗎?過去魏武帝憑著一萬名疲勞的士卒擊破袁紹,謝玄憑著三千步兵摧毀苻秦,勝負的變化決定于短暫的片刻,而不在于人數的多少。”

拓跋宏詔令回答說:“承平的君主不親自參與軍事,是由于車已同軌。天下統一沒有敵國,有的是懦弱、愚劣,偷安茍且。現在若說已經是大一統了,那就有些不妥,要是把朕比做懦弱愚劣,那么制定革輅又用來做什么呢?魏武帝的勝利,可說是仗打得順利,苻秦的失敗也因為政略失當,哪里是人數少的就一定是能制伏人數多的呢?”

然后,拓跋宏講論武事,命令尚書李沖主管銓選勇猛武將,內外戒嚴,散發露布和給齊國的書信,聲稱應當南伐。于是詔令調用揚州、徐州的民丁,廣泛地招募以備急用。拓跋宏命令錄尚書事廣陵王拓跋羽掌持符節安撫六鎮,調動突擊騎兵。

這一日,拓跋宏拜辭永固城,從平城出發南征,步騎兵總共三十余萬,命令太尉拓跋丕同廣陵王拓跋羽留守平城,并加號使持節,拓跋羽說:“太尉應該專管節度的事宜,臣正可以做副手。”

拓跋宏說:“老年人的智慧,少年人的決斷,正好相濟,你不必推謝了。”

于是任命河南王拓跋干做車騎大將軍、都督關右諸軍事,又任派司空穆亮、安南將軍盧淵、平南將軍薛胤都做拓跋干的副手,軍隊總共七萬人,由子午谷出發。拓跋宏詔令:“車駕所經過的地區,損害了農民的農作物的,每畝補償五斛的谷。”

薛胤是薛辨的曾孫,薛初古拔的長子,河東汾陰人。少有父風,弱冠拜中散,襲爵鎮西大將軍、河東公,除懸瓠鎮將,尋授持節、義陽道都將,后除立忠將軍、河北太守。州郡一帶山河俗多盜賊,有韓、馬兩姓各二千余家,恃強憑險最為狡害,劫掠道路侵暴鄉閭。薛胤至州郡,即收其奸魁二十余人,一時戳殺,于是群盜懾氣,郡中清肅。

拓跋宏到了并州,并州刺史王襲政治措施很有名聲與成效,境內一片安寧,拓跋宏褒獎他。王襲教使人們在路旁多處立碑刻文,虛夸贊揚他的好處,拓跋宏知道這一情況便詢問他,王襲沒有據實回答,拓跋宏發怒就把他所領的將軍號降了兩等。

拓跋宏自從由平城出發已至到達洛陽,一路上久雨不停,于是詔令各路軍隊向前出發。拓跋宏身穿軍服,手持馬鞭,騎著馬走出來,群臣在馬前叩頭,額頭都碰著了地,拓跋宏說:“朝廷的計略已經決定,大軍就要向前進發,各位還想說些什么?”

尚書李沖等人說:“現在的行動,天下人都不愿意,只有陛下一人想這么做,臣不知道陛下獨自前行將要去哪里?臣等有心為國而不知該怎么說,膽敢冒死請求陛下別再一意孤行了。”

拓跋宏大怒說:“我正經營天下,期盼能夠統一,而你們這些儒生幾次懷疑我的策略。刀斧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圍,你不要再說了。”

于是鞭打馬兒將要出去,安定王拓跋休等人都流著眼淚好言規勸,拓跋宏這才告諭群臣說:“現在興師動眾不是小事,有所舉動都沒有成果,怎么給后人做榜樣?朕世代居住在北邊的幽朔,想南遷到中原一帶,如果不南伐,應當遷都到這里,各位王公認為怎樣?想遷都的到左邊站立,不想遷都的到右邊站立。”

南安王拓跋楨進言說:“成就大功業的人,不同眾人計謀。現在陛下如果放棄南伐的謀略,遷都到洛陽,這是臣等到愿望,百姓的幸運。”

群臣于是高呼萬歲,當時與王室同起于北荒的舊族,雖不愿意向內地遷徙,但卻怕南伐,所以沒人敢說什么,于是決定了遷都的大計。李沖對拓跋宏說:“陛下將建都洛邑,以此取得天下,宗廟宮室,不是能在馬上游動馳騁著等待得來的,但愿陛下暫時回轉代郡,等群臣把這里都安排好了,然后陛下再備辦好文物,鳴動鸞鈴駕到。”

拓跋宏說:“朕將巡察州郡,到鄴城稍作停留,明年春初就回來,現在不適合回到北邊去。”

于是派遣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對留守的百官告諭皇帝要遷都的事,說:“今天真應革卦所謂去舊的意思了,各位王爺都應當努力!”

拓跋宏由于群臣的想法多有不同,就對衛尉卿、鎮南將軍于烈說:“卿的意思怎樣?”

于烈說:“陛下圣明的策略深遠,不是我愚陋淺近之人所能窺測的。如果揣度內心來說,樂于遷徙和留戀過去,恰好各占一半罷了。”

拓跋宏說:“卿既然沒有不同的論調,就是首肯贊同了,我深深感激你不說的好處。”

于是派遣于烈回到平城去鎮守,對他說:“留守機構的各項政事,全都委托你了。”

于烈是鮮卑代郡人,出生于官僚勛卿之家,祖父于栗殫是北魏初期大將,鮮卑萬紐于部落首領。因好持黑槊,被宋武帝劉裕稱為黑槊公,北魏元明帝因此特授他為黒槊將軍,封新安侯。父親于洛拔是北魏太武帝時期侍中、尚書令,襲爵新安公。

于烈善于騎射,性格沉默嚴肅,初以功臣之子起家為中散,延興初年敕寧光宮宿衛事,轉屯田給事、內都幢將,遷左衛將軍。太和初年,秦州刺史尉洛侯、雍州刺史、宜都王元目辰、長安鎮將陳提等人貪婪殘暴不守法紀,于烈受拓跋宏的詔令對他們立案追究,查獲了全部贓物,尉洛侯、元目辰等都被處以極刑,陳提因罪不至死被貶謫到邊地,于烈便以本官代理了秦、雍二州刺史,后遷任司衛監,總督宮禁軍隊。

之后于烈隨從拓跋宏到中山,拓跋宏回朝時,臨時駐扎在肆州,司空茍頹上表奏明僧人法秀蠱惑百姓圖謀不軌,拓跋宏于是命令于烈與吏部尚書丞祖從驛道馳往征討,剛好法秀已經平定,于烈轉任左衛將軍,被賜予國昌子爵位,后又遷任殿中尚書,賜帛三千匹。

當時拓跋宏還年幼,文明太后臨朝聽政,于烈與元丕、盧睿、李沖等人都被賜予金策,享有罪不至死的特權,于烈被加授散騎常侍,遷前將軍,晉升爵位為洛陽侯,不久又轉任衛尉卿,跟隨拓跋宏南征,擔任鎮北將軍。

當時正值北魏社會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的時期,朝廷內部鮮卑貴族和漢族地主階級矛盾紛紛,各地民怨沸騰。為了維護封建統治,緩和當時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拓跋宏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改革。隨著北魏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代北地區的農業生產,已不再能夠滿足國都日益增長的需要。

同時,為了加強對中原人民的統治,拓跋宏決定遷都洛陽。當時人情戀本各有異議,一部分守舊的鮮卑貴族,不愿意放棄代北的耕地和牧場,害怕遷都后自己的政治地位會受到影響,于烈從大局著想,旗幟鮮明地支持拓跋宏遷都的決定,拓跋宏為了穩定局勢,于是將留守舊京平城宗廟社稷的重任,全部委托給于烈。

任城王拓跋澄到了平城,大家聽說要遷都都很驚訝,拓跋澄援引古事以證合今事,慢慢地向他們解釋,眾人才開始折服,拓跋宏很高興地說:“若不是任城王,朕遷都的事就辦不成了。”

王肅在鄴城拜見拓跋宏,陳述伐齊的計劃,拓跋宏和他談論,不知不覺把席位拉近,也不覺得時間的消逝,從此日夜被器重禮遇,即使親朋舊友勛貴權臣,都沒有人能離間的。拓跋宏有時還摒退左右來同王肅談話,直到夜半還不停止,自認為君臣契合。當時,拓跋宏正商議振興禮樂,改變模仿華夏的風俗,舉凡威儀文物,多數是王肅所制定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和县| 霍邱县| 贡嘎县| 广河县| 马边| 家居| 绵阳市| 桂平市| 静乐县| 鹤庆县| 合阳县| 湘潭市| 响水县| 咸阳市| 周宁县| 吴堡县| 苏尼特左旗| 沙河市| 建水县| 句容市| 大城县| 云霄县| 邓州市| 广安市| 青田县| 阿城市| 花垣县| 施甸县| 清新县| 宜兴市| 泸西县| 东明县| 高青县| 清镇市| 出国| 威海市| 淮阳县| 河南省| 措美县| 晴隆县| 凤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