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春耕過后
- 我是獵女
- 水瓶里的水鼠
- 3106字
- 2014-06-19 10:49:47
用了三天的功夫,萬俟家和秦家才把二百多畝甜瓜地種好,這之后雖然還要有追肥、整枝、受粉等等的細活要做,但是那都不是集中在一個時間段內的,分散開了,就能輕松不少。
播種之后,勤勤除去要訓練她的瓜地巡察小分隊,就是伺候家里養的那些雞、鴨、豬和菜地。
為了養好鴨子,勤勤在東數第二個院子里挖了一個占地七分大的池塘,她要用這個池塘養些小魚和河蝦,這些是鴨子和鵝最好的食物。
河蝦和小魚不用跑很遠就能找到,大巴村東面的那條漢江支流里盛產河蝦,特別肥。再往南走一段,快要到漢江干流時就能捕到漢江最有名氣的花鱗小鯽,這種魚身量小,最長不過三寸,最重不過半斤,但是它肉質特別鮮,而且是鯽魚中少有的少村叉刺的品種。
勤勤用了五天的功夫,帶著大紅棗把池塘就給添置妥當了,雖然現在小鴨子還不能下水,但是它們會經常到水邊去對那些小魚小蝦虎視眈眈。
谷雨節氣到來之前勤勤的生活已經基本恢復了正常,每天卯時不到起床,把所有需要喂食添水、澆水除草的活計做好;辰時前回家做早飯,辰正陪著祖母和樹吃了早飯收拾妥當后背著樹,帶著二十只大白鵝、大紅棗和三朵花去地里做訓練;午時回家做飯,吃了午飯樹和祖母歇晌,勤勤會帶著三朵花去山里轉悠一個多時辰,不打獵,只是尋找一些高級獵物的蹤跡和老窩,比如大巴山區和秦嶺南陸特有的白蛇、白熊、豹、云豹、林麝、金雕、狗獾。
三、四個月大的三朵花現在已經會爬樹了,身姿特別敏捷特別輕巧,一點也不象他們看上去的那龐大和笨重。三朵花是天生的獵犬,不僅鼻子眼睛耳朵特別靈,直覺也相當靈敏,反應能力超強。
在勤勤精心的培養下,三朵花已經完全可以做到進入林子就上樹,絕對可以勝任一切高空作業,對于由上而下的偷襲更是駕輕就熟,那簡直已經成為了一種本能。
陽春三月,林子里的各種野生蘑菇和野菜正是最為鮮嫩最為繁茂的時節,然而,這個時節卻也是林子里比較危險的一段時間,野獸經歷了一冬天的食物短缺,還有大部分獸類在這個時節發//情,因而脾氣是最惡劣的時候,常年跑山的人都知道,這個時節的深山老林危機四伏。
正是因為林子里危險,所以很少有人進,也正是因為這個時節的林子是無人區,所以勤勤每次的收獲特別多,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勤勤把采來的蘑菇悉數運到空中山洞去曬干,野菜則是放進養雞的小院子里去,這是它們最美味的食物。祖母和樹今年已經表示過不喜歡吃野菜了,可能是吃了這么多年,吃傷了。
勤勤每天都會踩準時辰到家,這樣祖母就不會發現她私自進山的行為。樹現在已經可以扶著東西走路了,勤勤不放心祖母帶他,因為祖母的腿腳依舊不好,雖然身子不象過去那樣虛弱了,但是腰腿始終不見起色。勤勤已經和祖母商量過了,打算過兩天把家里安排給林立虎照看著,他們祖孫仨去一趟商南城,讓得仁堂的老大夫給祖母好好的把把脈。
勤勤每天下午的主要活計是帶著樹、三朵花、大紅棗去放牛。因為村里的田地,要到今年的冬小麥收割后,才開始重新劃分等級定價出賣,荒地里的草就成了牛和大紅棗的最愛,每天下午也就成了它們享受美味大餐的美好時刻。
每天下午出去的四伙兒生物,跟著勤勤回家的卻是五伙兒,上午帶到地里的大白鵝這個時候也是要跟著勤勤回家的,其實不用勤勤她們去接,二十只大白鵝完全可以自己回家。
吃過晚飯,勤勤最重要的活計是為家里的所有動物清理它們的窩,這項工作特別重要,一個原因是清潔的生活環境可避免動物們生病,二個原因是這些動物的糞便那是頂好的農家肥料,有了它們,勤勤就不用到處去買糞肥了。
勤勤把日子捋順的差不多時就已經到了三月底,谷雨節氣過后,她把家里的活計詳細跟林立虎交待了一遍又一遍才在一個春風和旭的上午,讓大紅棗拉著棉蓬車架,帶著祖母和樹離開大巴村前往商南縣城。
“鐵鐵……”樹的小腦袋從車窗里伸出來,口齒不清的喚勤勤。
“樹要出來跟姐一起啊?”勤勤坐在大紅棗身后車夫應該坐的地方,其實沒有勤勤坐在這兒,大紅棗也走不錯路,只是勤勤覺得車里有點悶,這個天氣她覺得很舒服了,但是邱氏還是有點愄寒,所以車里點著碳爐。還有一個原因是三朵花在前頭跟大紅棗一塊瘋跑,勤勤怕三只跑丟了,坐在這里能看著點兒。
“抱抱……”樹的嗓音還是很響亮的,但是那甜糯的語氣就影響了氣勢。
“樹,等著啊,姐來抱你。”勤勤隨著大紅棗向前跑的速度,向前輕輕一躍,跳下馬車,等到車架的尾巴跑到她身前時,再縱身一躍跳上去,然后鉆進車蓬里。
“祖母,把樹的小帽子給孫女,他要出去。”勤勤坐在車架里床榻邊上的腳榻上,向樹伸手的同時跟她祖母要樹的小帽子,孩子還小,勤勤怕風吹得樹得了病。
“孫女啊,你先吃點兒點心再抱樹出去吧,早飯吃得那么早,你又跑跑顛顛這一上午了。”邱氏這陣子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看著自己的孫女吃飽吃好,孫女為了這個家整天在地里跟著一幫壯勞力一樣的忙活,她心疼,卻幫不上啥,只能用這種方法來照顧孫女,彌補自己心里的愧疚。
“祖母,孫女不餓,再有一個多時辰就到商南城了,進城咱就吃飯,那甜膩的點心孫女不喜歡,還是吃飯管飽。”勤勤最不喜歡甜食,喝豆漿時都只加一點點糖。
“祖母烙了蔥油餅啊,孫女吃那個吧,這豆漿還溫著呢,快來,一個多時辰也是不短的功夫啊,吃點兒,把你那靴子脫掉,坐上來。”邱氏從一個食盒里端出一個帶蓋兒的大碗,打開蓋子,里盛著一摞金燦燦、香氣四溢的白面蔥油餅。然后又從車架里的小柜子里拿出一個小壇子,打開蓋子,里面是輕脆的腌蘿卜。
“堵母……喝……甜……”樹從勤勤進來時就從車窗上爬下來了,這會兩只小手扶著邱氏的肩膀正站在她背后向碳爐上的小銅鍋使勁兒。
“來,樹坐下,跟姐姐一塊兒喝。”勤勤向樹伸出后手,讓他扶住了也好走到小幾邊。
“孫女啊,不能讓樹再喝了,會脹氣的,他已經喝了不少,你自己喝別管他。”邱氏及時阻止了樹向勤勤邁出的小腳,她這個孫子嘴特別壯,那個小肚子簡直就是無底洞,任著他的性子吃那還不定是啥樣子呢。
“祖母,樹能有如今這樣的身子骨還得虧了他這張嘴,這才幾個月啊,完全看不出咱家樹原來的樣子了。”雖然樹不能跟平常十五、六個月的孩子比,底子太薄了,但是他也是在以眼睛都能看得見的速度在變化在成長。現在的樹,已經比八個月大的蛋蛋高出一寸多了,也象蛋蛋那么壯實了,那小胳膊小腿更是象白面做的面藕一樣,一節一節的白白胖胖,捏一把根本捏不到骨頭。
“哈哈哈哈,可不是,得虧了他這張嘴壯,再說咱家現在是啥吃食啊,他不壯也難啊,祖母都長了不少肉呢。”邱氏確實也變化不小,年根下勤勤給她買的那幾身襖褲現在上身已經有些緊綁綁了。
“祖母,大夫爺爺真的挺靈的,孫女琢磨著他定能治好您的病。”萬俟家一直按照得仁堂老大夫的囑咐安排一日三餐,祖孫三人的身體都比過去強了不少,勤勤自己覺得比過去更有力氣了。
“祖母也不強求能治好,這么多年了,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兒啊,只要能讓祖母下地給你們姐弟兩個做口飯,把咱家院子里那些小東西們伺候好(萬俟家的雞、鴨、豬、牛),把咱家的菜地照顧好就行了。祖母覺著啊,現在就是這骨頭不管用啊,使不上力氣。”邱氏沒有想過有一天能跟秦家嫂子一樣的硬實,她只希望自己可以照顧好家里的一切就成。
“祖母啊,咱們還是聽聽大夫爺爺咋說,您不能著急,現在比過去可是好多了,您看看,您都能給孫女烙餅了。”很簡單的家務活邱氏可以慢慢騰騰的由著自己的勁兒干,只要不強求速度,又不太費力氣的活兒,邱氏這陣子可是沒少干。
“快吃吧,樹都急得不行了。”邱氏不敢對自己的病有太大的希望,只好打了個茬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