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尖尖荷角

王丫在萬俟家的時候勤勤沒有去過王家,不知道是出于何種原因,王丫從不帶著勤勤去王莊村。而勤勤爹在過了新婚的頭幾月之后,知道了王家和王丫不是真的如當初相看時的那般親和善良之后,也不再登岳丈家的門。

自勤勤懂事起就沒有一天不為自家的貧寒勞心費神,她哪里來的功夫去關心她那個與自家爭奪嚼用的外祖家的長短。現(xiàn)如今王丫不顧自家爹爹尸骨未寒便改了嫁,勤勤就更不可能去關心這個外祖家。

大巴村幾十里以外的王家發(fā)生了啥事兒她自然是一概不知,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

清明前,萬俟勤勤忙得是腳打后腦勺兒的一段日子,卻沒有忘記一件事兒,就是給自家爹爹的墳上換祭臺。

大巴山西南的山腳下有家采石場,也是老輩子留下的家業(yè),去年勤勤給她爹辦后事時就是在這里買的墓碑和墓基石以及祭臺,這回來,勤勤買了一塊十五尺長十二尺寬的黑青石祭臺,看尺寸是絕對能擺下勤勤每回上墳時帶的祭品。

給勤勤爹爹換供臺那天除了秦家父子去幫忙,還有一個林姓的漢子,三十多歲,叫立虎,是新落戶在大巴村的新村民。

林立虎曾是安南候統(tǒng)率的軍中的一個書記員,六年前安南候統(tǒng)親軍平定南疆,把大盛朝的界碑一直推到紅河南岸的黃連山南陸,不僅還原了唐貞觀盛世時期的嶺南疆域,還向南拓出了一個道臺的地域。

隨后,柴榮恢復了唐時設置的嶺南道,不過這時的嶺南道管轄的范圍完全不同于唐朝,而是原來嶺南道以南的全部疆域。原來的嶺南道只管轄廣東廣西兩府,如今設嶺北道管轄。

安南候得勝還朝之時向柴榮交出了代表統(tǒng)領自家軍權的兵符,只留下千把人做為親軍。

柴榮并沒有收編安南候的舊部,而是根據(jù)兵士的意愿一部分允其卸甲,余部交由安南候世子統(tǒng)領著去了南疆,安南候世子被委以南疆總監(jiān)軍之職,管轄嶺南道和嶺北道兩個道臺的軍事。

柴榮是位文武兼修的帝王,他沒有因為江山一統(tǒng)而重文輕武,也沒有象趙匡胤那樣“杯酒釋兵權”。

在柴榮的君王術里,他把文與武平衡的非常好,正是他和他的繼承者們用行動實踐著“武能安邦,文能治國”的執(zhí)政思想,大盛朝才會有后來千百年的長治久安。周邊的國家,無論大小皆因非常忌憚大盛的兵強馬壯和兵精糧足,竟無一敢冒犯其邊境。

林立虎就是安南候軍中那些愿意卸甲的人中之一,當年的他是顧念家中老父老母離不開長子,才代替兄長到軍中股役的,現(xiàn)如今有了可以重返故里的機會,他不愿意放棄。

可是,在林立虎離家的十幾年里,他的老父母早已先后離世,他回去時,家里只有一個嗜賭成性的兄長,還有那個滿目瘡痍的家。林立虎不忍看到自己父母留下的家宅破敗不堪,便拿出朝廷發(fā)放的安置銀晌重新修葺了老宅,把被變賣的家中田產也贖了回來,記到自己已經成年卻因家中房無片瓦,地無半畝而娶不到媳婦兒的侄子名下。

林立虎不愿意看到兄長那副阿諛諂媚的嘴臉,安頓好一切后只身離開了老家。他本想去汴梁找個掌柜的活計安頓余生,可是在途經商南時遇到了他在軍中時的左護軍,此時的左護軍已是河南道的監(jiān)軍。

左護軍遇到林立虎時正好在商南縣巡察,商南縣的縣令、縣丞和縣尉都陪同在側。大家聽了林立虎的想法,縣令就把商南縣治下有個大巴村要安置一批卸甲兵士的事情說了,左護軍給林立虎做了簡單的分析,林立虎就覺得在鄉(xiāng)下落腳要比他去京畿之地強。對于現(xiàn)在身無分文的他來說,鄉(xiāng)下更容易過活,更何況縣里還給在村上找住的地方。

所以,林立虎就隨著第一批被安置進大巴村的卸甲兵士住了進來。他來的時候正好趕上萬俟家和秦家大量招收短工之計,林立虎這人勤快,他也沒有其它兵士手里握有的朝廷發(fā)放的安置晌銀可以買上幾畝地,所以,他就通過村長董賢的介紹到萬俟家做起了短工。

一個月的功夫相處下來,萬俟家和秦家對林立虎的印象都非常好,秦爺爺就做了個主,讓林立虎在能買得起自己的田地之前就在萬俟幫忙,這樣兩下都能得到便利。

勤勤也覺得林立虎這個人非常好,在他的身上,勤勤能看到自己爹爹的影子。所以,對于秦爺爺?shù)闹鲝埶稽c也不反感,邱氏就更沒有意見,她覺得家里有個壯年男子,多少能讓自己的孫女輕省些,現(xiàn)在家里地里那么多活,她一點也幫不上手,有了林立虎這樣的人,再好不過。

所以,清明前一天萬俟勤勤給她爹爹換供臺時,林立虎就跟著一起來搭把手。

當他看那墓碑上刻的“萬俟”兩個字的時候,心里不僅打了個突,先前只是偶爾聽在耳朵里還真沒當回事,這一下看到了字跡,才讓他意識到了什么。憑著自己在軍中混跡的十幾年所得到的經驗,直覺告訴他,這樣的姓氏怕是都應該有些淵源的。

那么他們之間的淵源是什么呢?林立虎的心里深深的落下了這個疑惑,心里有疑問卻不能表現(xiàn)出來,畢竟,這樣的事情,人家不愿意張揚也是有可能的。

林立虎心中所想當然別人并不知道,勤勤這個娃是不到關鍵時刻腦子就不會多根弦,她也沒注意到林立虎臉上那稍縱即逝的疑惑和震驚。

過了清明,勤勤的主要心思就放到了甜瓜的育苗上,種子的挑選和催芽處理都已經完成,如果今明兩天芽能長成苗,那么就可以播種了。

甜瓜種植前要把地澆透,保證底水充足。但是它的播種卻不能在陰雨天,必須是晴天的上午。根據(jù)書中所說,應該是在人們可以連續(xù)十天穿著春衫的天氣里讓甜瓜苗下地。每畝只能種地二千二百到二千三百株,行矩是八寸左右、株矩是四寸左右。

這些先期的活計勤勤和秦大叔按照書上寫的已經演練了很多次,所以,清明過后的第一個晴天的上午,萬俟家和秦家的地里便出現(xiàn)了第一次播種甜瓜就井然有序場面。

在大巴村種植瓜果是史無前例的,所以不管是新村民還老村民都在兩家播種時紛紛前來看熱鬧。為了搶農時和天氣,萬俟家和秦家再次動用了大批短工,一共將近二百五十畝的甜瓜地里,五、六十個種田好把勢一同奮力勞作,那場面想不壯觀也難。

萬俟家和秦家今年種甜瓜趕上了勞動力充足的好時機,原因是:家里原來有田種的人家,現(xiàn)在地里都有躍冬的小麥等待反青,農忙時節(jié)還沒有到;那些家里無田可種的,要出去找活計的人,正好趕上這兩家給的工錢高,從正月開始,萬俟家和秦家就一直在用工,每天的工錢都在四、五十文左右,這要比鎮(zhèn)上的二十五文一天強太多了。雖然兩家都不管飯食,但是守家在地的,家里的婆娘和娃娃就能給送,不耽誤啥。

對于有一些因為朝廷新政而打算買的人家,縣里最后的田地定價還沒下來,他們還需要等待,今年就是田地到手,怕是也只能趕在七、八月時種一季青菜,之后就是十月時種下冬小麥。

所以,秦家和萬俟家今年播種甜瓜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好的莊稼把勢,可是到了甜瓜的收割季節(jié)和下一季青菜的種植時節(jié)還能不能這樣容易的找到人手,誰也說不準了。

考慮到甜瓜地今后的伺弄之事,勤勤在這些短工中找出了十幾個家里無田,也沒有能力打算買田的,跟他們詳細的談了萬俟家今后的打算和甜瓜的種植過程,這十幾個都表示愿意留下來繼續(xù)給萬俟家做長工,勤勤把董村長請來做了個做,跟大家伙簽了契。

這十幾個人除了大巴村里的五、六個人外都是臨村的,往來路途很是近便,比他們去鎮(zhèn)上找活計方便不說,萬俟家給的工錢仍然是所有雇長工的人家中最高的,別人家是一個月八百五十文,萬俟家除了每月一兩銀子的工錢,還給四季衣衫和每月五斤豆腐五斤豬肉,這樣的好東家真是打著多少盞燈籠也找不到啊,誰會不愿意留下來呢。

甜瓜田里白天的活計有了固定的人去照料,勤勤轉過身就開始不停歇的為兩個月后,甜瓜結果期時夜晚看瓜地的人選做準備。勤勤挖空了心思想了半刻鐘,決定這種活計不交給三朵花、大紅棗以及家里即將長大的那二十只大白鵝,那她萬俟勤勤就真成了棒槌。

從臘月底到三月中旬,三朵花已經長成了半大成犬,它們的身材雖然還沒有它們的娘那么壯碩高大,但是比起普通家犬那簡直是壯到不能再壯。

單單是那通體油黑發(fā)亮的一身短毛就讓人感到愄懼,更不用說,它們四腿著地三尺高、抬起前腿直立五尺多高的龐大身形,不熟悉的人看了都會有多快跑多快。

勤勤手里可用的看瓜田之將,除去大紅棗和三朵花,還有二十只大白鵝。鵝是出了名的看家護院的能手,農家用它們放鴨子放羊都是很常見的,一只訓練有素的大鵝不比一只普通家犬差,那一張大嘴擰人一下,沒有個十天半月的根本別想好利索了。

雖說勤勤的大白鵝才養(yǎng)了不到半個月,但是勤勤覺得這個護家的本領應該從小時候就教給它們,等到他們長到三四個月的時候正好是甜瓜大批成熟的時候,那功夫它們可就要派上大用處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前旗| 威信县| 额尔古纳市| 儋州市| 舟曲县| 苗栗市| 姜堰市| 寿阳县| 黄陵县| 名山县| 修水县| 鄂伦春自治旗| 新余市| 大城县| 康定县| 和顺县| 靖西县| 焉耆| 乳源| 鲁山县| 永和县| 当涂县| 启东市| 昭平县| 清镇市| 阳高县| 绍兴县| 萨嘎县| 阿克| 津市市| 日土县| 香港 | 金山区| 青神县| 青河县| 喀喇沁旗| 新巴尔虎左旗| 铜梁县| 阳谷县| 桑植县| 临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