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俟勤勤和大紅棗進得商南城,先是奔了牲畜集市那里取棉蓬車,當她把三只小東西從自己的羊皮衣里拿出來放到蓬車里的棉墊上時,勤勤才發現,這三只小東西通體漆黑的毛皮上有著不同記號。它們的腦門上各有一朵不同顏色的小花,有黃色、有白色、有深灰色。
三只小東西圓滾滾的,那小眼睛一個比一個精神,特別明亮,勤勤只這一眼便喜愛上了這三只小東西,當即給它們取了名字,小黃、小白、小灰!
后來勤勤跑到一個早食鋪子買了一大碗甜豆漿,又跟人家鋪子里的伙計買了一個淺延兒大碗,用這個給三只小花倒滿了豆腐,還不錯,三只小花不挑食,喝得都很歡實。勤勤又買了八個包子,五個素的給大紅棗,因為她不吃肉,三個肉的給自己,剩下的豆腐都歸大紅棗,因為她喜歡喝。
勤勤把祖母帶給趙掌柜的東西送到恒客隆之后,帶著三只小花和大紅棗去了她爹爹常去的那家酒坊。前段日子給祖母泡的枸杞酒已經可以喝了,昨天祖母嘗過了,感覺不錯,勤勤覺著酒都是越釀越香,那枸杞泡酒也應該是越泡的功夫長越好,所以她要多買上幾壇給祖母泡上。
為了讓祖母坐這駕車時更舒服,勤勤打算好好的把里裝飾一下,小桌、小壁柜、碳爐、小銅壺、小銅鍋、車上用的茶具……林林總總,勤勤把自己能想到的都買上了。然后又買兩箱金絲碳;五十斤棉花和幾匹厚棉布,除了車上給備好的厚厚的棉墊子,勤勤想讓祖母再做些車上用的被子靠墊之類東西。
明天就是年三十了,勤勤又買了好多的糕餅點心還有干果果脯之類的,想了想,勤勤突然想到了一件事,轉身帶著大紅棗就奔了商南城最好的一家客棧-----福悅來客棧。
商南城每年正月十五、十六兩天有燈會,她要帶著祖母和秦家人來城里熱鬧幾天。
在福悅來,勤勤定下了地字號一個小院落,三間正房加東西廂房共九間,倒座房也有四間,兩間是灶間兩間空著的,可能是給客人準備放雜物的地方。這個小院落房間設置的合理舒服,房間里面的設施也很是齊備,不僅都有火炕,而且家俱也齊整,真可算得上是拎包即住。
出商南城前勤勤認真的想了又想,發現家里不需要再添什么了,這才帶著大紅棗打道回府。
回到家勤勤最想做的事就是先給三朵小花洗個澡,它們三個目前還太小,養在院子里是不可能的,養在炕上就要洗得干凈才行。
把蓬車從大紅棗身上卸下來,它自己就顛顛的跑去后院回她那豪氣十足的家了。大紅棗的家那是特別豪氣,整個后院除去一點兔子窩的地方還有極靠邊的茅房外,它的家把豬圈的門的都堵上了,幸好現在家里還沒有養豬,不然豬都得有意見。
秦大叔說馬廄都是得寬敞、明亮、干凈、干燥的,這樣養的馬才壯實有精神。所以,秦大叔把后院全部變成了馬廄。勤勤覺得這只是暫時的占就占了,出了正月周圍的圍墻就要起了,到時候大紅棗就會搬到她自己的院子里去,這段日子就先讓她在后院美一陣子吧。
放走了大紅棗,勤勤到東屋跟自己的祖母報了個道,就去西屋準備澡盆、熱水和澡豆,準備在西屋的炕上給三朵小花洗澡。
“孫女啊,見到您趙大叔了啊?”邱氏看到孫女一陣風似的進來,又一陣風似的出去,緊忙問。
“看到趙大叔了,東西都給他了。祖母,您老先別做針線活,去院子里松散松散吧,看孫女帶啥好東西回來了。”大紅棗的事兒勤勤是這樣告訴她祖母的:說是趙大叔家的馬產下的馬駒,小的時候沒舍得賣,怕離開老馬不好養活,現在兩歲多了想著是該出手了,恰好知道勤勤有買馬的想法就給了勤勤,說是銀子不急,等收了冬小麥運完那趟銀子再給就成,左右沒多少。
聽了這話邱氏當然高興,馬比牛可金貴多了,這也是家底,再說孫女喜歡往商南跑,自家有馬車就方便多了,總向村長租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有了馬再配上車就是很平常的事兒了。
“又帶啥好東西了,祖母這就去看。”邱氏在做針線,樹剛睡,現在樹的晌午覺睡得功夫不是很長了,也就半個多時辰,想著孫子可能快要醒了,邱氏也沒有耽擱。
“哎喲我的天啊,這可真……哎呀……這比家里的炕上都舒坦啊,明兒我不住屋里了,孫女啊,這里能住人不啊?”邱氏身子好了不少,說話聲音也大了不少,雖然還是氣短。
勤勤沒倒出功夫回答她祖母,一對三,三個小家伙還會合計起來跟她搗蛋,她給一個洗,另外兩個就趴在盆邊上用小爪子拍打盆子里的水,然后在盆子里的就開始撲騰著去打盆外的兩只;不管給誰洗,這場折騰都免不了。
勤勤本想把洗好的那只放到別的地方,又擔心把小東西給凍到了,送到東屋更是不可能,祖母在院子里,沒人看著它們,它們就會影響樹睡午覺。因此,第一次給三朵花洗澡的勤勤,就把自己弄得手忙腳亂,跟打一仗似的,西屋的炕都快被水的泡蹋了。
終于把三個小東西都洗好了,全部抱到東屋炕上去擦干凈,三個小東西看見炕上還睡著一個小家伙就來了好奇心了,紛紛伸出小爪子就要去摸樹的小臉蛋。勤勤嚇得登時出了一身白毛汗,趕緊把三個小東西拎起來,扔進了她和祖母洗澡的大木桶里去了,不老實就讓它們凍著去,看來可憐它們是沒有必要的。扔下三只,勤勤回身才去收拾被水泡著的炕。
一切消停了,勤勤才想起來祖母咋還沒回來啊?
“祖母,您這是干啥啊?”勤勤看到她祖母正在馬車蓬里一寸寸的撫摸呢,勤勤現在還不能理解,當她祖母心里的那個自幼便埋下去的奢望,有一天突然變成現實時,那種無法言愉的心情。
“孫女啊,這是咱自己個兒家的了啊?不是租人家的啊?”那從里到外從上到下全新的車駕,一看就不租的,邱氏只是想確定一下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否是真的。
“祖母,這以后啊,只要您想去哪兒,就坐上它,讓大紅棗拉著您去,您看,孫女都給您配好碳爐和小銅鍋小銅壺了,不管走出去多遠咱也餓不著,也渴不著,這下面啊就是放行李的地方,您啊想帶著啥走咱就帶上啥。”勤勤把車架下半部的一個小門打開,里的空間足可以裝進五、六個大行李箱,現在那里只有兩箱金絲碳和幾壇子酒。
“哈哈,真好,真好啊,祖母這輩子啊,知足啊……”說著笑著,邱氏的眼淚就掉下來了,她感謝老天沒有虧待她;她感謝兒子交的好友即使他人走了,還幫襯著家里;她更感謝自己攤上了個好孫女,小小年紀苦不知吃了多少,罪不知受了多少,可回家來從來都是歡言笑語,從不埋怨也不抱怨,對自己更是細心體貼,不管是吃的用的穿的戴的,樣樣都考慮的精細周到。這樣日子,她咋能不感激?
“祖母,您得量量這尺寸啊,您看我又買了這老些棉花和布,又給您找了活計,您啊,得給這車做些被子啊,墊子啊之類的,孫女不懂,您掂量著做吧。”勤勤最怕的就是祖母的眼淚,趕緊打過這個茬兒
“哎,祖母馬上量,做被子可快,三兩天就成。孫女你先把這些糕餅點心放到倉房去,還有這酒,這些干果果脯就放到屋里去,拿出那小竹筐一樣樣的分開來放好,棉花和布拿進屋吧,放炕琴上頭,祖母一會就裁開。”邱氏看著車架腳蹋上放的東西開始安排,有的忙,那突來的一股子情緒也就被抹去了。
竹排屋里面的小倉房變了樣子,多了兩個木架子,還有一個專門掛肉的架子。所有的糧食類的東西被放在一個架子上,所有的壇壇罐罐、鍋具灶具被放到另一個架子上。這樣不但是規矩了,還增加了儲藏空間,這個小小的倉房已經很有樣子了。勤勤想等到周圍的院墻起來后,她一定蓋一個又大又寬敞的儲藏室,要三到五間,要全部是青磚圍墻黛瓦罩頂,因為那里要儲藏很多很多的糧食,很多很多的好東西,所以定是不能馬虎。
按照祖母交待的把東西都規置好以后,勤勤把車架推到了東墻靠邊停好,這副車架做的很好,四個轱轆又大又寬厚,馬拉起會很輕快省力,人坐上去會少些顛簸和震蕩。
收拾好外面,勤勤進屋的時候看到祖母正在裁被面,炕上除了睡覺的樹還占些地方,其它的都是布,勤勤沒有地方坐就去了西屋,用手摸了炕席發現已經干透了。便把三朵小花從大木桶里解放出來丟到炕上。
安排好了三只,勤勤把今天給它們買的淺底碗拿出來打了些水放到炕上,可能是實在渴得狠了,三個小東西爭著搶著把那一大碗水都喝光了。勤勤打算從今天起給樹做粥多做些,把它們三只的飯也帶出來。
看看這三只不知愁的小東西,再想想那個慈愛而智慧的狗母親,勤勤的鼻子就禁不住的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