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7章 (274)

  • 北緯三十度游記
  • 張弘
  • 7019字
  • 2011-03-23 10:35:10

第十一部第十五章

第四節(274)

黃山72峰腳下花山謎窟中華一絕

屯溪36窟雙映專家猜想奇謎告破

環球科考隊揭秘凌家灘遺址后,張翰東把兩個分隊共同帶到了黃山腳下的黃山市??偛堪l來指示:黃山有72峰,而黃山腳下屯溪和歙縣也相應存在72石窟,要盡你們的所能來查明其中之謎。所以他們急忙來到黃山市,張翰東就把二分隊派往歙縣,探究最近才發現的36座石窟;同時他帶領一分隊來到了屯溪花山謎窟的36窟,目的,就是深入探究花山謎窟之奧秘。

花山謎窟風景區原稱,古“徽州石窟群”,座落在安徽省黃山市中心城區(屯溪),篁墩至歙縣雄村之間的新安江兩岸。是以新安江為紐帶,連接花山、雄村兩大景區,以啞鈴狀態呈現,國家四A級風景名勝區。是黃山山脈的延伸部分,位于北緯29度44分至29度46分之間。是一個集青山、綠水、田園景致、千年謎窟、奇峰怪石、摩崖石刻、廟宇、古建筑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之大成,是一個內容豐富,品位極高,適合各層次旅游觀賞的綜合景區。

花山謎窟風景區以石窟特色為品牌,現已探明屯溪石窟有36處,其宏大壯闊,玄妙奇巧的石窟景象,在全國實為罕見,其規模之恢弘,氣勢之壯觀,令人嘆為觀止,堪稱中華一絕。至于這些石窟源于何時?如何形成?數以百萬計的石料運到了何處?如何開采和運輸?至今仍是一系列的不解之謎。

一分隊隊員們從屯溪乘車約半個小時,就驅車來到了新安江畔的花山謎窟群。經過一條長長的索道,便來到了花山謎窟的腹地。隊員們詢問向導,花山謎窟到底謎在哪兒?向導告訴他們,謎窟之謎主要體現幾個方面:石窟由何人開掘?何時開掘?為什么要開掘這么些石窟?數十萬立方石料開出來被送往何處?巨大的石料通過什么手段運輸出去?正因為這些鬼斧神工的重重疑團,使其享譽遐邇,也因此成為黃山風景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大家在屯溪市郊搜尋著,一座不起眼的小山,看上去高不過一、二百米的腹地,竟然藏著一個諾大的謎團,一處讓人們嘆為觀止的洞窟群。石窟的發現,頗具傳奇色彩。剛進入21世紀的一天,當地一位老農上山打柴時,無意中踩松了腳下的沙土,土塊紛紛滑落,露出了石壁上深不可測洞穴,當地農民逐級上報后,政府得知了消息,便組織人力勘察,結果,使這一龐大的石窟群得以重見天日。

花山謎窟經過幾年的發掘,目前石窟群已經初具規模。呈現在世人眼前的是一座座格局怪異的,內部空間巨大的洞窟。其中有的洞中套著洞,有的石柱林立,有的空谷幽潭,而且石壁上沒有任何壁畫和佛像,也沒有文字,特別是有兩個洞口還開在新安江水中,更為其增添了神秘感。

目前可供游客參觀的有二號窟和三十五號窟,還陸續開放了幾個石窟。其中,二號窟內溫度適宜,人們進入二號窟覺得非常和暖,它是一座狹長的洞窟,被稱作“地下長廊”。此洞窟有兩個看點,一是石壁上天然形成的‘秋色圖’;再是窟頂的大斜面。秋色圖中整個畫面布滿黃棕色的秋葉,山林、高峰,而民居為黑色,歷歷在目。其中房屋建筑還可明顯地看出徽派建筑風格,前面有一條白色的小溪穿過,毫無疑問,這便是山腳下的新安江了。

二號窟的大斜面是清淤后被發現的,最初工人們挖到此處時,誤認為已到了石窟的盡頭。但隨著淤泥的清除,卻發現石壁呈傾斜面狀向前延伸,又可看到另一個出口。斜面的坡度為45度,寬15米,長30米。與外面的山坡坡度相一致。斜面的石壁上可看到一行行細密的直線型鑿痕,使人們一目了然,這是人工開鑿的石窟,線條筆直且連貫,給人的整體感覺很是壓抑。這個大斜面的出現,又提出了一個新的謎團:在科學相對落后的古代,匠人們是如何準確判斷出斜面的坡度,并使之與山體外觀走勢完全吻合呢?

三十五號窟是已探明花山謎窟中最大的一個??邇冉Y構復雜,酷似宮殿,因此被稱為“地下宮殿”;還因為窟內夏季清涼如秋,所以又被稱為“清涼宮”。三十五號窟口異常寬大,進入洞內,便感覺有絲絲涼意迎面撲來。此洞深176米,面積約12000平方米,洞內最高處竟達18米。在洞的前廳,一根周長近27米的巨型石柱立地而現,需要15個游人手拉手才能勉強圍住一周。更為奇特的是此窟有一長達20米的引洞,經過長長的引洞,一座面積約4000平方米,并由26根周長都在幾十米粗的異型石柱拱衛著的地下宮殿,居然出現在人們的面前。置身于此,毫無洞穴內的壓抑之感。

這個洞中有地下長河、石橋、樓上樓、聚會大廳、寢室、蓄水池、通天洞,壯觀神奇,令人叫絕。環顧四周,在洞窟的周圍竟有36間大小不一的石房,開鑿精致并井然有序地環繞在大廳的四周,最小的石房僅有兩平方米。石頭看臺錯落有致地分布,游人佇立看臺上,盡可以俯視這石窟內殿堂恢弘壯觀的場景。各間石房內人工雕鑿出一條條整齊工整的石紋,猶如居家裝飾的條紋壁頂。房內墻壁狀如刀割,清晰地顯示出美麗的帶狀鑿痕。

石窟內似乎有良好的通風條件,游人在洞窟內大聲喧嘩,也無一絲的回音和嗡嗡之聲??催@情景,儼然這里是古人在此聚族而居的場所。行走于窟內,有更多的謎團令人難解:首先是這呈“品”字型鑿建的巨型石柱,難道古人當時就知道用三點支撐一個平面最穩固的力學原理嗎?若古人在鑿洞時是邊開鑿邊隨機保留這支撐窟頂的石柱,能達到如此絕妙的地步嗎?倘若不是如此開鑿,是否開鑿前,古人就有了一個事先設計好的圖紙呢?

特別是窟中出現那僅有10厘米厚的石房墻壁,莫非當時的古人有先進的力學測量儀器,能測出此處承重僅需如此的薄壁?從人們測繪標注出的石柱分布圖來看,花山石窟群中的石柱分布竟是驚人的合理,火山大殿內的三角鼎立,或如薄紙一樣線性延伸,或矩形排立,或眾星拱月,古人有這樣高超的設計和技術著實令人為之嘆服。

在這個石窟深處,有一塊圓弧型的大斜面,近處觀看,斜面寬5米、長30米其形成的圓弧坡度約在45度左右,斜面石壁上人工鑿出的弧形線條清晰優美,一行行一條條整齊有序地排列其間,橫貫這樣長的距離,中間竟然不見斷痕。

向導說:“據說,古人為何至此留下這神奇的大斜面呢?原來這個石窟是依著外面的山勢開鑿的,若不改變方向,仍按平著向前開鑿,定會把此處呈坡型的山體鑿透的。據介紹,這個大斜面與外面山體坡度恰到好處地平行走勢,而且是科學家用紅外線測試儀勘測后才能得知的。”

那么,古人當時有是怎么做出如此精確的測量,又這樣準確無誤地判斷出外面山體的坡度,從而在開鑿過程中避免把這石窟鑿通呢?科考隊員們從進了洞窟就在猜謎,越看越謎,現在已經陷入了迷茫之中了,實在是個難解的謎中之謎啊!

花山謎窟風景區的高級工程師施鵬鷹老先生一行人迎面走來,并熱情地同科考隊人員一一打著招呼:“終于把你們給盼來了!”

施鵬鷹老先生是這個風景區自開始發掘以來的元老專家,他性格直爽,開板就唱:“聽說這次請來的都是世界科技精英,由衷地歡迎各位的光臨。自從開發花山謎窟以來,我自始至終都在思考:到底是誰,為什么開鑿這個石窟?歷史上毫無記載,直到現在依然是個謎。所以,急切地盼望你們能早一天到來,幫我解開這個謎?!睆埡矕|說:“不必客氣吆,這也是我們學習的好機會嗎?!?

王自治問:“施工,謎窟有發掘歷史嗎?”回答說:“只從我來這里以后才建的記載。原來什么也沒有?!庇謫枺骸办h和古徽州的地方志,對這個花山謎窟都沒留下只言片語嗎?”施鵬鷹說:“十年來我焦慮不安的原因就在這里。上至國家主席,下到平民百姓,尤其是無數國內外的科學專家,來到石窟就刨根問底,怎么能沒有歷史依據呢?我只能把幾年來人們的無盡猜想告訴游人,并且還說大自然早已設計好的神秘,北緯三十度就是這么神奇。所以,這正是我熱切地企盼你們到來的原因?!?

王自治說:“如此龐大的石窟群,為什么至今未能見到史籍上的記載呢?只憑專家們作出種種推測和分析,準確嗎?”施工回答:“專家們提出的推測還真不少,但仍未能找到統一的答案?!睆埡矕|說:“您別急,坐下慢慢地說,我們幫您參考參考?!?

施鵬鷹說:“據武漢大學來此的考證,石窟群距今至少要有1700年的歷史。關于他的來歷和作用,能有十多種說法,但多數都難圓其說。如石窟屯兵說。據《新安志》載,東漢時期(公元208年),即三國時期的孫權為鏟除黟歙等地山越,派大將賀齊屯兵于溪水之上,后改新安江上游社些水域為屯溪。這段史實即是‘屯溪’地名的由來,也似呼印證了花山謎窟是賀齊屯兵和儲備武器彈藥的地方。”

張翰東說:“這些石窟能說是作為軍事之用嗎?洞窟極為寬敞,不具有防御能力。再加上所有洞窟只有一個出口,既不適合大批人馬在此駐扎,也不適宜在此生存?!?

施鵬鷹說:“我們也認為‘屯溪’地名由來還可以,但不等于純軍事用途。再是采石場說。既然不是有意屯兵所用,而是大量采石后,無意中留下的洞窟?;ㄉ街i窟恰處于新安江邊,大量石材通過新安江運往徽州各地作為建材?因此,洞窟由開采石料所形成?!?

于渙生說:“我的家鄉離這里不太遠,采石多半都是在露天,而石窟中有很多沒有支撐作用的薄墻,采了石頭后也不方便運出。另外,石窟壁上還盡有十分漂亮的花紋,如果僅是工人采石,又為何雕鑿這些花紋呢?我看采石場說不太可能。”

施鵬鷹說:“再是徽商屯鹽說。自古以來,徽商的足跡遍及天下,這些石窟是否由于屯放大量的貨物而開鑿呢?古代的徽州地理位置封閉,通往外界的捷徑只有新安江,因而這里成了物資集散地,徽州鹽商們便在此開鑿石窟建成鹽庫。這種說法可以很好地解釋石窟群中的洞窟規模不同,樣式各異的原因,因為它們分屬于不同的鹽商所有。”

他又接著自問自答地說:“這也用不著開鑿72窟,更不用費勁地雕鑿出這么漂亮的花紋呀?再是第四個猜測,即皇陵說。因為花山環境優美,是個風水寶地,所以,有人猜測這些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洞窟,是一處鑿就的皇家王陵??赡墚敃r因戰亂或換朝等歷史原因而未完成的皇陵?!?

王自治說:“依我看不像皇陵。因為這里雜亂無章,石窟的方向和大小都不統一,不像是皇陵中間一洞、不設旁系的格局。人們對此非常懷疑,所以,不可能是皇陵?!?

施鵬鷹說:“還有一些推測都是不攻自破。如道家福地說,道家向來喜歡群洞,是有以用福地修身養性,道貌岸然的傳統。這種猜想可以解釋石窟中有眾多石房之謎,但甭說是群窟,就是一個石窟他們也開鑿不了;再是功能轉化說,這些石窟并非是某一個朝代,某一個時期限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在漫長的歷史中不斷開鑿而成的。這樣一個浩大的工程史籍上豈能沒留下記載呢?還有山丘說,上海復旦大學一位教授說:‘石窟群中幾十萬立方的石英石料就地堆放,日積月累,就形成一座座新的山丘。這種說法,既無證據,又沒有必要?!?

艾晶說:“推測有十多個,您才講了七個,還有呢?”

施鵬鷹說:“按多年來人們的推測想法多著呢,大多數都不值得分析。如方臘洞說、花石綱說、徽州府、漁梁壩說、殺人塢說、臨安建殿說、巨型石文化建筑說等等,多有似是而非之嫌。其中,只有‘史前文明說’還有些說道?!?

趙曉敏問:“施工,請您詳細給我們說說史前文明說吧,也許這一推測還是正確的呢!”

施鵬鷹謙虛地說:“我是學地質出身,對歷史尤其是遠古歷史沒有研究,你們可都是專家,說對了錯了的請多多指教,行嗎??!笨瓶缄爢T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施工的講話。

施鵬鷹說:“來這里的大多數人在參觀洞窟后,因解不開石窟之謎,也都知道花山謎窟位于北緯三十度附近,便有意無意地將外星人文明同花山謎窟聯系起來,激動地說‘花山謎窟是外星人的杰作’。我也時常靜思:北緯三十度被稱為‘神秘線’,在這條線的附近的確有無盡的神秘現象令人費解。如埃及的金字塔、中美洲的瑪雅文化、失落的大西洲、巴比倫空中花園、百慕大魔鬼三角洲、撒哈拉沙漠、神農架野人……,諸多的懸念和秘境,讓北緯三十度附近充滿了奇跡和神秘色彩?;ㄉ街i窟的發現使世界震驚,讓世人困惑,也為北緯三十度增添了新的千古之謎。因為花山謎窟有著太多的謎團,所以,眾多游人對其贊為‘世界第九大奇跡’。至于如何同這些奇謎聯系起來,我就說不好了?!?

施鵬鷹為了讓隊員們更多地了解石窟,與向導又帶領大家到另外陸續開放的幾個石窟中去瀏覽。被稱為“環溪石窟”的2號窟,中段石壁上長著一截鐘乳石,讓開鑿之謎初露端倪。向導說:“據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所來這里根據鐘乳石年齡推斷,這座石窟至少也有1700年的歷史”張翰東說:“應改為花山謎窟的開鑿年代至少1700年,如果是外星人開鑿的,也許再加個零都不一定夠。”

24號窟的去路較為偏僻地區,不過這是目前已開發的石窟中,唯一的一座水上石窟,也是最美的一座石窟。24根方形石柱佇立碧波之上,撐起一方撲朔迷離的空間,泛舟期間,水深莫測,太多的謎團使游人的心緒也變得莫測起來。24號石窟水下還有三層石窟,如果每層都沒有水,那么石窟內的溫度會高些。從而猜測上兩層常年溫度會在18~22度,這是絕大多數的人感到舒服的溫度。張翰東囑咐趙曉敏,這里要詳細拍照。

二分隊伊頓打來電話匯報他們在歙縣探查謎窟的情況,他說:“在屯溪花山謎窟的東面,就是他們所在的歙縣煙村,人們又發現了36座石窟,也同樣是人工開鑿的石窟。這兩處石窟相隔不遠,形態接近。主要匯報兩個問題:一是黃山72峰腳下也同樣對應的72窟,是天然巧合,還是另有所隱?二是煙村的36窟,這么浩大、隱蔽的人工工程到底是誰干的?人們懷疑是外星人所為?!?

伊頓打來的這個電話,對張翰東很有參考價值,他有一個想法正在形成探討之中,便給法艾東外星人人大壯發了個信息:“尊敬的大壯,您好,我們正瀏覽與安徽黃山腳下的花山謎窟。請問,歷史上你們同這里曾有過什么聯系嗎?”

大壯胸有成竹地說:“試想一下在宇宙中,如果你們經過反復準確地探測月球、火星等星球后,想開發這個星球,勢必要在新星球上建立適合自己生存的大本營(基地),這個基地一定是溫度最適合及水源又充足的地區。這樣,同屬于北緯三十度附近的如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埃及金字塔地區、大西洋百慕大海底金字塔海域,以及中國皖南黃山腳下,包括凌家灘及鄱陽湖一帶都是最適合我們外星人來此生存的地區之一。于是,早在一萬多年前,我們就來到這里,用高科技手段修筑了花山謎窟,當時在改造地球的同時,來改造和繁殖地球人類,花山謎窟一帶,林木蔥郁,溪水潺潺,水源充足,是當時繁衍呵護地球人類最為理想的地方之一。”

張翰東又問:“這么說花山謎窟確實是你們開鑿的嘍?”

大壯回答:“從洞窟的整體布局設計,到開鑿后細部加工,無不顯示出施工者異常高超的設計能力和精巧的工藝。如石窟中的觀察哨的窺孔、儲糧儲水的倉庫、各種路標的設置、洞體的整體支撐等等。尤其是僅一墻相隔的兩個池子,一個是滿水;而另一個卻無水,實謂巧奪天工。令當今的科學家們有所不解。如果用現代地球人的技術,開鑿這么龐大的石窟群,估計總得數百年才能完成。你們其它科考隊員還有什么問題,請直接問吧。”

艾利克斯問道:“據武漢巖土所到石窟群去探測,按鐘乳石的成長年齡推斷,石窟至少有1700年的歷史。是這樣嗎?”

大壯回答:“按鐘乳石年齡推斷是對的,但從石窟開鑿完畢后,需要多長時間能長出鐘乳石呢?所以,這種算法不行,推算鐘乳石的年齡是肯定的。要推算石窟開鑿的年齡是相當不準確的。”

英國地質學家布特問:“我問幾個具體的問題。如此巨大的石窟中,為什么聽不見回聲呢?石窟的坡度怎么能與山體坡度保持一致呢?石窟里的水比新安江的水位高出2米,其水源來自何方?”

大壯說:“關于石窟中聽不到回聲問題,在石窟中您沒見墻面、地面上有無數的“凹坑”嗎?道理就在其中;關于石窟內的坡度與山體坡度一致的問題,是在石窟設計時,提前用顯像透視設備計算準確后才施工的,像當年建筑金字塔一樣,這里的要求相當嚴格,萬萬疏忽不得;還有如24號窟的水位比新安江的水位高出2米的問題,請您到石窟內探索水的源頭就結了?!?

于渙生問:“花山謎窟是外星人的杰作,它是做什么用的我們也較為清楚了。但為什么這么龐大的工程還要隱蔽數千年,直到近幾年從被人類發現呢?”

大壯說:“在遠古洪荒時期的人們,還沒有文明人的素質,根本不理解我們為什么來到地球,更不理解我們繁殖智慧人類的意義。所以,必須隱蔽著工作。后來,科學逐步發展了,社會進步了,人們還是難以理解我們的存在。就是今天,此事不隱蔽,還是為時尚早。所以,你們在地球人類的歷史記載中,找不到只言片語。好在環球科考隊快要周游地球一圈了,科學考察,大量的宣傳工作,幫了我們不少的忙。雖然,我們的存在早已是不爭的事實,我們還是應該好好地謝謝你們?!?

張翰東說:“花山謎窟同尤卡坦瑪雅人的金字塔、百慕大巨大的海底金字塔(大西洲亞特蘭蒂斯失蹤的地方)、地球重力中心的埃及金字塔、喜馬拉雅山與印度交界的山嶼中巨大的金字塔,并成為北緯三十度之第五處奇觀,由此共同組成北緯三十度線之謎。因此,再一次感謝大壯為人們作出了這一猜想的判斷,感謝大壯為地球人類做出的又一大貢獻?!?

大壯謙虛地說:“不必客氣,我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其實猜想也是一種進步。如果沒有猜想,科學就難有進步,人類就會固步自封。雖然有些猜想看來似是而非,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了猜想,才能激勵人們勇于探索,堅定信念勇往直前。所以,我們法艾東人的看法是:有了猜想,科學才能蓬勃發展,社會才能興旺發達;有了猜想,地球人類才能不斷前進,逐步實現世界大同;有了猜想,人類就能盡快加入宇宙聯盟,為共同去實現和諧進步的宇宙聯盟而努力?!?

(第十一部第十五章第四節結束待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南县| 西充县| 武夷山市| 水富县| 衡山县| 石渠县| 海口市| 新野县| 南充市| 贡嘎县| 绥阳县| 桓仁| 仲巴县| 河东区| 靖边县| 曲阜市| 兴国县| 天祝| 洪洞县| 林口县| 开原市| 武陟县| 滦平县| 屏山县| 尤溪县| 大名县| 瑞昌市| 东莞市| 双城市| 嘉荫县| 海南省| 喀什市| 玉屏| 泽州县| 龙岩市| 西贡区| 图们市| 镇赉县| 兴和县| 城步| 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