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259)
- 北緯三十度游記
- 張弘
- 7284字
- 2010-10-28 16:00:52
第八部第十二章
第四節(259)
海中之霸——虎鯨圍攻巨型藍鯨
佛州沼澤——流沙陷井吞沒游客
張翰東分隊結束了對墨西哥的科學考察后,從下加利福尼亞半島中部北上,向導告訴他們回到蒂華納再往北,進入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的圣迭戈小鎮,繼續北上就是洛杉磯了。一路上時間有余,大家情緒高漲,還有太平洋東岸那旖旎風光為伴,就別提有多高興了。
太平洋那浩瀚而一望無際的蔚藍色的海洋,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大洋。只見海水是那樣清,簡直像最透明的玻璃;又是那么藍,仿佛簇擁著億萬朵最美麗的失菊花瓣,拋撒在洋面上。海豚就像頑皮的小孩一樣,毫無顧忌地追逐著輪船,嬉戲在大洋之間;又仿佛裂桃的大片棉花田,卷起了千萬堆雪浪,白花花的,一望無垠。舉目四望,海天一色,真正是天蒼蒼,海茫茫。
“看!那是一群鯨魚!”趙曉敏眼尖,竟興奮得喊叫起來。溫特爾德告訴他們,原來那是約30多條‘海中之霸’——虎鯨,正在追逐一條巨大的藍鯨。這條藍鯨身長足有35米,體重約170多噸,這條藍鯨之巨大,足以超過生活在一億年前的龐然大物——恐龍。這種舉世無雙的巨大海獸,竟然會遭到一群虎鯨的圍攻呢?他說:“好戲還在后邊呢。”
雖然它們距離岸邊有幾百米遠,但足以看清楚數十條虎鯨,把藍鯨緊緊地包圍在其中,恰似陸地上群狼圍獵鹿的情景相仿,只見你一口,我一塊地把鯨肉和鯨脂從鯨魚身上活脫脫地撕下來,集體美餐起來……。
向導倫東說:“在下加利福尼亞海區,這種事習以為常。虎鯨的身體十分強壯,體長可達9米,背部中央有一個三角型的極大背鰭,高達40厘米,起到舵的作用,以保持身體平衡,或可以作為進攻時的武器,去襲擊獵物。它的上下頜每側生著十至十三個尖圓錐狀的大而有力的牙齒,這是掠殺其它動物的強大武器。所以,虎鯨在海洋里,除了圍殲藍鯨外,還食取其它海獸。據記載,在一頭僅七米長的虎鯨胃里,竟有十三頭海豚和十四只海豹。這種兇暴而殘忍的海獸,難怪人們稱它為惡鯨。”
張翰東說:“我記得虎鯨分布于世界各大海洋,虎鯨的實用價值不大,相反還危害和攻擊許多經濟海獸。為保持生態平衡,應當抑制它的數量或加以消除,以保障海產的豐收。”
返回墨西哥蒂華納已是下午時分,王自治提醒張翰東是否先給伊頓分隊掛個電話,問他們什么時候能到?伊頓順利地接著了電話。他說:“預計得15日晚能到達。”張翰東問情況怎么樣了?”伊頓嘆息地回答:“一言難盡呀!”
自從9月底他們在巴哈馬群島首府拿騷港分別后,伊頓分團直奔美國的南大門——邁阿密。邁阿密市位于美國佛羅里達半島南端,屬熱帶氣候,溫暖潮濕,海岸風景秀麗,是美國著名的旅游圣地。連綿不斷的白色沙灘占據了美國沙灘的四分之一長度。一年四季亞熱帶氣候,加上絕無僅有的海岸風光,吸引著每年有600萬世界各地的旅客光顧了這個城市。同時也成了全世界的巨賈,在這里投資房地產和尋找資金的集聚點。
高聳入云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的交通,魚貫而出的各國商船,和椰林、沙灘、比基尼相互輝映。來到這里還會看到老年人悠然自樂地享受情景;還隨處可見沉浸在愛情中的少男少女在沙灘上嬉戲的倩影。
伊頓分團來到這里,首先,把在大西洋截獲的幽靈船交付給海事局,然后,到市政府辦理了補充兩名科考隊員的事,并讓大家休息一天,明天北上到北緯三十度繼續西游。隊員們游海邊沙灘、逛濕地公園,以及到城市和海上觀光等等。給大家最深的印象就是來到了一個水鄉澤國,即大片荒蕪的水面、人跡罕至的灘涂,人煙稀少,野性十足。荒野的自然保護區與興旺發達的現代城市,形成了大自然與人文社會最強的反差。
第二天,兩輛越野車等候在酒店門前,邁阿密市長親自來送行。伊頓拉著兩名新來報道的環球科考隊員,與科考隊員一一作了介紹。一名是休斯頓航天中心的專家賴斯德博士;一名是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哈里森教授。然后,攜手共同蹬上了越野車。
邁阿密新來的華裔司機楊曉磊開車前咨詢伊頓:“隊長,聽說要去州府塔拉哈西,有兩條路,走哪一條路呢?”伊頓說:“您看怎么走好呢?”他說:“你們是環球科考隊,走95號洲際高速公路,既可以觀覽奧蘭多海洋公園,又能看到肯尼迪航天中心,而且道路非常好走,沿大西洋北上還可以瀏覽一路的風光。”伊頓說:“依我看還是走75號洲際高速公路為好,這條路一是距北緯三十度較近;再是他們不愿意走車水馬龍的鬧市,喜歡到河谷山川去周游。干脆兩輛車,我們分兩路走,您看怎么樣?”司機應諾著:“好吧!”
七點整車隊就出發了。伊頓一行人先是北上,直奔奧蘭多觀看了海洋公園,這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海洋公園。參觀了佛羅里達州東海岸梅里特島的肯尼迪航天中心。這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進行載人或不載人航天器測試、準備和實施發射的最重要場所,被譽為地球人類航天時代與月球聯絡的紐帶和橋梁。該中心成立于1962年,其名稱是為了紀念已故美國總統肯尼迪。又來到杰爾遜維爾離開95號公路,再西行到北緯三十度線附近的州府塔拉哈西;以于渙生為首的一行人,西行到奧基喬比湖畔,準備從這里西行到邁爾斯堡,再登上75號洲際高速公路,直達州府塔拉哈西市。
于渙生等人來到了洛克薩哈奇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又向西北瀏覽了奧基喬比湖,大家覺得這個地方很好玩,紛紛下車來個自由行。伊頓曾囑咐他們,此地雖然好玩,但這塊低洼地帶比較危險,一是過去這里流沙陷阱;再是這一帶多有野生鱷魚。所以一定要找好同伴,且不要獨居孤行。由于于渙生率領一群年歲小些的隊員。但年輕人滿不在乎,于渙生會同李大剛要找美洲鱷魚,秦乃正也要同去。為此,讓司機楊曉磊往湖邊走去。當他們轉到湖的西南端時,遇到兩名非洲來的游客,聽說這里有美洲鱷魚等爬行類動物及鳥類,他們是慕名而來,想親身體驗這里的野趣。
于渙生小組加兩名游客共一行七個人,好奇地沿湖邊走去。秦乃正在草叢中發現一個沙堆很新奇,便呼喊著身旁的游客,他們扒開一看,原來是一窩鱷魚蛋。秦乃正知道它是鱷魚的心肝寶貝隨手又掩埋上了。兩位游客耐不住好奇心,隨手每人捧了一個以“做個紀念,”為名,順手裝在各自的背包里,就悄悄地跟在秦乃正后面繼續搜索。
哪知,湖中的鱷魚媽媽,早已看在眼里,在水面潛游著。兩位游客不知不覺地靠近湖邊時,鱷魚突然張開大口,一下咬住一名游客的右腿。李大剛不僅身強力壯,而且眼尖手快,說時遲,那時快,一把抓住這名游客的雙臂,周圍人員也迅速幫忙,伸出手連拉帶拽,偌大的鱷魚,眼見同人們形成了雙方拔河之勢。
聰明的鱷魚見勢不妙,也知道自己不是大家的對手,見這位游客的背包雖然掛著肩上,鱷魚蛋不就是裝在包里嗎?便張開嘴吐出右腿,湖岸上的人們一下子全部摔倒了。鱷魚卻趁機咬住背包,猛地把背包從肩膀上拽了下來,向湖里沉去。于渙生趕到現場,知道這里出事了,鱷魚早已不見了蹤影。聽秦乃正敘述了剛才發生罹難的經過。只見白敬文正在為游客包扎血肉模糊的小腿,并囑咐趕快到醫院去。另一名游客躲在沙灘上抹淚。于渙生說:“做這種事是明顯的違背生存法則的,任何動物都有‘母愛’,鱷魚能不為之拼命嗎?”說著,兩名游客訕訕而去。
隊員們看到事已至此,便紛紛讓出車位,司機楊曉磊說:“來吧,都是到邁阿密旅游的客人,你們快上車,就別客氣了。”大家把他倆扶上車,司機對于渙生說:“你們先沿著此路慢行,我把他們送到邁爾斯堡醫院,立即回來接你們。”說完,便一溜煙開上公路。
事也湊巧,一塊繞行的指示牌橫在路上。經打聽工作人員告訴他,此路不通,前方正在維修路面,現在只能繞行。司機說:“去邁爾斯堡怎么個繞行?”路工看看受傷的游客說:“這條路太遠了,我們看是輕傷,你們不用去邁爾斯堡,到西邊的穆爾港村里小醫院就可以了。也不用上公路,穿過沼澤沙地不過十里地就到了。
一個公路施工牌讓司機拐下了公路,司機按著車轍痕跡走了約半個小時,楊曉磊在洼地上已經很難找著前車走過留下的痕跡了。他正聚精會神地掌握著方向盤,耳邊除了聽到微風吹動樹葉的“瑟、瑟”聲外,四周一片寂靜。突然,他覺得車身向一側傾斜,楊曉磊琢磨著,發生什么事呢?他試著伸手推門,想看個究竟。但想不到門已經打不開了。
他探頭窗外,不僅大吃一驚,原來越野車像下沉的船似的,正在慢慢地向沙里陷,沙子已經淹沒了半截車門。他立即下令:“快把車窗打開,爬上車頂!”說著他親自爬出了車窗直攀上車頂。回頭又拉了一個游客上了車頂,再想拉一個已經來不及了。這時,沙子已經淹沒了風擋玻璃。楊曉磊只聽到沙地里發出“嘶、嘶”的吸吮聲,就像有人在喝湯一樣。瞬息間,沙子已淹沒了駕駛室頂蓋,并慢慢地涌向腳下。楊曉磊大呼一聲:“跟著我跳!”
事情來得太突然,容不得他做任何思考和準備,他們確實已經無路可逃了,楊曉磊最后只得孤注一擲,使盡了渾身的力氣,向著公路一側縱身一跳,待跳到沙地上時,雙膝陷到沙子里,幸虧身子向前傾斜,慌亂之中,他抓到了公路旁的野草。這些野草是長在結實的地面上的,他真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樣。在這些草的幫助下,他終于掙扎著爬出了嚇人的陷阱。當他定下神來,再回頭看越野車,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再找那兩位非洲游客時,早已被沙漠陷阱吞噬得蹤影皆無。
楊曉磊真是叫天天不應,喊地地不靈。萬般無奈之際,他撿起根枯樹枝用沙子埋在公路旁的陷阱邊,以作為死亡游客地點的記號,便匆匆按原路走回去。也巧,于渙生等人徒步走到這里,大家聽完罹難經過后,于渙生給伊頓掛了電話,做了詳細匯報。走到奧蘭多的伊頓,當場就與哈里森教授商量,能否聯系兩臺接應他們的越野車,告訴他們就在罹難的地點等待車隊,說完后當即調轉車頭,向肇事地點趕去。
于渙生等一行人,在肇事現場,圍繞陷阱轉了幾圈,有人甚至扔進一塊大點的石頭,同樣也是轉眼就沉沒了,流沙仍是平整如故。他們等了約一個小時,還是伊頓的車隊首先來到了。萊.讓觀察后首先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有些沙地無論是人畜、車輛都能平安通過,而另一些卻成為可怕的陷阱呢?他自問自答地說:“科學家們對于流沙陷阱的現象,曾有過許多解釋,其中比較合理的解釋就是流沙的形成與水流有關。對此我曾做過一個實驗。”他抬頭看了一眼圍觀的隊員們,便得意地講了起來。
用一個大桶盛滿了沙子再在桶邊裝置幾個水管。水可以從上面注入,由桶底流出;也能從下面注入,從上面流出。然后再做一個與人體比重相仿的娃娃,讓娃娃站立或躺臥在沙上。當沙桶干燥和水從上面注入,下面流出水時,娃娃在沙上僅能留下極淺的凹痕,但不能下沉;當水從下面注入,向上透過沙層流出時,娃娃會一直沉沒,就像在水中一樣。若讓它再背上一些沉重物,則如兩名游客是一個下場。
由此可見,流沙的形成,與上涌的水流有關,這時水流的上沖力使沙粒互相膨散開來,沙粒不再互相疊接,而是被水托著,呈半漂浮狀態。因此一旦有比重大于水的物體落在流沙上,便會像在水中一樣往下沉。沙粒越細,上涌的水流越大,所形成的流沙也越危險;反之沙粒越粗,水流微弱,則形成的流沙危險性較小,叫慢流沙,萬一遭遇,還有可能逃脫。
伊頓說:“現在是秋季的干旱季節,地下水很容易上涌作怪。問題是遇著流沙怎么辦?首先是不要驚慌,如遇到是慢流沙,只要動作迅速還是可以來得及跑出來的;其次如果誤入較危險的流沙地,頭腦要十分清醒冷靜。如萊.讓剛才說的流沙是水在作怪,人是有可能浮出水上的,可以迅速躺下來,盡量減輕負重,以增加浮力。不要舉起雙手,更不要抬腿腳,以免削減浮力。如有人來救援,最好要安靜地躺著等待幫助;倘若無人救援,你可以慢慢滾動的方式滾向堅實的地方,或全身伏地,緩緩爬行,爭取脫離危險。”
兩臺越野車從西面奔駛而來,從車上下來佛羅里達州坦帕市政府官員,對伊頓說,:“流沙陷阱淹沒兩名非洲游客的事,你們就盡管放心,兩輛車是專門送你們去州政府塔拉哈西的,別耽誤你們周游世界的寶貴時間。快請上車吧!”于渙生一行人上車后,司機問:“準備從這里西行到邁爾斯堡,仍然是75號洲際高速公路,再經過坦帕市,預計下午能抵達佛羅里達州州府塔拉哈西,怎么樣?”大家異口同聲:“謝謝!”
越野車開過萊克城,隨著墨西哥灣左拐登上了西行的10號洲際高速公路,司機告訴他們這條高速公路橫貫美國南部,可以一直把科考隊送到太平洋東岸的洛杉磯。下午六點鐘人們終于來到了佛州州府塔拉哈西。伊頓同于渙生與司機等人商量,塔拉哈西就不停車了,咱們晝夜兼程,直奔新奧爾良市,怎么樣?司機說同單位打個招呼沒問題。科考隊員們聽說沿北緯三十度線西行,各個興高采烈,人人信心十足。
經過一夜的奔波,車隊來到了密西西比河河畔,這是世界第四長河,又是北美州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位于北美洲南部,密西西比河與中國的長江、非洲的尼羅河、伊拉克的幼發拉底河一樣,都是在北緯三十度附近入海,最后它注入墨西哥灣。密西西比河全長6020公里,流域包括美國31個州和加拿大的兩個省的全部或一半。密西西比是英文譯音,源于印地安人語言,即老人河之意。密西西比河在漫長的流動中,滋潤著美國大陸41%的土地,也是千百萬美國人飲用水的來源。
車隊進入路易斯安那州境地,雖然州府設在巴吞魯日市,但新奧爾良市是該州最大的城市,北緯三十度與世界第四大河——密西西比河同時從市中心穿過。該市距密西西比河的入海河口一百多公里,6020公里的滾滾河水,從這里注入墨西哥灣。科考隊員們興趣不減,一心要到北緯三十度附近的密西西比河入海口見識一下。
車隊沿公路一直南下,路越走越窄,從雙向分隔的四車道,逐漸變成了僅有兩條車道的鄉間路,路面離水面也越來越近。天已大亮,人們看到這里的水很淺,一簇簇綠洲,根部龐大的樹木站在水中,形成了水中樹林。一群鷺鷥游過,哈里森教授告訴他們,這意味著這條河終于到了盡頭。果然,這里插著一塊油漆手寫的木牌,上面寫著:“這里是路易斯安娜州最南端,通向墨西哥灣的大門”。
李大剛說:“據報道2010年9月,在密西西比河發現成千上萬只死魚,有紅鱒魚、斑鱒、海鰻、刺鰩和螃蟹等等,另外,其中還有一條鯨魚呢。”
哈里森教授說:“這個事我來到科考隊之前,曾經去考察過。在密西西比河入海口一片靠近墨西哥灣的水域,一時成了令人瞠目結舌的‘死魚之海’。當地電視臺記者拍照時,除了難計其數的各種死魚的尸體把水面蓋得嚴嚴實實外,在入海口水域還發現一頭鯨魚尸體。據采訪當地居民說,每年夏季這里水域都因氣候變化,引起的突然缺氧現象,造成大量水中生物死亡,但往往只是一種魚死亡。當地多數人懷疑與英國石油公司在墨西哥灣石油泄露有關。不珍惜地球資源,破壞生態平衡,大自然總會想方設法地來報復!”
大家說到生態災難,又扯到當地在五年前曾遭受的颶風災害。新奧爾良市的形狀像個碗,被周圍的河流湖泊所包圍,地勢低于海平面2.1米,尤其是這里是颶風常常光臨的城市,在2005年就遭受卡特琳娜颶風,使這里受到毀滅性的破壞。1500名居民在颶風中喪生,無數座房屋倒塌,數以萬計的人無家可歸。連接著龐恰特雷恩湖和密西西比河的水壩在這里崩潰,決口的激流將正對的房屋完全沖走,整個低洼的城區被淹水底。
秦乃正問道:“哈里森教授,請教您為什么這一帶風災這么嚴重呢?”
哈里森說:“所謂的颶風,就是從海洋中卷來的旋風,這種旋風多表現以龍卷風的方式。龍卷風可以分為水龍卷、陸龍卷、塵龍卷、火龍卷等很多種。其中以水龍卷最為兇惡,陸龍卷、火龍卷的危害也很大。這一帶及墨西哥灣沿岸,是世界上水龍卷出現最多的地方。如在1969年8月的八天中,這里先后出現了27個龍卷,最多的一天就有8個。一個飛行員在空中半小時,就目睹了一條積云帶上共發生了九個龍卷,還看到其中五個水龍卷同時共存的空中景觀。水龍卷的氣勢非常壯觀,世界上最壯觀的潮水也只有幾十米高。中國的錢塘江大潮也不過8~10米;可龍卷掀起的浪花竟達150米之高,真正成了天下奇觀。”
秦乃正問:“您能講些龍卷風危害生命的故事嗎?”
賴斯德搶話說:“這樣的事例多得很,我家鄰居就發生了一件事。1975年新墨西哥州的奧易特爾維小學的女教師黛安娜,正在給孩子們上課,天空一下子暗了下來,如同黑夜一般。孩子們嚇得驚叫起來。戴安娜向窗外望去,只見烏云滾滾,一場暴風雨就要來臨了。風越刮越大,呼嘯著讓人心驚膽顫。忽然外邊有人喊道:‘龍卷風來了!’。孩子們都涌到了窗口:只見一個黑色漏斗狀的烏云,正快速地朝這邊移動,并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它像一個巨大的吸塵器,把途中的一切吸入腹中。停放的小汽車被壓扁了,樹木被連跟拔起,如扭麻花一樣擰成一團。孩子們都嚇呆了,戴安娜喊著:‘請過來!一定要鎮靜。我們手拉著手圍成一個圓圈。’然后由她帶領著慢慢地向外移動,終于走出了教室。但龍卷風此時已來到了這里,旋風一下子把教室窗的玻璃全部卷飛了起來。孩子們一下子亂了手腳,一起涌到老師的身邊。
龍卷風在教室上空盤旋,只聽‘轟隆’一聲巨響,教室房子被連根拔起;戴安娜同孩子們就像被老鷹抓住似的飛上了天空。此時,她只覺得四處一片漆黑,根本分不清東南西北了。她努力保持自己的頭腦清醒,但慢慢地感到有些眩暈。就這樣昏昏沉沉的也不知過了多久,她終于睜開了眼睛,看了看四周,才發現孩子們也和她一樣,都安然無恙地睡在地上,還沒醒過來。據戴安娜事后總結,龍卷風是不會把人和物從半空中拋下,只是要破壞建筑物和一些設施罷了。”
哈里森說:“我的家鄉洛杉磯有一對兄妹,哥哥叫貝倫德13歲、妹妹叫萊娜10歲。這一天黃昏,他們在大街上玩籃球,忽然,他們被一場龍卷風吹得像風箏一樣飛上了天空。慌忙之中哥哥放下了籃球,閉上雙眼,緊緊地抱著妹妹。不知過了多久,只聽周圍傳來陣陣狼嚎,貝倫德才慢慢醒來,發現自己躺在草地上。這時,他想起了萊娜,便壯著膽子叫了幾聲:‘萊娜,你在哪兒?’回答的是聲聲狼嚎。他想試著摸索去找妹妹,趕緊離開這個鬼地方。‘嚎——’一聲呼嘯,他嚇得拔腿就跑;沒跑幾步,‘嗥——’又傳來狼嚎;他朝另個地方跑去,想不到‘噗通’一聲掉進水里。正在他慌神之際,附近傳來‘嗚嗚’地哭聲,他頓時頭皮發麻,難道這里還真的有鬼嗎?”
(第八部第十二章第四節結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