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250)
- 北緯三十度游記
- 張弘
- 7215字
- 2010-07-29 11:11:03
第六部第十章
第五節(jié)(250)
作客法艾東巾幗揮毫太空游記
告別薩非港極目天涯揚帆遠航
張翰東的意念電腦上,簡明扼要地寫著外星人大壯發(fā)來的信息:
“你們的歷史,就是我們的昨天;
我們的今天,就是你們的未來。
努力吧!地球上的專家、學者,
法艾東人佩服你們的猜想判斷。
——永遠支持你們的大壯,順致以宇宙的敬禮。”
另外,在這條信息的下面,還用手書寫著一行字,張翰東一眼就看出是趙曉敏的字跡:
“三人身心皆無恙,
上天入海圓夢想;
待到七七夕陽日,
相會鵲橋薩非港。——趙艾晶書”
科考隊員們一看,都知道是趙曉敏的字跡,再看所說的話,也純粹是她的寫作風格,趙艾晶這個名,更知道是他們?nèi)齻€人名字的簡略縮寫組合。艾利克斯和白敬文湊到隊長身邊,想說點兒如何想念的話。張翰東明知他倆的意思,便示意讓大家討論一下。
王自治搶先說:“讓我來試試能否解密:我們的三位女科考隊員,在飛碟那里身體健康,一切正常,完全可以適應(yīng)那里的環(huán)境,請大家放心。關(guān)于她們想乘坐飛碟上太空、下海洋的夢想,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等到七夕節(jié)那天,可能是8月16日,我們會師在薩非港。這個薩非港在哪,我一時說不準,以上僅供大家參考。”
法國地理學家萊.讓說:“薩非港在摩洛哥王國的西部,是大西洋東岸的一個普通港口,直通美洲加勒比海的船只,大都在此啟航。不過從撒哈拉大沙漠中心要到薩非港非常遠,必須橫穿撒哈拉大沙漠。”
伊頓說:“現(xiàn)在距8月16日,還有十天,看來時間比較充裕。既然必須穿過大沙漠,我看不如分成兩隊,一是年輕力壯的隊員,深入大沙漠的無人處,甚至找當?shù)氐耐林耍驅(qū)ほ櫘斈耆淖阚E,尋覓外星人飛碟基地;二是剩余的人,務(wù)必于16日前抵達薩非港,絕不讓三名科考人員在那里等待。”張翰東當即拍板說:“就這么辦,立刻準備啟程。”
撒哈拉大沙漠雖然浩瀚無垠,然而公路網(wǎng)卻遍布沙漠。這里有向?qū)罚梢哉f是四通八達。張翰東率領(lǐng)一群年輕人,行駛在原法拉利拉力車賽的路上西行。他們晝夜兼程,輪班駕駛,第二天就趕到阿爾及利亞的第二大省府阿德拉爾。接著又到阿爾及利亞最西部的交通樞紐——廷杜夫,他們決定先不去摩洛哥,而是選擇西南方向的西撒哈拉。因為已故臺灣著名女作家三毛,就是在西撒哈拉沙漠曾兩次目擊UFO。為此,她曾多次在電視上作證,證明在撒哈拉大沙漠中的確存在外星生命和UFO的蹤跡。
王自治率領(lǐng)的第二小分隊,出了阿杰爾高原,沿公路向摩洛哥駛?cè)ァH龉陌滋焓强床坏降仄骄€的,只見一片白茫茫難分遠近。車隊慢慢駛向西南方向的沙漠中央,逐漸感到遠處有一片晦暗的東西逐步變濃,越來越清晰,隨著車速瞬間轉(zhuǎn)變成高聳入云的無邊懸崖。萊.讓告訴大家那就是撒哈拉大沙漠的中心——阿哈加爾山脈。向?qū)Ц嬖V大家,阿哈加爾堪稱非洲的奇中之奇。
阿哈加爾雖然稱為山脈,其實是一個花崗巖高原。火山巖漿在花崗巖土堆積到180公尺高形成玄武巖,碎裂成一大堆熔渣模樣。由火山巖構(gòu)成的巖塔、巖柱和巖針,蔚為壯觀,巖漿冷卻后,碎成長陵柱型,一般如風琴管,有些則像一束束豎著的巨大蘆筍。在方圓777公里范圍內(nèi)共有三百根石柱,使這一奇景更令人稱奇。萊.讓說:“二千多年來,與阿哈加爾結(jié)下不解之緣的游牧民族圖阿雷格人,稱此地為阿塞克拉姆,意為世界的盡頭。
萊.讓接著簡單介紹了阿哈加爾的圖阿雷格人,他們身材高大,皮膚較白,引人注目。男人從青春期開始便戴上面紗,據(jù)說是防止魔鬼從嘴巴進入人體。族中女人出門都不戴面紗,有權(quán)處理家務(wù)。
1881年,他們聽說法國人計劃建造穿越撒哈拉沙漠的鐵路,他們感到將威脅其生計,就把法國派到該地的路線勘察隊幾乎全部殺光。因此,圖阿雷格人對法國人有著深遠的影響,影響較大的是伯**1919年寫的小說《亞特蘭提斯傳奇》,描述這個女王安蒂妮亞,住在阿哈加爾的城堡里,引誘年輕的法國官員并將其殺死。
1928年在一個偏僻的洞穴里,當時最偉大的探險家路特參與搜索,他發(fā)現(xiàn)了巖石上畫著一個女人,Ru房涂成一片白色,于是宣稱她便是阿哈加爾女妖安蒂妮亞。這個三面懸崖環(huán)抱的“蘆筍森林”,還真是個令人生畏的地方。
再說張翰東小分隊進入西撒哈拉,境內(nèi)仍然是沙漠或半沙漠,東北是約300米的高原,地表波狀起伏,有孤丘散布。高原中部有深谷以薩基亞哈姆拉干河谷為最大,又稱薩基亞哈姆拉盆地。東部異常干燥,降水量極少,植物更為稀少,多為不毛之地。更多的是沙暴和塵暴。這里人口少,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僅有的人口中除了阿拉伯人之外,就是從事游牧業(yè)的柏柏爾人。他們每年都有一半的時間,用在撒哈拉沙漠的綠洲之間放牧。
秦乃正邊開著車,邊問美國外星人協(xié)會秘書長伊頓先生:“為什么外星人飛碟基地偏要在這戈壁荒漠上建基地呢?”伊頓說:“如果外星人在地球上果真有飛碟基地的話,那么,除海洋之外,戈壁沙漠是外星人飛碟的最理想基地。因為大量事實表明戈壁沙漠和大山山脈,茫茫乎人煙絕跡,卻是飛碟起降的好地方。如中國西北XJ、內(nèi)蒙、青海等地,雖然沒有撒哈拉這么大,但肯定是外星人建飛碟基地的好地方。”突然,秦乃正指著遠方:“你們看!”大家都以為是飛碟了,車開到近處一看,原來是柏柏爾族放牧人。
向?qū)紫冗^去搭訕,原來這里通用西班牙語,普遍使用阿拉伯語。柏柏爾人眼看暮色降臨,正好碰上一片草場一面讓羊群吃得飽飽的,一面停下來打起簡易的帳篷,準備在這里住上幾天。張翰東一想這是聯(lián)絡(luò)土著人的一個絕好機會,于是,下令科考隊也要在這里打帳篷,同他們在此地宿營。柏柏爾族人一聽,我們是環(huán)球科考隊的科學家,便喜出望外,當即指揮手下人架起篝火烤起了羊腿。科考隊員們更是異常興奮,紛紛拿出世界各地名貴的食品飲料,招待這些難得一見的土著人。
野餐中大家的興趣盎然,從沙漠內(nèi)外到天上人間。尤其是講到飛碟,柏柏爾人更是如數(shù)家珍,族人(可能是一大家子的頭領(lǐng))說:“在這里兩三天準出現(xiàn)一次,現(xiàn)在估計還不到半夜,說不準今晚就能讓你們見著。”說來也怪,突然吹來一陣風,把河溝邊的篝火刮得火星四濺。大家正在猶豫之間,有一個黑乎乎的東西正在天空中盤旋,那上面一絲光亮也沒有,更沒有一點聲音,只是有一股氣浪吹得火苗亂跳,地上的草也在左右搖動。轉(zhuǎn)瞬間那個黑乎乎的物體變成黃色,且漸漸發(fā)亮。就這樣圍著篝火轉(zhuǎn)了幾圈,須臾,就向西北方向消失不見了。飛碟走了,但大家一直興趣未減。艾利克斯請問翻譯:“這里有飛碟基地嗎?”族人說沒發(fā)現(xiàn)基地;張翰東也問:“飛碟上曾下來過人嗎?”聽別的族人說過,可我們沒見過。時間已過半夜了,科考隊員們?nèi)允桥d猶未盡。
第二天,柏柏爾族人便吩咐柏柏人多陪送一段路。確實,一路上看到幾次飛碟,卻沒見到外星人基地在哪。一路西行穿過了斯馬拉,繞過了西撒哈拉共和國首府阿尤恩,繼續(xù)西行30公里,直接來到了大西洋東海岸。
西撒哈拉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達900公里。沿海多低洼地,最高海拔僅200米以下。眼看夕陽西下,張翰東下令找塊高地打起帳篷宿營。科考隊員們舍不得離開柏柏爾人的友情,都想好好陪他們一宿,明天就要北上摩洛哥了。
柏柏爾頭人吩咐同伙,帶著魚叉弄幾條魚來吃,大家把帳篷架好,篝火點著專等叉來魚煮,年輕人就推崇萊.讓講段這里的故事。他說在大西洋東海岸有一條最危險又荒涼的海岸,葡萄牙海員稱為“地獄海岸”又叫“骷髏海岸”。這里充滿危險,有交錯水流、八級大風,令人毛骨悚然的霧海和深海里參差不齊的暗礁,令來往船只經(jīng)常失事。
瑞典生物學家安迪生來過這里,他大聲呼喊:“我寧愿死也不要流落在這樣的地方。”數(shù)億年來,由于風的作用把這里的巖石刻蝕得奇形怪狀,猶如妖怪幽靈顯現(xiàn)出來。1943年在這個海岸沙灘上發(fā)現(xiàn)12具無頭骸骨橫臥在一起……。
大家正在聚精會神地聽著,忽聽從岸邊傳來“咚、咚”的敲擊聲,或許是黑天的原因,其共鳴聲傳得很遠、很遠。大家“嚯”地一聲齊刷刷站起來奔向海岸邊。原來這塊高地是由珊瑚礁圍成的半島,只要用棍子隨便敲擊哪一塊礁石,都會發(fā)出悅耳的“咚、咚”響聲。這種聲音還能從別的礁石縫里傳出來,真是十分神奇。李大剛和秦乃正奪過魚叉頻頻敲擊起來。不敲不知道,一敲嚇一跳。
只聽“轟”的一聲,在他們附近的灌木叢里像是升起來一朵黑色蘑菇云,數(shù)以萬計的蚊子飛騰起來,成群的蚊子分散開來,像黑色煙霧一樣,把人們團團圍住,兇猛地叮咬他們。蚊子群越聚越多,密集得超過了狂風暴雨,人們差點都窒息了。稍一張口,嘴里就飛進幾只蚊子;鼻子呼吸也一下子吸進幾只。大家對突如其來的蚊子束手無策,無論你是亂拍亂打、亂蹦亂跳,也無法擺脫這些蚊子的進攻。
還是柏柏爾頭人經(jīng)驗豐富,他帶領(lǐng)大家迅速遵循原路,邊消滅蚊子邊退回到帳篷里。到了帳篷里又噼噼啪啪拍打了半個小時,才將鉆進帳篷內(nèi)的蚊子消滅光。蚊子群總算打退了,大家又湊到還沒熄滅的篝火旁,細細地觀察被打死的蚊子,這才發(fā)現(xiàn)它們的長相十分猙獰:蚊子的腿腳和身上長著細細的黑毛,又尖又長的嘴像一把把黑色匕首,吸足血后的肚子像一顆顆櫻桃。人們問頭人,這是何種蚊子?怎么會如此之多呢?頭人笑呵呵地說:“這就是撒哈拉大沙漠的景致,這也是西非海岸的精靈。”這時,有些蚊子還是盤旋在篝火周圍,嗡嗡地叫著不肯散開。人們不得不趕緊熄滅篝火,惶惶進入帳篷提前休息了。
王自治打來電話,告訴張翰東他們早于兩天前,就抵達了摩洛哥的薩非港。還說趙曉敏等三人昨晚就來到了薩非港,一切都相安無事。另外,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已委托摩洛哥政府,為科考團準備好了兩艘遠航大西洋的‘哼、哈號’姊妹機帆船。現(xiàn)在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差你們了。
張翰東及小分隊一聽,各個抓耳撓腮著急起來。還是隊長主意正,驅(qū)車來到西撒哈拉首府阿尤恩,經(jīng)過一番聯(lián)絡(luò)、申請,政府決定讓科考隊乘坐軍事小型飛機,下午就直達薩非港。
摩洛哥王國是北非西北部的一個國家,該王國東南與阿爾及利亞接壤,南部緊鄰西撒哈拉,北隔直布羅陀海峽和地中海與西班牙相望,西部瀕臨大西洋。北緯三十度線在摩洛哥南部穿過。這里最早的居民是柏柏爾人,自七世紀阿拉伯人進入后,于八世紀在這里建立了第一個阿拉伯王國。穆罕默德六世國王是該王朝的第23位君主。這里為地中海式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濕潤。年平均溫度為20度,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
由于斜貫全境的阿特拉斯山脈阻擋住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熱浪的襲擊,摩洛哥常年氣候宜人,花木繁茂,贏得“烈日下的清涼國土”的美譽。尤其是這里風景如畫,還享有“北非花園”的美稱,成為全世界的旅游圣地之一。
張翰東一行人來到摩洛哥的薩非,這里沒有大城市的喧嘩,更沒有現(xiàn)代都市的繁榮,只是摩洛哥西部不大的港口城市。他們下了飛機,只見趙曉敏等三人、王自治率領(lǐng)二分隊人員,以及摩洛哥政府官員,都等候在此。下飛機后,直接把他們送到摩洛哥薩非市最好的花園住宅——利亞德式(摩洛哥)別墅。這座僅有四層高的獨樓,面對大西洋視野廣闊,美輪美奐的夕陽灑滿人環(huán)。
摩洛哥政府官員舉行了盛大的宴會,招待環(huán)球科考團的大會師。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大家議論著一路上的新聞。中國宇航局副局長常庚說:“這樣議論太亂,依我看,今天三路科考隊員在薩非市會師,不如每一個方面出個代表,說一、兩件蹊蹺的新聞,怎么樣?”大家鼓掌表示贊成。
首先,王自治小分隊萊.讓說:“我們分隊從撒哈拉來到摩洛哥發(fā)現(xiàn)了兩件怪事:一是這里的毛驢是一道獨特的風景。毛驢蹄叩擊石板路地面、工匠鋪響起的敲擊聲、清真寺傳出的誦經(jīng)聲……交織成非斯老城千年不變的交響樂。故被稱為“毛驢王國”;二是在摩洛哥的瓦湯巴地區(qū),人們常看到在熊熊燃燒的爐火旁,站著一頭身軀龐大,頭上有一對棕色彎角的大頭牛,它張著大嘴,呼呼地喘著粗氣,隨著嘴巴的一張一合,爐中的火苗就熊熊燃燒起來。或在寬敞的打麥場上也站著這樣的牛,當人們揚起麥子時,它呼出一股股粗氣,把麥子的灰塵吹凈。牛怎么能像鼓風機一樣呢?這就是當?shù)爻霎a(chǎn)的名貴的——吹風牛。”
其次,張翰東小分隊由艾利克斯說:“我們深入撒哈拉大沙漠就一個目的,尋蹤外星人飛碟基地。在大沙漠中同柏柏爾牧人共同宿營五天,近距離地觀察三次飛碟,可惜還沒發(fā)現(xiàn)飛碟基地。”李大剛接著說:“要說蹊蹺新聞,我們在西非海岸宿營時,發(fā)現(xiàn)了珊瑚礁會發(fā)聲的島上,只要稍微敲擊該島,億萬只猙獰的蚊群便會蜂擁而至,勢如暴風驟雨般地襲來。這種奇特的蚊子,連我這動物學家還沒見過。”
大家期待已久的三名女隊員,像巾幗英雄一樣被簇擁在科考隊員之間,艾晶說:“趙曉敏早就寫好了《作客飛碟,遨游太空》的新聞稿,應(yīng)該請她先說。”趙曉敏回應(yīng)說:“你寫的《蘇伊士運河罹難,外星人拯救過程》更早,還是你應(yīng)該從頭講起。”愛麗絲顯然有些急了,她說:“現(xiàn)在不是在考場,又不是審查論文,簡明扼要地介紹一下情況,主要是給大家一個見面禮,這些文章早晚都要同大家見面,快講吧!”
趙曉敏說:“這半個月,去太空兩次,到撒哈拉一次。深入大西洋海底一次。由于通訊受阻,所以我們寫了很多的稿件,有機會將陸續(xù)發(fā)表。首先介紹我們第一次乘坐大壯的飛行器遨游太空的情景”:
在蘇伊士運河的大苦海罹難后,是外星人的救生器把正處于昏迷中抱著一團的仨人,打撈到外星人的飛船上。從嗆水、到創(chuàng)傷,甚至驚嚇,直到一周后,三個人才陸續(xù)蘇醒過來。這時,我們身上的一切用具包括手機、電腦等全都失效。當我們看到幾個外星人為我們治療和護理時,心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慰。愛麗絲帶頭安撫我們不要害怕,細致觀察,詳細記錄,這是難得的好機會,所以,我們堅定了這一信念。
可能是前天,昏暗的運河水下突然出現(xiàn)一道紅色的光芒,然后又迅速消失,緊接著一架飛行物突然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我想,若是飛機一定有很大的噪音。但其實不然,任何聲音都沒有。我們猜測是氣球?當這個龐然大物降落到距河底十幾米時,清晰而具體的扁平外形令我們大吃一驚。
哦!原來是飛碟。這架飛碟直徑約7米,底部扁平,頂部為圓錐形,高約2.5米底部有強烈的紅光,一閃一滅地探照著頂上有美麗的白色光芒,非常刺眼,若不是瞇起眼睛根本無法逼視。飛碟正在無聲響地繼續(xù)下降,在離河底約2米時靜止了。我們非常驚訝,以致全身無法動彈。當時也不知從哪來的精神,非但沒害怕,反而感到是喜悅和幸福。可惜,最遺憾的是我們誰都沒帶照相機,錯過了這一劃時代意義的鏡頭。這時,不可思議的事情發(fā)生了。
飛碟的下艙蓋打開了,一道樓梯垂了下來。我想一定會有某種生物要出現(xiàn),會是什么形狀呢?首先看到了兩只腳尖,心想大約是和人類相同的樣子吧?我們稍感焦急和不安。當對方全身出現(xiàn)時,乍看有些像小孩,待他下了飛碟面對我后,才清楚地看到,雖然他的身高只有130厘米,但絕對不是小孩。他站在10米之外,長著細而長的眼、黑亮的頭發(fā)和粗黑的胡須。身穿緊身綠色服裝,頭的周圍籠罩著一圈光芒,外面好像罩著透明的潛水衣,還包著一層泡沫;皮膚白并微微帶著綠,像患有肝病人的皮膚,但面帶微笑。我們想面對這種陌生人最好還是回以微笑。從對方的友善態(tài)度中,使我們明白他還是懂得了我們的意思。
趙曉敏問他:“您是從何處來?”
他略帶鼻音地說:“我從很遙遠的地方來。”
問:“您會說地球人的話?”
答:“是的!趙曉敏女士。”
問:“您們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答:“是我上司的心電感應(yīng)。”
問:“您的上司是誰?”
答:“去了您們就知道了。請!”
我們跟著他,從太空船的底部進艙。船的下端平坦,艙口沒有蓋,艙內(nèi)非常暖和,好像并沒有燈光設(shè)備,但自然的光亮照射四方。看不到任何儀器,地板是藍而無光澤的材料做成的。我們被讓到地勢較高的大椅子上坐了下來。椅子是用舒適的單一材料做成,無色透明,非常好看。對面一位外星人,坐在較高的小椅子上,正在把艙頂上的一小部分打開,整個機身仿佛置于野外,華麗透明。
他說:“你們一定為沒帶照相機而懊悔吧?”
艾晶問:“您是……。”
他說:“咱們是老朋友了,我就是大壯。”說著,便按著中國禮節(jié)站起來同她們一一握手。三個人感到無比的驚奇,已是幾百歲的大壯,竟然如此年輕少壯。
愛麗絲問:“您的漢語說得這么好,還會說什么語言?”
大壯答:“凡地球上的語言,我們都會說。”
趙曉敏問:“您來自哪個星球?”
答:“來自很遙遠的星球。”
又問:“那個星球距離我們有多遠?”
答:“關(guān)于星球的一切情況暫時不告訴你們。”“為什么呢?”繼續(xù)回答:“如果地球人不肯放聰明些,那目前我們平靜的生活將會受到嚴重的侵擾。”
趙曉敏問:“您到地球來需要多少時間?”
答:“瞬間!”
問:“我們可以去那里旅游嗎?”
答:“不可能。那里的空氣與地球不同,你們更無法承受那漫長的宇宙之旅。”
艾晶問:“您對于我們之間是如何稱呼自己呢?”
答:“我們同屬于人類,我們所在星球與地球相似。”
愛麗絲問:“你們經(jīng)常來地球嗎?”
答:“常常……,”用此形容詞尚無法完全表達,又補充說:“是經(jīng)常來。不過這是按我們的時間計算。若按地球時間計算,那就得幾千年來一次。”
問:“這次來地球有重要事嗎?”
答:“這次來地球主要是想知道地球人類的科技和文明,已發(fā)展到什么程度。因為人類是有未來的,未來是可以預測的,如中國的《易經(jīng)》那樣。而我們屬于過來的人,正像上次我留下紙條所說,我們的今天,是你們的未來。好了,你們想遨游太空嗎,讓我們立即啟程吧!”飛碟懸梯立刻收回,艙蓋無聲無息地合閉,飛碟頃刻上升到400米高度后,消失在藍天里。
趙曉敏告訴大家,我們寫的這些文章,將會在《北緯三十度游記.期刊》上陸續(xù)登載。就簡單說到這里。
愛麗絲說:“我給大家的第二份見面禮,是昨天大壯領(lǐng)我們暢游了大西洋海底飛碟基地。返回時,在西非沙灘上與我們告別。說這里人跡罕至,利多弊少。臨分手時說我們還會見面的,并交給我們一張紙條,用七言律詩贈給科考隊員們:
“雙腳踢開紅塵路,一肩擔起古今愁。
莫道前程無知己,不著文章費運籌。
自古神仙不可待,今生往事難苛求;
天若有情天亦老,大愛無疆在環(huán)球。”
(第六部第十章第五節(jié)結(jié)束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