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225)
- 北緯三十度游記
- 張弘
- 4743字
- 2009-09-29 09:39:15
第二部第五章
第五節(jié)(225)
遷甘孜盱衡全局蓄時待發(fā)
坐巴塘齊頭并進尋蹤XZ
環(huán)球科學考察團的三支科考分隊,相繼從峨眉山出發(fā)后,總部于5月19日也坐定北緯三十度線向西挺進。為此,環(huán)球科考團長趙睿正同聯(lián)合國宇宙開發(fā)署總長布萊德、中國宇航局常庚副局長,研究總部西遷事宜。一、要安排好西昌航天中心留守人員,包括對郵瓶的安全保衛(wèi)、科學研究、及對總部的聯(lián)絡(luò);二、總部西遷至GZCZ治州的巴塘,坐鎮(zhèn)北緯三十度線,以率領(lǐng)各分團務(wù)于5月25日開始,尋蹤世界屋脊。緊接著,十幾輛車拉著各部門工作人員及物資設(shè)備等,離開了峨眉山,直達川西的YA市。
YA市位于四川盆地邊緣地帶,座落在北緯三十度線上。市政府駐地雨城區(qū),年降雨量都在2000毫米以上,為全省的多雨中心,故有‘雨城’之稱。
在當今世界上,人們提到熊貓就想到中國,就想起SC省雅安碧峰峽大熊貓基地。為此,隊員們一到雅安就要去看動物活化石—大熊貓,車隊直接開到了碧峰峽大熊貓基地。碧峰峽大熊貓基地位于海拔1000多米的山溝內(nèi)。這里是四川盆地西緣向青藏高原過渡的高山峽谷地段,流泉、飛瀑、小溪隨處可見;翠谷縱橫,林木蒼郁,冷箭竹、樺桔竹漫山遍野。這樣的環(huán)境非常適應(yīng)金絲猴、云豹、小熊貓、白唇鹿等珍稀動物的生存,特別有利于大熊貓的生殖繁衍。
早在20世紀初,中國第一只大熊貓,就是在雅安地區(qū)的洪雅、寶興一帶發(fā)現(xiàn)和命名的。所以,把這里稱為‘大熊貓的故鄉(xiāng)’當之無愧。現(xiàn)在,瀕臨滅絕的大熊貓全球共有一千余只,由于汶川大地震后,由臥龍生態(tài)保護區(qū)疏散轉(zhuǎn)移來幾十只,現(xiàn)在這里大熊貓總數(shù)達到70余只,是全球最大的熊貓基地。
當科考團總部的車隊開進停車場后,便來到了碧峰峽游客接待中心。接待中心建在一處山頂平臺之上,這里的視野非常開闊,氣勢恢宏,建筑面積達二萬多平方米,有人稱其為‘小布達拉宮’。大家在一個可容納2000人的茶樓上,喝著茶休息后,便跟著這里的向?qū)В仙饺タ创笮茇埩恕?
沿著蜿蜒的山坡上行,就看到一幢幢位于深林之間的歐式別墅,那就是熊貓的家。據(jù)說熊貓在這里家的居住面積,比在臥龍熊貓中心還要大10多倍。每一家的居住都要按熊貓的雌雄、習性等搭配,平時放養(yǎng)在圍墻內(nèi),每天都有熟悉它們習性的飼養(yǎng)員照顧。有專業(yè)的科技人員、醫(yī)生陪護著,以便讓它們幸福快樂地生殖繁衍。
整個景區(qū)到處都是郁郁蔥蔥的竹林,還有熊貓的繁殖場、幼兒園、醫(yī)院、科研所等配套設(shè)施。正是由于這些諸多方面的努力,使其成為世界最大的熊貓基地,也使瀕臨滅亡的物種得以生存和繁衍。為此大熊貓成了中國的國寶,并作為動物大使為世界各地的人們,展示了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現(xiàn)實。
車隊繼續(xù)往北開,距雅安16公里來到了蘆山縣雙石鎮(zhèn)圍塔村,這里位于北緯30度18分,其地貌有個世界最大的漏斗,堪稱世界一大奇觀。這個漏斗長徑6000米、短徑3000米,深800米。大漏斗內(nèi)還分布著73座小山,漏斗內(nèi)形成了獨立封閉的水系。最為稱奇的是在這個大漏斗中,還居住著一千多口人哩。這個圍塔大漏斗比蜀南文興的大漏斗(長徑650米、短徑490米、深208米)還大十倍。與美國的阿里希波大漏斗(直徑330米、深70米)相比更是巨無霸,堪稱真正的世界第一大漏斗。
為了搶時間,他們離開了雅安,車隊沿著318國道行駛了2個小時,來到了瀘定縣。這里山峽疊嶂,水流湍急。車隊來到了瀘定橋,有人提議下車休息一下。瀘定鐵索橋始建于1705年的康熙年間,古為川、康間的交通要道,是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鐵索橋之一。其凈距長100米,凈寬2.8米,橋面距枯水面14.5米。由鐵錨固定于兩岸,在九根鐵鏈上鋪木板以供人馬行走。另有四條鐵鏈做兩旁護欄。1935年因中國工農(nóng)紅軍在長征途中,英勇強渡這座瀘定橋而一舉聞名。
車隊繼續(xù)奔向全世界排名第十一高峰的貢嘎山。大約一個小時就來到被譽為‘蜀山之巔’的貢嘎山自然保護區(qū)。大家向西望去,正是在峨眉山金頂上西望的那座銀光閃閃的雪山,當時遠在天邊,此時卻近在咫尺。
貢嘎山是橫斷山脈中的最高峰,也是青藏高原以東的最高山峰。其主峰周圍6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5座,主峰呈金字塔型角峰。遠眺貢嘎山主峰猶如一座巨塔,雄峙于群峰之巔,晶瑩剔透,銀光閃閃。為此,時常引來世界各地的登山者,到此一顯身手。科考隊員中也有地質(zhì)、地理學家等,其中也不乏有登山愛好者提議登山,但都被趙睿隊長婉言謝絕了。理由是必須在三個分部之前,總部要最先到達巴塘,以迎接會師再共同進入XZ。此時,只能簡單的游覽一下。
貢嘎山之奇特,不僅在于其高、雄、險,而在于垂直氣候帶譜明顯。五月的貢嘎山,正是‘眾木蔽春塘,花落如墜鳥’。山下是初夏艷陽,青稞茁壯;山腰是明媚春光,綠草如茵,正是‘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山頂則白雪皚皚,銀色世界,海拔在5000米以上,終年積雪,冰川廣布,僅現(xiàn)代冰川達159條。規(guī)模最大的要數(shù)海螺溝冰川,自山頂下伸至2800米處,氣勢宏大,蔚為壯觀。整個貢嘎山七個氣候帶,形成了多層次的草地、森林植物帶,滿山遍野的珍稀動物帶,及特有的自然景觀。使科學家們摩拳擦掌,總想一展才華;更使觀光的游人駐足,甚至流連忘返。
“***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約;
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約……”
清晨的太陽剛露出笑臉,一曲悅耳動聽的《康定民歌》,在廣播中向四面八方傳播開來,把疲憊的科考人員喚醒。他們住在康定情歌大酒店的服務(wù)人員告訴他們,昨晚你們車隊來住酒店時已很晚了,今天是康定***山的轉(zhuǎn)山節(jié),是康定人們一年中最歡快的日子。即每年農(nóng)歷4月初8洗佛日和5月13的賽馬日的活動,合并為一天來搞,改為轉(zhuǎn)山節(jié)日。難怪從早上5點,就呼喊著人們該起床上山了,全城頓時都熱鬧起來。
***山,藏族稱為“拉姆”,意為‘仙女山’。是藏族著名的神山之一。登上2900米的***山,康定古城盡收眼底。俯瞰山下,人頭攢動,五彩繽紛:省、市文藝團體在籌備演出的,民間藝人在準備表演的;地方小吃或商販在不停的吆喝叫賣的,更多的還是朝拜圣山的和旅游觀光客人。
這里最有名氣的,還是轉(zhuǎn)山節(jié)的賽馬場。康定是少數(shù)民族混居地,但在賽馬場上藏、漢、彝、回等民族,都混編在一起,按男女分組,具體還按一公里、五公里、十公里,甚至障礙賽等等。這種傳統(tǒng)賽事,饒有風趣地把各民族團結(jié)到一起。
總部決定22日前必須趕到巴塘,為此車隊加快了速度,出了康定,經(jīng)雅江、理塘直到金沙江東岸GZCZ治州的西部要鎮(zhèn)—巴塘縣。從三個分隊的進度看:一分隊由于李大剛遇險住院,最快也得24日出院,總部已同意25日直接由玉樹進入XZ的昌都。二分隊隊長伊頓來電話,昨晚已經(jīng)提前抵達巴塘,正準備同總部會師呢。
原來伊頓分團5月12日在麗江與三分隊的王自治分手后,沿著214國道向西北方向,直奔YN省DQCZ治州的香格里拉縣駛?cè)ァR宦飞弦令D同法國地理學家萊.讓咨詢:“西方人多有來這里找藏族的香格里拉,那是個什么地方?”萊.讓說:“香格里拉按詞義為‘心中的日月’,英語源于YN省西北部原中甸縣的藏語方言。
早在一千多年前藏文獻中有記載,與中甸縣古城藏語地名‘尼旺宗’相一致。后來經(jīng)《消失的地平線》小說的介紹后,成為一個特有的地名。美籍英國著名作家詹姆斯.希爾頓,于1933年寫成《消失的地平線》一書,書中描寫了中國雪區(qū)一個名叫香格里拉的地方。幾名西方人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四面由雪山環(huán)繞,大峽谷有金礦,人們似乎過著與世隔絕的封閉生活。經(jīng)過接觸,發(fā)現(xiàn)這里的人們仿佛失去了時間的意義,驚人的長壽。在這里有儒、釋、道等多種宗教長期共存,盡管信仰不同,但人們遵守著‘適度’的美德,彼此團結(jié)友愛,和睦相處,幸福安康。從此香格里拉成為一種永恒、和平、寧靜的象征。
當時最權(quán)威的《不列顛文學家詞典》解釋為創(chuàng)造了‘世外桃源’。后來美國好萊塢把《消失的地平線》搬上了銀幕,主題歌《這美麗的香格里拉》很快就唱遍了全球。從此,這一片想像的人間樂土,就成了‘伊甸園’、‘烏托邦’的代名詞。伊頓又問:“后來怎么找到這個地方了?”萊.讓接著說:“在即將告別20世紀之時,YN省DQCZ治州政府,通過一年多的取證考證和調(diào)查研究,最后于1997年7月14日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向全世界宣布了這一結(jié)論:從七個方面論證,香格里拉就在DQCZ治州的中甸縣。《消失的地平線》這篇小說的描寫中,在這里全部找到了證據(jù),希爾頓就是以迪慶為原型而創(chuàng)作的。”
“2001年12月17日經(jīng)中國政府民政部批準,將YN省中甸縣更名為香格里拉縣。從此,歷經(jīng)半個多世紀的尋找藏經(jīng)文中的‘香巴拉’王國,人們理想的‘世外桃源’總算得到了最為圓滿的答案。”
二分團的汽車開進了香格里拉縣,地處青藏高原南緣,橫斷山脈腹地,是滇、川、藏三省的交匯處,也是舉世聞名的‘三江并流’風景區(qū)的腹地。境內(nèi)雪山聳峙,草原廣袤,河谷深切。這里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有470座,蒼涼的茶馬古道和色倉大裂谷,都以其絕妙的景觀,為游人到來敞開懷抱。幾天來,按著香格里拉大循環(huán)旅游熱線,他們先后去了德欽、稻城、亞丁。所到之處,雪山突傲,大江婉蜓,林海蒼茫,峽谷深邃。真是‘高山藏幽谷,深海隱玄機’。由于時間已到5月24日,他們雖然舍不得離開這人跡罕至,卻珍藏著許多大自然的秘密的好地方,也只好當天晚上離開這里,來到了巴塘。
再說王自治率三分隊,自5月12日同伊頓分隊在麗江分手后,直接南下到云南著名的古城大理,艾晶提議要在這里游覽一下。他們觀蒼山、游洱海,又瀏覽了大理崇圣寺三塔,和蝴蝶泉,一天就這樣過去了。接著,又按著古絲綢之路,繼續(xù)南下,經(jīng)過云南的潞西,抵達中國西南邊陲小鎮(zhèn)瑞麗市。
瑞麗市的姐告邊貿(mào)區(qū),是我國在瑞麗江對岸唯一的一塊國土,是瑞麗出境緬甸最大、最重要的公路口岸,被稱為“天涯地角小深圳”。這里有中國邊境唯一的兩國街—中緬街,在100米長的街上,有上百家兩國的商品門市。當?shù)厝藦慕愀嫒ゾ挼榈哪窘悖k邊民通行證。好在科考隊員們都有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頒發(fā)的特許證,在環(huán)球科考中去任何國家和地區(qū)一律免簽證。三分隊就來到了緬甸的南帕卡,艾晶想起了趙睿團長在臨行前的一個原則:“坐定北緯三十度,北不過35度,南不過25度”。
王自治感謝艾晶的提醒,原打算經(jīng)緬甸在西去,到印度東北部的迪布魯加爾,再進XZ。現(xiàn)在決定改道去緬甸克欽邦的密支那。從這里再繼續(xù)北上,沿恩梅開江逆江而上,兩天才來到緬甸北部的得拉都鎮(zhèn),眼見北邊的開卡博峰擋住了北行的道路,只得繞過山峰,向西面的邊境線走去。
5月24日王自治叫通了總部的電話,趙睿說:“你們辛苦了,等XZ考察結(jié)束,再去印度也不晚。下一步就像一分隊那樣不用到巴塘了,明天是25日,你們直接進入XZ東南面的CY縣就完成任務(wù)了。”王自治慶幸自己反應(yīng)快,改的及時,動作迅速。
環(huán)球科考隊員熱切盼望的5月25日,終于來到了。這充分說明,一個多月來的考察探險告一段落,新的更艱巨的任務(wù)就要開始。人們誰不盼望踏上新的征程呢?
總部的車隊拉著全體工作人員,及所有物資設(shè)備,會同伊頓率二分隊,從巴塘縣出發(fā),西渡金沙江直達XZ東部昌都地區(qū)的MK縣。
昨天下午李大剛教授已出院,直接他們開車來到QH省玉樹縣的結(jié)古鎮(zhèn)住宿,今早大家一看李教授沒有問題,張翰東率一分隊全體人員,從QH省YSCZ治州出發(fā),一個多小時就進入了XZ東北的昌都地區(qū)。
王自治則率領(lǐng)三分隊人員,進入緬甸后從南絲綢之路改為直接北上,5月25日從得拉都鎮(zhèn)出發(fā),顛簸陸離地一直北上,通過中緬邊界,進入了XZ東南LZD區(qū)的CY縣。
這樣,環(huán)球科學考察團真正實現(xiàn)了三路齊發(fā)——尋蹤世界屋脊的第一步。
(第二部第五章第五節(jié)結(jié)束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