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215)

  • 北緯三十度游記
  • 張弘
  • 6813字
  • 2009-04-29 16:34:43

第二部第三章

第五節(215)

蜀南竹海忘憂谷

觀海樓上論西行

明媚的陽光,秀美的春天,姹紫嫣紅,萬物流蘇。滿眼桃紅柳白,草綠江蘭。杜鵑花火紅嬌艷,楊梅花星星點點;梧桐樹上的白花,怒放著紅蕾;棠梨花結成白色的繡球,伸出在兩樹中間;杉樹上的木菌,以自然剪修成圓板凳似的;被稱為植物活化石的桫欏樹,像孔雀開屏似的舒展著綠扇。萬物的生命力是多么旺盛,這就是五月那無比神奇的川南!

王自治和張翰東兩位科考團分隊長,昨晚見小夕已對倉頡造字問題,做出圓滿的回答,當即心花怒放,信心倍增。事先已定好早飯后立即返抵峨眉山,他倆回去是想忙于整理科學考察報告,隊員們急于同其他科學考察隊員們會師。早上七點多鐘就吃完了早飯,只等班師凱旋了。

“咚,咚,咚!”突然的敲門聲,王教授開門迎了上來。原來是珙縣文化館館長,帶來一位年輕的女人,他說:“我給你們請來一位僰人的后裔,是我縣優秀的導游員小何。這位是北大王教授。”導游卻主動上前同他握手,說:“我叫何玉霞,很愿以為你們服務。”王自治打量著這導游,長的本來已婀娜多姿,又打扮得如花似玉。他忙說:“我們已經確定今天返回……”館長沒等他說完就插話說:“那不行,縣長命令我一定要借著這個機會,把這塊風水寶地給宣傳出去。”

何玉霞說:“我聽新聞廣播說,你們考察了自貢恐龍和僰人懸棺。但蜀南‘四絕’中有兩絕還沒看呢?還有蜀南竹海和興文石海洞鄉,那可是天下第一大漏斗哇。”館長又勸說:“既來之,則安之。不差這一天。”說話間,張翰東也過來了,同館長拉了手,并一一作了介紹。

趙曉敏拉著愛麗絲已聽到了他們的談話,她說:“我們正想去看看這幾個景點。”隊員們也都湊了過來。同聲贊成她的意見。王自治對張翰東說:“咱也就得同意大家的意見。”說著,便禮貌地把導游讓到頭車上。館長也同大家告別,并送他們上路了。

秦乃正仍駕駛頭車,他問導游:“車往哪兒走?”何玉霞又轉身問王教授:“王教授先到哪里去?”王自治一時答不出來,秦乃正說:“客隨主便。既然你是導游,您就說算了。”她說:“珙縣有個正在招商開發的蜀南地宮,然后去興文石海,再去蜀南竹海正好路過。”

按導游的指引,車從縣賓館的珙泉鎮出發,兩公里的路,一會就到了蜀南地宮。三輛車直接開到了容洞口,一條大約100米長的人工平直隧道,石灰石巖層結構。走過隧道,便是一個大溶洞。地面是人工填成的大橢圓平壩,就是這里的自然停車場,足可停放100輛小車。科考對員們陸續下車,導游把大家引到橢圓平壩的盡頭,路向左右兩邊沿伸:左邊是緩緩的爬坡,一直是陸路;右邊沿斜坡向下,一條流量不大的溪流,一直是水路。

趙曉敏問:“這么好的旅游條件,怎么不開發呢?”何向導說:“目前經市、縣、鎮多次考察,尚不知溶洞有多深,水路有多長,哪里是盡頭,哪里是出口。這里的景色到底有多美,誰也說不準,所以正在引資招商。”

眼前是一個地宮殿堂,長100多米,寬30米,高有5米。地面平整,石筍林立。石筍絕不是倒掛金鉤式的,多是由地面長高的。其中有的猶如富婆,披金掛銀,像在炫耀著雍容華貴;有的酷似纖細的少女,從頭到腳纏滿珍珠瑪瑙,濃顯青春的麗質。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溫文爾雅。遍地是形態各異的‘瑪瑙’,隨處可見色彩斑斕的‘玉石’。珍珠吊頂,琉璃玉裝,富貴至極,讓人陶醉。

更有那動人的造型,如‘悟空戲如來’:大佛身高1.8米,身旁小猴高不足1米。猴兒好像一邊小便,一邊斜偏著頭,挑逗式地望著大佛,一副玩世不恭的神態,惟妙惟肖。‘神女峰’:像一尊體態修長的神女,慈祥地屹立著。他在為前往的勇士壯膽,還是為返回游洞的人指路?‘億年河’:水底光滑的鵝卵石,兩岸千姿百態的五彩壁,洞頂上星羅棋布的瑪瑙串。好像在告訴我們,這條陰河不只是經過了三皇五帝,可能在幾千萬乃至億年前就已經形成了。誰不想看看億年前的河流是什么樣呢?導游何玉霞說:“這里洞外有久負盛名的蜀南溫泉,毗鄰有中外馳名的蜀南竹海,用不了幾年,這里很快就會成為旅游者的天堂。

游覽蜀南地宮后,車隊進入了興文地區。何導游說:“前面就是僰王山鎮,考察研究僰人的必得到這里。這里是我的故鄉,也是古僰人生活、戰斗和最后滅亡之地。”王自治說:“看來您年齡不大,還真有些獨到的見解啊?能給說說嗎?”

導游何玉霞說:“聽祖輩傳說,公元225年,諸葛亮派三路大軍南征,‘七擒七縱’降服孟獲。在途徑越溪河龍典場時,曾向僰人借道。僰人首領非但不允,還派兵在井里下了毒藥。諸葛亮最后就在今天的龍興大龍寺南竹灣,找到了一個清泉,并修造起一口水井,供士兵飲用。諸葛亮認為僰人兇悍,遠古倉頡造字時,將‘僰’字實事求是地造成‘棘’在‘人’上。解釋為棲身于荊棘叢林、虎豹出沒之地,故披荊斬棘的人叫僰人。于是,在同僰人的談話時,他對僰人的首領說,我有辦法使你們興旺發達。你們將祖先的尸骨放入棺木,用滑輪裝吊在懸崖上。可占天地二氣,能使人財兩旺。從此,僰人祖先的棺木就懸在了巖壁上。也就是我們抬頭看到的懸棺。”

說話間,車隊已進入“僰王故里”的大拱門里。導游讓隊員們下車后,她說:“這就是僰王山鎮,是興文縣最有特色的自然山水風景名勝區。這里的山形獨特,五條水量充沛的溪流經年不斷,68道多彩的瀑布,有聲有色,加之多有古老的僰人遺跡,構成了豐富的景觀資源群體。山、谷、溪、瀑、洞、竹、僰的完美組合。因此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和世界地質公園。”導游開始帶領大家登上僰王山。

僰王山原名叫博望山,總面積60平方公里。它平地突兀,四壁絕崖凌空。主峰黑帽山頂高聳如云,海拔達1180米。山上植被郁翠,竹海茫茫;山門溝谷溪流,瀑布湖潭,洞穴奇石等自然景觀,宇熔宙冶,渾然天成。由南向北五條溪流,在山門溝谷中穿行,形成數量眾多、形態各異的瀑布群。如綿延數百米,跌宕起伏的夢溪疊瀑;如白龍出洞,飛流直下的龍泉瀑。還有瀑前大喊三聲,雨點就紛至沓來的同聲瀑;甚至雨后,四面八方皆是瀑布的寶盆谷圍瀑。

這里的山川秀美,鐘靈毓秀。王自治說:“醉翁之意不在酒,更不在乎山水之間,而科考人員最關心的,則在于僰人的生活及消亡之證據。”僰人業已消亡,古寨空留其影,確誘人心神向往。自宋代起,這里便是都掌族(當時的僰族)的生息地。何導游說:“據興文縣志載,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五斗夷(僰人的一支)以此山為據點,起兵造反。故而博望山又名僰王山。”她說完引領大家參觀了僰人所建的大、小寨門,古城墻、古城堡等戰場遺物。

她說:“明朝萬歷年間,麻塘壩的僰人頭領哈大王,率眾兵就在這里參加了僰族的起義,被曾省吾十四萬大軍所剿滅。從此,包括我的祖輩在內,也同時為之犧牲。剩余的人們東躲西藏,或更名改姓。再也沒有人敢承認是僰人的后代,更沒有人敢用懸棺等一系列僰人的習俗。就這樣,全中國第57個少數民族,在歷史上徹底的消亡了。以懸棺為代表的獨特的僰人文化,歷經千載,已成為宜賓旅游文化的精華。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蘊藏著僰人悠久的歷史。至今已成為廣泛流傳的、神秘動人的傳說。”

為抓緊時間今晚要趕到峨眉山,車隊又趕往興文縣所在地中城鎮。在街上吃了點便飯,就直接開到了石海洞鄉。距城南25公里處的興堰、石林兩鄉一帶,景區面積達14萬平方公里,是一個以巖溶地貌為主的景區。地表的石林怪石雄蜂,同地下充滿幻景的龍空神洞,形成的獨特風貌。石海洞鄉是我國喀斯特地貌發育最完善地區之一。地面怪石林立,如云南路南石林;地下溶洞縱橫似桂林蘆迪迷宮。天下奇觀集于一地,上下相映,并與恐龍、竹海、懸棺共列為“蜀南四絕”。

大巖灣中享譽石海洞鄉‘三絕’之一的大漏斗,呈橢圓形,長650米,短距490米,深208米。環形絕壁,四面光峰,其規模及形態天下罕見。美國有個叫阿里西波漏斗,直徑300米,深70米。號稱“世界之最”。但與興文大漏斗相比,整整小了一半。因此石海洞鄉的大漏斗,才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大漏斗”。

導游何玉霞說:“這個大漏斗已經存在500多萬年了,是一個喀斯特地質塌陷坑。當地百姓稱其為‘天盆’。原來這是一個巨大的地下溶洞大廳,因受地下河流的不斷沖蝕,和溶蝕、擴大,使洞頂巖失去支撐。加之造山運動的作用下,多次崩塌,形成了這個無比壯觀的地坑。它有三大特點:一、兩大洞穴緊密相連,使天下第一洞與天泉洞融為一體,堪稱一絕。二、大漏斗腰間有一條2.5公里的環形小道,可繞大漏斗欣賞一圈。既可賞景,又可清楚地觀察漏斗巖層各層次遺留下完整的地質剖面。三、大漏斗四周有20多個天然景觀,如一顆顆熠熠生輝的寶石點綴其間,烘托了大漏斗的神秘與博大。故此,被稱作石海洞鄉的‘三絕’。

導游說:“這20多個景點,以形態各異的姿態,無不在演示著古老又神秘的傳說。很值得一游。”張翰東問:“繞一圈得多少時間?”她說:“快走也得一個小時。”王自治說:“沒時間看這么多了。”大家都沒做聲,唯有趙曉敏不同意說“環球科考不應該受時間限制。再說我還要發新聞稿呢?總得拍幾個照片吧?”王自治無言以對。張翰東同他商議后,只得讓秦乃正和李大剛兩輛車先去蜀南竹海,爾古插話:“在蜀南竹海博物館等我們,我們隨后就趕到。”愛麗絲說:“我也想跟趙曉敏去多看幾個景點。”這樣,艾利科斯也必得跟去了。

何玉霞領車去蜀南竹海,爾古做了四個人的導游。

“臥虎嶺”,進了石海從很遠處就看到高100米的懸崖絕壁,酷似一只猛虎橫臥在那里,故稱臥虎嶺。絕壁上的斑痕、裂縫、枯藤、野草是七彩斑斕的虎皮;長長的尾巴,豐腴的腰背;兩個天生的山洞,正好處于眼睛的位置。整只虎形態逼真,神氣活現,名曰‘鎮海之虎’。

“迎賓石”,在景區彎道旁,屹立著一尊高33米,圓柱狀的孤石,像是在恭敬地歡迎游人光臨。傳說億萬年前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東海龍王舉行壽典時,悄悄來到蜀南竹海領略秀美風光。玉帝得知龍王犯了天條,派三太子下凡,用鎮海神塔把巡海大將砸成肉泥,也使鎮海寶塔陷于泥中,化成石柱——迎賓石。其實,它是碳巖溶蝕作用下的殘存溶柱。

“夫妻峰”與“八戒求婚”,傳說玉女下凡投奔石娃為妻,后來二人招雷轟,化作堅貞的石夫妻,并緊緊相抱,永不分離。但移步換景,離這一里地再看夫妻峰,玉女變成了豬八戒。只見長嘴高蹺,打拱作揖;石娃變成了一位古裝淑女,長袖遮面,扭扭捏捏,恰是豬八戒求婚狀,看后惹人捧腹作樂。

“天涯望歸人”,沿夫妻峰南行一里,就看到一大片白色的石灰巖上,如一座碩大的冰山雪峰模型,中央一大塊高近6米,如一朵巨大的蘑菇,稱蘑菇石。如在旁邊石峰半腰平視,蘑菇石成了一位望眼欲穿的妻子,在那里等著遠行的丈夫歸來。

“龜熊石”,在大漏斗不遠的山腰間兩塊石頭,大的像一條憨態可掬的狗熊;小的像一只精悍靈性的烏龜。烏龜面對龐然大物,并不退讓,昂頭進攻,反而把熊搞得目瞪口呆,稱作金龜斗貓熊。再往南行,兩旁石山相連,怪石林立。進入崎嶇彎道,有七位婷婷玉立的仙女恭迎山中。這是著名的‘七女峰’,原來是七根高7—10米、直徑4—6米橢圓形的石灰溶柱。在七位仙女右面的石山下,有一根6米高的優美石芽。正如一位美麗的牧羊姑娘,四周一片低矮的石芽,就像一群潔白的羊,在盡情地吃草。

在張翰東的催促下,爾古駕車從大巖灣、小巖灣,經過中城鎮上了去蜀南竹海的二級公路,車開到五礦鎮時,爾古問分隊長:“前面有一塊海綿地帶,是否去考察一下?”艾利科斯首先贊成說:“反正也順路。”研究地球物理的張翰東也同意了。

車又下了公路,立即來到了長寧縣的富興鄉,在十里村的一條峽谷口的洼地里停下了。一個大槽口地形里,一個長2公里,寬約半公里的地帶順勢而臥。艾利科斯第一個走了上去,好像下面墊了彈簧,悠悠晃蕩。大家也紛紛走了上來,輕手輕腳的舒行緩步,地在微微顫動。趙曉敏性子急,想一躍而過,想不到越跑越顛,甚至要有滅頂之感。旁觀者清,張翰東抬眼一看,大地像海浪般起伏,顫動波擴散至幾百米遠。愛麗絲嚇出了一身冷汗,匍匐著身體,就像小狗爬行的樣子,總算過去了。

村長和村民們逐漸圍了過來,張翰東急忙過來同他們攀談起來。當地農民把這塊海綿地叫著‘爛海子’。這塊土地黝黑綿軟,他們祖祖輩輩在這上面耕耘著玉米、黃豆等糧食。產量比其它的地都高,而且保水保肥,旱澇保收。村長說:“當年紅軍長征時,在川西草原上也是如履海綿,上面有草有積水,一腳踩空便會滅頂身亡。但這里的海綿地比川西小得多,而且這里的地從未陷實,人也從未陷沒,其彈性經久不衰。到這地上若沒有一兩天的功夫,還休想通過。”

張翰東說:“這里沒人來考察過嗎?”村長說:“市、縣、鎮里都來過人。有的派民工掘地探秘,結果挖了半天還是土,于地表毫無差別。”張翰東當即明白地告訴他們:“這地底下很有可能是古沼澤地的遺存,地下深處有地下水浸潤著厚層的爛泥所致。”他又告訴村民:“好在這塊海綿地帶對人,還是對莊家都是有益無害的。這不過是一塊神奇而獨特的地帶吧。”他為大家說明白了,也就見怪不怪了。

爾古駕車迅速地來到西大門停車場,見兩輛越野車整齊地停放在那里,就把車停在旁邊。大家步行來到了蜀南竹海博物館。博物館坐落在忘憂谷和墨溪的交界處,立體建筑在墨溪的水面上。川南民居風格,園林式布局,樓、臺、亭、廊相應相通。是我國第一家竹專業博物館,其宗旨是集竹文物收藏、保護、展覽、學術研究和社會教育于一體,以追朔千古民族文化,展示萬載竹類精華。共設六個展廳,一個竹園和一個作坊。分別陳列展示了旖旎的竹海風光,豐富的竹類資源,燦爛的竹文化和源遠流長的竹類工藝。

大家走進博物館,爾古在做著導游講解。但趙曉敏早已耐不住自己的急性子,她把六個展廳瀏覽一遍,先概括了解,然后再重點參觀。其原因是,自幼受爸爸的感染熏陶,酷愛中國的竹文化。譬如,在飲食上“寧可食無肉,不可食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寫對聯“門對千棵竹,家藏萬卷書”等等。她進了博物館可以說如魚得水。

張翰東想的是盡快找到王自治教授。果然在竹文化展廳遇到了他們,當他們聽到長寧縣富興鄉的海綿地帶時,無不惋惜沒能親眼看到這一奇觀。王自治見人都到齊了,就建議抓緊時間游幾個主要景區,否則今晚上就到不了峨眉山了。

蜀南竹海總面積120平方公里,海拔600米—1000米。有500多個山丘,7萬多畝地上成片生長著58種翠竹。隊員們走出博物館,放眼望去,恰是一片綠色的海洋。真是人們旅游、度假、療養的圣地,給人以回歸大自然的切身感受。

忘憂谷是這里的核心景區之一。用楠竹建成的忘憂谷大門,竹門聯為景區畫龍點睛:

萬竿翠竹掃去滾滾紅塵

一溪清流奏出淳淳韶音

這里突出的特點就是幽和靜。景區內,濃蔭蔽日,綠色彌望,溪流縱橫,飛瀑傾瀉,極具游趣。向導何玉霞告訴大家:“這里是蜀南竹海的一個標志性景點。相傳曾有賢達人士在此隱居,自云‘樂而忘憂’,后人將這條幽靜的溪谷,稱作忘憂谷。”只見四野翠竹密集,竿竿挺拔。清冽的山泉,嘩然有聲,更加渲染了忘憂谷的恬靜。還有‘永通池’、‘石破天驚’等景點,也就是走馬觀花地瀏覽,然后就去了墨溪。

墨溪水色如黛,水中卵石縱橫,苔蘚遍布,墨碟爭飛。導游在回答問題說:“墨溪的水為什么是墨黑色呢?相關傳說有兩個:一是北宋詞人黃庭堅謫居宜賓時漫游竹海,當地人請他提字,他用楠竹寫下‘萬嶺箐’三個大字,隨手扔出竹筆落到溪里,把水染黑了;二是瑤箐為民間遍種竹林的故事,也是墨水瓶翻落水中所致。其實墨溪水色如黛的原因,是溪畔竹茂谷深,倒映水中所致。再是水中巖石表面長滿黑灰色的地衣的緣故。”

大家來到了翡翠走廊,只見老竹成行,新萱成陣,緊緊侍衛在路旁,竹子和竹稍拱合,形成一個幽深的隧道,景色異常悠雅深邃。導游說:“夏天這里是一個清涼的世界,冬天雪壓修竹,瓊花滿枝,別有情調。這里還是竹海琴蛙的樂園,每逢夏秋之際,蛙聲一片,悅耳動聽。”隊員們紛紛留影以作記行。

導游要帶去乘坐索道,想去看七彩飛瀑等景點。王自治覺得時間關系,不能走得太遠,附近有景點走一走就算了。導游何玉霞無奈,便領大家再走過翡翠走廊,從右側小山頂上過來,便是觀海樓。觀海樓呈六邊形,共八層,全高28米,除具有森林防火、通訊和電視轉播等用途外,還是觀看竹海,登高遠眺的好地方。科考隊員們看到這里的山山、嶺嶺,竹林激起萬頃綠波,在天地間澎湃,在眼簾里洶涌,真是全身心地體會到竹海之浩瀚、氣勢之磅礴、韻味之豐厚、風光之優美,真是前所未有。張翰東和趙曉敏眺望著西行漫道,她詠到: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張翰東雖然不是學文的,但他深知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離騷》中寫的詩句。充分地表現了詩人堅貞不屈的高尚品格和追求真理的頑強精神。

他們倆凝視著如鐵的西行漫道,遠近山巒,煙霧藹藹,若嶼若島,撲朔迷離。眼下的竹海,怒瀾翻卷,聲浪顯赫,動人情懷,催人振奮。

(第二部第三章第五節結束待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勒克县| 西藏| 麦盖提县| 巴马| 晋江市| 白朗县| 安远县| 犍为县| 龙胜| 根河市| 遂溪县| 江川县| 彰化市| 健康| 长武县| 沙雅县| 融水| 建水县| 库尔勒市| 无极县| 棋牌| 旬邑县| 文昌市| 高唐县| 肇州县| 宣化县| 清新县| 杭锦后旗| 福清市| 茂名市| 兰坪| 西峡县| 齐齐哈尔市| 抚松县| 张家口市| 虞城县| 西畴县| 绍兴市| 台江县| 无锡市| 岑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