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214)

  • 北緯三十度游記
  • 張弘
  • 5975字
  • 2009-04-15 16:53:02

第二部第三章

第四節(214)

僰人懸棺崖葬學說眾紛紜

史皇倉帝創造人間象形字

科考分隊從早上七點,在宜賓的流杯池招待所出發。三輛北京越野吉普車排成一隊,依次奔向云、貴、川三省的交界地,四川盆地的南緣—珙縣。

王自治坐在秦乃正駕駛的頭車上,滿懷著對僰人的神秘向往,急著踏上了去往珙縣懸棺的路程。一路上,山野縱橫,溝壑交錯。

張翰東坐在向導駕駛的第二輛車上,爾古邊走邊介紹那里的自然情況。珙縣的氣候宜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溫度17.5度,年降雨量1192毫米。

李大剛駕駛著最后那輛車,隊員們也是在議論著小夕昨晚對地球人的警告。他們同外星人的對話已經不止一次了,但認為這次問題提出的尖銳深刻,批評得恰如其分,值得地球人類深思,并立即付之于行動。

車隊在群山峻嶺中盤旋,一條清澈的南廣河,一直伴隨著車隊在湍湍流淌??瓶紙F的車隊很快就來到了珙縣的洛表鎮。在鎮里大街兩邊張貼著“熱烈歡迎世界科學考察團光臨指導”的標語。在大街中心,醒目地矗立著一塊石碑,上面書寫著“僰人故里”。這里就是2400多年前,僰人的聚居地。即東漢應劭注《汗書》所稱的“故僰侯國”。

途中,在秦乃正等人的要求下,王自治講起了僰人的故事:

自春秋戰國到秦漢兩朝,僰人大體活動區域就是以今天的YB市為中心,東可達ZZ市,西接近LS市;南到達云南的巧家,北臨近彭山。在這片廣大的區域里,靠以農耕為主。從漢代起,就與漢民族有著頻頻地接觸,受中原漢族文化的影響較大。但其僰人彪悍驍勇,早在周朝時,因協助武王伐紂有功,被冊封為“僰侯”,率先在西南建立了僰侯國。據史料記載,春秋時期他們被稱為“野人”,漢朝被稱為“滇、僮”,明朝則呼為“都掌族”。

由于其生活于荒野荊棘之中,素有“披荊斬棘”之美譽。練就了一代代都能驍勇善戰,故為歷代統治者所不容。在唐朝就曾受到過鎮壓。明朝萬歷年間,僰人頭領哈大王,在東面的興文一帶發動起義,后中央政府派四川巡撫曾省吾、總兵劉顯等人調動十四萬大軍,以更鋒利的武器優勢,對付冷兵器時代的英雄。顯然,絕不可能打敗裝備著大炮的明軍,勝負已成定局。后來攻陷了僰人的山寨,留下的只有被后人傳誦的僰人史詩。鎮壓時間持續了兩年,刀光劍影染紅了一座座草篷和溝壑,剩下的僰人紛紛逃離家園,藏匿在各山地的溶洞中。

秦乃正問:“僰人都逃到哪去了?”

他繼續說:“有些僰人民眾為躲避當朝的鎮壓,干脆把‘哈’姓改為姓‘何’,據當地人傳說,何姓人家即僰人的后裔。一個民族就此消亡了,而留下這個謎,就一直在民間流傳著。除了高懸在離地面百米的斷臂懸崖上的265具懸棺外,這個部落從此就銷聲匿跡了?!?

車隊已離開了洛表鎮,向著懸棺集中的麻塘壩前進。好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展現在他們面前。沿著一條坑洼不平的機耕道進入,兩邊不高的山崖漸漸地展開,田園及農舍漸漸出現。一條小溪從中穿過,偶爾看到山民在田間勞作,村姑在溪邊搓洗著衣裳,不時耕牛在長鳴。當地民風非常純樸,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每個人都顯得非常知足。抬頭望去,懸崖邊不時出現懸掛在半山腰的黑褐色的懸棺,這就是馳名中外的僰人懸棺,巴蜀一絕。

懸葬,是古代少數民族的一種葬式,俗稱“掛巖子”。同世界各民族的天葬、土葬、水葬、火葬、甕葬等方式沒什么差別。只是在懸葬形式的采用上令人難解。

車隊沿著大路往北走,路邊的樹木蒼翠,微風中散發著濃厚的鄉土氣息。科考隊員們下車步行約十分鐘,來到了懸棺較集中的麻塘壩。首先看到的是僰人文物陳列館,里面陳列著僰人曾使用過的器皿和工具,棺木里的隨葬品和使用過的銅鼓。還有僰人的復原蠟像,男的椎髻,短式左襖;女的髻長裙,皆赤足。

各地發現的懸棺葬,葬具與年代各不相同。福建武夷山地區的懸棺多系整木挖制的船型棺,屬春秋、戰國時期之物。隨葬品有大麻、絲、棉紡織品殘片、殘竹席等。四川珙縣、文興一帶多系整木挖制的長方形棺,其上為人字坡蓋,屬元、明時期之物。而珙縣洛表懸棺的隨葬品一般為竹器較多,另外則有木器、陶瓷、銅件、編織物等。隨葬的竹筷上還寫有漢字。能享受懸棺待遇的一般都為酋長、巫師、貴族等。而廣大貧民百姓根本就沒有這種待遇。

麻塘壩南北狹長,東西兩側奇峰挺拔,在陡峭險要的巖石之間,許多棺木半懸山崖。僅在懸崖峭壁上,現存懸棺150多具。這是懸棺最集中的地方。據《珙縣志》介紹,‘珙本僰地,僰人多懸棺’而得其名。現在,這里早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地原本僰人居住,又地處通向僰、滇的交通要沖,自秦漢以來建縣為‘僰道’,所以遺存的懸棺較多。

除麻塘壩外,另一處懸棺集中的地方,就是曹營鄉的蘇麻灣。距麻塘壩10多公里的蘇麻灣,陡峭的巖壁上分布著40多具棺木。這些棺木離地面僅二、三十米,較高的可達八、九十米。懸棺的崖壁上有許多紅色彩繪的巖畫,這些巖畫內容豐富,形象逼真,構圖簡練,線條粗獷。通常畫有動物、人物、武器、符號等等,是研究川南一帶少數民族歷史發展難得的資料,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觀賞價值。

看王自治對著巖畫不停地拍照,還真有些戀戀不舍的樣子。

麻塘鎮和蘇麻灣兩處懸棺的風格大體相似,其懸置方式有五種:

一是木樁式。在懸崖上鑿高、寬約15厘米的方形樁孔,插入木樁,然后置棺其上。由兩樁或三樁置一棺,也有一付樁置兩棺的。

二是鑿龕式。在巖壁上用人工開鑿長方形的橫龕,大小寬窄以能容納一個棺木為限。棺木橫置其中,另一側外露。

三是天然洞穴式。利用巖壁上的天然縫穴或溶洞置棺其內,供后人祭奠。其中又分為橫置和豎插兩種形式。

四是巖墩式。在可以躲避風雨的巖墩上放置棺木。

五是架壑式。利用天然巖洞或巖石的縫隙,將棺置其上。而另一頭架于陡峭的木樁上。棺木大都由楠木挖鑿而成,重達幾千斤。也有用木板制作的,頭大足小,重約幾百斤。棺木內的隨葬品,大多系明代的生活用品。

1981年全國懸棺葬學術研討會,在宜賓的珙縣舉行。會議期間,經過考察和評價,認為珙縣的懸棺最為集中、數量最多、保存較為完好,堪稱世界之最。而麻塘壩成為世界懸棺葬研究注目的中心,巴蜀這一特有的文化遺產,不但吸引著國內外專家、學者為之考察,而且還將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旅游者,來此駐足和觀光。

在珙縣轉悠了整一天,晚上縣政府和縣文化館的領導,安排科考隊員住在縣政府賓館。晚飯后,科考隊員們同文化館的幾位專家聊起了僰人懸棺的事。

秦乃正問,當時科學不發達,工具又落后,為什么要懸葬呢?

文化館幾位專家,曾多次參加省市關于僰人懸棺的考察研究。他們回答說:“我們也只能把多年來的猜測集中說一下。一是風俗說。僰人是游獵民族,生以山居,死當山葬,這是傳統的風俗習慣;二是瘟疫說。在高山森林里常有浩大的瘟疫傳播,人死后崖葬,可免去更甚的瘟疫流傳;三是對先人的敬仰。讓僰人的祖先‘人獸不可侵犯’;四是顯貴說。對以故去的先人,懸棺高掛,子孫榮耀,后人顯貴。

總之,僰人懸棺是他們對山水產生無比崇高的感情,死后葬在靠山臨水的位置,也表明亡靈對山的依戀和寄托之情。

藤野教授也提出問題:“僰人到底是怎樣將懸棺放到山崖上的?”

專家說:多年來人們多方猜測,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代表性的解釋,有如下幾個說法:

一、吊裝說。1973年9月公安部門曾偵破一起盜懸棺案。兩名盜賊公認,他們買了數百公斤粗鐵絲制成軟梯,上部緊綁在巖頂的大樹根部,一人望風,一人順梯而下至洞穴,再設法在崖壁上開辟一條棧道,隨后盜棺而出。這種學說認為僰人是反其道而行之。懸索下樞,自上而下用繩索吊棺木,然后,用同樣的方法鑿孔栽在木樁上。

二是、棧道說。懸棺是通過修棧道,運到懸崖上的洞穴中的。古人可能就像今天造房子搭架子那樣,沿著懸崖向上搭。當搭到洞口時便可將棺一層層遞上來,直至送于洞中。其證據是,現在乘竹筏沿九曲而游,還經常在兩岸的巖壁縫隙處,看到一些殘存的木料,這是安置懸棺后為確保其安全,而將棧道拆除的遺物。

三是、搭梯置棺說。搭長梯從崖底向上攀登,但二、三十米還算可以,如若一、二百米,從山下到洞口,可就鞭長莫及了。

四是、洪水說。可能當時山崖不高,河床常年潮起潮落,雨水沖刷至使山崖逐步升高的緣故。

當然,還有“隧道說”、“天外來客說”等等。懸棺因此蒙上了一層異常神秘的色彩。懸棺隱身在云霧繚繞的峭壁之上,充滿了永恒的色彩。它作為早已成為華夏文化發展中的一個奇跡,沉積了往日那逝去的回憶。

但王自治最為關心的。還是崖壁上紅色彩繪巖畫的符號,每到一處他都抓緊時間多角度地拍攝。原來他這次到四川,主要是研究兩件事。一是恐龍滅絕;再是“巴蜀符號”。從川南一代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器皿和物件上,它就記錄和研究了150多個“巴蜀符號”。在英國劍橋大學讀博士時,曾在《考古》雜志上發表了《當今世界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的著名文章。

在這篇文章中,他詳細介紹了這一地區,納西民族的東巴教巫師,用象形文字來書寫經書。到至今,仍用他們的先民創造的原始的象形文——東巴文字。這次來到彝人居住區,雖然多是伏羲、倉頡等后裔,但絕大多數早已同漢人交往。所以,這次來到川南納西和彝族地區,看到巖畫上有那么多的符號,就請教這里的專家。巖畫上的符號是什么意思?但他們的回答,仍是不知其詳。

王自治教授很是掃興。晚飯后,他以品茗茶的名義,把張翰東和趙曉敏請到他的房間。他首先沏了一壺茶,從撕開錫箔紙的茶袋起,趙曉敏就聞到了陣陣的茶香撲鼻而來。趙曉敏說:“想不到王教授還喜歡茶道哇!”王教授一邊沏茶一邊說:“我除了工作之外,有三個愛好。一是每天早上打太極拳;再是經常喝茶;再想閑暇娛樂就是下圍棋?!闭f著,斟滿兩杯茶遞到他倆面前。張翰東聞著茶味說::“怎么有股苦味?”沒等王教授回答,趙曉敏搶先說:“梅花香之苦寒來嘛,先苦后甜,才是真正的甜?!蓖踅淌谡f:“想不到你小小年齡,還熟諳茶道哇。來,喝一口品嘗一下,看誰能品出這是什么茶?”張翰東說:“我不懂喝茶,怎么也猜不出來?!壁w曉敏說:“我們都不常喝茶,您還是給提個醒吧。”王自治教授說:“我先給朗誦兩句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寫的詩吧:

“武夷溪邊粟粒芽,

前丁后茶相寵加?!?

沒等他讀完趙曉敏就插上話了:“我知道了,也給您說兩句宋代大散文家范仲淹的詩句,你猜猜看對不對:

“溪邊奇茗冠天下,

武夷仙人自古栽?!?

“你這丫頭,我在問你,你卻反問起我來了。好吧,既然你知道答案,不妨寫在紙上,然后咱對照一下,行嗎?”結果兩人的答案,一摸一樣:

“福建武夷山御茶貢品——大紅袍”

三個人哈哈大笑起來。王教授笑著說:“后生可畏呀!快喝茶吧?!壁w曉敏端起茶杯一嘗,不愧為貢品御茶,濃厚的醇香,頓時在口腔中回蕩,令人回味無窮,喝一口就讓人難以忘懷。

張翰東說:“醉翁之意不在茶?!蓖踝灾谓淌诹⒓醇t著臉,邊給他倆添茶邊說:“品茶是小事,我想順便請教點兒問題?!睆埡矕|說:“我就知道你想問一下外星人的事?!蓖踅淌谡f:“我想問趙大編輯,‘倉頡造字是怎么回事’,上學時教授是怎么講的?”趙曉敏說:“您也太客氣了,在前輩面前不敢放肆。”他說:“我只想知道現在講中文的對倉頡造字是怎么說的?!?

趙曉敏又喝了一口茶,說:“其實,搞中文的哪能不知道華夏漢字的始祖—倉頡造字呢?不過那都是神話傳說。盡管如此,自從有了文字,其意義可就深遠了。有了文字,原始人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了文字,原始人才有可能從愚昧走向文明;有了文字,原始人才能從落后走向發達;有了文字,人類才可以了解歷史;有了文字,地球人才能把握未來。所以,人類學家、考古學家都把文字的出現,作為人類文明的標志。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史,就是從有文字記載說起的。教授講課時也說過,文字的出現,是人類發展中的一次空前的飛躍??梢哉f沒有文字,就沒有人類的今天,更沒有人類今天的繁榮。”

她又喝了口茶水,說:“那么,文字是從哪里來的呢?當時教授說,不能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倉頡。倉頡是怎么回事呢,我就說不好了,”

張翰東說:“還是請王教授給說說,咱們也聽聽?!?

王自治說:“據《漢學堂叢書》記載:

“倉帝史皇氏,名頡,姓侯風。龍顏侈哆,四目靈光,實有睿德,生而能書......指掌而創文字?!?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傳說中的倉頡姓侯風,名頡,號史皇,人們稱它為倉帝,后來演化為倉頡。他生有龍首人身,臉上長著四只眼睛。不但聰明無比,而且仁厚愛民。嬰兒時他就喜歡拿筆涂字,隨著年齡的成長,倉頡便研究了天地萬物的變化。他善于把大自然的現象描摹在手上,漸漸就成了文字?!睆埡矕|說:“倉頡既然能創造文字,說明他不是神,而且是個人,起碼也是外星人?!?

王自治教授說:“到底是人還是神,咱不是能問問小夕嗎?”

張翰東說:“我早就猜到您想問小夕?!闭f著,他用同樣的方法,打開電腦,外星人小夕用意念功能來回答問題,只見電腦銀屏上寫著:

倉頡就是我們的法艾東人,講詳細點他是我小夕的親爺爺。早在6000多年前,我爺爺被派往地球,任務是教化地球的人類。為加快地球人類的進化,他當年主要負責研究出一種簡單易行的原始文字——最具雛型的原始象形文字。這種文字在即將研究成功時,法艾東派人乘坐靈龜形狀的飛碟(地球原始人稱作‘神龜’),把我們總部修改審定后的草稿交給倉頡。他看后非常高興,立即拍板確定,正式向地球人傳授這種象形文字。

《水經注異聞錄.龜書》引《河圖玉版》記載:

“倉頡為帝南巡,登陽虛之山,臨于玄扈洛納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以授之?!?

張翰東問:“這是什么意思呢?”

王自治用白話解釋說:“倉頡去南方巡視,登上陽虛山,到了一條大河邊,有一只大龜,紅色的甲殼,青色的花紋,這只龜駝文書游來,把這些書籍交給倉頡”

銀屏寫著:文字出現之后,人類才知道什么是榮辱、什么是羞恥、什么是禮節、什么是是非。文字在人類文明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我爺爺倉頡,并不是他一個人,創造了原始象形文字,如今,在中國的川南彝族地區,不是還在應用這種原始的象形文和彝文,在為祭祀記錄著嗎?但倉頡當時是負責整理文字的史官,是創造華夏文字的集大成者。所以華夏兒女乃至全世界人類,稱他為“史皇倉帝”。至今,還是那樣地熱愛他、敬仰他。

王自治高興地拿出《倉頡書》說:“我今天才知道《倉頡書》的出處答案了。僅僅是三句話,二十八個字的《倉頡書》,句句相連,字字緊扣。把‘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直到為實現和諧社會作為主要目標,原來說的是一個意思。‘天下為公,大同世界’,這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所有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繼,矢志不移,最求和向往的最高理想。原來華夏兒女所推崇大同世界的理論,竟出自上古時代的《倉頡書》。”

我們是多么希望每一位使用中文的人,和全世界研究古文字的專家學者們,能夠早日認識倉頡,認同倉頡造字,熟悉《倉頡書》。愿倉頡能永遠成為中國人乃至世界人們的心目中,不能忘懷的,最受尊敬的歷史人物。

(第二部第三章第四節結束待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南区| 田林县| 临汾市| 巴彦淖尔市| 精河县| 武夷山市| 图木舒克市| 当涂县| 紫阳县| 玛纳斯县| 马鞍山市| 祁阳县| 堆龙德庆县| 淮南市| 柳河县| 青浦区| 获嘉县| 邵东县| 木兰县| 永康市| 绥芬河市| 温泉县| 柳江县| 怀宁县| 紫云| 河池市| 德清县| 根河市| 延安市| 峨眉山市| 巫溪县| 东海县| 留坝县| 金昌市| 京山县| 玉树县| 鹿邑县| 龙胜| 安仁县| 金秀| 尉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