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3章 終取洛陽城

  • 慶之的野望
  • 趙隱王
  • 3218字
  • 2014-06-21 10:37:20

洛陽的寢宮里。元子攸一個人躲在帳幔后面,嗚嗚地哭著。虎牢關上,爾朱世隆和王羆不戰而逃的消息早已傳到了宮里。現在元子攸無兵無將,更沒有錢,他什么也干不了了。

“我大魏的列祖列宗啊,子攸無能,不能保社稷,被權臣控制還不算,島夷還來橫插一腳,洛陽眼看將要落入奸人之手啦!難道大魏一百多年基業,真的要毀于子攸之手嗎?”元子攸一邊流淚一邊哭訴著。

安豐王元延明和大臣高道穆走了進來。如今的皇宮里,人都逃散得差不多了,寢宮外幾乎沒有什么侍衛管,因此他倆才能如此輕松地走到這兒來。“陛下,您原來在這兒呀。”元延明道。

元子攸見有人來,擦拭掉臉上流得一塌糊涂的淚花,從帳幔后面慢慢走了出來。“原來是你們兩位愛卿啊。”讓人看見自己偷偷流淚,元子攸覺得很尷尬。

高道穆道:“陛下,虎牢關今早已經被元顥這個狗賊接管了。陛下知道嗎?”

元子攸點點頭:“朕已盡知了。”

元延明道:“虎牢關一丟,元顥大軍來到洛陽,盡可以朝發夕至。也就是說,他完全可以明天就到達洛陽城下。陛下有沒有想過退路?”

元子攸深深地嘆息一聲:“朕如今早已六神無主。眼看江山社稷將要易主,朕內心凌亂如麻。朕將堅守在這洛陽城里,與洛陽共存亡,這才對得起我大魏的列祖列宗啊!”

高道穆搖搖頭道:“陛下差矣。死于社稷,那是臣下們才干的,而且也于事無補。俗語有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話糙理不糙,陛下不如另投他處,暫避一時。微臣觀元顥和陳慶之二人,終不能同心合力,善始善終。等到那時,陛下再號令天下,舉兵反顥,則大事可成。”

元子攸感激地看了看高道穆:“多謝高愛卿,不,先生,在這人心散亂之時,仍然對大魏忠心不二,信心不移。先生先受朕一拜!”說著,便要躬身行禮。

高道穆連忙上前扶住元子攸,道:“陛下何必如此。眼上最要緊的,還是先想想往哪里移駕吧!”

元子攸低下頭,慚愧地說:“如今四處匪患,教朕往哪里投奔啊?”

元延明道:“陛下不如西去關中,在長安高舉義旗,招募兵馬,相機而動。待有人叛亂,元顥自顧不及時,東出函谷關,再一決高下!”

元子攸正在考慮是否可以去關中,旁邊高道穆馬上提出了反對意見:“安豐王此言差矣。關中久遭匪亂,又逢齊王自立,戰事連年不斷,如今早已荒涼殘破不堪,陛下前去,要等到幾時才能湊合出一支象樣的人馬來?”

元子攸問:“那按先生的意思呢,應當去哪里?”

高道穆回答:“唯今之際,只有天柱大將軍才有實力與元顥相抗。陛下要想盡快擊退元顥,不如先北渡黃河,駕臨河內郡,在那里發出詔書,讓天柱大將軍和上黨王帶精兵前來勤王。如果大將軍的大軍還沒到,元顥先來攻打,我們則完全可以再次離開河內郡,朝大將軍的晉陽進發。”

元子攸聽了這話,低頭不語。自從爾朱榮率軍離開洛陽回了晉陽之后,這段時間里,元子攸早已經過慣了沒有芒刺在背的日子,他可不想重新過上那種可怕的生活。

高道穆抬眼在他臉上掃了一眼,已經猜出了他的幾分心思,便輕輕地解釋:“微臣也知道,大將軍喜怒無常,讓人琢磨不透。但陛下想想,眼下哪里還有地方可供陛下安身?河北、青州都已殘破不堪,匪患未凈。大將軍是陛下抵擋元顥的唯一希望所在呀!”

元子攸抬起頭,仰天長嘆,緩緩地回道:“那好吧,事已至此,唯有如此了。”

高道穆看了看一旁不作聲的元延明,對元子攸道:“好,既然如此,事不宜遲,今晚便行。陛下與微臣等,外加十數隨從,這些人足矣。不能讓更多的人知道,免得生出事端來。”

元子攸一味地應承著:“好、好。”

元延明在一旁,嘴上雖然不說,但心里卻并不想跟他們一道北去投奔爾朱榮。如果去了關中,他還能算個權臣,控制著流亡政府的大部分權力;如果去了晉陽,一切都是爾朱榮說了算,他元延明算個什么呀。

夜晚,元子攸身穿便服,和高道穆及十數個隨從,趁著夜色,悄悄逃出了洛陽北門,朝黃河邊上跑去。

“先生,安豐王何在?”元子攸問高道穆。

“說不定已經去投靠元顥了。”高道穆很看不慣這種人。

元子攸嘆了口氣,繼續往北邊趕路。

天亮了,元顥率著大軍來到了洛陽城。元顥坐著玉輦,頂著華蓋,在陳慶之、元慧君、馬佛念、元暉業、楊昱、丘大千等將領們的簇擁下,處在大軍的最中間,悠然自得,好不得意。

在洛陽北門前,陳慶之騎著白馬,穿過大軍,來到城門前,對著城門樓上大喊:“大魏皇帝陛下駕到,還不速速開城迎接!”他知道,如今的洛陽城早已形同空城,只有傀儡皇帝元子攸和一些錢財太多一時走不了的達官貴人還在城里。

話音剛落,洛陽城門就被徐徐打了開來。安豐王元延明和臨海王元彧率領的皇家儀仗隊走在最前面,他們走到大軍最前面,看了陳慶之一眼,然后朝著元顥所在的位置,一齊拜倒在地,山呼萬歲。

元顥轉過臉來,看了看元慧君。慧君微微地笑道:“哥哥今日終于得償所愿啦!”

元顥笑了笑,招了招手,衛兵將玉輦推到前面來。于是,陳慶之讓到一邊,元顥的玉輦車駕行駛到元延明面前。元延明和元彧拜服在地,連忙道:“陛下駕臨,微臣等不曾遠迎,萬望恕罪。”元顥擺擺手:“恕爾等無罪,起身吧。朕已到城下,長樂王為何不出來迎接?”

“謝陛下。”元延明和元彧從地上爬起來。元延明接著稟報道:“陛......啊不,長樂王昨夜已悄悄逃出城去,不知所蹤。”他抬頭看見,元顥聽了這個消息好象有些不大高興,便立即轉移話題:“陛下,得知陛下將至,微臣等已將城中府庫封存清點,請陛下派人查點驗收。此處儀駕皆已完備,請陛下即刻進宮,登臨大殿!”

一聽“進宮”及“登臨大殿”等幾個詞,元顥恍若飄于云霧之中,頓時有些輕飄飄起來,這是他多少年來夢寐以求的呀,沒承想今朝都予以實現了,多少有些不大相信,偷偷用手捏了捏自己的手背。一絲痛楚傳來,看來這一切全是真的。“好,好。安豐王、臨海王,前面帶路。”元顥道。

“諾。”兩位王爺躬身前進,儀仗隊擁著玉輦一齊往洛陽城里走去。然后是元慧君,還有那一幫將領。

陳慶之策馬走過來,與元慧君并行。元慧君對著他嫣然一笑:“哥哥能有今日成就,全是你的功勞。”陳慶之也對著她報以一笑,挑了挑眉毛,道:“恐怕陛下不是這么認為吧。”

“不會的。雖然他并不喜歡我倆在一起,但你替他攻下的那些城池,他豈能無視?看著好了,大行封賞之時,他必然不會忘了你的。”元慧君自信滿滿的。一會兒,大隊人馬就穿過半個洛陽城,來到了皇宮里。

太極殿前,元顥走下玉輦,帶著眾人走上大殿,然后獨自走上玉階,來到龍椅前。龍椅寬大而舒適,金碧輝煌,兩邊扶手上兩條金龍扭轉著細長的身體,張牙舞爪,仿佛隨時都會飛騰而去。元顥伸出手,細細地摸索著龍椅上面這些做工細膩而考究的紋飾,心中久久不能平靜。為了這一天,他飄泊異國他鄉,四處奔走,為了得到蕭衍的兵力資助,不惜哭爹喊娘,完全不顧自己的尊嚴。為了這一天,他等待得太久了,吃了太多的苦。人生苦短,今生所愿既然已經得到了滿足,他決定,以后一定要好好享受這帝王生涯,不能再苦了自己。

于是,他小心地坐上了龍椅,面對著下面的親王和眾將,從容地道:“諸位且看朕,坐上此位象一個帝王嗎?”

眾人剛才散在大殿各處,將領們很多都沒進過這樣豪華的大殿,都在到處亂走亂看,陳慶之更是被眼前皇宮大殿的雄壯氣魄所折服,此時一聽元顥說話,頓時全明白過來,馬上都聚集攏來,拜倒在大殿中央,三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元暉業伏在地上,高聲道:“陛下本來就是帝王,就是這天下共主,如何只是象而已啊!”

元延明也不肯落了下風,急忙插嘴:“對、對,這龍椅這大殿,從來就是陛下所有的啊!今日只不過是物歸原主罷了。”

元顥端坐龍椅上,哈哈大笑,大聲道:“諸位愛卿言過了。不過,今后朕還有賴于諸位的鼎力輔佐,這大魏才能再次中興,不負祖宗的庇佑啊。諸位聽封。”

眾人一聽要封賞,都再次跪好。于是元顥給這些舉旗投降于他的元氏宗族大臣一一做了封賞,那些沿路收降的文臣武將,因為一路護駕艱苦,也被一一授以高官厚祿。封賞已畢,元顥道:“今后,諸位愛卿一定要盡力輔佐。只要帝國繁榮昌盛,自然不會少了諸位的榮華富貴!”

眾臣們又再一次山呼萬歲,氣氛十分熱烈。陳慶之只是在一旁低頭不吭氣,馬佛念、姜桃等將更是怒不可遏的樣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吉县| 玉林市| 龙口市| 宁明县| 兴隆县| 贵阳市| 任丘市| 山东省| 纳雍县| 府谷县| 建阳市| 威信县| 静乐县| 永康市| 宜春市| 新和县| 涟水县| 德州市| 孝感市| 修水县| 铜鼓县| 新平| 卢湾区| 广州市| 清水县| 昌邑市| 德清县| 喀喇沁旗| 偏关县| 达孜县| 麻江县| 林芝县| 永善县| 铜鼓县| 阿合奇县| 佳木斯市| 辽中县| 镇原县| 中方县| 大方县| 太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