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讒離君臣心
- 慶之的野望
- 趙隱王
- 3220字
- 2014-06-09 14:20:57
等這份奏章再次回到陳慶之的手中時,大軍已經推進到了大梁城了。
大梁城城主兵微將寡,自知沒有挑戰陳慶之的實力,也不愿意替爾朱榮和元子攸去冒生命危險,索性大開城門,將陳慶之的六千多將士迎接了進去。于是,陳慶之清點并封存好府庫,與城主一道在大梁城外準備迎接皇帝元顥。
大梁城城門口,旌旗招展,陳慶之將將士們分列成兩行,自己和城主立在中間,高高興興地等候著元顥的大軍到來。在等了很久之后,元顥終于來了。陳慶之和大梁城城主,以及幾位將領們都迎了上去。
自從越過大梁國的淮水邊境線以來,元顥和陳慶之所率的軍隊已經經歷過二三十場戰役,攻拔了無數城池寨柵,元顥也早已過了最初的興奮期,區區一座大梁城,根本沒辦法再讓他歡呼雀躍了。
只見他從碩大的玉輦上走下來,向城主這邊走來,一邊脫去身上的披肩。城主拜倒在他的腳下,他也只是平靜地說了一聲:“平身”,然后扶起城主,不咸不淡地夸贊了城主幾句就算完事了。
陳慶之也緊跟著上前去,向元顥行禮:“愿陛下千秋萬歲!”他朝元顥身后看了看,并不見元慧君的身影。他已經很多天沒有見到她了。
元顥臉上沒有一絲喜色,也沒有上前來扶陳慶之,只是說:“大都督,先起來吧?!彼粗悜c之誠懇的臉,說道:“這兩個月來,大都督連番征戰,確實辛苦了?!?
陳慶之笑了笑,道:“陛下謬贊了?!?
元顥并不想跟他客套,繼續說著自己的話:“軍中的事務,朕不是全懂,因此前方作戰的具體細節,朕從來不會過問,全由大都督自作主張??墒顷P于國中事務,朕還是要管的?!闭f著,他抬起了他的一只手,舉得高過肩膀,手上戴著做工精細的貂皮手套。身后的侍從一看他抬手,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將一封信函雙手遞上,塞進了他的貂皮手套。他將信函拿到面前,看了看信封,然后伸手遞向陳慶之,道:“朕不希望自己心愛的先鋒大將,公然違背朕的旨意。關于求討援兵一事,朕早已有言,無需再勞動大梁皇帝大駕,朕已有能力自行解決問題了。大都督也曾答應了朕,為何又再次寫信去討?”
元顥覺得自己現在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力,能夠從大梁皇帝的羽翼下慢慢掙脫出來了,依靠蕭衍越多,他在新建立的魏國里就越沒有話語權。他可不想象元子攸一樣,做一個沒有權力的傀儡。如果蕭衍給陳慶之增加了兵力,陳慶之的實力將會大漲,再加上這一路走來,陳慶之攻伐無數,軍功卓著,這一切勢必會影響到他元顥對于皇權的控制。
“這......”陳慶之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他低下頭,將信封中的信函抽了出來,這是他上報給皇帝蕭衍的奏疏。他看了看文后的朱筆御批,上面寫著:前次送中山王之軍,尚未到京,秣陵之兵暫不能發。
這句批注一下子讓他的心涼了半截。他原以為,如今北伐的形勢一片大好,圣上在了解了這邊的形勢后,不僅會補足原先答應的那一萬三千兵馬,而且還會調動數支數萬的大軍北上來接應,交由他來全權支配。沒想到,換來的卻是這么冷冰冰的一句話。
元顥站在那里,冷冷地注視著他。陳慶之臉上那失望的表情,多少有些讓元顥釋懷了。畢竟現在離洛陽還有些遠,攻城掠地,殺進洛陽,元顥暫時還離不開他。況且,陳慶之并沒有要到他想要的援兵,原有的皇帝與大將之間的勢力平衡并沒有被打破。元顥還需要戴上他那溫情脈脈的面紗,與陳慶之周旋,充分利用他的軍事能量。
他臉上的表情緩和了些,對陳慶之道:“這次的事情朕就暫不計較了。希望大都督以后有關于此類的什么事,有什么決定,能與朕一同商討,然后再決定是否實施。大都督,可以做到嗎?”
陳慶之雙手抱拳,低著頭道:“慶之遵命?!?
他覺得自己的戰功還沒有引起皇帝蕭衍的足夠重視,估計現在回京去,依然要呆在東宮的班房里,接受那婆娘的深情騷擾,負擔著被太子發現然后被腰斬的巨大風險。他還需要和元顥繼續合作,繼續攻城掠地,獲得更多的戰績,來搏取蕭衍的封賞。
元顥點點頭:“這樣就好。”他露出假惺惺地笑容,上前來拍了拍陳慶之的肩膀,然后越過陳慶之,朝城內走去。大梁城城主馬上跟了上去,替元顥介紹城中的情況,將陳慶之一人留在了原地。
城中大道上,濟陰王元暉業跟在元顥身邊,他見陳慶之只是遠遠地跟在隊伍后面,沒有進一步靠近的意思,便乘機偷偷地跟元顥道:“陛下終究是要取代元子攸,登上洛陽的大殿,做大魏真正的皇帝的。大魏的皇帝自然是要依靠魏國人的力量才能取得天下,如果陳慶之的那些兵馬到時候一直在陛下身邊,陛下終究是要受他掣肘的。”
元顥不動聲色,依然往前走著,觀賞著城中的樓宇、佛寺,并不轉頭看上元暉業一眼:“笑話。沒有陳慶之,朕如何打到洛陽去?朕還能依靠誰,難道靠你?”
元暉業依然緊跟不舍,壓低了聲音跟元顥說話:“此時陛下固然是需要他來打通去往洛陽的道路。但等陛下坐鎮洛陽,天下歸心時,陛下還需要他嗎,還需要再受蕭衍老頭子的制約嗎?”
元顥一下子站住了,問:“那依你的意思,朕該如何來做?”
元暉業想回頭看看陳慶之有沒有跟上來,元顥輕斥道:“別回頭!”然后又繼續往前走去。元暉業只好繼續跟著,在元顥身邊輕輕地說道:“陛下不如以大軍需要修整為名,將大軍留在此地,命陳慶之率本部人馬先行,約定在滎陽城前會合?!彼柿艘豢诳谒?,繼續解釋道:“陳慶之所部雖然兵力不強,但勇猛而剛強,一路打過去,定會損耗很大,陛下故意拖延,不赴滎陽之約,依陳慶之的性格,肯定不會等陛下到來,再實施攻城,因為時間上等不起。洛陽方面當然也不會甘心束手就擒,肯定會拼盡全部實力,與陳慶之一爭高下。那時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如果陳慶之勝了,滎陽必然歸于陛下所有,陳慶之的實力也大幅削弱;如果洛陽方面勝了,陳慶之就不會再有什么兵力,活著也得依附于陛下,而洛陽方面也再沒有了與陛下相抗爭的力量?!?
元顥一邊游覽著城中的風貌,一邊聽元暉業娓娓道來,不禁聳然動容?!按擞嬌鹾?。”元顥贊賞地道,“等下朕試著跟他說說看?!?
一行人跟著走在前面的大梁城城主、皇帝元顥、濟陰王元暉業,浩浩蕩蕩地穿過大梁城,來到城中官邸。元顥在官邸堂上坐定,陳慶之便將府庫封存物資的清單呈獻給元顥,元顥拿過來一一檢視著。
這時,后軍大將丘大千走了進來。元顥說道:“丘將軍,來得為何如此之遲?朕已到此城中多時了。”
丘大千跪倒在地,磕頭道:“陛下恕罪,都怪末將治軍無能。雖說軍中都是魏國的士兵,但他們都來自于各路不同的降軍,平時也互不統屬,如今突然被安排到一起,缺少磨合,不甚融洽,所以做事效率低下,末將也頗感吃力。末將懇請陛下寬容幾日,令末將在此駐軍數日,待各部調和融洽之后,再追趕大軍,同赴洛陽?!?
沒等元顥回答,元暉業也跳出來,道:“陛下,微臣所率軍中也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如果放任不管,恐怕臨陣對敵時會暴露出漏洞來,令敵人有可趁之機。”
元顥不樂,喝斥道:“就你們事情多,看看前軍大都督所帶之軍,號令清晰,紀律嚴明,進則進,退則退,這樣才會立于不敗之地?!彼D臉看著陳慶之,滿含愧疚地對陳慶之道:“大都督,你看看,這......你要原諒他們,他們帶的兵都是些混雜的部屬,不花些精力,恐怕難成大氣候。不如我軍先滯留于此,待軍隊訓練妥當之后,再行西進?”
陳慶之為難地道:“慶之恐怕這樣會貽誤了戰機,等爾朱老賊騰出手來對付我軍,我軍恐怕將無立錐之地,只好退回徐州去了?!?
元顥顯得也很為難,思索了一下后,道:“不如這樣,朕率大軍暫留于此,大都督先率本部前行,在滎陽城前等待大軍跟上來,會合后再共同對付滎陽城。如何?”
陳慶之在那里低頭不語,不知如何應答。元顥連忙又接上:“大梁皇帝陛下也曾親自囑托大都督,要好好聽朕的話,盡力輔佐朕。大都督還記得嗎?”
陳慶之心里很清楚,這是元顥故意設置的一個局,目的只是想讓他單軍往前沖罷了,但他不能說什么,他的任務就是幫助元顥殺奔洛陽,去做魏國的國君,他不能違抗蕭衍的命令,破壞這兩個皇帝之間的契約。陳慶之一抱拳,勉強地回道:“唯陛下之命?!?
“痛快!”元顥大笑道:“不愧是朕的前軍大都督。既然如此,大都督明日便可前行,去收取中牟和管城,然后在滎陽等朕大軍到來。如有什么物資上的需求,盡管提??!”
陳慶之稽首拜謝,但心胸中充滿了不平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