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逆命襲駝澗
- 慶之的野望
- 趙隱王
- 3199字
- 2014-04-21 11:21:06
一進大帳,曹仲宗就迎了過來,對韋放、陳慶之道:“本來叫幾位過來,是商討攻打渦陽城的。現在探馬來報,來救渦陽的援軍已經到了,這圍城之戰只好先放一放了。”
韋放急忙問:“魏國援軍現到何處了?”
曹仲宗楞了一下,道:“五萬大軍,為首的是魏國常山王元昭。前軍已到渦陽城西北的駝澗駐扎了,隨時會來蒙城攻擊我軍。”
韋放嘀咕道:“真的不是彭城來的......”
“什么?”曹仲宗奇怪地道。
“哦,沒、沒什么。”
“敵兵人數不少。本帥想聽聽幾位將軍的意見,這仗應該如何來打才好?”曹仲宗一下子沒有了昨天泰然處之的態度,顯得有些凌亂。
韋放低頭苦苦思索,半天憋出一句:“不如放棄蒙城,后退三十里安營,免得兩面受敵,等先對付了元昭的援軍再說。”
旁邊的馬佛念跳了起來道:“啊?剛來此地,未開一戰,聞聽敵軍援兵到來,就先后退?哪有這樣打仗的道理?將軍是不要軍心了嗎?”
韋放一臉羞容,啞口無言,狠狠瞪了馬佛念一眼。曹仲宗連忙解圍道:“馬軍主不要急躁,韋將軍也不過是說了一種可能的策略,本帥也并不一定會用啊。”
馬佛念別過頭去,心中氣未消。
曹仲宗轉過頭來看陳慶之,道:“陳將軍今日進了本帥大帳,還不曾發過一言。本帥倒想聽聽陳將軍的意思。”
陳慶之看了馬佛念一眼,道:“駝澗離此地,大約有四十里吧?”
馬佛念道:“是。”
陳慶之轉頭對曹仲宗說:“依慶之來看,我軍不如先聲奪人,率大軍直奔駝澗挺進,在魏國援軍來此的必經之路上截擊他們!”
曹仲宗楞楞地看著陳慶之,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呢。
韋放抬起頭來,看了看曹仲宗,又轉過頭來對陳慶之道:“陳將軍不會是開玩笑吧。元昭軍日夜兼程從黃河北岸趕來,五天即到駝澗,正是救城心切、士氣正旺之時,此時沖撞上去,無異于撞上刀口了。”
陳慶之道:“渦陽城主可能從我軍越過壽春城就關注到我軍動向并發出了求救信。這樣算來的話,元昭軍從出發到駝澗就不止五天了。從籌備到出發,再加上多日的馬不停蹄,兵不卸甲,雖然進軍神速,但是疲勞也是成倍地累積;來到面前卻沒有選擇直接出擊,攻擊我蒙城,而是駐留在駝澗,一定是元昭所部并沒有全部到達,到的只是先鋒部隊,以為駝澗到蒙城相距四十里,是個很安全的距離,他們想暫時在那里歇息,消除疲勞,等大隊人馬都到了,再作進一步動作。他們絕想不到我軍會突然殺到面前,攻其不備,沒有不勝的道理。”
韋放又道:“元昭軍來得如此之快,前部又都是輕銳精騎,我軍以步兵居多,以步兵迎戰士氣滿貫的輕騎兵,我看不到任何獲勝的希望。”
陳慶之回道:“我軍也可以將營中所有馬匹集中,組建一支突襲騎兵,趁夜黑而進。兵不在多,在于精,又有什么好怕的?”
曹仲宗道:“據探馬來報,元昭的前軍都在樹林間扎營。我軍若進擊,恐怕林中有埋伏,還有各種陷阱,如何敢進入林中?”
陳慶之哈哈笑道:“那就更好了。元昭軍躲在林中,到了夜里,肯定不敢出來走動。這時,我軍正好趁夜進入林中,劫他大營。”
韋放搖搖頭,轉頭對曹仲宗道:“末將看不到此戰會有什么意義。贏了也打不退元昭的援軍,不過是前突的先鋒部隊而已,敗了的話,反而會挫動我軍的銳氣,不劃算。兵法上常說,以逸待勞,末將以為,既然后退不行,還不如守好此城,靜觀其變,再作計較。”曹仲宗在旁邊微微點了點頭。
陳慶之道:“只要讓魏軍怕我們,這一戰就算是成功了,怎么能說是無意義呢。若幾位將軍有所疑慮,怕有風險,慶之請大帥給一支騎兵,慶之愿獨自前往。”
曹仲宗道:“慶之不可魯莽,出兵不是小事,大意不得。勞而無功,也是枉然。依本帥看來,韋將軍剛才的后退之策,太過于怯懦,而你的則過于激進,都不妥。本帥的意思是,與其進和退,不如固守蒙城,以逸待勞,看他元昭下一步棋該如何來走。”
陳慶之一聽,心中頓覺不爽,看了看韋放他們,再轉頭對曹仲宗抱拳道:“大帥既然如此安排,慶之也無話可說了。慶之所部軍中,尚有事情沒有處理,請大帥恕罪。”說完,也沒等曹仲宗說話,袖子一甩,返身走出了大帳。馬佛念也象各位一抱拳,退了出來。
韋放道:“這人也太自以為是了吧,真當自己是個人物啊。”
曹仲宗轉過身向桌案走去,寬慰起韋放來:“不過是初生牛犢,立功心切罷了。隨他去,諒他也顛不出多大的風浪來。過一晚,等他這股子勁過去了,也就沒事了。”
陳慶之走出大帳很遠,馬佛念從后面跟了上來。等馬佛念到了跟前,陳慶之突然停了下來,問道:“馬將軍怎么看我的夜襲之計?”
馬佛念略作沉吟道:“夜襲也無妨。勝了,至少從氣勢上不輸給元昭,后面的仗就會好打很多。只不過大帥不同意,也是無可奈何啊。”
陳慶之盯著他問:“我部能湊出多少馬匹來?”
馬佛念一聽,大驚道:“將軍想要自己行動?這可是觸犯軍中律令的啊,將軍還是算了吧。”
陳慶之道:“你先回答我的問題。”
馬佛念細細算了下,道:“除去后勤所用的馬,總共大概只有二百匹可用于戰斗吧。”
“兩百匹。”陳慶之咬著自己的嘴唇道,“兩百匹就兩百匹。走,隨我回營去!”
說完,他大踏步地走向自己的軍營,絲毫不顧及腳下還有些泥濘的地面。
“陳將軍,你真的要這么干?”馬佛念跟了上來。
陳慶之回頭朝他一笑,一刻不停地往前走。馬佛念覺得這個陳慶之真的是瘋了。
走到自己的軍營,陳慶之看見姜桃朝自己走過來,便道:“姜將軍,趕快給我安排兩百匹戰馬,兩百個精干的士兵。”
姜桃奇怪地問:“準備這些干嘛?會議開得如何啊?”
陳慶之正要回應,這時馬佛念趕了上來,替陳慶之作了解答:“最新消息,魏國派援軍來助渦陽,目前前鋒已到西北不遠的駝澗了。會議上什么也沒定下來,只讓按兵不動。”
“既然讓按兵不動,干嘛將軍還要準備戰馬呀?”姜桃疑惑地問。
“趁援軍立足未穩,先發制人,打他個措手不及。”陳慶之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
“哦,是這樣。”
“前次在彭城時,中山王元略帶著大隊人馬上去,機動性不夠,貽誤了戰機。不如只帶少量騎兵,得了手便撤,去得快,回得也快。”陳慶之細心地解釋道。
姜桃一聽,高興地道:“好,好,理當如此。末將這就去安排。哈哈,總算是有仗可打了。”說話間,他已經跳著跑開,去招呼各個營里的精兵,征集馬匹了。
馬佛念看著他理去的背影,對陳慶之道:“將軍之謀雖然是好,但軍中自有軍中的規矩,到時候即使將軍得勝歸來,也免不了大帥的責罰......”
陳慶之打斷了他的話:“請不要再說了。馬將軍打算同去,還是留下來?”陳慶之面無表情地盯著他,對于他不停潑冷水,心中多少有些不快。
馬佛念猶豫了一下,淡淡地說:“我部營中不可缺了治軍之人。佛念愿意留下來,替將軍守營。”
“好!那你就留下吧。”陳慶之一轉身就離開了他,朝姜桃那邊走去。
黃昏,太陽漸漸西斜。軍中已經吃過晚飯。
在營地的后門,陳慶之帶著姜桃、胡乘還有那一百九十單八騎騎兵準備出發了,他們偷偷向駐守在營中的兄弟們告別,向馬佛念告別。
馬佛念牽住陳慶之的韁繩,想說什么又說不出來。陳慶之勉強笑笑道:“馬將軍,這是干什么?將軍不與同行,慶之并沒有怪將軍。”
馬佛念搖了搖頭,還是不說話。
“那么又是為什么?”陳慶之不解,“慶之的騎術已經精進不少,在馬上沖殺沒有太大問題的。”
馬佛念嘆了口氣,道:“這個佛念相信,將軍已然能掌控得很好了。佛念只是想請求將軍,無論勝與敗,都請淡然處之,命令全軍安安靜靜地回到大營里來,走營后小門,切不可從大門直入。將軍能否答應佛念?”
陳慶之又不懂了:“這又是做什么?”
馬佛念道:“將軍沒有大帥的命令,擅自出戰;若得勝歡呼而至,大帥知道了,必面上無光。那么將軍離禍不遠了。將軍能做到嗎?請答應佛念。”
陳慶之笑道:“馬將軍是不是太小心點了?”馬佛念不應。
陳慶之見他死死攥住韁繩不放,便回答:“好吧,慶之答應將軍。無論勝敗,都悄悄從營后回來,不聲不響地進帳。這樣總行了吧?”
馬佛念微微點頭,松開陳慶之的坐騎韁繩,后退兩步,抱拳道:“將軍保重,各位勇士,保重!”
陳慶之看著他,也向他一抱拳:“將軍保重。”回頭向后面的騎兵們道:“我們走!”
馬佛念站在那里,看著一騎又一騎從他面前跑過去。一行人朝著太陽落山的方向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