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略陣會諸侯5
- 光塵:晉世神俠錄
- 孤名釣魚
- 3527字
- 2024-11-07 14:22:49
建始元年,抑或是永康二年,在三月之后有一個閏三月。就在這閏三月的初一,洛陽一帶發生了日食。當此中原逐鹿之際,世人都不免揣測這異象意味著什么玄機,一時間人心惶恐,社稷動蕩。
新帝司馬倫當然也注意到了這一警示,親自帶領孫秀等重臣一起日夜祝禱祈求,以求得上帝的寬恕和賜福。不僅如此,孫秀又央使其師玄平真人到嵩山,冒稱仙人王喬下凡,傳下稱述司馬倫國祚長久的“仙書”,欲以迷惑百姓,安定眾心。
然而,江山誰屬,并非這些伎倆可以左右,終究還要在沙場上決出勝負。
初二清晨,迷霧正濃之際,沁水北岸的東軍發起進攻。成都王傳令全軍道:“孫秀逆舉,激怒神明。天將助我,勝之必也!”
東軍將士遂奮勇登船,擂響戰鼓,吹動號角,槳手齊力,三百余艘船筏排成十余里長,如魚群般朝對岸駛進。對岸西軍立刻得悉動靜,傾巢出動,前往河畔阻擊,黃橋之戰開打。
?
船只始才離岸,西軍便射來漫天箭雨,陣勢駭人。船筏上的東軍將士紛紛舉起盾牌防御,亦有弓箭手發箭還擊,與敵軍同在一片濃霧中互相亂射。
冉隆所部就在首批渡河的東軍之中,秦毅和冉隆、羅羽、戴通等同坐在一艘較大的小艇上,隱蔽在艙房中。聽得外面箭鏃釘在木板上“錚錚”的聲音,還有震天的戰鼓聲,戴通、于勤、岑方三個道士不禁神色惶恐。秦毅見狀,便拿出酒來,為眾人壯膽,“飲此一碗,今日之戰,我等當同進退!”
眾人一致響應,各自干了一大碗,膽氣頓時大壯。
冉隆不忘囑咐道:“此役還請各位謹守軍紀,進退皆聽我號令,千萬莫要冒進,以免壞了陣型。”秦毅心忖冉隆果然出身武吏世家,臨陣不驚,有大將之風,那基本的用兵之法,應該更不在話下。
半刻鐘之后,東軍的先鋒船隊便渡過了數十丈寬的水面,接近南岸。為了掩護各船登岸,留在北岸的東軍弓箭手向對岸連發數輪箭雨,逼退岸邊阻擊的西軍。之后登岸號角吹響,東軍船筏紛紛靠岸,先鋒士兵嗷嗷沖下船只,才一沖上河岸,便與嚴陣以待的西軍矛兵展開交鋒!
冉隆作為本部都尉,率左右近衛二十余人,先行沖上河岸。立刻便遭遇了數十名敵兵,冉隆隨即招呼秦毅等人上前迎戰。秦毅當即出手,揮劍趨前,隨手耍出一個劍花,斬殺一人。冉隆亦率親隨奮戰,很快便擊退了這股敵兵。
此時,冉隆部下大部分士兵還在登岸,尚未形成陣型,隊伍十分混亂。敵軍眼見突襲不成,轉而以數百矛兵結成橫陣,丈八長矛挺前,徐徐逼近,意圖將背水而戰的冉部直接趕下河。冉隆見情勢危急,大呼道:“賊趁我半渡來襲,可恥至極!兄弟們,隨我決一死戰!”說罷提起兩柄大刀,徑直朝敵人矛陣沖去!身后冉氏眾兄弟緊緊跟隨,有如猛虎出山!
秦毅見狀,也不甘落后,趕緊叫上戴通、羅羽,也跟著沖了上去。
只見頃刻之間,冉隆便已沖到敵軍矛陣之前。當面十幾支矛頭刺來,冉隆不閃不避,左右兩刀先后劈出,竟將數支矛尖瞬間斬斷。左右冉氏兄弟跟上,一頓狂刀亂劍,當即砍翻幾個敵兵,大大震懾了西軍。
在冉隆等人的勇猛阻擊之下,西軍的矛陣一時竟不敢再前進,就在這片刻間,冉隆部的將士抓緊時間下船登岸,靠攏大旗結陣,迅速形成了長矛兵在外圍,弓箭手與刀盾兵在內圈的防御性半圓陣。
然而冉隆、秦毅等人再勇,也只是凡人,在一片長矛叢林中拼殺一陣之后,不得不撤后喘息。敵軍立刻趁機整頓陣形,繼續逼進,不久之后,便與冉家部曲的長矛兵展開對拼。
兩軍長矛對拼之際,制勝關鍵在于士氣與紀律。西軍畢竟是訓練有素的禁軍,而冉部將士有半數都不是兵戶出身,只是受過些許訓練的鄉下農人,沒幾個經歷過這般場面,對拼許久之后逐漸陷入慌亂,有崩潰之勢。
在陣后觀望的冉隆見局勢不妙,喝令道:“不許退!退必亂!陣不可亂,亂則皆死!”說罷吹奏號角,鼓舞士氣。
秦毅見狀,心忖此時當有人站出來力挽狂瀾,便對羅羽道:“你箭法高明,現在立即找棵樹上去,射殺敵軍發號施令的將領,就如當初射那張不遜一般。”
羅羽會意,立刻照做,爬到鄰近一棵樹上,果然望見遠處樹林中有一桿敵軍大纛,幾個衛兵保護著一名坐在胡床上的將領。羅羽瞧得真切,彎弓搭箭,拉滿弓弦,箭出如龍,一氣呵成。轉瞬之間,飛箭便穿越百步之遙,射中了那敵將……跟前的一棵小樹上。
敵將聽得箭聲,惶恐如驚弓之鳥,當即命令左右衛兵舉起大盾,完全護住正面。這一下羅羽也沒辦法再射到了,無奈只得向秦毅搖頭示意。
秦毅見羅羽失手,只好決定親自出手解難。他孤身一人出了本陣,在灌木草叢掩護之下奔行百步,悄悄繞到敵軍橫陣側后。敵陣后方部署的兵都是長戟兵,是追擊與混戰格斗時的主力,眼下還未投入正面交戰。秦毅疾步沖入敵叢,飛速揮劍,格開幾支橫掃直戳來的大戟,一記奪命劍如迅雷出手,當場割了一名敵兵的脖子。又在轉瞬之間,利落使出十余招,連斬四五人,愣是將敵陣后方攪得大亂。
這一突襲令敵軍始料未及,前排的矛陣頓時也發生騷亂。冉隆見狀,立刻大喊道:“弟兄們,賊將已被射死,全力追殺!”
這一聲呼喊,立即撼動敵軍斗志。敵將懼怕羅羽的暗箭,也不敢露面提振士氣。結果片刻之后,敵軍前排矛陣便開始動搖退縮,冉部將士轉守為攻,聲勢大振。冉隆隨即率百余名刀盾兵從側翼殺出,向敗退中的敵軍發動猛攻。敵軍當即陣形崩解,全面潰退。
冉部軍士趁勢追殺,不過才追出一百余步,冉隆卻忽然下令道:“全部原地堅守,不準冒進!”眾兵士一時大惑不解。
“唔,敵軍還有大批弓箭手在后,貿然追擊的確不妥,況且首要應保存實力,等待后援,沒有必要為爭奪戰功而賭上自家鄉黨的性命,是明智之舉。”秦毅一下子便看破了冉隆的心思,“什么義軍賊軍,孰正孰邪?都是為了肉食者的野心,唯名與利耳!”
此時,河灘上的兩軍步兵混戰在一起,戈矛交錯,一片狼藉。除了冉隆所部之外,其他先鋒各部兵馬有些已經潰滅,有些還在原地苦苦抵御西軍圍攻,傷亡甚是慘重。
好在東軍的船筏很快又帶來了第二波渡河的兵眾,這一波兵是成都王麾下最精銳的軍隊,戰力更勝一籌,加入戰場之后立即遏止了東軍的潰敗之勢。
東軍兵力猛增,西軍也非無援,不多時就從西南和西北兩個方向各來一支兵馬,是從許超和士猗兩處大營趕來增援的部曲!
西軍援軍一到,又加緊猛攻,從主力中分出若干支隊突入東軍各部之間的縫隙,將東軍分割包圍在十幾里長的狹窄河灘上。東軍陣形一時無法展開,擠成一團,西軍一輪箭雨下來,立即死傷遍地。
“盾牌!盾牌舉起來!”冉隆大呼,“小心飛矢!”
秦毅聞言,心中也緊張起來———武藝再高,也不能保證能躲掉隨時襲來的暗箭。他暫且退到盾陣的后方,仔細觀察形勢,伺機出擊。
東軍船筏來回渡河,兵力在不斷增加,但始終未能突破西軍的包圍陣。外圍遭到西軍步騎的輪番沖殺,傷亡累累;內圈則被敵軍在高處的弓箭手壓制,唯有惶恐閃躲。
不過西軍雖然占據上風,但為了保持攻勢,采用輪番進攻的戰法,分成三陣。每一陣的兵力都和東軍接敵的兵眾大致相當,一時亦無法徹底擊潰東軍陣形。東軍將士陷入背水一戰的境地,也只能拼命頑抗。戰局陷入血腥的僵持之中,士兵們只能踐踏著同袍枕藉的尸首作戰,連河水都被染成了赤色。
秦毅拔劍四顧,心情悲涼彷徨,感到縱使在當年西征的六陌戰場上,也沒有今天的景況這般恐怖。
兩軍血戰之際,冉隆所部始終以半圓陣形堅守原地,掩護后續登岸的友軍。敵軍也知道這支部曲不好惹,竟也沒來進犯,就這般過了一個時辰。直到冉隆的弟弟冉興驚叫道:“大兄,那邊有一隊騎兵沖過來了!”
冉隆和秦毅望向他所指之方向,果然看到一名全身披甲的絳袍大將帶著一彪人馬沖殺過來,口呼“令狐霸在此!”,威風赫赫,所向披靡!
“矛兵列陣!”冉隆急忙下令,但已來不及了,為首那個大將令狐霸已一路掩殺過來,勢不可擋,離這里只有短短五十步之遙了!
“交給我吧!”秦毅覺得該自己出手了,他擺好了拔劍的架勢,準備一擊奪命!
“呀!”令狐霸也注意到了迎上來的秦毅,舉起了長柄大刀!
“龍騰!”秦毅大喝一聲,騰空而起,躲過了大刀的斬殺,劍光一閃,他從側翼掠過了馬上的令狐霸!
待眾人再看時,只見令狐霸并未落馬,但是頭上的兜鏊卻被削掉了頂部,斷發四處飛散開來!
令狐霸被秦毅的利劍所震懾,一摸頭頂,發現自己的發髻都沒了!一時魂不附體,趕緊緊貼在馬背上馳往別處!
“啊,果然是秦老弟厲害!”冉隆不禁贊嘆。
可稱贊的話音未落,令狐霸身后的騎兵隊已然沖了過來,這群莽漢可來不及轉換目標,挺著馬槊一股殺將過來。在這種猛烈的沖擊之下,冉家的前排步兵頓時七零八落。才一眨眼的功夫,之前的嚴整陣形全面崩潰,散成一攤亂石。盡管冉隆聲嘶力竭地大吼,但也沒能再重新集結起部下的士卒。
一片兵慌馬亂之中,為了不被馬群踩踏,秦毅果斷跳起斬殺一名騎兵,奪取其坐騎,順勢跑出百步之遙。待回身時,已看不到“冉”字大旗在何處,四周雙方兵馬混雜一處,敵我難分。
“這仗也太混亂了,不行!得找個地方避一避,我可不想糊里糊涂地死于亂軍之中!”他橫下一條心,縱馬仗劍,孑然一人殺出一條血路,試圖逃離這污濁骯臟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