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11章 “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涵養作風
- 第10章 “文明禮貌,優雅大方”的品德修養
- 第9章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堅強意志
- 第8章 “求真務實,求是創新”的科學精神
- 第7章 “兼容并包,海納百川”的胸襟氣度
- 第6章 “自強不息,天道酬勤”的進取之心
第1章 序
北大,在風風雨雨中走過了近百年的滄桑歲月,見證了中國綿延不斷的悠久歷史。
北大,由新文化運動溫養又反哺中國文化,至今依然堅定地屹立在文化陣地的前沿。
北大,可以說是傳統文化與滄桑歷史的完美結合。日積月累的文化底蘊逐漸塑造了特有的人文魅力。
當同齡人乘著時代的列車前進時,許多北大人已一躍成為時代的領航者,他們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北大精神!
在全國,多少莘莘學子寒窗苦讀只為有朝一日能徜徉于“一塔湖圖”之間,聆聽學界大師的教誨,但僅有少數佼佼者能有幸踏足未名湖畔。
俗話說:“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們可以看得更高、更遠。”
為了幫助那些在生活中不甘心平庸,渴望成功,對理想有所追求的人也一樣能聆聽到北大的精彩課程,能走入北大的歷史和文化,能從中學到百年名校的成功智慧,我們特此策劃編寫了這套北大叢書。
1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毋庸置疑,品德是推動世界發展最為強大的動力之一。一個人擁有高尚的品德,是人性最高形式的體現,因為,高尚的品德能最大限度地體現出人的自我價值。
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之以德,德者得也。”就是告訴我們要以道德來規范自己的行為,不斷修煉自己,才能獲得人生的成功。
古往今來,滄海桑田。雖然時光在流逝,時代在變遷,但是道德建設的重要性不僅沒有消減,反而與日俱增。
2
總有人問:為什么從北大走出的學子,總會帶著不一樣的氣質?答案很簡單,在北大的卓越名人身上,每一種真正美好的品德,如勤勞、正直、自律、誠實,都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人類的崇敬。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具備這些美德的人弘揚了人間正氣,使得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日趨一日、年復一年地變得令人憧憬和向往。
正是這份優良品德,使北大無論何時,都能夠為社會源源不斷地提供棟梁之才。
品德,關系到每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北大人認為,道德建設無小事。一個人的思想觀念,言行舉止,贊成什么,反對什么,取什么,舍什么,能否明榮恥、分美丑、別善惡,更多時候是體現在小事上的。見微知著,從滴水能觀滄海,從生活小事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大德。不能認為是小錯而原諒放過,因為小錯最終會釀成大害;不能因為是好事太小而不愿做,因為小德可積之成大德。
3
北大的成功者,在道德上大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而現實中的大量事實說明,很多人的失敗,不是能力的失敗,而是做人的失敗、道德的失敗。
所以,本書中關于北大人優良品德修養的熏陶和潤澤,能夠內化為個人價值的選擇和價值判斷的準則,不斷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完善我們的人格和道德品質,成為我們個人成長成才的重要推進力量。
我們不但要在理論上深刻認識品德修養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適時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更要以它為人生價值取向,知榮明恥,人人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