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4評論第1章 譯序(1)
一
一八三四年,巴爾扎克三十五歲,他已有二十年的寫作生涯了。十二年前,他就開始發表作品,但署名巴爾扎克還是五年前的事,三年前他又改為德·巴爾扎克。同樣,他創作的題材和形式也在不斷變化,有歷史小品、婚姻隨筆、哲學論文,以及描寫感情生活和剖析社會的中長篇小說。于是他開始尋求統一的模式,把所有內容都包括進去,使書中的人物在多部作品里反復出現,哪怕提示、影射一下也好。一八三三年,他的理想終于變成現實,所有的書組成了一本大書,即《人間喜劇》,許多人物都貫穿于這本書的始終。這里要說的是,巴爾扎克用來系統地作這番嘗試的第一部小說,便是《高老頭》。
一八三四年九月,巴爾扎克完成《絕對之探求》的創作之后,精疲力竭,出發到圖爾納散散心。九月二十八日,他在給母親的一封信中說他只需幾天時間便可完成《高老頭》,并說這部小說將比《歐也妮·葛朗臺》更精彩。巴爾扎克回到巴黎后,于十月十八日給韓斯卡夫人寫了一封信,信中說,他已開始寫《高老頭》,并補充說道:“《高老頭》將使您大出所料,這是一部杰作。我描繪了一種極為強烈的感情,什么也不能使這種感情有所減弱;輕侮、傷害、不公正都對它無損,這個人有著神圣的父愛,是虔誠的基督教徒。”數天之后,他對印刷商埃弗哈宣稱,《高老頭》是他手中一部“堪與《歐也妮·葛朗苔》媲美”的小說。直到一八三五年一月二十六日,巴爾扎克終于松了一口氣,他在給韓斯卡夫人的另一封信中說:“今天,《高老頭》竣工了。”作者花了整整四個月的艱辛勞動才完成了這部小說的創作,而不是最初說的“幾天”。
二
本書講述一個名叫拉斯蒂涅克的年輕人的故事。他只身來到巴黎攻讀法律,住在一家簡陋的包伙公寓里,在那里,他先后認識了神秘人物伏脫冷、年輕孤女維克多莉娜、退休面粉商高里奧等人。此外,他又借助表姐鮑賽昂夫人的關系,鉆進了巴黎的上流社會,并結識了兩個貴婦人,即高里奧的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貴族雷斯托,另一個嫁給了銀行家紐沁根。高里奧把全部感情都寄托在這兩個女兒身上,心甘情愿讓她們榨干了畢生心血。伏脫冷是個玩世不恭的人,他開導拉斯蒂涅克說,社會就是一個巨大的角斗場,金錢能主宰一切,因此,他建議拉斯蒂涅克想方設法暗殺維克多莉娜的哥哥,使她成為唯一的財產繼承人,再娶她為妻。年輕人聽了大為震驚,怒不可遏,他寧愿依靠貴婦人發家致富,經過努力,終于成了紐沁根夫人的情人。伏脫冷原來是個越獄的苦役犯,被捕了。高里奧兩個女兒的婚外戀,先后被她們的丈夫發覺,她們被迫去向父親乞討最后一個子兒,竟當著他的面爭吵起來,丑態畢露。高老頭又氣又急,得了中風,臥床不起,幾天后就悲慘地死去。臨終時,兩個女兒都沒去看望他,只有拉斯蒂涅克和他的朋友醫科大學生皮安訓守候在他身旁。從此,拉斯蒂涅克完成了巴黎社會的啟蒙教育,大徹大悟,發誓要向那個充滿邪惡的社會挑戰,比個高低。
說到這部小說的素材,巴爾扎克于一八三九年在《古玩商店》一書的序文中說:“作為原型的事件是夠可怕的,即使殘忍的人也難以做得如此之絕;可憐的老父生命在垂危之中,喊叫了二十小時想喝口水,但沒有人去照應他。他的兩個女兒,一個在參加舞會,另一個在看戲,雖說她們明明知道父親的病情,但就是不管他。這件真實的事情真令人難以置信。”巴爾扎克強調這個故事的原型“確有其事”,究竟是取材于花邊新聞還是親耳所聞,就不得而知了。我們知道他于一八一七年或一八一八年在紀堯內邁爾維勒律師家做文書時,曾知道社會上發生過這樣一幕慘劇。自一八三〇年起,他本人也確曾寄居在一個老面粉商家中。這個面粉商是否就是高老頭的原型呢?巴爾扎克沒有留下有關這方面的任何文字記載。
至于拉斯蒂涅克,我們可以設想作者是受到《紅與黑》中年輕野心家于連·索黑爾的啟發,因為他是非常推崇這部作品的。巴爾扎克對伏脫冷這個形象也有其根據。他在一八四六年說過:“我可以向您肯定,這個人物的原型是存在的。他既偉大又可怕,是個活生生的伏脫冷。他是一個邪惡的天才,無處不在使壞。”有人猜測伏脫冷的原型是維多克,一個囚犯,在復辟時期曾領導過保安部門工作。他寫的《回憶錄》對巴爾扎克產生過影響。
無論怎么說,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巴爾扎克在創作這部小說時是受到莎士比亞劇作的影響的。
莎士比亞是巴爾扎克心目中的巨人。他在本書的開始便效仿莎士比亞的口氣,寫了Allistrue(英文“都是真實的”)。在《哲學研究》的序言中(署名雖是弗利克斯·達文,但肯定是經過巴爾扎克過目并修改過的),在談到把文學作品當成社會的一面鏡子時,作者說道:“往昔,莎士比亞也同樣追求這樣的(指《高老頭》)戲劇效果。”再說,巴爾扎克在創作這部小說時,無疑從《李爾王》汲取了養料。李爾王也有兩個女兒,曾傾囊為她倆備置嫁妝。但她們分別在其丈夫的脅迫下,還想方設法盤剝他,甚至彼此嫉妒,彼此憎恨。失明的父親心里雖有氣,但仍然愛她們,最后終于被她們逼瘋了,在貧困中死去。這與《高老頭》的主要情節有很多相似之處。
環境和氛圍也是有源可溯的。巴黎市民的膳食公寓,巴爾扎克至少熟悉其中的一家,即維蒙公寓。那里曾住著一位名叫伏蓋的小姐,她家是巴爾扎克的世交。巴爾扎克也在這家公寓里用過餐,當時這類公寓除了供應宿客的伙食外,亦接待外來客用餐。有史料介紹,巴爾扎克對當時的這類膳食公寓的描述是非常真實和準確的。
三
現在具體談談這部小說中的人物形象。
開頭已經介紹過了,《高老頭》是巴爾扎克嘗試使人物反復出現在多部作品里的第一部小說。《人間喜劇》在這部小說里初露端倪。不過,高老頭卻是第一次出現的主人公。作者在他的提綱里寫著:“一個老實人——市民公寓——六百法郎年金——被兩個女兒榨干油水,她們分別有五萬法郎的年金——像一條狗一樣死去。”
巴爾扎克先后曾描述過十來種父愛之情,如葛朗臺冷酷的父愛,《幽谷百合》中的莫瑟夫幾乎喪失的父愛。然而在一八四五年左右,當巴爾扎克回顧了他的作品里的種種父愛之情時,他把高老頭的父愛說成是“本能的、帶有情欲和病態的”。這個人物正是由于其多層次的性格而顯得特別豐滿,所以能成為一個超越時代、超越國家的典型文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