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11章 為何善行之后會有惡行——善惡的抉擇
- 第10章 為什么權力總是充滿吸引力——人性與生存的較量
- 第9章 為什么你的幸福總是轉瞬即逝——大腦的彌天大謊
- 第8章 人人都有戀家情結——家是難解的紐帶
- 第7章 要跟陌生人說話嗎?——渴望聯結的心理
- 第6章 涂鴉 言論 惡霸行為的目的——渴望重視的心理
第1章 前言
為什么我們管不住自己?
為什么我們總是覺得缺了什么?
為什么我們的決策很容易被他人干擾?
為什么我們會陷入拖延的怪圈?
為什么我們總是欲罷不能?
為什么人人都有戀家情結?
為什么我們的幸福總是轉瞬即逝?
為什么權力只為某些人所擁有?
為什么善行之后會有惡行?
……
人為什么會產生反常行為?人的行為動機究竟是什么?人的種種言行是受什么東西決定的?為什么在今天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我們愈發覺得自己的精神世界正一點點地陷入漆黑一片的無底洞里。
當你試圖使勁地睜大自己的眼睛,當你試圖從黑暗的精神活動中尋找蛛絲馬跡時,才會發現原來我們常常是說一套,做一套。我們總是批評別人不該這么做,不該那么做,而自己卻總是做著不該做的事。
我們自認為對于自己魯莽、沖動或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已經給出了一個合理的解釋;我們自認為對于在哪里居住、做什么工作、是不是要孩子等問題已經做出了合理的安排,但結果我們總是會“百密一疏”,甚至貿然行動。
在性欲、貪心、權力、惰性這些強大力量的驅使下,我們明知自己和別人會遭受痛苦,但還是做了不該做的事。我們總是需要太多的東西,甚至貪婪到想要同時占有它們,結果我們經常會陷入糾結的怪圈。
或許我們自認為這么做是聰明之舉,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總是理智的。弗洛伊德說過:“人類是充滿欲望并受欲望驅使的動物。”這些欲望潛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行為之中,我們的行為總是受一種或多種欲望的驅使,誰都逃不出這些欲望。
那么,這些欲望究竟是什么呢?
在這些欲望中,有些是對財富、真理等精神層面的抽象期許。不過,在夢境中,由于思維的無拘無束,欲望在各式各樣的“夢境”中才會自由地表達,所以,我們在夢境中會夢到這樣一些理性狀況:日子過得更幸福、世界更安定和平。我們中的有些人正是受這一激情的驅使,付出畢生心血,最終成了偉大的建筑師、作家、音樂家等。但我們之中還有一些人則是通過欣賞美景、參與文學創作、聆聽美妙的音樂來實現自己的這些欲望。
在這些欲望中,有些則更為基本,比如對物質持續不斷的需求促使我們從大自然中獲取更有生命保障的水、食物、睡眠以及休息場所等。當然,還有與身份感、人際關系和社會地位相關的欲望,這些被心理學家稱為“社會欲望”的欲望更是強烈地影響著我們的愛情、婚姻、家庭生活、工作、權力等方方面面。
不可否認,人是有理性的動物,但是人更有許多的欲望。試問一下,面對這些欲望,有多少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呢?或許,你曾經試圖在既定的時間內實現各種不同的欲望,但真正合乎我們合理期望的概率卻是極低的。
人的理性和欲望總是處于爭吵、打架之中,它們之間誰也說服不了誰。實際上,來自日常生活的經驗早已告訴我們,理性真正贏的時候很少,輸的時候卻很多,而欲望總是躲在后面得意地偷笑。可以說,欲望哲學不僅捅破了人類文化禁忌的“馬蜂窩”,而且還扯下了人類自我夸大的“遮羞布”。
本書所探討的這些欲望在本質上并無好壞之分,由于我們時而受著高尚動機的驅使,時而又受基本動機的驅使,所以,這些欲望之中的每一個都可以將我們最好以及最壞的一面展現出來。換句話說,這些欲望之中的每一個都可以得到或好或壞的利用:它們并不是關乎生存,但有關我們如何選擇生活。
本書作者正是在此基礎上,通過大量的心理咨詢經驗,為讀者揭示了為什么我們會迷失在種種欲望之中而難以自拔,我們又如何通過蛻變獲取輕而易舉富足的道理。
如果你從未感到滿足,不知該怎么辦?如果你擁有所要的一切之后,仍感到不滿足?那么,請不要將你的目光移開,這本書正是為你而寫,它可以幫助你發掘出深藏內心的“致病”根源,并將其層層剖析,使其暴露在陽光之下!
最后,希望本書能夠為你提供一把了解欲望心理學的鑰匙,同時更希望本書的智慧之光能夠打開你的心靈之門,獲得靈魂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