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2評論

第1章 過濾自我,讓生命流出純凈的味道(1)

回歸自然的路程陳凱琳從小在城市長大,目前是一家外企的白領,她對大自然有一種抵觸的情緒,有時候甚至厭惡鄉村。每次到了野外游玩,朋友們“悠然見南山”,陳凱琳則只想盡快回到城市中,找一個酒吧,悠然地聽著現代音樂,品洋酒。

一個周末她被男朋友拉去和伙伴們爬山,卻經歷了一次奇遇。他們去爬五云山,才走到一半,陳凱琳已走不動了。兩旁樹林茂密,但陳凱琳上氣不接下氣,根本無心欣賞。

此時,陳凱琳突然看到窄小的山路上坐著一位70多歲的老婆婆,抬頭挺胸,直視前方,絲毫不理會周圍這些游客。走近了才發現她是賣橘子的,腳下擺著兩個大籃子,里面的橘子又小又難看。

男朋友買了一些橘子,大伙一邊吃一邊跟老婆婆聊天。老婆婆用本地話說,她在這條山路上賣了一輩子的橘子,早在政府把山劃為公園之前,她就和老伴在山上種橘子,采了便在山上賣,從不帶到山下去。他們家的橘子從來不用人工肥料或農藥,百分百的天然。

陳凱琳有些吃驚地說:“那這是有機橘子嘍!”男朋友說:“‘有機’是你們這些崇洋媚外的人的說法,不要用那種字眼來污染這些橘子。”陳凱琳摸著又小又臟的橘子(表面還坑坑洼洼的),實在勾不起食欲。

看著大家都在吃橘子,陳凱琳不好意思,只好開始剝皮。看著自己的臟手,問:“有人帶濕紙巾了嗎?”說完又立刻惹來大家一番譏諷。陳凱琳剝下皮,想找垃圾桶,只見老婆婆對她揮揮手,指向樹林的泥土地,陳凱琳看到地上已經有許多果皮,顯然是先前食客的“戰績”。“土里來土里去,這些橘子不需要任何文明的處理,腐爛后還能成為最好、最天然的肥料。”男朋友說道。

當陳凱琳用滿是泥巴的手把其貌不揚的橘子送入口中后,卻嘗到了前所未有的甜味。老婆婆說:“橘子熟的季節快過了,從下禮拜開始我就不來了,明年見呀。”不知為什么,甜甜的橘子下肚,突然感覺酸了起來。陳凱琳瞥了山下的城市一眼,突然領悟到自己在那里過的是極度人工、充滿包裝的生活。

陳凱琳突然想到也許還有許多與自己生活相似的人,他們的生活、做的工作、牽掛的情緒、奮斗的目標……每一項都疊床架屋,千回百轉。他們每天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經營著自以為是最偉大的世界奇觀,每時每刻都充滿了紛爭和手段,表面上卻是為了追求某種崇高的目標和價值。這些城市里的“新新人類”穿著名牌的衣服且交往著有知識的男女朋友,甚至高雅地憂愁著。在城市里,陳凱琳覺得自己就像是明亮干凈的櫥窗中穿著價格昂貴的衣服,沒有情感、沒有知覺的塑料模特。直到踏上回歸自然的路程,陳凱琳才知道人生在享用某種東西前無需把手洗干凈,只要將心靈回歸自然就可以了。

告別老婆婆后不到10分鐘,陳凱琳開始迫不及待地接手機,她已經習慣了手機、網絡等高科技,甚至深深地依賴。但下山后的幾天里,陳凱琳一直想著老婆婆:接下來這大半年她不賣橘子該怎樣生活?這當然又是陳凱琳這類“無機”人的思維模式。陳凱琳把山上帶下來的橘子放在電腦前,讓它跟自己一起被射線輻射著。雖然橘子在這個充滿“有機”味道的城市中漸漸變色、爛掉,但那個回歸自然過程中體味到的香甜卻始終在陳凱琳的心中翻攪。

你是否也久居城市,心靈被忙碌、生計、晉升、高薪充斥著,從來不曾體驗自然中原汁原味的甘甜,也不曾在大自然中拋開一切,凈化自己的心靈?現代人大部分都忙于衣食、享樂,很少沉酣于大自然的美景。對此,有些人習以為常,雖然外出旅游也會欣賞風景,但常常帶著城里人的優越感傲視自然,其實他們的內心已經被俗物充斥的有些病態。當你走出城市,到自然中,就能讓心靈被大自然的純凈感染,你會得到凈化,也會完全融入到自然中,享受這種回歸自然的安寧。

和自己的心靈對話簡奈特·弗蘭是新西蘭著名的女作家,20世紀四五十年代,她在一個村落里長大。也許是村子里生活艱苦的緣故,那里的每一個人都顯得十分強悍而有生命力。只有簡奈特與眾人相反,她從小在家里就很怯懦,有時寧可被別人嘲笑也不肯輕易出門。父母很替她擔心,并且覺得這孩子不正常。

簡奈特從小聽著各種關于自己的負面評價長大,也漸漸相信自己不正常了。在小學里,她看著同學們圍在一起聊得熱火朝天,也很想融入他們的圈子里,可就是不知道該怎么開口。

后來,簡奈特被父母送去一個陌生的環境,和同齡孩子相比,她幾乎還在牙牙學語的階段。于是,她顯得更加不正常了。父母便送她去看醫生,最初,醫生診斷她患了憂郁癥,也有診斷為自閉癥的。為了幫她走出自閉,父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給她轉換學校,但始終沒有太大改觀,最后她只有住進了療養院。入院伊始,父母每月都來探望她,后來漸漸懈怠了,慢慢地似乎就忘記了她的存在。

無論是從家里到學校,還是后來進入社會,一直以來,簡奈特始終游離于社會之外。她總是喜歡用一些奇怪的字眼來描述一些極其瑣碎的情緒,父母和兄弟姐妹聽不懂,同學聽不懂,大家都覺得她很奇怪,即使是她最崇拜的老師也認定她是一個患有嚴重囈語與妄想癥的孩子。

最終她不得不住進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醫院有位醫生發現,這個極端內向、交談存在困難、有嚴重的自閉傾向女孩十分喜歡用筆來表達自己并和自己進行心靈溝通。于是這位醫生要求她每天都動筆隨意寫寫,在任何地方寫下她想到的任何文字。盡管她總是把大段大段的文字堆積在一起,任何人閱讀都要費些氣力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是她的文筆卻十分優美,整個文章都很富有詩意。

這位醫生開始鼓勵簡奈特投稿。沒有人會想到,就是那些總是被視為不知所云的文字,竟然在一流的文學雜志上刊出了,并獲得了文學大獎。此后,英國的精神科醫師才慎重地給她開了一張沒有生病的診斷證明。那一年她34歲。經過后來的努力,簡奈特成了著名的文學家。

在現實生活中,聽取和尊重別人的意見固然非常重要,但無論何時我們都不要人云亦云,去做別人意見的傀儡,而要經常和自己的心靈對話,問問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這樣我們就不會在左右搖擺、不知所措中身心疲憊,最終失去可貴的機會。做自己想成為的人,無論成敗與否,我們都會獲得一種成就感和自我歸屬感。

與自己的心靈對話,打造開闊而寧靜的心靈空間。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這樣的避風港,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得累了、煩了的時候,不妨走進自己營造的心靈小屋,安靜下來,把瑣碎的煩惱、生活的困惑暫時拋到九霄云外,靜靜地傾聽自己心靈的聲音。

缺陷也是一種美有一位女士,凡事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但常常因無法如愿而自責,以致對自己的日常工作都缺乏信心,并因此感到惶恐不安,于是她向朋友大倒苦水。

朋友問她:“你知道著名的維納斯雕像嗎?”

她說:“當然知道。”

朋友又問:“你知道她除了美,還有一個明顯的缺陷是什么嗎?”

她想了一想,說:“她的手臂是斷的。”

朋友說:“那你想象一下,如果我們幫她接上兩只手臂,會不會顯得更美呢?”

她怔了一下,說:“如果那樣的話,她就不叫維納斯了。”

朋友說:“同樣的道理,凡事不可能都做到盡善盡美,既然維納斯的殘缺也是一種美,那么你為什么一直為那些工作中小小缺陷的存在而焦慮不安呢?其實,正是由于那些缺陷的存在,才能使我們更加努力地工作,避免失誤,爭取做得更好。正是因為這個世界上有缺陷的存在,才使得人類為了追求完美而一天天進步。”

朋友頓了一下,又說:“我們是應該不斷完善自己,因為追求完美并不是過錯,但永遠都不應該超出自己的能力而苛求完美,那樣的話你就會生活得不如意。”

聽了朋友的話,這位女士從此不再強迫自己追求完美了,她的生活也因此變得充實而快樂。

這個世界上并不是只有完美無缺的事物才能被人們所稱道,一些有缺陷的事物也會吸引人們的眼球,也會為人所歌頌。

蓮花雖然生長在淤泥里,但正因為這種環境才會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贊美;曇花的綻放是美的,但它開花的時間很短,只能“曇花一現”,也正因為這樣,它才得到很多人的珍惜,甚至為了看這美麗的一刻,而一整天都在等待;霍金因得了不治之癥而全身癱瘓,只剩兩根手指頭可以動,就因為這個缺陷,使他更加努力學習,鉆研科學,從而研究出了黑洞的奧秘,為人類帶來了寶貴的財富。 這就是用缺陷碰撞出美的火花,如果不是這些缺陷,或許就不會有后來的奇跡發生。因此,不要把缺陷看成自己的負擔,把它看成美的東西又何嘗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呢?

換個角度看自己有一位挑水的農夫,常將兩只水桶分別吊在扁擔的兩頭,其中一只水桶有裂縫,另一只完好無損。每次完好無損的水桶,總是能將滿滿一桶水從溪邊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縫的水桶到達主人家時,卻總是只剩下半桶水。

兩年來,挑水的農夫就這樣每天挑一桶半水到主人家。破水桶飽嘗了失敗的苦楚后,終于忍不住了,在小溪旁對挑水的農夫說:“我很慚愧,必須向你道歉。過去兩年,因為水從我這邊一路地漏,我只能送半桶水到主人家。我的缺陷使你做了全部的工作,卻只收到一半的成果。”

挑水的農夫笑了笑說:“今天在我們回主人家的路上,你可以留意路旁盛開的花朵。”

果真,他們走在山坡上時,破水桶眼前一亮,它看到繽紛的花朵開滿路的一旁,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之下,這景象使它開心許多,但是,走到小路的盡頭,它又難過了,因為一半的水又在路上漏掉了,破水桶再次向挑水的農夫道歉。

挑水的農夫說:“你有沒有注意到小路兩旁,只有你的那一邊有花,好水桶的那一邊卻沒有花呢?我明白你有缺陷,因此我善加利用,在你那邊的路旁撒了花種,每次我從溪邊回來,你就替我澆了一路花。兩年來,這些美麗的花朵裝飾了主人的餐桌。如果你不是殘缺的,主人桌上也就沒有這么好看的花朵了!”

如同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一樣,缺陷無處不在地伴隨著我們的人生。然而缺陷有時不但可以獲得更多人的同情和贊美,而且還能表達出完美所不能代替的特殊內涵。因此,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對世人說:有時缺陷不但不是一種錯誤,而且還是一種優勢和美麗。

找到性格中的黃金分割點有一位少年在6歲時遇到了一位非洲的黑人神父,神父跟他玩了一下午的游戲后,他便覺得從來沒有一位大人對他這么好過,于是簡單地認為黑人是最優秀的人種。

9歲那年,他有了一個嗜好,見到所有的人都要問別人有多少財產,大部分人都被他嚇一跳,并且昏頭昏腦地告訴了他。

上了小學,他不好好學習卻常常花一整天的時間偷看大姐的日記,僥幸的是從來沒有被發覺。

上了中學,老師問他哥倫布是哪國人,他感覺其中有詐,自作聰明地改以荷蘭人作答,結果遭到不準吃晚飯的懲罰。

有一段時間他總覺得自己的智商只比天才低一點,結果進行測試,才發現只有98,只是普通人的正常智商。

他還是一個沒有耐心的人,正是因為如此,他大學沒有讀完就肄業了。大多數人能夠從這位普通少年身上找到自己曾經有過的影子,因為每個人的性格中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類似的缺陷,那么是不是說就有人一定是性格完美的呢?比如說偉人、成功人士?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位成功人士的傳奇:

他一生都在冒險,大學沒讀完,就跑到巴黎當廚師,繼而賣廚具,到美國好萊塢做調查員,隨后又做了間諜、農民和廣告人。為此他一生朋友無數,曾經列了一個有50個名字的摯友清單,包括美國國防部部長、紐約著名律師、報刊總編及女房東、農場鄰居、貧民區的醫生等。在他31歲時恰逢二戰,為了幫助自己的祖國,他服務于英國情報局,當了幾年間諜。38歲時,他想起祖父從一個失敗的農夫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于是決定效仿。沒有文憑的他,以6000美元起家,創辦了全球最大的廣告公司,年營業額達數10億美元。他富于想象,設計了無數優秀的廣告詞,至今仍在被使用。他說:“永遠不要把財富和頭腦混為一談,一個人賺多少錢和他的頭腦沒有多大關系。”他曾自嘲:“只要比競賽對手活得長,你就贏了。”他晚年隱居于法國古堡,活了88歲。

寫到這兒時,你也許會說這是一個成功人士的勵志故事,然而令人感到驚訝的是,那位普通的少年和這位成功人士居然是一個人。這個人名字叫做大衛·奧格威,是奧美廣告公司的創始人。

我們現在把上述兩個故事一一對應,便會發現它們之間沒有所謂成功的必然規律,甚至也找不到其中的必然聯系,誰能從這位普通少年的經歷斷定他會成為偉大人物呢?

萬事萬物都存在一定的規律,但是我們不能機械地理解。人們總以為成功人士一定有一個非凡的性格和不平常的經歷,其實不然,每一位成功人士都有著和你我相似的平凡歷程,不同的是成功人士能夠認清自我,了解自我性格的黃金分割點,以此來應對瞬息萬變的社會。成功是不可復制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功方式,關鍵在于“認識自己”,并找到自己性格中的黃金分割點,使優良的部分得到充分發揚,將不利的方面加以整合并進行充分利用。

上架時間:2016-01-08 10:06:52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潮安县| 文水县| 文登市| 邳州市| 延津县| 和政县| 内黄县| 平昌县| 乐东| 惠来县| 阳山县| 同德县| 昌吉市| 柏乡县| 板桥市| 望江县| 山阴县| 甘泉县| 马尔康县| 曲松县| 乡城县| 台前县| 金门县| 土默特左旗| 博兴县| 阳江市| 抚远县| 措勤县| 揭阳市| 梁山县| 黄骅市| 淳安县| 波密县| 海林市| 通城县| 靖边县| 临高县| 利川市| 咸阳市| 苗栗县| 苏尼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