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不如別人嗎?普羅米修斯是一個善于創造發明的神,他可以創造各種動物。盡管普羅米修斯把獅子創造得又高大又美,還送給它尖利的牙齒和鋒利的爪子當武器,讓獅子比別的野獸更強大,但是獅子卻因為害怕公雞而感到自卑,所以它經常抱怨并責備普羅米修斯。
有一天,獅子遇見了大象,便和大象聊了起來,他發現大象一直在不停地扇它的大耳朵,感到十分困惑,就問大象為什么這樣。大象說只要蚊子一鉆進它的耳朵,他就會死掉。
此時獅子才明白,任何動物都有自己的弱點,“既然公雞比蚊子大不少,而我又比大象小,那么我豈不是比大象厲害很多,我為什么要自卑呢?”
有些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的長處,而總是對自己的短處感到自卑。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處,也都有自己的長處,只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善于利用自己的長處,就能爆發出無窮的潛力,也會發現自己并不比別人差。
每一種草都是花朵小毅居住在深山里的鄉下時,還只是個十三四歲的孩子。春天,當小草剛被融雪洗出它們嫩嫩的芽尖時,老師告訴小毅,學校準備讓他和其他同學搭車到百里外的縣城去參加作文競賽。小毅和同學們知道這件事后又興奮又擔憂,興奮的是終于能夠坐上大汽車去看看縣城,擔憂的是從來沒有走出過大山的鄉下孩子,作文能賽過城里的學生嗎?
頭發花白的老校長看出了他們的憂慮,說:“同學們常常上山下田,誰能說出一種不會開花的草?”
不會開花的草?蒲公英是會開花的,它的花朵金黃金黃的,秋天時結滿了降落傘似的小絨球;狗尾草那狗尾巴似的綠穗穗就是它的花朵;就連那些麥田里的薺薺草也是會開花的,它的花朵小而潔白,像米粒那么大,如同早晨被太陽鍍亮的一顆顆晶瑩的露珠……孩子們想來想去,把所知道的每一種草都想遍了,可是誰也沒想出有哪一種草是不會開花的。于是都搖搖頭說:“校長,沒有一種草是不開花的,所有的草都會開出自己的花朵。”
老校長笑了,說:“是的,孩子們,每一種草都會開出自己的花朵,栽在精美花盆里的花都是一種草,而生長在田地邊和山野里的草也是一種花啊。不論根扎在哪里,你們和其他人一樣,看起來都是一種草,其實也會開出一朵美麗的花?!?
幾十年過去了,當小毅從深山里的鄉下走進大都市的重點大學,成為繽紛社會的一員時,當小毅面對一束束流光溢彩的鮮花和一次次雷鳴般的掌聲時,他從不自卑,也沒有浮躁過。他總會想起老校長的那句話——沒有一種草是不會開花的,而每一種花朵也是一種草。
大山里的孩子就像路邊的野草一樣,很少有人過問,更沒有人刻意的欣賞,幸福和成功好像與他們無緣。而城市的孩子又是早期教育,又是到處旅游,還有游樂園、洋快餐環繞著他們,但他們并不覺得幸福。生活中幸福是稀少的、難覓的,于是,無論什么樣的人群都在追求幸福,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甚至是打擊。但即便如此,你也不能放棄,不能退縮,因為每一種草都會有自己的花朵,你只有采取積極進取的態度,吸取教訓,才能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獲得成功,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
野外的小草即便是長在無人知道的深山中,經歷再大的風雨,它也會昂首挺胸地迎著風雨,在孤獨中執著地、不屈不撓地生長,直到開出自己的花朵。對于他們而言,自卑并不是前進的阻力,相反,自卑成為發奮圖強、走向成功的動力。的確,與其悲觀地沉浸在痛苦和失落的籠罩下,受人歧視,不如變自卑為奮發的動力,從自卑走向自信,從失敗走向成功,從渺小走向偉大。
不論是在各種比賽和競爭中,還是在升學求職、在事業上,都應堅信每一種小草都會有自己的花朵,而不應小看自己,應該在挫折面前采取積極的態度。無論你遇到了怎樣的艱難困苦和精神壓力,你都要像小草一樣頑強地活下去。只要你對未來抱有希望,幸福就會降臨到你的身邊。
優勢與劣勢之間是相通的古時候有一個10歲的男孩,在一次上山砍柴的時候,不小心從山上滾了下來,摔斷了胳膊。由于家境貧寒,他沒有錢去及時就醫,最后小男孩永遠失去了左臂,但是他卻很想學武術,一直以來他都想學會功夫,然后當一名一流的捕快。即使失去了左臂,小男孩也沒有改變初衷。可是村里的人都在勸說,沒有了左臂怎么可能學武術,連他的父母也極力反對,希望他能去學一門手藝將來能夠養活自己。
有一天,小男孩拿著幾個燒餅就偷偷地上路了,經過幾個月的乞討和流浪,他終于來到了少林寺,拜了一位大師學習武術。開始學習基本功的時候,他的表現令師傅十分滿意,于是師傅傳授了他一招功夫,可是練了3個月,師傅再也沒有傳授他別的招數,小男孩有點弄不懂。他終于忍不住問道:“師傅,我的基本功和您教我的那一招,我都練得很熟練了,我是不是應該學學其他招數?”
師傅回答道:“不錯,你的確只會一招,但是你只需要掌握這一招就夠了?!?
小男孩聽了師傅的話很困惑,但是他很信賴師傅,于是就繼續練習這一招。
半年后,師傅帶著小男孩下山化緣,途經一個縣城,正好那里在舉行捕快擂臺賽,大師希望男孩能夠歷練一番,于是鼓勵他參加比賽。小男孩自己都沒有想到居然輕輕松松地贏了前兩輪。第三輪稍稍有點艱難,但是對手開始的時候有些輕敵,后來又有些急躁,連連進攻,小男孩敏捷地施展出自己的那一招,又獲勝了。就這樣小男孩進入了最后一輪比賽。
最后一輪比賽的對手比小男孩高大、強壯許多,似乎更有經驗。比賽過程中,小男孩曾經一度有些無法招架,縣令擔心男孩會受傷,不忍地準備叫停,然而師傅阻止了縣令,堅持說:“繼續下去!”
眼看著獨臂小男孩傷痕累累,一副不堪重負的樣子,對手漸漸地有些松懈,就在這時小男孩立刻使出了他的那一招,制服了對手,贏得了比賽。師傅繼續云游化緣走了,男孩留下來當了捕快。
男孩漸漸長大了,也成了全國第一捕快,四處追捕逃犯。有一天他遇到了云游的師傅,已經長大了的男孩和師傅一起回憶起那場比賽的每一個細節,他鼓起勇氣道出了埋藏在心中多年的困惑:“師傅,我是怎么僅憑一招就打敗所有的人并當上捕快的?”
已經年邁的師傅緩緩地回答道:“有三個原因:第一,你幾乎掌握了武術所有招式中最難的一招。第二,據我所知,要想對付這一招唯一的辦法就是對手抓住你的左臂,而你沒有左臂。第三,你的年紀比較小,對手很容易輕敵,即使不輕敵,當他們看見你受傷時也會于心不忍而怠懈?!?
可見,小男孩最大的劣勢——失去左臂和年齡小,通過師傅傳授的特別的一招,最后演變成他最大的優勢。而高大、強壯的對手們面對這個失去左臂、年齡又小的男孩時,他們的優勢卻變成了劣勢。這就是小男孩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
成功的人并非十全十美。他之所以能有所突破,就在于他能將劣勢作為支點。事實證明,的確有很多人都是因劣勢而邁向成功的。托爾斯泰的癲癇病造就了一代文豪;柴科夫斯基在眾叛親離時寫出了那首永遠不朽的《悲愴交響曲》;達爾文是一個天生的殘疾兒童,卻提出了進化論。
假如你身處劣勢,生活得很頹廢,不相信自己能夠改變生活、改變自己的能力。那么以下是你應該加強訓練自己的缺陷并走出劣勢的理由:
第一條理由:你具備了成功的可能性。
第二條理由:即使最后沒有成功,只要試著化劣勢為優勢,這樣也會使你或多或少取得進步,至少在這個過程中你不會損失什么。
對于那些身體有缺陷的人來說,他們往往有一顆像水晶一樣的心靈。正是由于身體的缺陷,才使他們深刻地體會到與正常人的差異,這促使他們擁有堅強的意志去做正常人都不易做到的事,他們成功的秘訣就是將“劣勢”轉化為“優勢”。發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有一個年輕人,站在懸崖邊,痛不欲生。
這時,一位老者,手舞足蹈,歡歌而過。年輕人止住老者,問:“老人家,你為何如此快樂?”老人朗聲回答:“天地之間,以人為尊,我生而為人;星辰之中,唯日月燦爛,我能早晚相伴;百草之中,五谷最是養人,我能終生享用,為什么不快樂?”
年輕人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說道:“老人家,我覺得自卑,不如別人活得有價值?!蹦贻p人滿臉憂傷。老者微微一笑,說:“一塊金子和一塊泥土,誰更自卑呢?”
年輕人剛要回答,老者擺了擺手,繼續說:“如果給你一粒種子,去培育生命,金子和泥土誰更有價值呢?”說完,老者朗笑而去,年輕人頓覺釋然。
俗語說,10個指頭有長短,但是各有各的用途;荷花出水有高低,卻有自己獨特的韻味。世界上有各種出色的人,他們在自己的領域中可以達到無人企及的高度,你不能因為達不到他們的高度而產生自卑心理,你要明白的是,他們也有自己的弱點和不足之處,只不過他們善于發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并充分地加以發揮。可是自卑的人把眼光全部放在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缺點上了,因而不能獲取成功也是必然的。其實每個人都存在別人無法企及的長處,只要你用心去發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并將之發揮到極處,你也同樣會達到別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富蘭克林說:“富有者并不一定偉大,貧窮者也并不一定卑微,上帝是公平的,他把機會放到了每個人面前?!焙诟駹栒f:“存在即合理。”事實也正如這樣,每一個人、每一樣事物都有其優點,都有其存在的價值,你也必然會實現你的價值。但是,如果一個人整天陷在自卑的泥潭里,那么實現價值的過程必然會受到影響,因此,擺脫自卑是實現人生目標的必然選擇。
其實任何人都會有很多缺陷——這個判斷相信大家都會接受。我們向往完美,但完美只能是一個不斷被接近的目標。任何人會有他的特點和長處,發現自己的優點比一天到晚盯著別人的長處或盯著自己的缺點更重要。因此,只有走出自卑,重新認識自己的長處,才能樹立信心。測試:你是一個自卑的人嗎?你若想知道自己是否心存自卑感,就請認真完成以下10道是非題。
1遇到難事,你想尋求幫助,但又不愿開口求人,怕別人取笑或輕視,是這樣嗎?
2當別人遇到麻煩時,你常會有幸災樂禍的感覺嗎?
3你愛向人夸耀自己的能力和“榮耀歷史”嗎?
4你認為學習成績和工作成績都很重要嗎?
5你覺得入鄉隨俗是很困難的事嗎?
6你覺得人的面子最重要,輕易認錯是很沒面子的行為嗎?
7你害怕生人和陌生的地方嗎?
8你常常問自己“我能行嗎”這類問題嗎?
9你常覺得自己是不利處境下的犧牲品嗎?
10你是個愛慕虛榮的人嗎?
評分標準
記下每題的“是”或“否”,每一個“是”得1分;“否”得0分。
測試分析
0~2分:你很有自信心,能與人和睦相處。
3~6分:缺乏自信心。你行事保守,缺乏魄力,但這也許能使你安于現狀,生活在平靜無事的節奏中。如果你認真地反思一下,把你認為能做的事和想做的事列成表格,你會發現,事實上你能做的事要比你想做的事多一些。
7~10分:你有一種強烈的自卑感,即使表面上你很自信、自負或自傲。你很可能在自負和自卑的兩極徘徊,有時這種性格上的矛盾令你感到痛苦或害怕,你要想辦法采取行動消除。第三章 遠離偏執,找到快樂的出發點
想看準時間,先擺正鐘表在一次醫療事故中,由于主刀醫生的失誤,一名年輕女性就這樣香消玉殞了。為了這場醫療事故,醫院經過一番嚴密細致的調查和謀劃,了解到患者只有一位親屬,就是她的妹妹。院方認為既然患者方只有受害者的妹妹一人,那么糾紛會很好解決。于是解決糾紛的那一天,院方的代表主刀醫生、律師等到場了,氣氛很緊張。
雖然患者一方只有一個人,可是許多不相干的人都站在她這一邊準備向醫院討公道。那天聽到姐姐因為主刀醫生失誤而去世的消息時,妹妹的腦袋“嗡——”的一下就懵了。她們的父母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生命,姐妹二人相依為命,是姐姐省吃儉用供她上學。眼看還有一年就要大學畢業了,她準備畢業后好好報答姐姐,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姐姐會死于主刀醫生的失誤。一想到這兒,妹妹的眼淚就止不住地往下流,那些好心人憤憤地說:“一定要向醫院多要些索賠,他們簡直是草菅人命,尤其是那個主刀醫生,應該讓他去坐牢,一命還一命!看他們以后還會不會這樣掉以輕心?!?
院方知道這次事件的嚴重性。院長親自提醒有關人員看看準備工作有沒有紕漏,而一些“智囊團”也在搜腸刮肚地準備了好幾套對策:賠償金的上限;將主刀醫生開除;設法從患者身上找到紕漏;修改患者所有的診斷記錄……
樓道里傳來一些人的說話聲和啼哭聲,中間夾雜著匆匆的腳步聲。不一會兒,一位護士走進屋來,交給院長一張紙條,院長表情嚴肅地看了一眼字條,而后表情變得不可置信的樣子。他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然后把字條交給了旁邊的人:“你給大家念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