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號特務實錄
最新章節
- 第50章 汪偽76號的末路(4)
- 第49章 汪偽76號的末路(3)
- 第48章 汪偽76號的末路(2)
- 第47章 汪偽76號的末路(1)
- 第46章 汪偽76號與杜月笙之間的暗戰(2)
- 第45章 汪偽76號與杜月笙之間的暗戰(1)
第1章 為了“出人頭地”,走上不歸之路(1)
究竟是誰殺了馬紹武
每個人的人生都像一部戲,李士群也不例外,丁默邨、馬紹武等人也不例外,只是有些人很可悲,在人家的戲里只充當了一個跑龍套的角色。如果說,李士群和丁默邨等人在日本人導演的戲中充當了一定分量的小角色,是一件令中國人感到恥辱的事情,那么馬紹武死在自己的手下導演的戲里,就只能用可憐加可悲來形容了。當然,中統上海區區長馬紹武對于國民黨來說,他算是個英雄,死得光榮,不過也死得很悲催。
1933年6月14日晚,地點是上海的某一個高級妓院,這里上演了一部好戲。這部戲沒有女主角,男一號是馬紹武,男二號是丁默邨,而這部戲的導演兼男三號正是李士群。
按這部戲的故事情節來看,這里即將上演的是一場槍戰戲。可事實上,這部戲從頭到尾卻只響了一陣槍聲,雖然這一陣槍聲只射出了七顆子彈,但由于對手還沒來得及反擊就倒下了,所以,嚴格地講,這不能算是一部槍戰戲,只能算是一個簡單的刺殺游戲罷了。
現在我們來看看,這場戲中最精彩的一幕:
這一天晚上,任中統上海區區長的馬紹武和幾個朋友,其中包括丁默邨,一起來到廣西路小花園的一家高等妓院打麻將。當他打完麻將、吃完花酒,醉眼蒙眬地與丁默邨等人從妓院里踉蹌地走出來時,在妓院外面早已經埋伏好的紅隊(中共中央特科組織的行動隊)神槍手鄺惠安及其帶領的六個隊員,就把槍瞄準了馬紹武等人。
這時,李士群按照事前想好的劇本,走到馬紹武身邊,微笑地看著他,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轉身迅速消失在夜色中。馬紹武感到有些莫名,李士群是自己的情報員,是自己的下屬,遇到領導不僅不打招呼,還在領導的肩膀上熱情地一拍,拍了又迅速走掉,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這讓馬紹武感到很疑惑。
馬紹武喝得有點醉,并沒有發現李士群的眼睛里盡是灰燼,看他的眼神似乎是在看一個死人。
事出反常必有妖,馬紹武也并不是一個不小心的人,如果在平常,他覺察不對,會馬上觀察四周,尋找隱蔽的地方躲起來。然而這一天,他非常高興,因為過幾天,他就要被調回南京了。這兩年來,他在上海的工作成績非常好,中統總部很滿意。所以,丁默邨邀請他喝酒,他想都沒怎么想就答應了。他今天真的是太高興了,酒喝得實在有點多,打麻將又打得暈頭轉向,反應自然遲鈍了很多,還沒等他找到一個隱蔽的地方躲起來,黑暗中已經有七顆子彈,從不同的方向向他飛來。
夜色里,只聽到馬紹武倒地的聲音,隨即,不遠處的黑暗里,佯裝中槍倒地的丁默邨大聲地呼喊:“快來人啊!”跟在后面的那幾個人聽到槍聲,匆忙趕來,拔出槍向兇手開槍的方向亂射一通。可是刺殺馬紹武的那些人,早已經消失得不見蹤影。如果馬紹武知道一起策劃刺殺自己的人中,還有他一直當作朋友的丁默邨的話,恐怕會死不瞑目吧。
那么,李士群和丁默邨為什么要殺馬紹武?丁默邨是馬紹武的朋友,李士群是馬紹武的下屬,丁默邨為什么要配合李士群,并且還裝作沒有參與這件事?而李士群為什么又要在馬紹武臨死前,出現在現場,難道他不知道,馬紹武不是一個小人物,他的死一定會引起中統的嚴查,而在現場出現過的李士群,豈不是自投羅網?
事情當然不會那么簡單,這一切的一切,還要從李士群這個人說起。
人窮命不窮的李士群
李士群,浙江遂昌人,生于1905年。李士群出生于江南一個山清水秀的小山村,父親是個秀才,在村里做教書先生。據說,老李家曾經也輝煌過,曾經是方圓百里有名的大地主,當年也算是鄉村名流了。其實,在那個混亂的年代,很多人往上推三代,爺爺或者爺爺的爺爺輩都有做官或者做地主的,因為窮人在亂世大都活不長久,很多窮人家的孩子,不是在軍閥混戰中戰死了,就是被餓死了。
咱們回頭再來說說老李家事,老李家的祖宗歷代都有功名在身,偏偏到了李士群的祖父這一代卻是好花開盡。李士群的父親寒窗苦讀30年,雖然得了一個秀才的名頭,但是由于不善經營,不得不以啃老為業,到了李士群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他們家就只剩下幾畝薄田了。
老李很重視對李士群的教育,五歲的時候,李士群就開始在私塾里念書,很顯然,老李很希望他以后能出人頭地,從“士群”這兩個字,盡顯讀書出仕、出類拔萃的企盼意味。
不幸的是,在李士群幼年的時候,老李就得病去世了,扔給了李家一個大悲劇:掙錢的人死了,花錢的人還活著。李家家底薄,一家三口很快到了饑餓的邊緣,三雙眼睛全是逮什么吃什么的目光。當生存都無法保障時,李媽媽做了一個決定:下地種田為生。要知道,李爸爸在世的時候,雖然家里沒錢,但是也能清貧地過著,他怎么說也是一個秀才,一個知識分子,自然不愿意讓自己的老婆下地種田。
可是如今連飯都沒得吃了,別說是下地種田了,如果當時醫院可以賣血的話,恐怕李媽媽都愿意干。
父親去世后,李士群失去了避風港,他不再是一個孩子了,作為家里老大的他不得不和體弱多病的母親支撐著整個家,但靠著他們母子的力量,還是很難維持,如果不是鄰居們予以救濟,很可能小李在童年的時候,就已經餓死了。
你知道人生中最糟糕的是什么嗎?是發現自己無論怎么努力,都無法解決家里的經濟危機。有人總是說,困難只要挺一挺總會過去的,但是能一直堅持的人又能有多少呢?不過,李士群一家人只有咬著牙堅持窮困潦倒的生活,對他們來說,唯有堅持才有希望。
李媽媽是一個識大體的人,知道知識的力量是可以改變命運的,所以,老李走后,即使餓著肚子,也四處借錢讓小李在私塾里念書。
苦難是最好的老師,在李士群12歲那年,他考上了杭州有名的崇文中學。民國跟現在一樣,有很多好人會資助一些肯讀書的苦孩子。李士群在別人的資助下,進了崇文中學念書。在這里,他接受了不一樣的教育,他的眼界一下子開闊了許多。年少的腦袋總是能和新鮮事物合拍。李士群從報紙上或者別人的聊天中,知道了上海是一個遍地是黃金的寶地,就想考一所上海有名的大學。中學畢業后,他報考了上海交通大學,結果卻名落孫山。
考不上好的大學,那就只有考差一點的。1924年,李士群闖進了大都市上海,進入了上海美術藝術專科學校,成為一名繪畫專業的“新時代藝術分子”。他希望自己能趕緊學到東西,然后找一份好的工作,賺了錢讓母親享福。
上天對誰都似乎很公平,年少的時候,讓你經受了磨難,長大后,可能就會給你帶來別樣的幸福。而小李的幸福,是上天給了他一段美麗的愛情,他認識了他未來的妻子葉吉卿。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有什么樣的男人,背后就會有一個什么樣的女人。那么李士群背后的這個女人是個什么樣的呢?要說這個女人,就得從她的家庭背景說起。葉吉卿,生于1904年浙江遂昌,和李士群算是老鄉。她的祖上歷代都有功名在身,在她父親葉夢澤這一代,更是不凡。葉夢澤16歲中了秀才,19歲中了舉人,之后又在會試中,以一甲第三十五名考上了進士,接著,葉夢澤先后被外放到浙江余杭和富陽兩地任知縣,之后又被擢升為山東學政。
然而后來,爆發了辛亥革命,清朝的大廈轟然倒塌,葉夢澤的坦蕩仕途戛然而止,于是他就做起了商人,沒想到,他生意也做得風生水起,很快就富甲一方。
葉吉卿便是葉夢澤和他的恩師李之江之女李翠萍的愛情結晶,繼承了兩個人的優秀基因,不僅聰明伶俐,還長得非常漂亮。如此身家相貌的女子,不知道有多少男子曾經渴望成為她家的乘龍快婿。為什么葉大小姐偏偏就看上了來自鄉下的李士群了呢?
據說,有一次,李士群回學校的時候,路過復旦大學,看到里面的學生在熱熱鬧鬧地舉辦同鄉聯誼會,就好奇地走了進去。李士群進門時,不小心撞到了從里面走出來的葉吉卿。李士群被葉大小姐的美貌所傾倒,便極力與之攀談。
人有四緣,第一便是眼緣,一眼看去,相互有好感,這是緣的基礎,決定著你想認識的人會不會跟你交談。在這方面,李士群很有特點,他雖然沒有民國第一美男汪精衛半分那么帥,但卻長有一張老實人的臉,所以至少葉大小姐看到他的時候并不討厭。第二是話緣,話不投機半句多,話都談不攏,何來的緣?這決定著你能不能跟你想認識的人繼續談下去,在這一點上,李士群也是頗有優勢的,李士群非常善于揣摩人的心理,跟別人交談。第三是手緣,撫摸是直接的感覺,物質性的感覺。如果兩個人不小心觸碰到,雙方都毫無感覺,最多說句拜拜就不錯了,肯定不會有深一步的交往。第四是心緣,這是緣分的最高層次了,如果心靈相通、靈魂結合,其他就不用說了,也就真到了“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境界。
后兩點不說,光看前兩點我們就知道,像李士群這種看起來相當老實,口才又相當好的男人,是很討女孩子喜歡的。而且不知怎么的,葉吉卿在跟李士群的閑談中,竟然看出眼前的這位青年志向遠大、機敏過人,前途不可限量。于是一次偶然的相遇,讓這對青年男女在剎那間碰出了愛的火花。
葉吉卿也著實不簡單,不僅對鄉下小子沒有成見,而且能夠從此刻李士群的言談舉止,揣度他的未來,也算得上一個目光長遠的女子。后來,在第一次國民革命高潮的影響下,葉吉卿和李士群以及李士群的妹妹李維英、妹夫謝云巢等人,先后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后來,這對情侶一起揭開了戀愛的人生篇章。從此,公園、影院、餐館,處處都留下這對熱戀男女的身影,他們談論彼此的學習和革命工作,當然更多的還是人皆難免的濃情蜜意和卿卿我我。后來,兩人正式確定了關系。
確立關系后,葉吉卿就要求李士群放棄所學的藝術專業,轉學到更有“前途”的上海大學學化學專業。其實李士群何嘗不想去上海大學學習,可他囊中羞澀,好不容易考上了藝術專業,怎肯輕易放棄。葉吉卿有的是錢,望夫成龍的她,毫不在意供養李士群,于是,李士群轉入了上海大學。多虧有了這樣一個富家千金的支持,才使得李士群在上海大學安然地又讀了幾年。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葉吉卿的父親葉夢澤對于女兒戀愛自然不反對,然而,對于女兒和李士群這個鄉下來的窮學生交往,卻心中著實不甘。怎么說,葉家在上海也算有頭有臉,對于自己的寶貝女兒在和窮學生李士群戀愛,他雖然口頭上沒有嚴令拒絕,但心里并不支持。葉夢澤倒也不是嫌貧愛富之人,而是眼看自己的年紀越來越大,他也希望自己的女兒早日出嫁,免得自己老去后,自己這個刁蠻任性的女兒孤身一人。但葉夢澤希望,自己才貌雙全的女兒,能嫁得人中龍鳳,即便不能,至少也要有權有勢,最主要的是有發展前途。可李士群有什么?難道靠畫畫養他的女兒嗎?作為一個商人來說,葉夢澤比誰都明白,文藝青年是這個世界上最會享受浪漫的人,但同樣也是最不靠譜的人,他怎么忍心把自己的寶貝女兒嫁給李士群呢。
但葉吉卿從小被葉夢澤給寵壞了,未經世事的她,把愛情看得很重,她的思想也很進步,覺得自己的婚事就得由自己做主,所以就是跟定了李士群。還好,葉夢澤雖然不支持女兒和李士群這個來自鄉下的孩子戀愛,但也算比較開明,見女兒鐵了心要嫁給李士群,也就保持沉默了。在童年時期差點被饑餓困苦折磨死的李士群,能夠得到如花似玉、智慧過人的葉吉卿的芳心,最終抱得美人歸,還擁有一位富甲一方的岳父,李士群真算是人窮命不窮了。
有的人奮斗一輩子,也奮斗不出什么名堂,可有的人“嫁”或者“娶”對了,瞬間就身價倍增。李士群就是如此,在他后面的人生里,這一點體現得淋漓盡致。
投靠青幫的機會主義者
革命是一件很激情很熱血,也很危險的事。當時間的車輪轉到1927年,蔣介石掀起了反革命運動,國民黨把屠刀揮向了共產黨。一時間,白色恐怖籠罩整個上海,槍聲一次次響起,上海的地下黨人,隨時都有身陷囹圄、人頭落地的危險。
眼看共產黨的革命事業陷入了低谷,為了更好地保存革命力量,壯大革命隊伍,1927年,新婚不久的李士群被派往蘇聯的東方大學去進修。李士群之所以受到如此的重視,不僅僅因為他工作努力,還因為當時的李士群,是中共特科領導周恩來的警衛員,一直被周恩來看好。
這里簡單介紹一下中共特科。
中共特科是1927年10月,由中共中央決定成立的直屬中央的特工機構,全稱中國共產黨特別行動科,簡稱中共特科,于1927年11月正式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指派周恩來領導中國共產黨特別行動科,即中共特科。
當時,周恩來親自為中共特科規定了三大任務一不許。
三大任務是:搞情報、懲處叛徒、執行各種特殊任務;
一不許是:不許在黨內互相偵察。
據《蘇聯情報機構在中國》一書講述,“中國共產黨特別行動科,即中共特科的任務是與社會各階層中國共產黨的同情者建立聯系,同奸細和叛徒做斗爭,監視秘密接頭地點,建立全國各級黨組織之間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