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片上系統設計思想與源代碼分析
陳曦 黃毅 著
更新時間:2018-12-27 17:53:43
開會員,本書免費讀 >
片上系統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包括多個子模塊,許多子模塊是SoC必備模塊。整個SoC的設計和這些子模塊的設計已經逐漸形成了明確的設計思想和方法。本書將片上系統最常見的模塊組織起來構成完整的SoC(DemoSoC),并以DemoSoC為例,講述片上系統的設計思想和最新的設計方法學。在最后幾章,對DemoSoC進行了完善的FPGA驗證。
最新章節
- D.7 NandFlash驗證平臺頂層模塊tb在ModelSim下的仿真
- D.7 NandFlash驗證平臺頂層模塊tb源代碼分析
- D.6 NandFlash仿真模型的獲得
- D.5 wb_master模塊源代碼分析
- D.4 Stimulus的源代碼分析
- D.3 Transactor的源代碼分析

上架時間:2017-02-22 09:59:52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 D.7 NandFlash驗證平臺頂層模塊tb在ModelSim下的仿真 更新時間:2018-12-27 17:53:43
- D.7 NandFlash驗證平臺頂層模塊tb源代碼分析
- D.6 NandFlash仿真模型的獲得
- D.5 wb_master模塊源代碼分析
- D.4 Stimulus的源代碼分析
- D.3 Transactor的源代碼分析
- D.2 Transactor_task_if和transactor_port_if接口源代碼分析
- D.1 基于的SystemC TLM模型的NandFlash控制器驗證平臺
- 附錄D NandFlash控制器的驗證
- C.4 錯誤調試
- C.3 仿真獨立的SystemC設計
- C.2 使用腳本
- C.1 正常編譯和仿真
- 附錄C ModelSim下仿真Verilog/SystemVerilog和SystemC設計
- B.7 動態創建進程
- B.6 導出端口(SC_EXPORT)和分層通道
- B.5 基本通道
- B.4 通道基礎
- B.3 端口
- B.2 接口
- B.1 什么是TLM建模
- 附錄B SystemC基本語法(二)
- A.10 SystemC中的一些雜散內容
- A.9 SystemC中的信息和差錯報告機制
- A.8 SystemC可執行文件頂層函數sc_main()
- A.7 進程
- A.6 基本數據類型
- A.5 端口和信號
- A.4 模塊
- A.3 SytemC頭文件
- A.2 從一個典型的SystemC設計開始
- A.1 SystemC簡介
- 附錄A SystemC基本語法(一)
- 21.8 本章小結
- 21.7 從CPU/DSP/ASIC/FPGA到統一計算
- 21.6 片上網絡
- 21.5 異步電路木乃伊歸來
- 21.4 目前嵌入式系統項目1/2不能按時完成,1/3失敗
- 21.3 軟硬件設計走向碰撞
- 21.2 FPGA 22年改變產業觀念居功至偉
- 21.1 專用集成電路增長趨緩
- 第21章 片上系統技術發展展望
- 20.16 本章小結
- 20.15 一個USB中斷處理的例子
- 20.14 一個顯示時鐘的例子
- 20.13 一個顯示圖片的例子
- 20.12 一個音樂播放的例子
- 20.11 串口操作實例
- 20.10 通過JTAG下載編譯后的代碼
- 20.9 C代碼和匯編源代碼的編譯
- 20.8 OpenRISC的Windows編譯環境安裝
- 20.7 片上系統的板級驗證與調試
- 20.6 處理器的啟動過程
- 20.5 片上系統的存儲器系統的設計
- 20.4 DEMOSOC到Altera FPGA的移植
- 20.3 Altera Cyclone II FPGA的架構與資源
- 20.2 FPGA的開發流程
- 20.1 片上系統的FPGA驗證概述
- 第20章 片上系統的FPGA驗證
- 19.4 本章小結
- 19.3 SoC的TLM驗證
- 19.2 SoC的處理器集成
- 19.1 SoC架構設計
- 第19章 處理器集成與TLM驗證
- 18.6 本章小結
- 18.5 簡單鍵盤模塊
- 18.4 鍵盤控制器的驗證
- 18.3 鍵盤控制器源碼分析
- 18.2 鍵盤控制器設計原理
- 18.1 鍵盤概述
- 第18章 鍵盤掃描與鍵盤控制器
- 17.8 本章小結
- 17.7 通過并口連接JTAG
- 17.6 JTAG調試接口與處理器的連接
- 17.5 Dbg_registers和Dbg_trace模塊
- 17.4 JTAG調試接口的頂層模塊
- 17.3 設計文件列表
- 17.2 JTAG模塊原理
- 17.1 概述
- 第17章 JTAG調試接口
- 16.4 本章小結
- 16.3 GPIO控制器源代碼分析
- 16.2 GPIO控制器設計
- 16.1 GPIO簡介
- 第16章 GPIO接口
- 15.5 本章小結
- 15.4 PWM/定時器/計時器模塊設計原理和源代碼分析
- 15.3 脈沖寬度調制
- 15.2 看門狗
- 15.1 定時器
- 第15章 定時器、看門狗和PWM
- 14.5 本章小結
- 14.4 通過IIC接口讀寫DS3231的計時寄存器
- 14.3 IIC控制器源代碼分析
- 14.2 IIC控制器設計
- 14.1 IIC簡介
- 第14章 IIC接口
- 13.4 本章小結
- 13.3 UART接口控制器源代碼分析
- 13.2 UART控制器設計原理
- 13.1 串口原理
- 第13章 UART控制器
- 12.4 本章小結
- 12.3 SPI控制器源代碼分析
- 12.2 SPI控制器設計
- 12.1 SPI簡介
- 第12章 SPI接口
- 11.7 本章小結
- 11.6 PS/2接口控制器的驗證
- 11.5 PS/2控制器設計和源代碼分析
- 11.4 鍵盤原理
- 11.3 PS/2鼠標原理
- 11.2 PS/2接口協議
- 11.1 PS/2接口電氣特性
- 第11章 PS/2接口
- 10.9 本章小結
- 10.8 讀取RTL8139的Vendor ID和Device ID
- 10.7 PCI Host相關操作
- 10.6 管腳和信號定義
- 10.5 PCI主設備橋初始化
- 10.4 寄存器定義
- 10.3 PCI Host總體設計
- 10.2 PCI管腳
- 10.1 概述
- 第10章 PCI主設備橋
- 9.4 本章小結
- 9.3 USB主機和設備端控制器IP的驗證
- 9.2 USB主機和設備端控制器IP設計原理
- 9.1 USB基礎
- 第9章 USB控制器
- 8.6 本章小結
- 8.5 DMA和總線橋的驗證
- 8.4 DMA和總線橋源代碼分析
- 8.3 寄存器定義
- 8.2 DMA和總線橋的設計原理
- 8.1 DMA和總線橋概述
- 第8章 DMA控制器與總線橋
- 7.5 本章小結
- 7.4 MCU接口LCD控制器
- 7.3 RGB接口LCD控制器
- 7.2 RGB接口LCD
- 7.1 LCD技術介紹
- 第7章 LCD控制器
- 6.7 本章小結
- 6.6 應用示例
- 6.5 IIS接口控制器設計與源代碼分析
- 6.4 音頻編解碼芯片
- 6.3 數字音頻接口
- 6.2 音頻系統構成
- 6.1 音頻復制技術
- 第6章 IIS音頻控制器
- 5.6 本章小結
- 5.5 SDRAM控制器未來改進
- 5.4 SDRAM控制器的驗證
- 5.3 SDRAM控制器源代碼分析
- 5.2 SDRAM控制器功能描述
- 5.1 SDRAM器件介紹
- 第5章 SDRAM控制器
- 4.7 本章小結
- 4.6 NandFlash控制器的驗證
- 4.5 NandFlash控制器源代碼分析
- 4.4 NandFlash控制器的設計
- 4.3 NandFlash器件的操作
- 4.2 NandFlash器件原理
- 4.1 閃存技術概述
- 第4章 NandFlash控制器
- 3.14 本章小結
- 3.13 仲裁器的設計
- 3.12 地址譯碼
- 3.11 WISHBONE共享總線連接示例
- 3.10 WISHBONE點到點連接示例
- 3.9 WISHBONE對RAM/ROM的支持
- 3.8 WISHBONE從設備接口示例
- 3.7 WISHBONE規范對IP文檔的要求
- 3.6 WISHBONE寄存反饋總線周期
- 3.5 WISHBONE總線周期
- 3.3 接口信號定義
- 3.2 WISHBONE片上總線的基本特點
- 3.1 片上總線技術綜述
- 第3章 片上總線
- 2.6 本章小結
- 2.5 OR1200核心硬件配置
- 2.4 OR1200的端口
- 2.3 OR1200核心寄存器
- 2.2 OR1200
- 2.1 開源嵌入式處理器介紹
- 第2章 開源嵌入式處理器
- 1.3 本章小結
- 1.2 片上系統DemoSoC
- 1.1 片上系統的基礎知識
- 第1章 片上系統概述
- 前言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前言
- 第1章 片上系統概述
- 1.1 片上系統的基礎知識
- 1.2 片上系統DemoSoC
- 1.3 本章小結
- 第2章 開源嵌入式處理器
- 2.1 開源嵌入式處理器介紹
- 2.2 OR1200
- 2.3 OR1200核心寄存器
- 2.4 OR1200的端口
- 2.5 OR1200核心硬件配置
- 2.6 本章小結
- 第3章 片上總線
- 3.1 片上總線技術綜述
- 3.2 WISHBONE片上總線的基本特點
- 3.3 接口信號定義
- 3.5 WISHBONE總線周期
- 3.6 WISHBONE寄存反饋總線周期
- 3.7 WISHBONE規范對IP文檔的要求
- 3.8 WISHBONE從設備接口示例
- 3.9 WISHBONE對RAM/ROM的支持
- 3.10 WISHBONE點到點連接示例
- 3.11 WISHBONE共享總線連接示例
- 3.12 地址譯碼
- 3.13 仲裁器的設計
- 3.14 本章小結
- 第4章 NandFlash控制器
- 4.1 閃存技術概述
- 4.2 NandFlash器件原理
- 4.3 NandFlash器件的操作
- 4.4 NandFlash控制器的設計
- 4.5 NandFlash控制器源代碼分析
- 4.6 NandFlash控制器的驗證
- 4.7 本章小結
- 第5章 SDRAM控制器
- 5.1 SDRAM器件介紹
- 5.2 SDRAM控制器功能描述
- 5.3 SDRAM控制器源代碼分析
- 5.4 SDRAM控制器的驗證
- 5.5 SDRAM控制器未來改進
- 5.6 本章小結
- 第6章 IIS音頻控制器
- 6.1 音頻復制技術
- 6.2 音頻系統構成
- 6.3 數字音頻接口
- 6.4 音頻編解碼芯片
- 6.5 IIS接口控制器設計與源代碼分析
- 6.6 應用示例
- 6.7 本章小結
- 第7章 LCD控制器
- 7.1 LCD技術介紹
- 7.2 RGB接口LCD
- 7.3 RGB接口LCD控制器
- 7.4 MCU接口LCD控制器
- 7.5 本章小結
- 第8章 DMA控制器與總線橋
- 8.1 DMA和總線橋概述
- 8.2 DMA和總線橋的設計原理
- 8.3 寄存器定義
- 8.4 DMA和總線橋源代碼分析
- 8.5 DMA和總線橋的驗證
- 8.6 本章小結
- 第9章 USB控制器
- 9.1 USB基礎
- 9.2 USB主機和設備端控制器IP設計原理
- 9.3 USB主機和設備端控制器IP的驗證
- 9.4 本章小結
- 第10章 PCI主設備橋
- 10.1 概述
- 10.2 PCI管腳
- 10.3 PCI Host總體設計
- 10.4 寄存器定義
- 10.5 PCI主設備橋初始化
- 10.6 管腳和信號定義
- 10.7 PCI Host相關操作
- 10.8 讀取RTL8139的Vendor ID和Device ID
- 10.9 本章小結
- 第11章 PS/2接口
- 11.1 PS/2接口電氣特性
- 11.2 PS/2接口協議
- 11.3 PS/2鼠標原理
- 11.4 鍵盤原理
- 11.5 PS/2控制器設計和源代碼分析
- 11.6 PS/2接口控制器的驗證
- 11.7 本章小結
- 第12章 SPI接口
- 12.1 SPI簡介
- 12.2 SPI控制器設計
- 12.3 SPI控制器源代碼分析
- 12.4 本章小結
- 第13章 UART控制器
- 13.1 串口原理
- 13.2 UART控制器設計原理
- 13.3 UART接口控制器源代碼分析
- 13.4 本章小結
- 第14章 IIC接口
- 14.1 IIC簡介
- 14.2 IIC控制器設計
- 14.3 IIC控制器源代碼分析
- 14.4 通過IIC接口讀寫DS3231的計時寄存器
- 14.5 本章小結
- 第15章 定時器、看門狗和PWM
- 15.1 定時器
- 15.2 看門狗
- 15.3 脈沖寬度調制
- 15.4 PWM/定時器/計時器模塊設計原理和源代碼分析
- 15.5 本章小結
- 第16章 GPIO接口
- 16.1 GPIO簡介
- 16.2 GPIO控制器設計
- 16.3 GPIO控制器源代碼分析
- 16.4 本章小結
- 第17章 JTAG調試接口
- 17.1 概述
- 17.2 JTAG模塊原理
- 17.3 設計文件列表
- 17.4 JTAG調試接口的頂層模塊
- 17.5 Dbg_registers和Dbg_trace模塊
- 17.6 JTAG調試接口與處理器的連接
- 17.7 通過并口連接JTAG
- 17.8 本章小結
- 第18章 鍵盤掃描與鍵盤控制器
- 18.1 鍵盤概述
- 18.2 鍵盤控制器設計原理
- 18.3 鍵盤控制器源碼分析
- 18.4 鍵盤控制器的驗證
- 18.5 簡單鍵盤模塊
- 18.6 本章小結
- 第19章 處理器集成與TLM驗證
- 19.1 SoC架構設計
- 19.2 SoC的處理器集成
- 19.3 SoC的TLM驗證
- 19.4 本章小結
- 第20章 片上系統的FPGA驗證
- 20.1 片上系統的FPGA驗證概述
- 20.2 FPGA的開發流程
- 20.3 Altera Cyclone II FPGA的架構與資源
- 20.4 DEMOSOC到Altera FPGA的移植
- 20.5 片上系統的存儲器系統的設計
- 20.6 處理器的啟動過程
- 20.7 片上系統的板級驗證與調試
- 20.8 OpenRISC的Windows編譯環境安裝
- 20.9 C代碼和匯編源代碼的編譯
- 20.10 通過JTAG下載編譯后的代碼
- 20.11 串口操作實例
- 20.12 一個音樂播放的例子
- 20.13 一個顯示圖片的例子
- 20.14 一個顯示時鐘的例子
- 20.15 一個USB中斷處理的例子
- 20.16 本章小結
- 第21章 片上系統技術發展展望
- 21.1 專用集成電路增長趨緩
- 21.2 FPGA 22年改變產業觀念居功至偉
- 21.3 軟硬件設計走向碰撞
- 21.4 目前嵌入式系統項目1/2不能按時完成,1/3失敗
- 21.5 異步電路木乃伊歸來
- 21.6 片上網絡
- 21.7 從CPU/DSP/ASIC/FPGA到統一計算
- 21.8 本章小結
- 附錄A SystemC基本語法(一)
- A.1 SystemC簡介
- A.2 從一個典型的SystemC設計開始
- A.3 SytemC頭文件
- A.4 模塊
- A.5 端口和信號
- A.6 基本數據類型
- A.7 進程
- A.8 SystemC可執行文件頂層函數sc_main()
- A.9 SystemC中的信息和差錯報告機制
- A.10 SystemC中的一些雜散內容
- 附錄B SystemC基本語法(二)
- B.1 什么是TLM建模
- B.2 接口
- B.3 端口
- B.4 通道基礎
- B.5 基本通道
- B.6 導出端口(SC_EXPORT)和分層通道
- B.7 動態創建進程
- 附錄C ModelSim下仿真Verilog/SystemVerilog和SystemC設計
- C.1 正常編譯和仿真
- C.2 使用腳本
- C.3 仿真獨立的SystemC設計
- C.4 錯誤調試
- 附錄D NandFlash控制器的驗證
- D.1 基于的SystemC TLM模型的NandFlash控制器驗證平臺
- D.2 Transactor_task_if和transactor_port_if接口源代碼分析
- D.3 Transactor的源代碼分析
- D.4 Stimulus的源代碼分析
- D.5 wb_master模塊源代碼分析
- D.6 NandFlash仿真模型的獲得
- D.7 NandFlash驗證平臺頂層模塊tb源代碼分析
- D.7 NandFlash驗證平臺頂層模塊tb在ModelSim下的仿真 更新時間:2018-12-27 17:5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