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九封婚書辭師下山
終南山的清晨,永遠彌漫著一股清冽的靈氣。
薄霧如紗,纏繞在蒼翠的林間,露珠綴在草葉尖兒上,映著初升的朝陽,閃爍著碎金般的光芒。遠山如黛,連綿起伏,恍若一幅徐徐展開的水墨畫卷。
太虛觀便坐落在這群山環抱之中。
青瓦灰墻,古樸清幽,道觀不大,卻自有股悠久沉淀的寧靜氣韻。檐角懸掛的銅鈴隨風輕響,聲音空靈悠遠,滌蕩著塵世煩憂。
此刻,后山一片開闊的平地上,一名青年正在練功。
他身著略顯陳舊的藏藍色道袍,身形挺拔如松,動作行云流水,舒緩時如云卷云舒,發力時若崩雷乍現。舉手投足間,隱隱與周遭的天地氣息交融共鳴,帶動細微的氣流,卷起地上幾片落葉,隨他的動作無聲旋舞。
這便是張清源。
他面容清俊,眉眼澄澈,仿佛山間清泉,不染絲毫雜質。二十年與師父玄微真人在此清修,讓他身上有種與年齡不符的沉靜與淡然。
一套拳法打完,他緩緩收勢,口中呼出一道如箭般的白氣,綿長深遠,良久才緩緩散去。
“咕呱!好!好!小清源這手‘攬雀尾’使得越發有味道了,比你那牛鼻子師父年輕時也不差!”
旁邊一株老松的虬枝上,站著一只羽毛斑斕的古鸚鵡。它體型比尋常鸚鵡大上一圈,眼神靈動得近乎妖異,此刻正用一邊翅膀像人一樣捋著并不存在的胡須,老氣橫秋地點評著。
張清源早已習慣這只會說話的鸚鵡,微微一笑,也不答話,只是走到松樹下,拿起一個粗陶碗,給自己倒了碗清水慢慢喝著。
“你這扁毛畜生,又在背后編排為師什么?”
一個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威嚴的聲音傳來。
只見一位老道自觀中緩步走出。他須發皆白,面色卻紅潤如嬰兒,身穿一襲漿洗得發白的青色道袍,手持一柄古樸拂塵,眼神溫潤深邃,仿佛能洞悉世間一切奧秘。
正是太虛觀觀主,張清源的師父,玄微真人。
那鸚鵡頓時噤聲,縮了縮脖子,小聲嘀咕:“咕……老牛鼻子耳朵真靈……”撲棱棱飛到了張清源肩頭躲著,似乎這里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師父。”張清源恭敬行禮。
玄微真人走到他面前,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滿意地點點頭:“清源,你隨為師修行,已滿二十載了吧?”
“回師父,到下月初九,整二十年。”張清源答道,心中有些疑惑,師父平日從不問這些。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玄微真人眼中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感慨,他抬頭望了望天邊流云,沉默片刻,忽然道:“是時候了。”
張清源一怔:“師父,什么是時候了?”
玄微真人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從寬大的道袍袖中取出一個用油布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長條物事。那油布泛著深黃,邊緣磨損,顯然有些年頭了。
他緩緩揭開層層油布,露出里面的東西——并非張清源想象中的經書法器,而是一疊厚厚的、紙質已然發黃的信封,用一根紅繩系著,整整九封。
每一封的樣式都極為古樸,信封正中,用工整的楷書寫著“婚書”二字。
“這……”張清源愣住了。
玄微真人將這一疊婚書鄭重地遞到他面前:“清源,今日,你便下山去吧。”
這句話如同平地驚雷,在張清源耳邊炸響。他猛地抬頭,臉上寫滿了錯愕與難以置信:“下山?師父,為何突然讓弟子下山?是弟子做錯了什么嗎?”
二十年來的記憶瞬間涌上心頭。他自幼被師父收養,在這終南山太虛觀長大,誦經、練功、采藥、習字……這里就是他的家,師父就是他唯一的親人。他從未想過有一天要離開。
“非是你之過。”玄微真人輕輕搖頭,目光溫和卻堅定,“恰恰相反,你天資聰穎,心性純良,二十年勤修不輟,已盡得吾之真傳。無論是內丹修行、符箓陣法,還是醫卜星象,你均已登堂入室,所欠缺者,唯‘歷練’二字。”
他頓了頓,拂塵輕掃,繼續道:“道法自然,需在萬丈紅塵中體悟。閉門造車,終是鏡花水月。你的道,不在這深山古觀,而在那煙火人間。”
張清源心中涌起萬千不舍,急道:“師父,弟子愿一直侍奉您左右,紅塵紛擾,并非弟子所求!”
“癡兒。”玄微真人嘆了口氣,“世間萬物,皆有緣法。你我師徒緣分未盡,然你命中注定有此一遭。下山去,并非斬斷塵緣,而是……尋你的緣。”
他的目光落在那九封婚書上:“這些,是你師祖早年為你定下的。具體緣由,你日后自會知曉。你下山之后,需一一尋訪,自行了斷。”
九封婚書!張清源只覺得手中的油布包重逾千斤,燙得他幾乎拿不穩。他連女子都甚少接觸,如今竟憑空多出九位素未謀面的“未婚妻”?
那古鸚鵡也來了精神,在他肩上跳來跳去,尖聲道:“咕呱!九個媳婦!小清源好福氣!老牛鼻子你偏心!當年怎么不給鳥爺我也訂上幾個?”
玄微真人瞪了它一眼,鸚鵡立刻縮頭噤聲。
“清源,”玄微真人語氣轉為凝重,“此行下山,并非只有婚約之事。如今都市繁華之下,暗流涌動,邪祟漸生,亦有魔道妖人蠢蠢欲動。你身負我太虛正道傳承,遇邪魔外道,當秉持本心,斬妖除魔,護佑蒼生,亦是修行。”
張清源深吸一口氣,知道師命難違。他壓下心中的波瀾與茫然,恭敬跪下,雙手接過那沉甸甸的九封婚書:“弟子……謹遵師命。”
“起來吧。”玄微真人臉上露出慈祥的笑容,拂塵一揚,一股柔和的力道便將張清源托起,“不必做此小兒女態。為師另有一物贈你。”
他吹了聲口哨,那古鸚鵡不情不愿地飛到他手上。
“這扁毛畜生雖聒噪貪嘴,但也活了有些年頭,頗通靈性,且見識廣博。山下之事,若有不明,或可問它。讓它陪你走這一遭,也好有個照應。”
鸚鵡頓時昂起頭,得意地梳理著羽毛:“咕呱!聽到沒?老牛鼻子都說鳥爺我見識廣博!小清源,以后跟著鳥爺我混,保你吃香喝辣,媳婦成群!”
張清源看著這只平日里沒少偷吃他丹藥、還總愛挖苦他的鸚鵡,一時無言。
事已至此,他已明白再無轉圜余地。他回到自己簡陋的居室,開始收拾行囊。東西不多,幾件換洗道袍,一些自己煉制的常用丹藥金創藥,一柄師父早年贈他的桃木短劍,還有這些年抄寫的一些經文心得。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那個油布包上。沉默片刻,他還是將其小心翼翼地放入行囊最內側。
一個時辰后,張清源背起行囊,肩頭站著那只東張西望的古鸚鵡,來到觀門前。
玄微真人負手而立,晨光為他鍍上了一層金邊,仙風道骨,宛如即將羽化的仙人。
“去吧。”他只說了兩個字,眼神深邃如淵。
張清源再次跪拜叩首,行了大禮:“師父保重!弟子……去了。”
起身,轉身,他邁步踏上通往山下的小徑,腳步堅定,卻又不免有些沉重。山風拂過,吹動他的道袍,獵獵作響。
肩頭的鸚鵡似乎也感受到了離別的氣氛,難得地安靜了下來。
走了約莫百步,張清源忍不住回頭望去。
太虛觀已隱在薄霧山嵐之后,模糊不清。唯有師父的身影,依舊清晰地站在觀門前,一動不動,目送著他離去。
見他回頭,玄微真人忽然抬手,嘴唇微動。
距離已遠,聲音本該模糊不清,但一句清晰的話語卻如同就在張清源耳邊響起,凝而不散,正是道家“傳音入密”的上乘功夫。
“清源,記住為師最后一句話——”
張清源凝神細聽。
“——你那九位未婚妻中,有一人……關乎一場千年劫數。找到她,否則……紅塵人間,恐有傾覆之危。”
話音落下,玄微真人的身影徹底隱入霧中,再也看不見了。
張清源如遭雷擊,猛地僵在原地,只覺得一股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如山岳般轟然壓落肩頭。
九封婚書,并非簡單的緣法?關乎……千年劫數?人間傾覆?
肩頭的鸚鵡也猛地一哆嗦,驚叫道:“咕呱!老牛鼻子最后才說?!這哪是找媳婦,這是扛了一座山下去啊!”
張清遠望著山下遠方那片繁華朦朧、卻又完全陌生的現代都市輪廓,第一次對這場突如其來的下山之旅,產生了一種強烈的不安與預感。
他的路途,絕非只是退婚或成婚那么簡單。
迷霧已生,前路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