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龍御初臨
大虞王朝永徽元年,驚蟄。
春雷碾過紫宸殿飛檐時,蕭承煜正盯著帳頂鎏金蟠龍紋出神。明黃緞面被子上的五爪金龍在燭影里扭曲變形,龍目嵌著的黑曜石泛著幽光,像極了三日前抬棺時,杠夫們因驚恐而渙散的瞳孔。案頭攤開的《貞觀政要》被夜露洇濕,“君舟民水“四字暈成墨團,恍惚間竟與先帝棺槨縫隙滲出的血漬重疊——那本該是朱砂寫的“奠“字,卻在暴雨中洇成不祥的赤斑。
“陛下,吉時到了。“
林安的聲音打斷思緒,這個服侍了三朝的老宦官捧著朝服的手穩如磐石,袖口卻露出半枚青銅魚符。蕭承煜望著他鬢角霜雪般的白發,忽然想起十二歲被封為太子那日,這人背著他在御花園假山后躲避刺客,后頸挨了一箭仍死死護著他,至今疤痕猶新。朝服上金線繡的江崖海水紋刺得他眼眶發澀,那是母后生前最愛的紋樣,說“海清河晏,方見太平“。
更衣時,腰間蟠龍玉佩突然發燙。羊脂玉觸手生溫,刻著的虞朝古篆在燭火下若隱若現,像游弋在水中的銀魚。林安替他系玉帶時,指腹擦過玉佩邊緣,瞳孔微縮:“今早接到密報,丞相府昨夜有胡商出入。“蕭承煜望著鏡中少年天子——烏發束金冠,眉間卻凝著不屬于十六歲的沉郁,忽然伸手按住老人顫抖的手腕:“林公公,今日無論發生什么,都按計劃行事。“
卯時三刻,鐘鼓撞碎晨霧。
蕭承煜踏上丹陛,九龍金漆屏風投下的陰影裹住他的腳踝,像一條緩緩收緊的鎖鏈。階下群臣如星子般排列,丞相謝崇謙的赤羅朝服尤為刺目,腰間玉帶鉤雕著辟邪獸首,與他書房鎮紙紋樣分毫不差。三日前在先帝靈前,這老臣握著他的手老淚縱橫,袖口卻泄出半截暗紫色織錦——那是波斯商人獨有的葡萄藤蔓紋,在中原貴胄間,唯有通敵者才敢私藏。
“啟稟陛下,“謝崇謙的笏板叩得山響,聲如洪鐘卻暗藏鋒芒,“先帝托孤時曾言,'若陛下年幼,可由丞相暫攝朝政'。今北疆烽煙又起,臣請...“
“丞相記錯了。“蕭承煜打斷他,指尖摩挲龍椅扶手的蟠龍紋,鎏金在晨光中灼得指尖發燙,“父皇遺詔明言'皇帝親政,百官各司其職',本宮昨日已著人將詔書副本發至各府衙。“他掃過階下,見謝崇謙身后的御史中丞王大人猛地縮了縮脖子,袖中硬物輪廓更顯——那是彈劾他“沉迷犬馬“的奏疏,卻不知早在昨夜,林安的暗衛已將奏疏換成了空白絹帛。
謝崇謙的胡須劇烈顫動,眼底閃過陰鷙:“陛下貴為天子,自然記得遺詔內容。只是這朝堂之上...“
“夠了。“蕭承煜抬手,殿內瞬間鴉雀無聲。他望向階下左側,大將軍李崇山按劍而立,玄甲上的冰裂紋與他書房中那幅《漠北破虜圖》如出一轍:“李將軍,北疆防務如何?“
“回陛下,“李崇山聲如擂鼓,震得殿角銅鈴輕響,“三十萬玄甲軍已整裝待發,臣請率軍北伐,踏平突厥王庭!“他腰間懸掛的狼首箭囊隨動作輕晃,正是先帝親賜的“靖邊“之物。蕭承煜注意到謝崇謙的眼皮狠狠跳了跳——這員虎將曾是謝黨死敵,卻在三日前突然向他遞交密折,愿以全家性命擔保效忠。
早朝在暗流涌動中結束。蕭承煜沿著九曲回廊往御花園走,春雨初霽,青磚上的水洼映出他微蹙的眉峰。路過太液池時,池面突然泛起漣漪,他瞥見水下黑影一閃而過——是尾金鱗錦鯉,卻比尋常錦鯉多出一對胸鰭,恰似傳說中的龍魚。
“陛下,奴婢給您送茶來了。“
清甜的茶香襲來時,蕭承煜已側身避開。水綠襦裙的宮女跪地叩首,發間銀步搖墜在青磚上,露出耳后朱砂痣——三年前那個雪夜,刺殺他的女刺客耳后也有這么一顆痣,臨死前咬碎的毒囊,正是這般清甜中帶著苦杏仁味。
“淑妃娘娘體恤陛下勤政,特命奴婢送來新制的碧螺春。“宮女抬頭時,睫毛下的眼神如淬了毒的刀。蕭承煜望著她腕間紅繩——那是民間“避兇“的講究,卻與謝崇謙府中丫鬟的裝束別無二致。袖中銀針彈出的瞬間,他聽見假山后弓弦輕響,本能地旋身,茶盞擦著耳畔飛過,砸在太湖石上迸裂,碧綠水漬中,銀針正泛著幽藍。
“有刺客!“
林安的呼喊聲與弩箭破空聲同時響起。蕭承煜滾入假山縫隙,瞥見小順子從假山頂躍下,手中短刀抵住宮女咽喉。這少年是林安去年收養的義子,左眼角有塊暗紅色胎記,此刻在晨光中像滴未干的血。宮女掙扎間,領口扯開,露出鎖骨下方的狼首刺青——那是突厥天狼部的圖騰。
“說,誰派你來的?“小順子的刀又壓下幾分,宮女卻突然詭異地笑起來,嘴角溢出黑血。蕭承煜望著她逐漸渙散的瞳孔,在那雙眸子里,映出更遠處假山上的黑影——有人戴著斗笠,袖中握著的,正是謝崇謙書房中的鎏金香爐。
“陛下,您沒事吧?“林安帶著暗衛趕到時,蕭承煜正盯著宮女腕間紅繩出神。他解下紅繩,發現繩結里藏著粒芝麻大小的蠟丸,用突厥文寫著“卯時三刻,御花園“。身后太液池的錦鯉突然躍出水面,濺起的水花打濕了他的袖口,露出腕間淡青色胎記——與沈明薇耳后的印記一模一樣。
申時,御書房。
蕭承煜盯著案上的狼首刺青拓片,耳邊回響著小順子的回報:“這宮女是三個月前混入淑妃宮中的,掌事女官已投井自盡。“他摸出蟠龍玉佩,對著陽光轉動,古篆突然拼成四個小字:“天狼噬月“。林安站在窗前,陰影遮住他半張臉:“陛下,謝崇謙今日下朝后,派管家去了突厥使館。“
“知道了。“蕭承煜將拓片丟進炭盆,火苗瞬間舔舐掉狼首輪廓,“傳旨,今晚子時,在太廟舉行祫祭大典。“他望著窗外逐漸暗沉的天色,春雷又在遠處滾過,驚起檐角棲鳥。林安欲言又止,最終只輕輕替他披上鶴氅,袖口的青銅魚符與他腰間玉佩相觸,發出清越的鳴響。
夜,太廟。
香燭繚繞中,蕭承煜跪在先帝靈前,望著棺槨上的《山河永固圖》。畫中江水依舊泛紅,卻比三日前清晰許多,竟隱約可見戰船輪廓。他摸出先帝臨終前塞給他的密旨,展開時,泛黃的絹帛上字跡洇開:“皇后乃突厥細作,朕不忍殺之,望吾兒...“墨跡到此為止,余下的字被血漬覆蓋。
“父皇,您究竟還有多少事瞞著兒臣?“他對著靈位低語,殿外驚雷炸響,震得燭火劇烈搖晃。忽有穿堂風卷過,案上遺詔副本被吹開,“皇帝親政“四字下,竟露出半行小字——“若有異動,可啟金匱“。
林安的腳步聲從殿外傳來,蕭承煜迅速藏好密旨。老宦官手中捧著的金匱泛著冷光,鎖孔處刻著與他玉佩相同的古篆。當玉佩嵌入鎖孔的剎那,金匱自動打開,里面是一卷繪著突厥王庭布防圖的羊皮卷,以及一枚刻著“暗衛統領“的青銅虎符。
“陛下,“林安跪地叩首,“這是先帝臨終前交于老奴的,說唯有您能開啟。“蕭承煜望著虎符上的辟邪獸首,與謝崇謙的玉帶鉤、沈明薇的玉鐲紋樣完全一致。他忽然想起母后臨終前塞給他玉佩時的話:“承煜,若有一日覺得孤單,就去太液池看看錦鯉...“
太廟外,春雨再次落下。蕭承煜握著虎符,感受著上面殘留的先帝體溫。遠處,謝崇謙府邸的方向燃起燈火,像極了三年前那場燒毀他生母宮殿的大火。他望向天際,烏云中隱約有金光閃過,恰似登基那日,九龍金鑾殿上落下的那道祥瑞之光。
“林公公,“他轉身時,龍袍在香燭青煙中揚起,“傳暗衛,今夜子時,包圍丞相府。“
林安抬頭,看見少年天子眼中有火光跳動,恰似太液池底沉寂多年的暗流,終于在驚雷與春雨中,掀起了第一道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