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出版說明
《三國史話》是呂思勉寫給大眾的一本歷史科普讀物。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江蘇常州人。中國近代歷史學家,與陳垣、陳寅恪、錢穆并稱為“現代四大史家”。呂思勉畢生致力于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工作,曾在蘇州東吳大學、常州府中學堂等多所大中學校任教。早年曾在上海中華書局、上海商務印書館任編輯。1926年后擔任上海光華大學教授、歷史系主任。1951年,任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主要著作有《白話本國史》《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宋代文學》《中國民族史》《中國制度史》等。
20世紀30年代,楊寬約請自己的老師呂思勉寫一本歷史類通俗讀物,便有了《三國史話》的寫作和出版。
呂思勉為了糾正人們對三國歷史的錯誤觀念和認知,將自己的研究心得,用通俗的語言講述出來,從文學和史學的角度,對董卓的擾亂朝綱、曹操的崛起、赤壁之戰的真相、司馬氏的興亡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為曹操、魏延等被文學丑化的人物“辯誣平反”。
《三國史話》總計20篇。前16篇,最初以單篇的形式連續刊登在上海科學書店的《知識與趣味》上,1943年1月由上海開明書店初版發行,1946年12月印行了第二版。后4篇中的《孫吳為什么要建都南京》(原題為《南京為什么成為六朝朱明的舊都》)初刊于1946年的《正言報》,《司馬懿如何人》《司馬氏之興亡》《晉代豪門斗富》分別初刊于1947年《現實:新聞周報》的第一期、第二期、第十一期。
本次出版前16篇以開明書店1946年12月再版為底本,封面亦參考該版,后4篇則以最初發表的《正言報》和《現實:新聞周報》為底本。在保留當時語言文字習慣的基礎上,對文字、標點等進行了錯訛訂正和現代規范處理,同時以頁下注的形式對生僻字詞進行注音和解釋,以幫助讀者更好理解。
華文出版社編輯部
202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