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二十四年,李嗣業橫刀立馬,破十姓蘇祿于碎葉城。
時維乙亥之秋,胡天八月即飛雪。
陌刀劈月,血濺三尺凝霜華;鐵蹄踏云,氣吞萬里卷胡沙。
天子降詔建寅月,賜昭武銅虎之符;三軍擂鼓望日,賀飛將麟閣標名。
士卒仰其威儀,目含星斗;同袍慕其勇烈,口頌鷹揚。
天寶元年,安西急報庚子歲,胡塵暗度玉門關;都護點兵亥時,寒刃直指金山麓。
嗣業率百騎夜出,銜枚裹蹄,如蒼鷹掠漠。
時值仲秋望夜,斥候報:敵帳星羅,守卒醉臥。
遂令:“列火鴉之陣,展翼合圍!“陌刀映月成雪瀑,玄甲沖霄化烏云。
酣戰間,突將暗襲,嗣業反身回馬,槍貫賊酋,血沃黃沙。
殘敵望風潰,哀嚎“陌刀修羅至矣“!
天寶三載,朔風卷纛甲申冬,校場列森森刀陣;烈日熔金己酉夏,轅門聚赳赳虎賁。
嗣業執陌刀示眾:“此非兵刃,乃大唐脊梁!“親授破陣八訣:劈如霹靂,掃似驚濤,格同鐵壁,刺若流星。
少壯問難,則解甲示傷:“某年突騎施之戰,以此十字斬法破重圍。“士卒操練,刀光織就銀羅網,呼喝震落天山雪。
天寶六載,吐蕃陳兵十萬于勃律道,時值丁亥孟夏。
嗣業領陌刀營據險,指西嶺云霞謂將士:“此非煙霞,實為胡騎揚塵。“列天地三才陣:前排蹲刀斫馬,中列立刃斷矛,后陣飛斧破盾。
值未時烈日,蕃軍鐵鷂子沖鋒,陌刀陣忽變雁翼,如金剪裁帛,瞬息裂敵陣為三截。
血戰竟日,至戌時星現,尸填深澗,蕃將焚旗遁走,遺兜鍪滿地。
贊曰:開元猛將出安西,天寶年間震狄夷。
陌刀劈落天山月,鐵騎踏碎吐蕃旗。
十姓蘇祿猶膽裂,九姓突厥盡披靡。
至今龜茲城上月,猶照昭武舊征衣!
(注:龜茲城乃安西都護府治所,今新疆庫車境內)
李嗣業者,勇毅絕倫。
討十姓蘇祿,奮身力戰,以功封昭武校尉。
自此威揚行伍,士卒咸仰,敬慕之情,溢于顏面。
有少卒慕之,進而言曰:“李校尉,曩者戰陣之威,吾等共睹,真乃神人也!”
嗣業笑而撫其肩曰:“皆眾人之力,非吾一人之功。日后并肩,保家衛國,同仇敵愾!”雖獲此勛,嗣業未敢驕矜。
每至雞鳴,即起練槍,其勢磅礴,虎虎生風,常自語曰:“武藝不可廢,臨陣多能,則勝算愈增。”
未幾,安西都護府聞邊警,突厥小股擾境,百姓罹難。
來曜命嗣業率精銳偵之,必要時則殲之。
來曜顧嗣業曰:“此次任重,汝愿往乎?”嗣業跪而對曰:“末將必不辱命!”
嗣業速選猛士百人,皆平日訓練有素、作戰勇銳之士。
出師前,激勵眾軍曰:“吾等此行,為護大唐百姓。突厥猖獗,豈容肆虐!當奮勇向前,勿負家國!”
眾軍高呼:“為大唐,殺!”聲震四野,士氣高昂。
軍疾行至邊,于隱蔽山谷扎營,遣斥候探敵。
俄而,斥候歸報:“前方二十里有突厥營帳,約三百人,防守松懈。”
嗣業謀定,決趁夜襲之,謂眾曰:“今夜出其不意,必破賊營!”
夜闌,月色如水。
嗣業率部潛近敵營,見突厥兵或酣飲,或酣睡,毫無戒備。
嗣業一聲令下:“沖!”眾軍如猛虎下山,突入營帳。
突厥兵驚惶失措,倉促應戰。
嗣業長刀揮舞,銳不可當,槍鋒到處,敵皆披靡。
忽一士兵驚呼:“校尉,小心!”原來一突厥將領乘嗣業不備,從后偷襲。
嗣業反應敏捷,側身一閃,反手一槍,刺敵于馬下。
眾軍見之,士氣大振,愈戰愈勇。
須臾,突厥大敗,四散奔逃。嗣業未令追擊,速收兵清理戰場,救治傷員。
凱旋安西,來曜親迎,贊曰:“李嗣業,此次退敵,厥功至偉!”
嗣業遜謝曰:“皆將士用命,末將何敢居功。”來曜益重之,調入主力部隊,委以重任。
嗣業跪而受命:“末將必全力以赴,為大唐效命!”
入主力后,訓練愈嚴,任務愈艱。
然嗣業毫不退縮,日與士卒同練,激勵曰:“吾等乃大唐精銳,當奮勇精進,勿負使命!”
眾軍響應:“為大唐,加油!”
未久,唐蕃邊境告急,吐蕃陳兵邊境,有進犯之勢。
嗣業部奉命御敵,出師前誓師曰:“吐蕃覬覦吾土,吾等當死守,寸土不讓!”眾軍高呼:“誓死保衛大唐!”聲振天地。
至邊,速筑防線,嗣業率部日夜巡邏。
一日,見吐蕃軍調動,速登瞭望塔察之,旋即下令:“吐蕃將動,各軍備戰!”
俄而,吐蕃進攻,如潮涌至。
嗣業立陣前,高呼:“穩住!聽吾號令!”待敵至陌刀射程,大喝:“殺!”剎那間,陌刀齊舉,寒光閃爍,敵紛紛倒斃。
嗣業奮勇殺敵,鼓舞全軍,士氣如虹。
吐蕃雖受挫,仍不甘休,復整軍再攻。
嗣業無懼,揮刀力戰,士卒皆拼死相搏。經苦戰,吐蕃終于敗退。嗣業下令追擊:“勿使賊逃,追!”眾軍乘勝追殺,吐蕃潰不成軍。
戰后,士卒報捷:“李先鋒,我軍大勝!”
嗣業曰:“不可懈怠,速清理戰場,救治傷員。”此役既勝,嗣業與所部威名遠播。
安西都護府將軍贊之曰:“李嗣業,此戰指揮若定,大破吐蕃,功莫大焉!”
嗣業謙曰:“此皆將士奮勇,末將何功之有。”
將軍曰:“有汝猛將,大唐之福也。日后重任,望汝勉之。”
嗣業再拜受命:“末將必殫精竭慮,不負將軍重托!”
然邊境局勢仍危,吐蕃雖敗,必圖報復。
嗣業深知任重道遠,常訓誡士卒:“吐蕃雖敗,不可輕忽。當勤練武藝,保我大唐邊境安寧!”
眾軍齊聲應和:“為大唐,苦練殺敵!”聲徹云霄,久久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