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十一月的上海,天氣進入了秋冬模式。
衡山路,武康路上的法國梧桐葉子開始黃起來了。滿街“CITYWALK”的年輕人們也換上了以“美拉德”色系為主的秋季穿搭。各種長衣服套短褲子的混搭風格,一手牽狗,一手冰美式,如走秀般來去。
那是精致的上海。
而在北面的楊浦,上海則有著另一種樣子。
軍工路,黃興路,四平路上,大片老工業時代留下的低矮的“老小區”,旁邊就是一棟棟拔地而起,大方盒子一樣的高樓——互聯網電商平臺,短視頻平臺等等。舊工業區與新興產業集群,就這么涇渭分明,又相映成彰。
夾在這中間的,還有幾大高校的校區,財經,理工,軍醫大,以及東海大學。
這里的馬路很寬闊,路上的行人沒有“城市漫步”的悠閑,有的,只是形色匆匆。要么為生計奔忙,要么為學業奔波。
趙如嵐屬于哪一種呢?或許是兩者之間,也許都有吧。
她穿過人群,腳步飛快。
不過她今天的穿著風格倒是有些文藝。
淺卡其的長風衣隨風搖曳,露出里面內搭的暗紅長裙。平時都是扎起來的頭發,半小時前特意在小區門口理發店做了“大波浪”造型,此刻也隨著步伐一飄一顫地動起來。
有點像小眾文藝片里女主。只可惜她的步子邁得有些著急,不夠優雅。跟這一身衣服多少有些違和。
其實她平常不這么穿,今天這一身,純粹是“應邀”——
應兒子的要求,必須“披肩發”,外加“穿裙子”。
事實證明,穿長裙子走路的確有些不方便。幸好離得不遠。十分鐘后,她拐進了東海大學的校門。
今天是周末,校園的林蔭道上人很多。除了活力四射的大學生們,還有一些住在附近,周末來此休閑的居民們,以及帶著自家孩子前來感受大學氛圍的家長。
她看了一眼手表,時間來得及。習慣性地想著打開手機看看群里有沒有人找她,就聽到身邊傳來一聲
“這位同學你好!”
她扭頭,只見一個高高大大的男生快步走過來,手里還拎著不少東西。
“有什么事?”她沒有糾正對方的錯誤。
“請問一下,土工學院怎么走?”
看樣子像是外校來找人的,于是趙如嵐帶著他往前走了一小段,到了路口,又給他指明了方向。大男孩一通感謝,趙如嵐正要離去,對方卻又自報家門“那個,我是理工大土工博二的學生,那個……”
男孩眨了眨眼睛,面上閃過一瞬間的羞澀,“請問可以加你個聯系方式嗎?”
啊?趙如嵐一愣,接著意識到,大概是這一身衣服的關系吧。
不過如今的孩子也夠大膽的。
她不禁失笑。
下一刻,她也沒解釋,不慌不忙從背包里掏出工作證,在男孩眼前亮了亮,然后掛在了自己的脖子上,扭頭繼續往前走。
留下男生“風中凌亂”。
“原來是老師啊……”
是的沒錯,趙如嵐是東海大學,海洋學院的老師。
不過,她此刻要去的不是學院樓,而是學院的科普教育基地——海洋科學館。
順著一條林蔭小道往前走不遠,就看到了一棟建筑,電子屏的門頭上滾動著“深海探索科學館歡迎您”的字樣。
趙如嵐平時其實極少來這里。
一進門,負責展館的溫老師已經等在大廳里面了。趙如嵐上前跟他打了招呼,兩人稍微聊了幾句。
今天是兒子周宇航他們班級的“研學活動日”。
因為答應了兒子,她主動攬下了這份差事,聯系拜托了溫老師,安排班里的孩子們來科學探索館參觀學習。
本來展館里溫老師才是講解員,可是她答應了兒子,今天由她來擔任講解。說實在的,里面展示的東西都是她的“老本行”,她閉著眼也能“如數家珍”。可是,給小學生講科普,是跟給大學生講課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她覺得自己不太擅長那種“循循善誘”式的講解,但今天是周宇航難得在同學們面前露臉的機會,她絕對不能“掉鏈子”。正想著跟溫老師請教點講解技的,卻聽到外面傳來一陣歡快的“麻雀”聲音。
來了來了,沒想到這么快。
趙如嵐只得對著反光玻璃,匆忙整理了一下衣服和發型,確認沒問題,這才前去“迎接”。
走出展館大門,只見一群穿著校服,背著書包的小學生已經在老師的帶領下,列隊集合了。
她一眼就看見了周宇航,因為整個隊伍里面,就他在那兒亂動,還在跟周圍同學有說有笑。
掃視了一圈,她不禁感嘆,如今的孩子都吃了什么?才四年級,一個個人高馬大的。她家周宇航跟人家這么一比,足足差了一頭。唉,也不知道是隨了誰?
正嘀咕著,小宇看見她,急忙鉆出隊伍,滿臉開心,大喊著“媽媽!”一頭扎進了她懷里。那股子熱情勁兒,好像兩人不是今早才分開,而是時隔多年久別重逢一樣。這一刻她絕對有理由相信,自己兒子是個“表演型人格”。
俗稱“戲精”。
果然,他這么一喊,直接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了過來。同學們都開始好奇地打量起趙如嵐。很快,有“社牛”的孩子跟她打招呼了
“阿姨好,你就是周宇航媽媽嗎?你好漂亮啊!”
“是的,你們好啊。”
趙如嵐連忙露出和藹的微笑表情跟兒子的同學們揮揮手。兒子上了四年學,除了剛入學的那天之外,她幾乎沒怎么露過面。
這時,腰間背著“小蜜蜂”的中年女人整完了隊,從隊伍后面走過來。趙如嵐知道,這是兒子的班主任張老師,趕緊上前主動問好“張老師您好!”。
張老師微笑著回應
“宇航媽媽您好,初次見面。”
之前的班主任,是個大眼睛圓圓臉的年輕女老師,趙如嵐見過一兩面。
這位張老師,則是他們四年級剛換的新班主任。聽說張老師之前是專門帶高年級學生的,教學能力很強。
不過小宇在家里對她的評價就三個字——“好兇哦!”
張老師首先感謝了了趙如嵐今天為班級安排的活動,兩人客套了幾句。趙如嵐總覺得張老師看著自己的眼神頗有點“欲言又止”的意味。
至于原因嘛,趙如嵐心里也多少是有數的。她有點心虛。生怕張老師開口說出“你們家宇航如何如何……”的話來。
幸好,這時溫老師從展館里面出來了。趙如嵐趕緊給張老師介紹
“這是我們海洋科學館的溫老師,同時,也是學院科普教育基地的負責人,專門負責面向廣大少年兒童普及自然科學知識。”
張老師立刻上前表示感謝,感謝溫老師給孩子們提供這么好的接觸自然科學的機會,溫老師也表示學院的理念一直是“科普要從娃娃抓起”,為將來培養科學人才打基礎。
溫老師表示學院的科普干非常歡迎孩子們來參觀。而且以后學校里如果有研學活動,或者是少年志愿者活動,也歡迎多跟我們聯系。
兩人熱絡地聊了幾句,趙如嵐趁機“解脫”出來。
片刻后,參觀開始了。
孩子們穿過大門進入展廳,瞬間就進入了一個幽暗,深藍,神秘的世界。
大廳中央是一整面弧形的LED大屏幕,滾動播放著關于深海探索的科普內容。對面則是一部“深海潛航器”的模擬操作臺。
圍繞著中央展廳的是一圈螺旋結構的,大大小小的展示單元。
還不等趙如嵐說話,孩子們都注意到了那個“模擬器”,頓時“呼啦”一下子全被吸引過去了,搶著爭著去用操縱桿控制電腦屏幕上的“機械臂”,去屏幕中的“虛擬海底”撈珊瑚樣品。
趙如嵐站在第一個“海洋的概況”單元,連喊了幾聲,也沒人聽她的。
一時間有點尷尬。
最后還是張老師看不下去了,把“小蜜蜂”舉到嘴邊,中氣十足地一聲吼,這才把那群“小麻雀”們叫了過來。
果然,專業的事還得專業的人來干。
趙如嵐不禁暗嘆,平日里一個周宇航已經夠讓全家人頭疼了。這么多小孩子們聚在一起,這得多難管啊,張老師也真夠不容易的。
之后,趙如嵐也帶上了“小蜜蜂”,開始從“海洋概況”講起。給孩子們科普海洋知識——
從太空中看起來,我們這顆星球更像是一顆“水球”。
平均深度3800米的海洋,覆蓋了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地方,構成了地球上嘴主要的環境……作為太陽系里唯一擁有液態海洋的星球,地球是我們已知的唯一能夠孕育生命的星球。水對生命至關重要,而生命的起源,很可能就起源于海洋……而對海洋的探索,關系到我們所有人類的生存,和未來的發展……
一開始,趙如嵐的聲音有點“機械”,不過看著一個個小腦袋認真地望著自己,慢慢地,她開始放松下來。
按照參觀順序,依次給孩子們講解了“海洋的垂向分層”“淺海生物”“海底的地貌類型”“板塊結構”“大陸的飄移”“海洋的形成”等等一個個單元。
等講到了深海生物的時候,孩子們熱鬧起來。爭相叫出那些標本和圖片,爭搶著回答趙如嵐拋出的問題。
說實話,趙如嵐以前沒接觸過小宇以外的小學生。沒想到這幫孩子們的知識儲備量還真不少,出乎她的意料。
接下來,她介紹了人類對深海的探索歷史,載人深潛發展的歷史,大洋鉆探的歷史。講到了“大洋發現計劃”(簡稱IODP)。講述了過去以歐美日等國家主導,但現在隨著我國開始成為主導者之一,而逐漸改變格局。
而后向孩子們展示了深海幾千米的水壓如果將一只泡沫杯“壓縮”成的“迷你碗”的過程。
又講到了我國的第一艘深海科考船“向陽紅09號”,以及第一艘載人潛航器“蛟龍號”,還有海底熱液,冷泉生物群落這些。甚至她都沒開始講,就有孩子認出來了。
她一邊講解,一邊提問互動。
她提前準備了一些小禮物,沒想到,這幫孩子們竟然很多問題都答對了。而且還會反向她提問,問題也是五花八門各種刁鉆。
有的問題,趙如嵐竟也不知道該從何答起。畢竟她不能直接把那么復雜的理論和那些專業術語講給孩子聽吧?
幸虧一旁還有溫老師。論科普教育,還是人家溫老師專業,三言兩句,就把復雜的問題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解答了出來。
孩子們聽得頻頻點頭,讓一旁的趙如嵐佩服不已。
很快就到了最后的環節,孩子們聚集在中央展廳,一面看LED屏滾動播放的科教片,一面排隊輪流操作“載人深潛模擬器”。
這時,幾個小女生跑過來湊到趙如嵐身邊。
不得不說如今的孩子,小嘴一個比一個甜,有夸她漂亮的,有夸她懂得多的,還有想加她聯系方式的。
“那是,我媽媽可是科學家。”
周宇航不知什么時候站在了她們身后,搖頭晃腦傲嬌地說道
——其實剛剛講解的時候,他就沒少跟身邊同學“安利”這件事。
瞧他那得意的樣兒,趙如嵐微微抿嘴,心底里松了口氣。之前她忙著工作,對兒子確實很虧欠。希望這次多少能彌補上一二。
這時,有個小女孩擠到前面,問她“阿姨,那你是研究什么的呢?”
“呃……”
這個問題有點復雜,一兩句話也不好解答。
趙如嵐的研究方向,是古海洋與古環境學方面的。
這是一門比較綜合的學問,主要是利用了古生物,地球化學,沉積學等方法,通過對海洋沉積物的分析和研究,來確定地質時期和海洋環境。
但要是就這么一句話講出來,大概率小女孩也聽不明白吧。
她斟酌著解釋了幾句,看著小女孩一臉的似懂非懂,想了想,又換了一種說法
“我的工作,就是搞清楚海洋環境和氣候的演變過程。這項研究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的了解海洋與我們的關系,在未來,可以更好的防范災害性天氣,保護人們的生活生產,甚至生命的安全。”
“哇,真厲害啊!”小女孩點頭,同時又露出了敬佩的眼神。然后打開手上的小本本,把趙如嵐剛剛說的那些話飛快地記在上面。
“阿姨,我將來也要像你一樣,做個科學家。”小女孩一面寫,一面說道。
“那你好好努力學習,阿姨祝你將來夢想成真。”
趙如嵐說著,順道瞥了一眼自己的兒子。只見周宇航這會兒已經開始跟其它男生們圍著展廳瘋跑打鬧起來了。
果然是,人比人得……算了算了。
她心里暗嘆一口氣。
正在這時,張老師走了過來,十分客氣地問她,可否“到外面聊兩句。”
完蛋,還是來了。
她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卻連忙堆笑說好。
果然,出了探索館的大門,張老師的臉“刷”一下就“凝固”下來了。
“宇航媽媽,您平時工作很忙吧,咱們見一面也不容易,所以我就抓緊時間,有些事情不得不跟您反饋一下……”
有了這句開場白,趙如嵐就知道,后面準沒好話。果不然,張老師接著就直奔主題說起了小宇的“問題”:
上課不聽講,坐不住,課下“異常活躍”,而且還各種“捅婁子”。
說到“捅婁子”,張老師的表情逐漸變得“失去管理”……
比如,上月,本學期的運動會上,周宇航不在看臺上好好看比賽,一個人到處溜達。結果他在看臺下發現了一個“馬蜂窩”,當即便“招呼”著班上幾個男生一起蹲在那里“研究”。
張老師聽到同學“報告”,嚇得急忙去阻攔。還好,那個馬蜂窩是“廢棄”的,里面沒有馬蜂。但也把張老師嚇得夠嗆。
這還沒完。
她又說起,周宇航上禮拜剛干的一件“壯舉”——
他不知道從哪里撿了一支花炮,帶進了教室里。然后,就在眾目睽睽的課堂上“爆炸了”。
“宇航媽媽,你不知道,當時的場面亂的啊……那一聲巨響,我在辦公室里都聽到了。我趕緊跑到教室里,就看到好多孩子都被嚇壞了。就連我們的英語老師也是臉色煞白站在那,說不出話。你想,英語老師都五十多歲了,身體也不太好,這要是萬一給嚇得犯病可怎么辦。我再一看周宇航,那只手血紅血紅的,我還以為他的手被炸的爛掉了,嚇得我魂兒都要出來了。還好,后面看仔細了發現,那個花炮是‘無煙無害’的,周宇航手上的紅色,都是顏料……”
一番話聽得趙如嵐渾身刺撓,腦門直冒汗。
最后,張老師說起了周宇航的學習成績。翻開“歷史記錄”,三年級那會,他的成績還是以八十分為主,到了這學期,就已經只能勉強到七十多了。這個退步速度簡直可謂離譜。
末了,張老師嚴重懷疑小宇有“注意力”方面的“問題”。建議趙如嵐抓緊時間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如果查出問題來,那么就盡早干預比較好。
盡管她表達的委婉,但實際上,她就是想說懷疑小宇有“多動癥”。
“這,不至于吧,我覺得小宇沒有……”
趙如嵐覺得老師實在有些夸張了,可她剛開口就被堵了回去。
張老師“話鋒一轉”,開始指責起她這個當媽媽的不負責任。
“宇航媽媽,我知道您是大學老師,聽說還要搞科研,知道您的工作很重要,可是孩子的培養更重要啊。怎么能光為了工作,就不管孩子了呢?我可以負責的跟您說,小宇的問題很嚴重,而且,他現在四年級了,要學習的知識量比之前多了很多,如果現在不好好抓他,再這么放任下去,就是耽誤了小宇,害了他。”
眼看張老師越說越激動,趙如嵐也不敢反駁了,只得乖乖點頭稱是。
小宇的學校是區里有名的重點小學。
班里面的學生家長也都不是等閑之輩。之前趙如嵐也聽小宇回來說過一二。所以,人家班主任是見過大世面的。
她暗自嘆口氣,她甚至都沒敢提自己工作忙的事。在人家老師眼里,誰的家長不忙?別說她一個大學老師,難道那些千萬身家的大老板不忙嗎?
她只是稍微反駁了一下,就被老師訓了半天。唉……
她當然也知道,張老師是真心為了小宇好,不然人家大可不必這么激動,說這一大堆。可是……算了,還是別可是了。
就這么著,里面的孩子們看完了科教片,把模擬器和各個展示單元里所有體驗設備了一遍,趙如嵐這頓挨訓才算結束。最后,她點頭如搗蒜地跟張老師保證,回去一定好好關注小宇的問題。
研學結束,張老師要帶孩子們回學校了。趙如嵐原本想直接帶小宇回家,順便好好“研究”一下他的問題。可是還沒等開口呢,兜里的手機又響起來了——學院的同事“召喚”她呢。
她只好目送著兒子離開,同時打電話給“豬隊友”讓他去學校接兒子。可誰知道,豬隊友電話一直占線打不進去,估計是在溝通工作上的事情。這種情況也是常有的。
沒辦法,她只好給自己老爸打去電話,把小宇拜托給了他。
安排完了這些,她長呼一口氣,直感覺腦仁疼的不行。
來不及歇口氣,匆匆跟溫老師打了一聲招呼,表達了感謝后便轉頭向學院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