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堂禮儀課:讓你的孩子更受歡迎
最新章節
- 第85章 讓孩子堅持一項體育運動
- 第84章 告訴男孩懂得尊重女性
- 第83章 把興趣變成真正的熱愛
- 第82章 教孩子有品位 不浪費,有涵養 不小氣
- 第81章 告訴孩子說臟話不是男人的象征
- 第80章 培養孩子掙錢的能力和花錢的素養
第1章 自序 懂禮儀的孩子更受歡迎
禮儀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儒家經典《禮記·大學》中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用以指導古人進行自我修煉。其中,修身指修養身心,在日常行為中擇善而從,博學于文,并約之以禮。所以,中國人崇尚與人為善。這種將心比心和換位思考是幾千年的耳濡目染、道德習得,也是禮儀的精髓所在。
當今社會,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但成長過程中家長也會發現很多問題。比如,孩子的行為習慣不好,孩子不知如何與同學相處,孩子不知道尊重長輩,等等。于是我們決定教孩子禮儀,或者送孩子去禮儀班、禮儀夏令營學習禮儀。
但是兒童的禮儀大多源于家庭教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家教”。好的家教多源于父母的言傳身教,但有的家長說:“不行,不行。我們小時候,父母都沒教過我們,我們自己都不知道這些禮數,怎么教孩子呀?還是讓孩子出去學吧!”可是孩子三天學會了,架不住他回到家中三十天、三百天的耳濡目染父母的行為,所以這本禮儀書既是寫給孩子的,又是寫給父母的,希望年輕的父母以及祖父母們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學習,共同探討兒童禮儀這個話題。家長在家里對孩子禮儀的提點大概是看到什么說什么,沒有看到、想到的也就不說了,希望這本書能為家長對孩子的禮儀教育帶來一些參考和幫助。
禮儀、素養的學習不同于其他,并不是高學歷、高收入的父母,就一定能培養出彬彬有禮的孩子。誰也不能通過背誦一本“禮儀大全”而一下子成為人人稱贊的禮儀楷模;誰也不能指望給孩子報一兩個禮儀夏令營,孩子就能成為體恤他人的懂事少年。禮儀學習,是一種終身成長的自我修行,有父母作為榜樣和陪伴,才能長久和持續。一旦開啟禮儀學習,便會受益終身,每天哪怕了解一點點,這份內心的豐盈和外在的變化,都會讓我們和孩子察覺到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美好和溫暖。
在社會交往中,如果你沒有禮數,不懂規矩,處處表現得很失禮,你會從對方的眼神中感受到一絲輕視甚至鄙視,所以我們會努力地學習禮儀,為的是不讓自己在這樣的場合因失禮而被人笑話。那么,我們學會禮儀之后,是不是就有了笑話別人的權利和資格呢?我想這應該不是禮儀真正的精髓所在。好的禮儀一定是讓自己和對方都感到輕松和愉悅,就算在對方失禮的情形下也不讓對方感到尷尬,這才是真正的修養。有禮但不挑禮。禮儀不是要“我好,你不好”,而是“我好,你也好”。
在兒童禮儀這個領域,我們辛勤耕耘了八年,不斷地迭代課程,同時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家長和孩子。我們欣喜地看到孩子的變化和家長的努力,更欣喜地感受到國人素質的整體提升,看到我們做的是一件很有意思也很有意義的事情。
2022年立春,首都北京舉辦了盛大的冬季奧運會開幕式。“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立春詩句的美好寓意,表達了泱泱大國禮儀之邦對世界人民的竭誠歡迎之情。就像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張藝謀說的那樣:“中國人跟所有人都一樣,那么真誠、那么善良,那么愛美、那么浪漫。希望大家都好。”
是的,我們都會更好!
邵珊 張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