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生萬物
最新章節(jié)
- 第18章 附錄
- 第17章 三生萬物:何處是眾妙之門?
- 第16章 三字文:誰記得你寫的字?
- 第15章 三告別:離開是為了反思嗎?
- 第14章 三座城:什么是你留給城市的作品?
- 第13章 三上市:誰來評判誰來獎勵你的公司?
第1章 自序 三輪明月
記得去年春節(jié)前的一個下午,我出去理了個發(fā)。回來的路上,步履輕盈,吹起了口哨,像是回到了年輕的時候。好久沒穿行過胡同了,狹窄擁擠的胡同里穿行的汽車、自行車和快遞小哥的電動車堵在一間寺廟的門口。行人要側(cè)身才能過去,大家好像并沒有著急。旁邊一家清真食品店把做好的食品擺在街上賣,生意還不錯。空氣中彌漫著熟悉的北京冬天的味道,是煤煙、油炸味和冷風的混合。這時,我不經(jīng)意地抬眼望去,遠處胡同口低矮的房頂上,不知啥時候升起一個大大的月亮,暮色中的月亮,比籃球還大,是那種很淡的土黃色,感覺還在晃動著,模糊、清冷,又軟軟地透著一些靈性。因為月亮的到來,胡同里零亂的房子和吵嚷的人群都變成了一幅畫。它像是爬到房頂上的一個大圓臉龐,在偷看街上的人們。年味漸濃,我走在胡同里,感覺生活變得那么親近、密切、踏實。人們在忙著置辦年貨,親切地打著招呼,有母親在親吻孩子凍紅了的臉蛋,也有老大爺正往挺破舊的門框上貼著鮮艷的春聯(lián)。胡同里的生活可能是生活該有的樣子吧。這時候如果你慣常地用好還是不好,貧窮還是富有,高貴還是低俗來評價生活都是蒼白無力的,因為它與生活的本質(zhì)無關。最有意義的生活有多種表現(xiàn)的形式,我們可能花一生也沒找到,但今天暮色月下胡同里的人群,一定是生活在他們自己幸福的世界里。
每次看到月亮,總會給我?guī)聿煌腻谙耄孟裨铝撩看纬霈F(xiàn)都帶著不同的寓意。因為月亮的遙遠、圣潔和神秘,每當仰頭看它時,你隱約意識到有個美好的地方你永不可及,對月亮的想象,使你得到凈化和洗禮,也有虛無和無奈。人生也無非就是地球到月球之間的平衡。那天胡同口的月亮和沐浴在月色中的人群把我從遙遠的憧憬帶回到煙火深處,想起了這么多年來有三次記憶深刻的月亮下得到的感悟。
第一次是1975年插隊的時候。初春二月,麥苗返青,我負責麥田澆水的換壟。通宵作業(yè),下半夜我躺在麥田里睡著了,醒來時發(fā)現(xiàn)全身已被淹在了冰冷的水中。我慌忙站起身跑到田埂上,一身一鞋的泥水,寒夜冷風刺骨,空氣中有青苗和泥水的味道,我凍得渾身發(fā)抖,使勁地蹦跳、大喊。我突然看到干硬發(fā)白的路面上有月光照出的我的影子,抬頭看時,清澈透明的夜空,一輪明月光灑大地,正是月亮在白蓮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啊!我愣神地看著天空,心里想那個美麗的世界美麗如初,我要改變了,我也不能總是在這里忍受寒冷和痛苦。我雖然也表了決心要扎根農(nóng)村,還栽了60棵扎根樹,但一定要努力改變?nèi)ミ^上更好的生活。那可能是比較早的有意識地想人這一輩子怎樣過才好呢。那時想的是要過上富足的生活、愉悅的生活,不要太勞累和辛苦的生活,也可以說是本能的需求吧。雖然沒有那么高尚,也算是自然生命體的初始訴求。那時候也意識不到,其實每個人對所向往的生活的追求就是社會的進步動力,追求的過程沒有高貴和低賤,甚至不分成功和失敗,都是人性的閃光點。現(xiàn)在我們經(jīng)常問人生的意義是什么。那時候我的心智和生活狀態(tài)還顧不上問這么高端的問題。
兩年后,生活有了很大改變,因為參軍了,可能我對生活期望太高,軍隊的生活也沒有想象的那么豐富多彩,但在部隊里的確看到了不同的或者更大些的世界。那時部隊每天晚上都輪流值勤站崗,守衛(wèi)的目標是彈藥庫。有一天我站完凌晨三點的崗走回營房,途中要經(jīng)過一座小山。正值盛夏,小山中樹木茂密,周圍特別靜,可以聽到自己的腳步聲甚至呼吸聲。路上很亮,樹都有很長的影子。抬頭一看,萬里無云,皓月當空。此時此景,又引得人浮想聯(lián)翩。自然想到:未來我會是什么樣呢?這樣平淡也可以說有些單調(diào)的生活就過下去嗎?我想我不應該每天重復做一件事情,我應該去探索更多的東西,應該去讀書,應該去上大學。后來我的確從部隊參加了高考,上了大學。回想起來,那天的月夜好像引亮了我有意識的追求,有了思考、認知和覺醒。它超出了一般物質(zhì)生活的范圍,有了精神的因素。精神境界的需求和擴展范圍更大,所謂“無形無限,無體無邊”。其實后來所有的經(jīng)歷也沒有跑出這個范圍。
人到了60多歲就會知道,人這一輩子不是一條直線,它是個圓圈。人與人的不同在于,當這個圓圈畫回來的時候你提升了嗎?少小離家老大回,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你眼前的風景更入心了嗎?當我在前面講到的胡同口看到那一輪近近的月亮大臉的時候,月亮像是變成了一個人,來到身邊與我一起生活了。這時候可以談談人生的意義了。
有人問:“人生那么短,瞬間歸于塵土,有意義嗎?”
我說:“意義來自短暫,不死不是生命。”
有人問:“宇宙沒有目的,人生何來意義?”
我說:“意義在生命之內(nèi),也在生命之外,是人自己賦予的。”
有人問:“人生如何才有意義?”
我說:“健康、快樂、豐盛向上的人生,像是一棵茂密的大樹,已是積極有意義的人生。”
有人又問:“僅如此不夠吧?還有呢?”
我說:“還有智慧,還有探索,還有精神,還有信仰,因為人長了腦子和心靈,你要把它們發(fā)動起來,否則就不夠,不完整。”
有人再問:“人生意義是自己的事嗎?”
我說:“是,也不是。意義其實要超出自然生命之外,你的傳承,你的貢獻,你的影響,你的能量輸出都會使生命爆發(fā),意義擴大。人生意義也是社會的,孔夫子的生命意義有多大?愛因斯坦的生命意義有多大?只是我們一般人做不到罷了,但也無法強求啊!”
人生的意義雖然也可分開幾個層次,但從生命的本質(zhì)說,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探求人生意義不是想把人生過得虛無,而正是想把一生過得更實際、豐富、飽滿。這是個生物學問題,也是個社會學問題,還是個哲學問題。
本來是想給這本《三生萬物》寫個序,可是一落筆就手不由己,寫下了上面的文字。不知道能不能算個序?我想就這樣了。起碼要對得起我見過的三輪明月,也算給后面的故事做個引子了。
這本書寫的是一些過去的片段故事,寫的時候最懷念的還是一起戰(zhàn)斗過的同事們,為了避免文字不準確,我基本沒有提到他們個人的名字,但這并不代表他們不在我心中,我們是一體的,在此向他們問候感謝了!
寧高寧
2024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