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宋王朝的黃昏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大宋王朝的黃昏》創作手記
這是一本關于宋亡元興的長篇歷史小說,它的所有細節取材于《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鑒》《元史》等正統史書。
這部小說的主人翁是兩個群體:一個是以將蒙古汗國改造為大元帝國的忽必烈為代表的立意統一中國,以建立一統天下的中央王朝為己任的大元帝國君臣,一個是以被尊為太皇太后的謝氏為代表的力圖維護宋室江山與血統的南宋君臣。
在這兩個群體里,各有一群特殊的人,他們用不同方式延續著中華文化的脈動。
以許衡、郝經為代表的北方知識分子,他們迫于情勢和當時的特殊環境,投身于大元帝國的締造運動,以天下蒼生為念,使忽必烈將以復仇、掠奪、征服為戰爭目的蒙古汗國,改造為以統一天下為己任的大元帝國,使得元軍在征討南宋的過程中,以圍城和勸降為主要手段,以人心歸順為戰爭目標,避免了成吉思汗等早期蒙古大汗西征時期的大規模屠殺現象。
以江萬里、文天祥、陸秀夫為代表的南方知識分子,他們是忠于大宋王朝的中堅力量,他們和他們的家族,一起為守護南宋王朝的皇家血統作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的行為,也激勵了700余年來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
當然,還有一些非常無奈而又身不由己的人,比如陳宜中,他不想做降元的宰相,又不能挽大廈之既倒。
在這樣的歷史變局里,沒有一個人可以置身事外。
在創作過程中,我從歷史的碎片里,一點一點地進行拼湊,試圖恢復從1265年宋度宗登基至1279年宋端宗殉海,這14年里,發生在中國境內的兩大陣營生死較量的歷史長卷。在這個畫卷里,有無數生命,面對新的時代變局,作出了種種不同的回響。
在寫作過程中,我一次次被震撼了,熱血涌心,淚眼模糊。
那么多生死訣別的場景,或君臣,或父子,或夫妻、或主仆,或母子,或師友,在血與火的戰爭里,所有消失的生命都在為書寫中華民族的歷史而升華。
元之勝,勝在雄心、包容、開放;
宋之敗,敗在自戀、內斗、保守。
這是我寫這部長篇小說得出的心得。
這部小說的創作,自2015年我在上海大學做訪問學者時開始,歷時四年,除閱讀了全部正史關于這場戰爭的原始文獻外,我曾親至廣東新會的崖山海戰古戰場,對當地及周邊一切相關的古遺跡進行了田野調查,走訪了當地的趙姓后人,現場感受了700年前那場戰爭的自然環境與氛圍。
這部小說,原來是兩部作品,一部是《臨安之殤》,一部是《崖山海戰》,2019年,我對這兩部小說的結構進行了重構,并在文字方面做了修改與調整,形成了這部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