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

第1章 素商

煙籠秦淮,漁火泛舟,擷一支青蓮,遺我所愛。

泱泱素水,渺渺歸期,掬一支玉藕,四下無人。

秦淮河畔的柳家巷,已經長了百年了,巷口賣花紅的清麗女子,也已更迭了三代。

素商一手撐著油紙傘,一手撥弄著臂彎上的竹籃。竹籃里,正是串串珠麗飽滿的花紅,和著江南的細風微雨,紅的瑰麗,卻沒能挽留除素商以外的看客。

行人絡繹不絕,但大多數只是埋首匆匆趕路,神色倉惶。就連往日河畔此起彼伏的叫賣,也都偃旗息鼓。

北部戰線早已淪陷,國內亂象橫生,經濟也蕭條了許多。

素商已經連著一周沒有營收了。她靠在墻角,聽王阿婆和歇腳的小伙子嘮。

“嘿,阿婆,您可是不知道,那些小矮子都打到清福了!”

“和誰打的?”

“還能有誰,清平軍唄。”

“打的怎么樣啦?”

“那場面,真真是……”

年輕的小伙子頓了頓,似乎是回想起那個慘烈的畫面,砸吧砸吧嘴,卻怎么也不肯說下去了。

“噯,小伙子,阿婆問你,你知道吳謹這個人嗎?”小伙子不說,王阿婆也不接著問,倆人就靜靜的坐在石階上。好半響,這寂靜才被王阿婆的突然發問打破。

“吳謹?那是誰,是哪個將軍嗎?”小伙子歪頭仔細思索,卻沒能把這個名字和記憶中任何一個名人對上。

“是我孫子,前些日子和那些清福軍一道過江了,去前線打仗了哩!”王阿婆已經很老了,層層疊疊的皺紋堆在臉上,提及孫子時,那些皺紋一瞬間活了一般,在她臉上綻開。

她很愛她的孫子。

想了想,小伙子到底是把嘴邊那句話給咽了下去,轉而和阿婆聊起了別的事情。

他們聊了很多,聊柳家巷,聊隅鎮,聊秦淮,聊北域……

素商聽的認真,王阿婆記掛著她的孫子,她心里又何嘗沒有牽掛著的人兒呢?

她當然清楚那個小伙子沒說出口的話。那些隨清平軍過江的隅鎮青年,甫一下船,就遭到了敵人的伏擊,死傷過半。

這是鎮長兒子從前面帶回來的消息。

具體時局如何,素商并不清楚。她只是一個出生土長的隅鎮姑娘,以賣花紅為生,和這個小鎮一樣,偏安于動亂年代的一隅。

她只知道,她的書文,她的郎君,隨軍隊過江,一道去了清福。只留了八個大字:

“毀家紆難,萬死不悔?!?

素商不懂,但她相信,書文是對的。他讀的書多,去的地方多,見識廣,說的話準沒錯。

煙輕輕,雨濛濛,綿綿愁思織半城。

夜,如期而至。僅剩的幾盞漁火泛在江上,幽幽微光。

素商活動因久站而麻痹的腳裸,撐著天青色油紙傘,轉身沒入漆黑的巷道。只是這次,身邊少了誰,顯得凄涼了。

推開朱色院門,素商小心翼翼地收斂紙傘,指尖摩挲著竹節傘柄上的兩個瘦金古篆,久久佇立,一腔憂思化長嘆。

何其悲哀!新婚燕爾,相隔兩地,生死……不知……

這之后的每天,素商都會帶著那把油紙傘,挎一籃花黃守在巷口。雖無人問津,素商卻執拗的不肯改變。

哪怕最后迫于生計,她扔了竹籃,在貨船上尋了生計,晨曦落日,卻總愛站在河畔,目光飄向北方——書文離開的方向。

意料之中,的那個熟悉的身影,一次也沒出現過。

再后來啊,不知從什么時候起,紛亂的流言再也飛不進這個偏遠的小鎮,一切又恢復了原本的秩序。素商卻沒再挎起花籃,她心里始終念著書文,記掛著他的言語。

她想,夫唱婦隨,做丈夫的上前線了,做妻子的,也總該做點什么。

那晚,她坐在窗前,對著月光收拾好了行囊。

終于啊,這個柔弱的隅鎮姑娘拜別了她的江南。

版權:云起書院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岗市| 钟祥市| 巴林右旗| 黄大仙区| 唐山市| 西华县| 隆化县| 沅陵县| 荔浦县| 英超| 武冈市| 额济纳旗| 宁波市| 江华| 廊坊市| 南阳市| 义乌市| 绥德县| 定陶县| 宜君县| 怀柔区| 五峰| 玉环县| 岳普湖县| 博客| 临漳县| 迁西县| 静海县| 常宁市| 遂平县| 涡阳县| 巴里| 漳州市| 河西区| 望城县| 孝昌县| 枞阳县| 山阳县| 自治县| 太原市| 利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