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8評論第1章 開車到大明
“一個縣比一個省還大,一個村都趕上一個市的面積了!”
“你玩我啊!”
“村口下車,我都走了一百里了,還沒到村里!”
李偉背著小書包,一屁股坐在一個石墩上,用手揉了揉磨出水泡的腳,疼的嘴角抽搐。
一道干燥的熱風襲來。
李偉吃了一口沙塵暴。
“呸、呸、呸……”
李偉把沙塵暴吐出來。
一個衣衫襤褸,拿著碗,穿著麻布七八歲的小男孩,從遮天蔽日的沙塵暴中走過來。
后面還跟著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
“大哥哥,你是干嘛的?”小男孩可憐巴巴的看著抱著書包,委屈的眼淚都要掉下來的李偉。
李偉:“我支教,不……我是來旅游的。”
李偉連忙揮手。
這鬼地方,他是一刻也不想待了。
李偉搖頭:“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看這餓的前胸貼后背,可他身上也沒有餅干呀,來得匆忙,他自己都一天沒有吃飯了,只能等回去,買點零食給這小屁孩寄回來了。
小男孩:“朱八八。”
李偉不禁笑了:“朱爸爸?我還馬爸爸,你這名字真招打!”
李偉走了。
可李偉并不知道,這是元末,1335年,遇到的是八歲的朱元璋,要是知道,怎么也得把老朱的碗給搶走,當個古董賣了。
或則要個簽名啥的。
翻山越嶺。
再次看到村口,朱家莊,三個大字,李偉眼淚都掉下來了,跟一個從泥土里鉆出來的泥巴猴子一樣。
李偉拿出手機,看著只有一格信號的手機,撥通,用著近乎嘶啞的聲音,哭訴道:“老李,你娘的,趕緊接我回去。”
老李:“喂、喂、喂,信號不好,我聽不到啊,你在說什么?”
電話被掛斷。
李偉:“混蛋!”
李偉抱著小書包,搭上回城的公交。
“我腦子有坑,進水了,竟然想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支教。”
看著漫天黃沙,遮住公路,李偉搖頭。
……
三個月后。
李偉開了一輛面包車,夸過朱家莊門檻,來到1368年,洪武初年
李偉跌跌撞撞行駛在漫天黃沙中。
颶風掀翻面包車,李偉抱著小書包,從面包車里鉆出來。
可轉眼間,面包車,與漫天黃沙融為一體。
李偉欲哭無淚。
他本不想來,可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哪怕他是物理學博士……
聽說支教算基層經驗,只要他在這呆三年,回去考編有很大優勢。
吃沙,就吃沙吧。
忍忍三年一眨眼就過去了。
李偉,背著小書包,一路向前。
黃沙退去。
見到幾個人影,李偉迫不及待上前。
“你們誰是朱家莊村長,我是來支教的李老師,你們應該收到我的信息了吧?”
李偉的目光落在人群中,一個目光犀利,威嚴的中年人身上。
朱元璋身后的幾個錦衣衛,正要把李偉拿下。
李偉從書包里掏出教師資格證、推薦信、身份證,一臺二手電腦。
“你們看,這是我的證件,電子版的在電腦上。”
李偉說著打開了電腦。
朱元璋揮手制止了錦衣衛,這李偉,他總覺得有些面熟,好像在哪見過。
滴!
電腦打開。
錦衣衛、朱元璋等人,看到電腦上,栩栩如生的照片目瞪口呆。
朱元璋:“小兄弟,你知道大明嗎?”
李偉笑了:“我雖然是物理學博士,可這大明怎么會不知道呢,大明距今六百多年,明太祖朱元璋,開局一個碗,結局一個國,連小說都不敢這么寫了。”
錦衣衛聽到李偉直呼朱元璋名字,想要訓斥,被朱元璋一個眼神嚇退。
朱元璋點頭。
未來人?
朱元璋心里閃過一個念頭,故作鎮靜。
李偉接著道:“可惜這老朱,早年喪父,兄弟姐妹死于災荒,中年喪妻,晚年喪子白發人送黑發人,一生極其坎坷。”
朱元璋手微顫。
他的皇后要死了?
兒子朱標也要沒了?
不會吧,朱標身體好著呢呀?
刺殺?
奪嫡之爭?
朱元璋腦海中閃過許多念頭,卻壓在心底不敢多問,恐對方生疑。
李偉從書包里掏出一個占著泥土,帶著苗的地瓜,遞給朱元璋身后的錦衣衛。
“朱村長哈,你讓他們幫我把這幾個紅薯烤了。”
這次來朱家莊,堵車,帶的零食餅干吃完,偷偷去村民地里順手拔了幾個紅薯,沒辦法,是真餓,而且這里的交通,特差了,連個超市都沒有。
“咱繼續說。”
“我這走了一路,還沒吃呢。”
李偉指著著肚子。
這個時候,李偉也確定了。
眼前這個威嚴的中年人,就是村長了。
越是落后的村子,村長的權威越大,旁邊的村民都不敢說話了。
朱元璋一個眼神,錦衣衛把紅薯架在火架上。
李偉嘆了口氣,遺憾道:“大明要不是出了個土木堡戰神,不說千秋萬代,比擬大漢,也不會兩百年而亡,說不定成為日不落帝國,可惜了,開始大航海時代,卻……”
李偉搖了搖頭。
大明經過朱元璋、朱棣、朱瞻基三代雄偉大略,上馬能殺敵,下馬能治世的皇帝,大明騰飛在即,遇到了一個鐵骨錚錚的朱祁鎮。
大明氣運,從此夭折。
叫門皇帝,千古第一!
多少研究明史的史學家,都恨不得把這土木堡戰神,摳出去。
朱元璋懵了。
“大明亡了?”
朱元璋身后的錦衣衛等人,渾身一顫,不知是因為李偉之言,還是被朱元璋嚇的。
李偉愣了:“這很奇怪嗎,你們多久沒與外界聯系了,連這點都不知道,等我手機充滿電,給你們看看照片。”
“對了,你們這有電吧?”
朱元璋看著天空:“電?有啊。”
朱元璋壓制顫抖心,故作平靜。
“先生莫怪,我等乃是大明后人,聽大明亡,氣血翻涌。”
李偉撓頭:“大明還有后人?”
朱元璋腦瓜子嗡嗡作響。
想問,不能再問了。
對方已經懷疑了,先穩定對方,等對方安定下來,日后有的是時間打探。
朱元璋想著。
看著火架上的紅薯,朱元璋學著李偉,吃了一口。
“這是什么食物,真好吃,比白面饅頭還好吃。”
朱元璋舔了舔嘴角。
他是一個老農民,一時之間,竟然沒有認出來。
李偉撇了撇嘴。
這得多窮,才能說出這話。
他有離開的沖動了。
“地瓜。”
“紅薯,你們不認識嗎?”
見村民,還是滿腦子問號,李偉也懶得解釋了。
這只能說明,他偷的紅薯,不是這村的,也好。
朱元璋尷尬:“怎么不認識,只是許久沒有耕地,一時間沒有想起來,當初俺種族這紅薯的時候,一畝地能產120斤呢。”
朱元璋自傲道。
一畝小麥,管理不好,不會種的話八九十斤,只有他這樣的行家,才能種出一畝地一百多斤的小麥。
“噗呲!”
李偉笑了。
李偉:“村長,我不是笑你哈,這紅薯一畝地,不說一萬斤,隨便往地里一放也得有五千斤吧?”
“一百斤,你是怎么種的,來給我分享分享。”
一百斤?
一個大號的紅薯,就有一百斤了!
他小時候,可是種出了一個比他自己還大的紅薯,屁顛屁顛,抱著,還被老爹調侃。
轟!
朱元璋腦子如同一聲驚雷。
一萬斤?
怎么可能?
別說一萬斤,就是一千斤,都能改變整個大明,讓天下百姓吃飽飯?
他一定聽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