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十二年磨一劍,未必削鐵如泥切到手指卻常見

以前我寫得很快。

2009年出版《馬賊》以后,創作長篇很少超過一年:《萌芽》雜志連載的《尾巴》,分三季,每季四萬字,一季快連載結束再寫下季,前后不過八九個月。《尾巴2:告密的孩子上天堂》在出版周期不太穩定的主題書上連載,寫了將近十一個月。《我們居然回去了》內容歡脫,耗時半年多。另像《限速二十》和中篇改編的《火鍋殺》,半年寫完。

2010年我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小坑,在《萌芽》發表了“文字帝國”系列第一個短篇《微生》,第二年又發了《瘋女王》,然后雄心壯志準備寫“文字帝國”長篇。一寫就跑偏了,十萬字,不滿意,發到微博上,作為廢稿娛樂一下讀者,不要當真。

為什么寫跑偏,原因也簡單:沒想明白。自己回頭看,《微生》還是陷入小兒小女情感戲,《瘋女王》只有寫實,沒有意義。當時動筆長篇,概念先行,滿腦子只有“文字帝國”這個概念,后續乏力。

這是磨劍第一年,鄙人26歲,剛踏上社會兩年多。

之后七年一直在搜集資料,提綱改了七八次,也動筆寫過兩稿,分別是2015年和2016年,寫了幾章,還是覺得不對,放棄。倒是寫了系列周邊的幾個短篇,包括《同小姐》《沒有書的圖書館》《小宇宙》《床笫之美》《誰要看安部公房》《光環》《腰封無用》。

但有一點是想明白了,“文字帝國”第一部長篇一定是寫21世紀初80后寫作者這批人的。

第一個原因,我自己是1984年生人,經歷過那個時期,從《萌芽》每期必買的中學生讀者,到多次失敗的新概念參賽者,到大學里埋頭苦寫,再到畢業前夕在《萌芽》發表,再遇到貴人、出第一本書,之后上長篇連載……一路打怪升級到今天。

“每個青年作家的誡命是表現他們自己的時代。”卡爾維諾這句話放在了《尾巴》第一版的封面上,出版責編尹老師選的,謹遵教誨。

第二個原因是,那個時期出現的人物眾多,眾星璀璨也好,魚龍混雜也罷,是群像般的存在。我當然沒有《戰爭與和平》那種功力,但這個視角,讓格局瞬間打開。

韓寒、郭敬明的確是重量級的人物,但他們并不能代表那個時期那個群體。就像咖啡、紅酒、日料絲毫不能代表上海人的飲食,而只是若干顯眼的元素。上海人的飲食是什么呢?羅宋湯、炸豬排配泰康黃牌辣醬油、“四大金剛”、腌篤鮮、根本不辣的辣醬面、酒香草頭、毛蟹年糕、被禁的毛蚶和熏癩蛤蟆……

光三兩個硬菜不能叫席,一桌冷盤熱炒大湯甜點才叫盛宴。

2017年,我才大致敲定第一場宴席的“菜單”。2019年6月寫完初稿,2020年3月寫完二稿,2021年4月第三稿,2022年元旦過后第四稿完成。

每一稿的修改,除了三到四稿,都是破壞性的重建,相當于80%以上要推翻重來,因為第一稿和第二稿都采取了不太傳統的小說敘事方法。創新總要付出代價,切到手指也是必然。

書名也多次修改,最后定為:《狂熱》。

小說里的1999年到2010年,于我而言就是狂熱的時代:作者狂熱,讀者狂熱,出版商也狂熱。通過比賽獲取名校保送也好,取得名利也好,讓作品得到認可也好,體現個人價值也好,林林總總,形形色色,欲望和企圖,理想和野心,都在彼此沖撞。能夠成為韓寒、郭敬明的只有極少數,更多人在漩渦之中起起伏伏。

故而,這部小說是獻給那些曾身處狂熱漩渦之中的人們的,其中大小角色不下百人,有些確有原型(比如一眼就能看出來的成語言、蘇穆哲寧、青文賽、《筆跡》雜志),更多的是我所見到、認識、聽聞的事跡的黏合。

因為是群像式,我選擇了三個相對具有代表性的主角:心高氣傲折騰多年、最后發現自己不過一介凡人的全天然;憑借短篇一夜成名卻離家出走、想以寫作為生的鹿原;1979年出生、總是疏離于“80后作者”群體、冷眼旁觀各類事件的“烏鴉嘴”秦襄。

三人結緣于2000年,之后十年中互相影響、互相作用,又互為彼此的背景板,由表及里,展現三種層面的“80后文學狂熱期”。

可能有人問,現在已經2022年了,距離當年的始發點足足過去二十多年,現在出版這部小說有什么意義?話題已經沒什么熱度了,昔日最紅的韓寒、郭敬明都投身影視,各自遇到滑鐵盧。

道理是這么個道理,但我寫“文字帝國”系列和《狂熱》不是奔著暢銷書去的,還是之前那句話,表現自己所處的時代,完成自己的誡命。

況且,我認為相對嚴肅的文學寫作,對時事應該具有時間上的滯后性。漩渦平息后,風平浪靜,觀察沉渣,才能看得透徹。

比如小說里的“成束之爭”,即2006年韓寒白燁在博客上的論戰,十分熱鬧。雙方各有各的觀點,年輕人可能更偏向韓寒。如果我是當時去寫《狂熱》,就不會有書中“烏鴉嘴”秦襄的那番理性,而是韓寒的那種意氣風發。

但十六年過去,再讀白老師的文章,撇開頗具爭議的作品點評,很多東西今天都已變成現實,比如各大期刊推出的“90后”特輯之類。

還有就是青春文學和校園文學的定位問題。作為曾經的熱門門類,青春文學紅火一時,也飽受爭議。一種類型文學體量過大,自然泥沙俱下,良莠不齊。

但純文學作品,你也不能說部部精品吧?網絡文學也出了很多精品,在不同的話語體系里得到的評價也大相徑庭,又怎么算呢?普通讀者對通俗小說的極高評價進不了文學史,學院派評論家對純文學作品的盛贊也入不了普通讀者的“法眼”,兩者本身就是一種割裂式存在。

面向普通讀者,還是面向專業讀者,本身就是一種抉擇,沒有孰高孰低,只有誰能在門類當中寫得更好,做到極致,突破自我。

寫了這么多,就是想說,“文字帝國”系列的《狂熱》是一部19萬字的長篇小說,耗時十二年,廢三版,易四稿,于我是種修行。它也是一鍋燉,對十年里的寫作、閱讀、做雜志、搞出版的可能不太精準的描繪。

十二年磨一劍,自知能力有限,不能削鐵如泥,但希望讀者看完這部小說之后能明白,當一個寫作者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長期堅持當一個寫作者則是最不容易的事情之一。

即便在“80后文學狂熱期”,也并不是只有萬人簽售、版稅驚人、豪奢消費、眾人追捧。更多時候,更多人,要面對外部和內部的考驗和磨煉,獨自立于曠野,風吹雨打。

從我2007年發表處女作至今,太多昔日的同行、伙伴乃至競爭對手都選擇放下筆,或轉投編劇行業等。有的單純發現自己并不熱愛寫作了,有的為稻粱謀,有的選擇了其他途徑去展現自我。

在寫這部小說的時候,很多次都會想起他們,還有以前的事情,美好的和不美好的,都融入文字當中去了。

作品不死,只是作者本人漸漸消失。

最后,感謝我的愛人焦雨溪,以及這部作品里給我很大幫助的李偉長兄。

上架時間:2023-08-10 17:54:06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胜| 郑州市| 鄂托克旗| 荆门市| 鄂托克旗| 吉首市| 恭城| 鄂托克前旗| 红原县| 林西县| 大丰市| 博湖县| 高安市| 昆山市| 吉安市| 沂南县| 永安市| 云和县| 德惠市| 禄劝| 武川县| 芒康县| 志丹县| 孝昌县| 侯马市| 右玉县| 常宁市| 轮台县| 谷城县| 嫩江县| 塔城市| 茶陵县| 出国| 五莲县| 高清| 连云港市| 西畴县| 象州县| 铁力市| 临沭县| 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