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Spring Boot進階:原理、實戰與面試題分析
鄭天民 著
更新時間:2022-07-05 09:42:42
開會員,本書免費讀 >
最新章節:
13.6 本章小結
這是一本能帶領讀者全方位掌握SpringBoot技術體系的功能、原理和Z佳實踐的著作,能幫助讀者在SpringBoot領域快速實現從入門到進階。全書涵蓋SpringBoot的6大核心主題:核心容器、Web服務、緩存、數據訪問、并發執行、監控與擴展,內容具有以下4大特性:針對性:系統梳理了6個主題所包含技術的功能特性、工作原理、實踐方案,讀者能快速掌握其核心技術、底層設計理念和生態擴展;創新性:與同類書不同,本書搜集并分析了每個主題下的高頻面試題,旨在幫助讀者在面試和晉升時事半功倍;實戰性:注重實用性,基于作者近15年的經驗,通過豐富的場景案例提供了大量應用方案和最佳實踐;前瞻性:不僅系統講解了常用的核心技術,而且還講解了時下流行的云原生、RSocket等前沿技術及其應用方案。
最新章節
- 13.6 本章小結
- 13.5 生態擴展面試題分析
- 13.4.6 Spring Boot測試案例分析
- 13.4.5 測試Spring Boot Web服務層
- 13.4.4 測試Spring Boot業務邏輯層
- 13.4.3 測試Spring Boot數據訪問層
品牌:機械工業出版社
上架時間:2022-07-05 09:36:00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機械工業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 13.6 本章小結 更新時間:2022-07-05 09:42:42
- 13.5 生態擴展面試題分析
- 13.4.6 Spring Boot測試案例分析
- 13.4.5 測試Spring Boot Web服務層
- 13.4.4 測試Spring Boot業務邏輯層
- 13.4.3 測試Spring Boot數據訪問層
- 13.4.2 Spring Boot應用程序的測試流程
- 13.4.1 Spring Boot中的測試解決方案
- 13.4 測試Spring Boot
- 13.3.2 Spring Native案例分析
- 13.3.1 Spring Native和原生鏡像
- 13.3 Spring Boot與云原生
- 13.2.3 Spring微服務架構案例分析
- 13.2.2 Spring Cloud與Spring Boot
- 13.2.1 微服務架構簡介
- 13.2 Spring Boot與微服務
- 13.1.2 基于Starter集成Spring Boot案例分析
- 13.1.1 Spring Boot自動配置原理
- 13.1 Spring Boot Starter原理與應用
- 第13章 Spring Boot生態體系及擴展
- 12.5 本章小結
- 12.4 系統監控面試題分析
- 12.3.3 實現自定義的性能度量指標
- 12.3.2 使用PerformanceMonitorInterceptor
- 12.3.1 通過替換默認組件提升Spring Boot性能
- 12.3 系統監控實戰經驗
- 12.2.2 Admin Server系統監控案例分析
- 12.2.1 構建Admin Server
- 12.2 Admin Server組件
- 12.1.4 Actuator組件在Spring家族中的應用案例
- 12.1.3 自定義Actuator端點案例分析
- 12.1.2 擴展Actuator端點案例分析
- 12.1.1 Actuator組件
- 12.1 Spring Boot Actuator組件
- 第12章 為應用程序添加系統監控
- 第七部分 監控和擴展
- 11.6 本章小結
- 11.5 任務執行器和調度器面試題分析
- 11.4.2 @Scheduled注解的使用技巧
- 11.4.1 靈活使用多種TaskExecutor
- 11.4 任務執行器和調度器實戰經驗
- 11.3.2 TaskScheduler運行原理
- 11.3.1 TaskScheduler應用方式
- 11.3 Spring任務調度器
- 11.2.2 TaskExecutor運行原理
- 11.2.1 TaskExecutor應用方式
- 11.2 Spring任務執行器
- 11.1.2 ThreadPool
- 11.1.1 Executor
- 11.1 Java執行器模型
- 第11章 使用任務執行器和調度器
- 10.6 本章小結
- 10.5 Spring Async面試題分析
- 10.4.2 合理設置線程池
- 10.4.1 靈活使用多種Future機制
- 10.4 Spring Async實戰經驗
- 10.3.3 Web異步處理案例分析
- 10.3.2 WebAsyncTask
- 10.3.1 Web異步處理需求和場景
- 10.3 Spring Web異步處理
- 10.2.2 Spring @Async注解原理分析
- 10.2.1 基于代理的異步執行模型案例分析
- 10.2 Spring @Async實現原理
- 10.1.2 @Async注解的兩種處理模式
- 10.1.1 @Async注解的異步處理機制
- 10.1 Spring @Async注解
- 第10章 解析Spring Async并發編程
- 第六部分 并發編程
- 9.5 本章小結
- 9.4 Spring ORM面試題分析
- 9.3.3 使用多級緩存提升數據訪問性能
- 9.3.2 使用延遲加載降低數據庫訪問
- 9.3.1 通過統計找到數據訪問瓶頸
- 9.3 Spring ORM實戰經驗
- 9.2.2 JOIN FETCH
- 9.2.1 N+1問題分析
- 9.2 N+1性能問題
- 9.1.3 Spring Data JPA案例分析
- 9.1.2 Spring Data JPA
- 9.1.1 Spring Data架構
- 9.1 Spring Data架構與應用
- 第9章 應用Spring ORM最佳實踐
- 8.6 本章小結
- 8.5 Spring JDBC面試題分析
- 8.4.6 選擇合適的提交模式
- 8.4.5 使用批處理
- 8.4.4 選擇合適的Statement
- 8.4.3 優化連接池配置
- 8.4.2 優化Fetch Size
- 8.4.1 優化事務隔離等級
- 8.4 Spring JDBC實戰經驗
- 8.3.3 JdbcTemplate源碼解析
- 8.3.2 從JDBC API到JdbcTemplate的演變
- 8.3.1 模板方法和回調機制
- 8.3 JdbcTemplate實現原理
- 8.2.4 Spring JDBC案例分析
- 8.2.3 SimpleJdbcInsert應用
- 8.2.2 JdbcTemplate應用
- 8.2.1 Spring JDBC工具類概覽
- 8.2 Spring JDBC解決方案
- 8.1 JDBC規范
- 第8章 Spring JDBC解決方案
- 第五部分 數據訪問
- 7.7 本章小結
- 7.6 認證緩存面試題分析
- 7.5.2 自定義AuthenticationProvider
- 7.5.1 自定義UserDetails
- 7.5 認證緩存實戰經驗
- 7.4.2 UserCache和AuthenticationProvider
- 7.4.1 UserDetails和Authentication
- 7.4 認證緩存原理分析
- 7.3.2 集成用戶認證緩存
- 7.3.1 初始化用戶認證數據
- 7.3 Spring Security認證緩存案例分析
- 7.2.2 認證緩存
- 7.2.1 安全性處理對性能的影響
- 7.2 Spring Security與認證緩存
- 7.1.2 Spring Security用戶認證配置實例
- 7.1.1 Spring Security認證架構
- 7.1 Spring Security安全框架
- 第7章 為安全控制添加認證緩存
- 6.8 本章小結
- 6.7 系統緩存面試題分析
- 6.6.3 自定義Cache和CacheManager
- 6.6.2 使用自定義緩存鍵生成器
- 6.6.1 使用自定義緩存注解
- 6.6 系統緩存實戰經驗
- 6.5.2 CacheInterceptor攔截器
- 6.5.1 Cache和CacheManager接口
- 6.5 緩存實現原理
- 6.4 Spring緩存案例分析
- 6.3 緩存配置
- 6.2.2 默認鍵生成策略
- 6.2.1 自定義鍵生成策略
- 6.2 緩存鍵管理
- 6.1.3 @CacheEvict注解
- 6.1.2 @CachePut注解
- 6.1.1 @Cacheable注解
- 6.1 緩存注解
- 第6章 打造高性能系統緩存
- 第四部分 內置緩存
- 5.6 本章小結
- 5.5 響應式Web面試題分析
- 5.4.3 使用RSocket替代HTTP
- 5.4.2 構建全棧響應式服務體系
- 5.4.1 使用非阻塞式Web服務提升系統性能
- 5.4 響應式Web實戰經驗
- 5.3.3 Spring RSocket案例分析
- 5.3.2 RSocket編程模型
- 5.3.1 RSocket協議
- 5.3 Spring RSocket
- 5.2.4 Spring WebFlux案例分析
- 5.2.3 消費響應式Web API
- 5.2.2 創建響應式Web API
- 5.2.1 對比WebMVC和WebFlux架構
- 5.2 Spring WebFlux
- 5.1.3 Spring響應式編程組件
- 5.1.2 響應式編程的應用場景分析
- 5.1.1 響應式流規范和實現框架
- 5.1 響應式編程和Spring Boot
- 第5章 應用響應式Web開發組件
- 4.6 本章小結
- 4.5 輕量級Web面試題分析
- 4.4.3 使用GraphQL替代RESTful API
- 4.4.2 開發自解釋型Open API
- 4.4.1 設計合理的HTTP端點
- 4.4 輕量級Web實戰經驗
- 4.3.3 Spring GraphQL案例分析
- 4.3.2 集成Spring和GraphQL
- 4.3.1 GraphQL與RESTful API
- 4.3 Spring GraphQL
- 4.2.3 Spring HATEOAS案例分析
- 4.2.2 引入Spring HATEOAS
- 4.2.1 HATEOAS和HAL
- 4.2 Spring HATEOAS
- 4.1.4 Spring WebMVC案例分析
- 4.1.3 RestTemplate遠程調用原理分析
- 4.1.2 消費Web服務
- 4.1.1 創建Web服務
- 4.1 Spring WebMVC
- 第4章 構建輕量級Web技術體系
- 第三部分 Web服務
- 3.6 本章小結
- 3.5 Spring AOP面試題分析
- 3.4.4 優先使用JDK動態代理
- 3.4.3 避免代理機制引起多次初始化過程
- 3.4.2 確保類內方法調用能夠應用代理
- 3.4.1 活用切點表達式
- 3.4 AOP實戰經驗
- 3.3.2 案例結果分析
- 3.3.1 測試案例設計
- 3.3 AOP代理機制對性能的影響案例分析
- 3.2.3 ProxyFactoryBean
- 3.2.2 CGLIB動態代理
- 3.2.1 JDK動態代理
- 3.2 動態代理機制與Spring AOP
- 3.1.2 Spring AOP案例分析
- 3.1.1 Spring AOP核心概念
- 3.1 面向切面與Spring AOP
- 第3章 面向切面概念和實踐
- 2.6 本章小結
- 2.5 Spring依賴注入面試題分析
- 2.4.4 不同配置的性能分析
- 2.4.3 設置組件掃描范圍
- 2.4.2 靈活使用注解配置
- 2.4.1 把握Bean的作用域
- 2.4 Spring依賴注入實戰經驗
- 2.3.3 消除循環依賴案例分析
- 2.3.2 循環依賴解決方案
- 2.3.1 三級緩存結構
- 2.3 Spring循環依賴案例分析
- 2.2.2 Bean的實例化
- 2.2.1 Bean的注冊
- 2.2 Spring依賴注入原理分析
- 2.1.3 Setter方法注入
- 2.1.2 構造器注入
- 2.1.1 字段注入
- 2.1 Spring依賴注入類型
- 第2章 依賴注入類型和原理
- 第二部分 核心容器
- 1.4 本章小結
- 1.3.6 監控和擴展
- 1.3.5 并發編程
- 1.3.4 數據訪問
- 1.3.3 內置緩存
- 1.3.2 Web服務
- 1.3.1 核心容器
- 1.3 Spring Boot實戰內容和案例
- 1.2.3 Spring Boot配置體系
- 1.2.2 Spring Boot應用程序結構和示例
- 1.2.1 從Spring到Spring Boot
- 1.2 開發Spring Boot應用程序
- 1.1.2 Spring技術生態
- 1.1.1 Spring基礎框架
- 1.1 Spring核心概念
- 第1章 引入Spring Boot
- 第一部分 Spring Boot概述
- 前言
- 作者介紹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介紹
- 前言
- 第一部分 Spring Boot概述
- 第1章 引入Spring Boot
- 1.1 Spring核心概念
- 1.1.1 Spring基礎框架
- 1.1.2 Spring技術生態
- 1.2 開發Spring Boot應用程序
- 1.2.1 從Spring到Spring Boot
- 1.2.2 Spring Boot應用程序結構和示例
- 1.2.3 Spring Boot配置體系
- 1.3 Spring Boot實戰內容和案例
- 1.3.1 核心容器
- 1.3.2 Web服務
- 1.3.3 內置緩存
- 1.3.4 數據訪問
- 1.3.5 并發編程
- 1.3.6 監控和擴展
- 1.4 本章小結
- 第二部分 核心容器
- 第2章 依賴注入類型和原理
- 2.1 Spring依賴注入類型
- 2.1.1 字段注入
- 2.1.2 構造器注入
- 2.1.3 Setter方法注入
- 2.2 Spring依賴注入原理分析
- 2.2.1 Bean的注冊
- 2.2.2 Bean的實例化
- 2.3 Spring循環依賴案例分析
- 2.3.1 三級緩存結構
- 2.3.2 循環依賴解決方案
- 2.3.3 消除循環依賴案例分析
- 2.4 Spring依賴注入實戰經驗
- 2.4.1 把握Bean的作用域
- 2.4.2 靈活使用注解配置
- 2.4.3 設置組件掃描范圍
- 2.4.4 不同配置的性能分析
- 2.5 Spring依賴注入面試題分析
- 2.6 本章小結
- 第3章 面向切面概念和實踐
- 3.1 面向切面與Spring AOP
- 3.1.1 Spring AOP核心概念
- 3.1.2 Spring AOP案例分析
- 3.2 動態代理機制與Spring AOP
- 3.2.1 JDK動態代理
- 3.2.2 CGLIB動態代理
- 3.2.3 ProxyFactoryBean
- 3.3 AOP代理機制對性能的影響案例分析
- 3.3.1 測試案例設計
- 3.3.2 案例結果分析
- 3.4 AOP實戰經驗
- 3.4.1 活用切點表達式
- 3.4.2 確保類內方法調用能夠應用代理
- 3.4.3 避免代理機制引起多次初始化過程
- 3.4.4 優先使用JDK動態代理
- 3.5 Spring AOP面試題分析
- 3.6 本章小結
- 第三部分 Web服務
- 第4章 構建輕量級Web技術體系
- 4.1 Spring WebMVC
- 4.1.1 創建Web服務
- 4.1.2 消費Web服務
- 4.1.3 RestTemplate遠程調用原理分析
- 4.1.4 Spring WebMVC案例分析
- 4.2 Spring HATEOAS
- 4.2.1 HATEOAS和HAL
- 4.2.2 引入Spring HATEOAS
- 4.2.3 Spring HATEOAS案例分析
- 4.3 Spring GraphQL
- 4.3.1 GraphQL與RESTful API
- 4.3.2 集成Spring和GraphQL
- 4.3.3 Spring GraphQL案例分析
- 4.4 輕量級Web實戰經驗
- 4.4.1 設計合理的HTTP端點
- 4.4.2 開發自解釋型Open API
- 4.4.3 使用GraphQL替代RESTful API
- 4.5 輕量級Web面試題分析
- 4.6 本章小結
- 第5章 應用響應式Web開發組件
- 5.1 響應式編程和Spring Boot
- 5.1.1 響應式流規范和實現框架
- 5.1.2 響應式編程的應用場景分析
- 5.1.3 Spring響應式編程組件
- 5.2 Spring WebFlux
- 5.2.1 對比WebMVC和WebFlux架構
- 5.2.2 創建響應式Web API
- 5.2.3 消費響應式Web API
- 5.2.4 Spring WebFlux案例分析
- 5.3 Spring RSocket
- 5.3.1 RSocket協議
- 5.3.2 RSocket編程模型
- 5.3.3 Spring RSocket案例分析
- 5.4 響應式Web實戰經驗
- 5.4.1 使用非阻塞式Web服務提升系統性能
- 5.4.2 構建全棧響應式服務體系
- 5.4.3 使用RSocket替代HTTP
- 5.5 響應式Web面試題分析
- 5.6 本章小結
- 第四部分 內置緩存
- 第6章 打造高性能系統緩存
- 6.1 緩存注解
- 6.1.1 @Cacheable注解
- 6.1.2 @CachePut注解
- 6.1.3 @CacheEvict注解
- 6.2 緩存鍵管理
- 6.2.1 自定義鍵生成策略
- 6.2.2 默認鍵生成策略
- 6.3 緩存配置
- 6.4 Spring緩存案例分析
- 6.5 緩存實現原理
- 6.5.1 Cache和CacheManager接口
- 6.5.2 CacheInterceptor攔截器
- 6.6 系統緩存實戰經驗
- 6.6.1 使用自定義緩存注解
- 6.6.2 使用自定義緩存鍵生成器
- 6.6.3 自定義Cache和CacheManager
- 6.7 系統緩存面試題分析
- 6.8 本章小結
- 第7章 為安全控制添加認證緩存
- 7.1 Spring Security安全框架
- 7.1.1 Spring Security認證架構
- 7.1.2 Spring Security用戶認證配置實例
- 7.2 Spring Security與認證緩存
- 7.2.1 安全性處理對性能的影響
- 7.2.2 認證緩存
- 7.3 Spring Security認證緩存案例分析
- 7.3.1 初始化用戶認證數據
- 7.3.2 集成用戶認證緩存
- 7.4 認證緩存原理分析
- 7.4.1 UserDetails和Authentication
- 7.4.2 UserCache和AuthenticationProvider
- 7.5 認證緩存實戰經驗
- 7.5.1 自定義UserDetails
- 7.5.2 自定義AuthenticationProvider
- 7.6 認證緩存面試題分析
- 7.7 本章小結
- 第五部分 數據訪問
- 第8章 Spring JDBC解決方案
- 8.1 JDBC規范
- 8.2 Spring JDBC解決方案
- 8.2.1 Spring JDBC工具類概覽
- 8.2.2 JdbcTemplate應用
- 8.2.3 SimpleJdbcInsert應用
- 8.2.4 Spring JDBC案例分析
- 8.3 JdbcTemplate實現原理
- 8.3.1 模板方法和回調機制
- 8.3.2 從JDBC API到JdbcTemplate的演變
- 8.3.3 JdbcTemplate源碼解析
- 8.4 Spring JDBC實戰經驗
- 8.4.1 優化事務隔離等級
- 8.4.2 優化Fetch Size
- 8.4.3 優化連接池配置
- 8.4.4 選擇合適的Statement
- 8.4.5 使用批處理
- 8.4.6 選擇合適的提交模式
- 8.5 Spring JDBC面試題分析
- 8.6 本章小結
- 第9章 應用Spring ORM最佳實踐
- 9.1 Spring Data架構與應用
- 9.1.1 Spring Data架構
- 9.1.2 Spring Data JPA
- 9.1.3 Spring Data JPA案例分析
- 9.2 N+1性能問題
- 9.2.1 N+1問題分析
- 9.2.2 JOIN FETCH
- 9.3 Spring ORM實戰經驗
- 9.3.1 通過統計找到數據訪問瓶頸
- 9.3.2 使用延遲加載降低數據庫訪問
- 9.3.3 使用多級緩存提升數據訪問性能
- 9.4 Spring ORM面試題分析
- 9.5 本章小結
- 第六部分 并發編程
- 第10章 解析Spring Async并發編程
- 10.1 Spring @Async注解
- 10.1.1 @Async注解的異步處理機制
- 10.1.2 @Async注解的兩種處理模式
- 10.2 Spring @Async實現原理
- 10.2.1 基于代理的異步執行模型案例分析
- 10.2.2 Spring @Async注解原理分析
- 10.3 Spring Web異步處理
- 10.3.1 Web異步處理需求和場景
- 10.3.2 WebAsyncTask
- 10.3.3 Web異步處理案例分析
- 10.4 Spring Async實戰經驗
- 10.4.1 靈活使用多種Future機制
- 10.4.2 合理設置線程池
- 10.5 Spring Async面試題分析
- 10.6 本章小結
- 第11章 使用任務執行器和調度器
- 11.1 Java執行器模型
- 11.1.1 Executor
- 11.1.2 ThreadPool
- 11.2 Spring任務執行器
- 11.2.1 TaskExecutor應用方式
- 11.2.2 TaskExecutor運行原理
- 11.3 Spring任務調度器
- 11.3.1 TaskScheduler應用方式
- 11.3.2 TaskScheduler運行原理
- 11.4 任務執行器和調度器實戰經驗
- 11.4.1 靈活使用多種TaskExecutor
- 11.4.2 @Scheduled注解的使用技巧
- 11.5 任務執行器和調度器面試題分析
- 11.6 本章小結
- 第七部分 監控和擴展
- 第12章 為應用程序添加系統監控
- 12.1 Spring Boot Actuator組件
- 12.1.1 Actuator組件
- 12.1.2 擴展Actuator端點案例分析
- 12.1.3 自定義Actuator端點案例分析
- 12.1.4 Actuator組件在Spring家族中的應用案例
- 12.2 Admin Server組件
- 12.2.1 構建Admin Server
- 12.2.2 Admin Server系統監控案例分析
- 12.3 系統監控實戰經驗
- 12.3.1 通過替換默認組件提升Spring Boot性能
- 12.3.2 使用PerformanceMonitorInterceptor
- 12.3.3 實現自定義的性能度量指標
- 12.4 系統監控面試題分析
- 12.5 本章小結
- 第13章 Spring Boot生態體系及擴展
- 13.1 Spring Boot Starter原理與應用
- 13.1.1 Spring Boot自動配置原理
- 13.1.2 基于Starter集成Spring Boot案例分析
- 13.2 Spring Boot與微服務
- 13.2.1 微服務架構簡介
- 13.2.2 Spring Cloud與Spring Boot
- 13.2.3 Spring微服務架構案例分析
- 13.3 Spring Boot與云原生
- 13.3.1 Spring Native和原生鏡像
- 13.3.2 Spring Native案例分析
- 13.4 測試Spring Boot
- 13.4.1 Spring Boot中的測試解決方案
- 13.4.2 Spring Boot應用程序的測試流程
- 13.4.3 測試Spring Boot數據訪問層
- 13.4.4 測試Spring Boot業務邏輯層
- 13.4.5 測試Spring Boot Web服務層
- 13.4.6 Spring Boot測試案例分析
- 13.5 生態擴展面試題分析
- 13.6 本章小結 更新時間:2022-07-05 09: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