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會議禮儀的總體要求

01.現代會議有哪些類型?

在現代社會里,會議是人們從事各類有組織的活動的一種重要方式。在一般情況下,會議是指有領導、有組織地使人們聚集在一起,對某些議題進行商議或討論的集會。

由于各種會議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因此便有著多種類型的劃分。會議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幾種類型。

根據會議的出席人數劃分

①小型會議。出席人數較少,幾人到幾十人不等,但是一般不會超過100人。

②中型會議。出席人數在100~1000人之間。

③大型會議。出席人數在1000~10000人之間。

④特大型會議。出席人數在10000人以上。

根據會議的內容劃分

①年會。年會是就某一特定主題展開討論的聚會,議題涉及政治、經貿、科學、教育或技術領域。最常見的周期是一年一次。

②專業會議。專業會議的議題通常是就某一具體問題展開討論的,可以召開分會,也可以只開大會。

③代表會議。代表會議指由代表某一利益群體的與會者參加的會議。

④報告會。一般由演講者做專題報告,并有許多的聽眾參與。

⑤座談會、專題討論會。座談會和專題討論會比論壇要更加正式和嚴謹一些,由主持人或演講人進行陳述講演,由一些預訂好的聽眾參加。與論壇相比,與會者在座談會和專題討論會中,平等交換意見的氣氛和特征要弱一些。

⑥講座。講座更正式和更有組織,常由幾位專家進行個別講演,講座的規模可大可小,聽眾在講座后可以提問,有時主辦方也會不安排聽眾提問。

⑦研討會、專家討論會、討論會。通常在主持人的主持下進行,與會者參與較多,可以平等交換意見、分享知識和經驗。一般在相對范圍內進行,規模較小;當規模變大時,就演變成論壇或專題討論會了。

⑧培訓會議。用一個會期對某類專業人員進行的有關業務知識方面的技能訓練或新觀念、新知識方面的理論培訓,可采用講座、討論、演示等形式進行,一般至少要用一天的時間,多則幾周。

⑨獎勵會議。企業或公司為表彰、獎勵工作出色的員工、分銷商或客戶而舉行的會議。

⑩其他會議。如茶話會、晚餐會及一些歌舞晚會等,這樣的會議應注意選擇適宜的環境和場所。

根據會議的性質劃分

①行政型會議。行政型會議是各個單位所召開的工作性、執行性的會議。例如,行政會、董事會,等等。

②業務型會議。業務型會議是有關單位所召開的專業性、技術性會議。例如,展覽會、供貨會,等等。

③群體型會議。群體型會議是各單位內部的群眾團體或群眾組織所召開的非行政性、非業務性的會議,旨在爭取群體權利,反映群體意愿。例如,職代會、團代會,等等。

02.不同類型的會議,有沒有共通的禮儀規范?

領導者在日常工作中所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就是要組織會議或者參加會議,因此會議自然而然地成為領導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會議在領導工作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既是實現決策民主化、科學化的必要程序,又是實施有效領導、有效管理、有效經營的重要方式;既是貫徹決策、下達任務、溝通信息、協調行動的有效方法,又是聯系群眾、聽取民意、樹立形象的基本途徑。

嚴格地講,不同類型的會議,其禮儀規范標準也不盡相同。在這方面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三點:

其一,組織會議要有標準,依程序,講規范,明措施,這是會議禮儀的首要要求。

其二,組織會議要認真負責。無論是自己主辦,還是奉命辦會,都要全力投入,審慎對待,精心安排,保障措施到位,禮儀規范處處一絲不茍。

其三,舉辦會議要堅持求真務實。召開會議,重在解決實際問題。在這一前提下,要爭取少開會、開短會,嚴格控制會議的數量與規模,徹底改善會風。

這三點要求既是會議禮儀的總要求,也是領導者召開各會議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會議組織者和會務人員必須具備高度的會議禮儀意識,只有以標準和到位的禮儀規范保證會議的有序進行,才能把會議的組織工作做好,真正達到會議的目的。

作為會議組織者或會務人員,必須要熟悉會議禮儀的基本要求。在會議組織和會務管理過程中,往往由于會議禮儀的要求被忽略,而影響整個會議的成效。同時對會議的分類也應加以注意,因為不同的會議其組織方式和禮儀要求也各有不同。

03.會議禮儀如何體現領導的管理藝術?

會議是領導工作的常用形式,領導者在針對不同對象的各種管理程序中,在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的各個方面,都必須依賴會議來輔助實現其管理功效。

計劃——必須通過開會,來集思廣益,形成最優化的計劃;

組織——必須通過開會,來明確機構的職、權、利關系;

指揮——必須通過開會,才能進行具體的任務布置;

協調——必須通過開會,才能彌合分歧,糾正偏差;

控制——也必須通過開會,才能全面、系統地貫徹。

領導的其他職能,也經常需要通過會議才能完成。因此,會議禮儀在領導工作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很少有領導者專門花功夫來學習和運用如何開好會議的禮儀規范,以提升開會效率,以及培養下屬的開會藝術。這使得在現實的領導工作中許多會議形存實亡,浪費了組織的寶貴資源和時間。

就領導者而言,掌握正確而到位的會議禮儀,既是開好會議的重要技巧,也是做好領導管理工作的基本功。隨著組織成員人數的增長,在領導工作內容中,通過開會來提升管理效率的比重越來越大。

會議是各級領導者實施領導工作的一種重要方法,它是一種有組織有目的地把組織成員聚集起來一起商討問題解決問題的活動方式。會議可以集思廣益,豐富領導經驗,提高決案水平,貫徹群眾路線,它是實現民主管理和科學決策的必要途徑之一。會議還是溝通信息、協調關系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濫開會議,會海成災,其結果則是勞民、誤事、傷財。尤其是會議程序混亂,講話太長,內容重復,服務欠佳,既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會風,也是不遵守會議禮儀的表現。因此,提高會議的效率,重視會議的質量,是領導者學習與掌握會議禮儀規范的出發點和歸宿。

作為領導者,要使自己成為一位懂禮儀、會方法、有技巧的會議籌劃者和組織者,這是提升會議質量、改進管理績效的必要條件。由于會議是領導者日常工作中一項運用非常廣泛的活動,會議禮儀就體現了領導的管理藝術。因此,學習和運用會議禮儀,對會議管理乃至領導工作都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

在會議禮儀日益得到重視的今天,人們有理由這樣認為:不知會議禮儀就不懂開會,而不懂開會的領導者,決不會是一個稱職的領導者。

04.會議禮儀重點體現在會議的哪些環節上?

按會議的進程和重點來說,會議禮儀要求重點體現在這三個環節上。

會議準備:精心策劃,細節到位

會議策劃就是為了使會議取得預期目的而進行構思、設計,選擇出合理可靠的方案的過程。出色的會議策劃是圓滿舉辦會議的前提。完整的會議策劃是一個節奏分明、條理清楚、面面俱到的周全計劃。只有通過專業策劃和充分準備的會議才能取得預期效果,所以,會議策劃一定要考慮周全。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會議人員,是指參與整個會議過程的人員,可具體分為會議主體、會議客體以及其他與會議有關的人員。

會議的名稱,要求能概括并能顯示會議的內容、性質、參加對象、主辦單位,以及會議的時間、屆次、地點、范圍和規模等,應視會議的具體要求而定。

會議的議題,是根據會議目標來確定并付諸會議討論或解決的具體問題,是會議活動的必備要素。

會議時間,是指會議的召開時間和會期。

會議地點,指會議的舉辦地,也可具體指會議活動的場所。

會議方式,即為提高會議效率,實現會議目標而采取的各種形式或手段,如現場辦公會、座談會、報告會、電話會等。

會議結果,即會議結束時實現目標的情況。組織舉辦任何會議,都要在完成策劃準備后,報上級審批。這是會議禮儀中一個重要的規范內容。

實踐證明,建立會議審批制,使辦會程序化、規范化,的確是個精簡會議的好辦法。

會議審批一般由各級黨政主要領導或分管黨政日常工作的領導負總責。會議審批的各項具體工作由各級黨政辦公部門承擔,或彼此商定由一家歸口承擔。同時,會議審批要確立會議審批標準,做到合理、公正。并且要對會議涉及的各個事項作出限制性規定,以避免和防止會議舉辦的隨意性和出現浪費現象。

會議議題:堅持原則,規范程序

會議組織與管理首先面臨的問題,是議題的確定,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則無會議現場管理可言。

議題的確定要注意兩點:準確抉擇議題角度,堅持議題確定程序。總的來講,會議議題必須具有較好的前瞻性、較強的百姓關切度、較大的現實工作推動力及科學的領導決策分工。根據會議禮儀的要求,議題的具體確定應本著“三少三多”的原則。一是報喜議題宜少,反思議題宜多;二是務虛性議題宜少,實用性議題宜多;三是未來式議題宜少,進行式議題宜多。確定議題一個關鍵的要求是堅持議題確定程序。議題確定應講究程序,建立由程序控制的,具有民主化、科學化和透明度的議題選擇機制,這是提高議題質量進而提高會議質量,規避臨時動議造成決策失誤和防止被人利用會議權威實現個人目的的重要手段。

會議服務:標準規范,文明有禮

為了使會議開得富有成效,為遠道而來的與會者提供便利和舒適,會議過程中就需要全面、細致的各方面服務,這些都屬于會議禮儀的服務內容要求。

會議服務為會議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一系列關于會場內、會場外的管理和服務,是保證會議順利進行不可缺少的環節。從事會議組織與管理的人員都要熟悉會議流程,并經過專業的培訓,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術和服務技能。會議組織和服務包羅萬象,會議服務主要包括會議文書服務、會議環境服務、會議接待服務、會議禮儀服務、會議信息服務、會議生活服務、會議保障服務等內容。會議是為實現現實工作需要的目的而召開的,會務工作就是要通過安全、有序、優質的組織和服務,來確保會議的成功召開,組織與服務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會議的成效。

會議進行的狀態、組織與服務的質量都是展示會議主辦方形象的窗口。會議主辦方通過文明有禮、負責到位的服務工作,會給與會者留下良好的印象,無形中為會議主辦方贏得良好的信譽。

05.學習會議禮儀有什么途徑和方法嗎?

掌握和運用會議禮儀,既是個學習的過程,也是個實踐的過程。作為領導者,要在日常工作中對會議禮儀運用自如,應當在學習途徑、學習方法和學習重點這三個方面多下功夫。

會議禮儀的學習途徑

一是進行理論學習。即利用圖書資料、影像資料、教學函授,系統地、全面地學習禮儀。

二是向社會實踐學習。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同時也是學習會議禮儀最好的教師。每一次組織會議的活動都可以作為學習禮儀的一個具體實踐過程。通過不斷總結經驗,可以加深對會議禮儀知識的了解,強化印象,而且還會檢驗其作用,并且提升掌握、運用會議禮儀的實際水平。

三是向專家學習。可以是培訓專家、禮儀顧問,也可以是在某些方面確有經驗或專長者、堪稱楷模之人。他們對會議禮儀有一定的了解,一定的實踐經驗和心得體會。向他們學習,可使自己取長補短,益智開竅。

會議禮儀的學習方法

其一,要聯系實際。禮儀本身就是一門應用科學,因此學習會議禮儀,務必要堅持知和行的統一。要注重實踐,將知識運用于實踐,不斷地在實踐中學習。這是學習會議禮儀的最佳方法。

其二,要重復漸進。學習會議禮儀不可貪多務得,細大不捐,而應當有主有次,抓住重點。從會議組織過程最關鍵的環節入手,可以事半功倍。然而必須注意,學習會議禮儀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對一些規范、要求,只有反復運用、重復體驗,才能真正掌握。

其三,要善于總結。學習會議禮儀,應經常結合實際進行總結,對工作既要總結成績,又要通過檢查發現問題。這樣,將有助于將學習、運用禮儀真正變為個人的自覺行動和習慣做法。

學習會議禮儀需要抓住重點。會議禮儀的重點,就是那些對會議活動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各項主要原則。會議禮儀的主要原則可以高度凝練,舉一反三,適用范圍甚廣。悉心掌握,會使會議禮儀的學習、運用大獲裨益。

上架時間:2022-05-06 10:38:38
出版社:河海大學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安市| 喀什市| 利川市| 台东市| 田林县| 平遥县| 仙桃市| 闻喜县| 桃江县| 平阳县| 佛冈县| 长治县| 自贡市| 鲁甸县| 西青区| 津市市| 体育| 武宁县| 凌海市| 武陟县| 蕉岭县| 沙坪坝区| 西充县| 拉萨市| 锦屏县| 韩城市| 巍山| 洛川县| 荆州市| 桂平市| 博白县| 六枝特区| 紫阳县| 吉隆县| 揭阳市| 娄底市| 乐安县| 扬州市| 三河市| 浪卡子县| 平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