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7章 人生最壞的結局,也不過是大器晚成
- 第6章 所有堅強都是柔軟生的繭
- 第5章 成年人的避風港就是自己
- 第4章 現實再強硬,也敵不過無所畏懼的你
- 第3章 讓自己擁有別人拿不走的東西
- 第2章 沒有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第1章 凡殺不死你的,必將使你更強大
承受是磨煉、凝聚、造就和孕育,它是越千山,渡苦海,達到黃金彼岸的先決條件,亦是在布滿荊棘的人生旅途上,為我們保駕護航的堅實堡壘。
1.凡殺不死你的,必將使你更強大。
——(德國)尼采
每個人對人生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它是豐富多彩的,有人認為它是跌宕起伏的……無論你有怎樣的看法,有一點永遠不會變:人生是成敗得失的結合體,五味兼容的調味瓶,想要真正領悟人生,必須先讀懂不幸、痛苦、挫折、失敗,繼而才能領略成功的喜悅。
其實挫折也好,苦難也罷,都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考驗,有誰能不經歷挫折、不經歷苦難就為自己爭得一片天地?不幸、挫折、失敗、苦難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沒有它們人生豈能活得精彩?
面對挫折,我們應該學會承受。因為不會承受就不會索取,不會承受就不會釋放。承受是磨煉、凝聚、造就和孕育,它是越千山,渡苦海,達到黃金彼岸的先決條件,亦是在布滿荊棘的人生旅途上,為我們保駕護航的堅實堡壘。
尼采(1844—1900):德國著名哲學家,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同時也是卓越的詩人和散文家。
2.愿意的,命運領著走;不愿意的,命運拖著走。
——(古羅馬)塞涅卡
平凡的人聽從命運,只有強者才是自己命運的主宰。我們一生中所遭遇的所有事情,都是人生對我們的考驗,只有學會握住自己命運的韁繩,我們的人生才能由自己來做主。
我們都向往著不斷攀登高峰,但是生活不會一帆風順,我們很可能在滿懷希望和信心去拼搏的時候,被突如其來的挫折打倒,為此痛苦悲傷。當無窮盡的黑暗襲來時,我們會感覺到無路可逃;當一次次努力后卻無果時,我們會感覺到失望和困惑。但是,我們不得不告訴自己,命運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的挑戰和挫折,就能夠創造出種種可能。
人就是這樣,當你以一種豁達、樂觀向上的心態去構筑未來時,眼前就會呈現出一片光明。反之,當人將思維囿于憂傷的樊籠里,未來就會變得黯淡無光。
其實,人與人之間并無太大的區別,真正的區別在于對待事情的態度。所以,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自己的態度。
塞涅卡(公元前4—公元65):政治家、哲學家、悲劇作家、雄辯家,新斯多葛主義的代表。早年信奉畢達哥拉斯的神秘主義和東方的宗教崇拜,后皈依斯多葛派。
3.凡是自強不息者,最終都會成功。
——(德國)歌德
人生,是從一滴水到一條河的積累;人生,是從涓涓細流到磅礴飛流的奮斗。這期間,需要一種精神,那就是自強不息。
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常常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失敗,會無緣無故地身陷一些意料之外的困境里。這時,請不要輕易對自己說放棄。面對挫折和失敗,只要我們自己心頭堅定的信念不熄滅,只要我們努力地去尋找,相信一定能夠找到讓自己渡過難關的方法。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就沒有穿不過的風雨、涉不過的險途。
身處逆境,只要不絕望,始終保持自強不息的狀態,總有一天會將逆境變成順境。經歷一些坎坷,經歷一些磨難,才能為成功找到出路和方向。
生活給了我們快樂的同時,也給了我們傷痛的體驗。其實這就是生活,這就是我們所要面對的人生。
好好活著,慢慢體會生活之路,一路艱難,一路風光。其實,在回頭時,走過、路過、碰過、錯過的都有可能是人生路上珍藏的財富。
人生當中沒有過不去的坎兒。如果我們能夠不在困難面前低頭,勇往直前,那么我們終究會跨過去,走上寬敞的大道。
歌德(1749—1832):德國小說家、劇作家、詩人、思想家、自然科學家、博物學家,是德國和歐洲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4.只要有信心,人永遠不會挫敗。
——(古希臘)柏拉圖
一個人的成功,取決于有堅定的自信心。自信猶如一盞起航燈,它會在茫茫無邊的人生海洋中給你力量,也給你前行的動力。
也許你會失敗,也許你正處于貧窮之中,但是,你要堅信自己神圣的權利,昂起頭,勇敢地面對世界。遇到任何困難,都要勇往直前。
不管你的過去經歷過多大的失敗,它們都不能把你今天的信心抹殺。我們的人生就是一場不斷和挫折做斗爭的過程,自信是這場斗爭最堅實的盾牌,也是最鋒利的長矛,我們只有抓住這把武器,勝利的人生才屬于我們。
只要你擁有自信,就能走到成功的終點。因為自信,春暖花開,芬芳撲鼻;因為自信,陽光燦爛,陰霾散去;因為自信,我們才擁有成功的機遇,從而擁抱成功。
柏拉圖(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
5.生活如同一個劇本:重要的不是長度,而是演出的精彩與否。
——(古羅馬)塞涅卡
人生就像是爬山,許多人都在追求那種“山高人為峰,一覽眾山小”所帶來的快感。然而,在急匆匆向上攀登的時候卻不知不覺忽略了身邊、腳下的美景。
同樣,生活也是如此。有人活到百歲,卻每天如一。要知道,生命重要的不是長度,而是活得是否精彩。
精彩存在于生命中,生命存在于生命的過程中。這過程中有歡聲,有笑語,同樣也有迷惘,有失敗……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體驗過快樂,也品嘗過苦澀;分享過甜蜜,也獨舔過傷口。不管最后我們收獲的是什么,我們都無怨無悔,因為我們的人生因此而豐富多彩。
人來世上是個偶然,而走向死亡是個必然。所以,只要我們活一天,我們就應該用心去感悟生命的過程。
6.何為生?生就是不斷地把瀕臨死亡的威脅從自己身邊拋開。
——(德國)尼采
“何為生?生就是不斷地把瀕臨死亡的威脅從自己身邊拋開。”一百多年前,尼采是這樣告誡我們的。
有些人,為了事業,不顧健康,將自己逼至“過勞死”;有些人,為了刺激,無視交通法規,使自己命喪車輪之下;有些人,為了冒險,無視危險,將自己的生命當成兒戲。這一切,都是不愛惜生命的表現。
季節可以重復,天氣可以重復,金錢可以重復,唯有生命不可重復。生命之于每個人只有一次,我們要懂得珍惜生命。因為就是有了它,我們才能在這片土地上耕耘、創造;因為就是有了它,我們才有了喜怒哀樂;因為就是有了它,我們才知道愛情的美好、親情的珍貴、友情的價值……這一切的一切,都只存在一個前提——那就是生命。如果失去它,我們將一無所有。
人生短暫,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要善待生命;我們要好好活著,因為我們要死很久。
7.這個世界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已擁有”。
——(古希臘)阿基米德
失去和擁有,失去放在左手,擁有放在右手。同樣是左右手,很多人往往忽視了右手中的擁有,而一味地計較左手中的失去。
人們總是感覺得不到的是最好的,而總是忽略自己已經擁有的幸福。其實,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已經擁有的。
每個人之所以能擁有獨一無二的人生,就是因為人生是不能重來的。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們曾經擁有過的一切,就不會那么珍貴。
一生中總會有一些人讓你來不及告白,來不及說愛,空留遺憾和牽掛。希望每一個人都能珍惜眼前所擁有的,畢竟沒有來世,僅有這一生。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公元前212):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一生獻身科學,忠于祖國,受到人們的尊敬和贊揚。
8.生命因意志而在。
——(德國)叔本華
所謂意志:意,是心理活動的一種狀態;志,是對目的方向的堅信、堅持。意志,是對實現目的有方向、有信念的一種心理活動。
當你處在成功的巔峰時,如果走錯了方向,多走一步都有可能是萬丈深淵;當你處在失敗的谷底時,如果找對了方向,每走一步都有無限的希望。所以,你一定要找準自己的定位,然后朝著這個目標堅定不移地前進,那么,你一定能取得成功。
朝這個目標奮斗的過程中,也許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也許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流言蜚語,但只要你意志堅定地走自己選定的路,那么你每走一步,就是向成功的目標邁進一步。
人生在世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與阻礙,但有理想和信念的人,就不會氣餒,不會失望,不會放棄爭取勝利的信心。
叔本華(1788—1860):德國著名哲學家,意志主義的主要代表之一。在人生觀上,持悲觀主義的觀點,主張禁欲忘我,被稱為“悲觀主義哲學家”。
9.人是生而自由的,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法國)盧梭
世人總是將名與利作為成功的標志和象征,這種世俗的觀念使得很多人為追求功名利祿而一生被名利所牽絆。
“名”是韁,“利”是鎖,一旦沉溺于名利,生活就會被它們所牽引著,名利的得失就成了判斷人生的標準。名利散發著奪目的光輝,很多人都想將其據為己有,因而人們奮不顧身地撲向名利,卻不知道在我們得到名利的同時,也將名利的繩索套在了自己的心上。當我們初次嘗試名利的光環帶給我們的益處之后,我們就很難再擺脫名利的糾纏。當名利的繩索越收越緊的時候,我們的生活就會痛苦無比。
一個人若是癡纏于名利,那么名利就會占據他生活的全部。當這種想法被無限放大之后,他將無法感知生活的樂趣。名利還有一點更可怕,那就是它一旦進入人的內心就無法得到滿足,即使我們能夠求得名利,依然難以體驗到生活的快樂。
一個人,乃至整個人類都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卻是無限的,這就是世人難得灑脫的根本原因。因此,要獲得灑脫,我們就必須看清自己究竟能夠做什么,應該做什么,從而清楚地知道自己應該獲得什么,能夠獲得什么,自然地放棄本不屬于我們的東西,欣然地接受得到的東西。這樣,可能就會灑脫了。
生活里誰都知道灑脫一些好。生活的糾纏如此多,心頭的負擔那么重,灑脫就成了一種奢望。其實灑脫就是一種簡單的轉身,是一種做人的品行,給生命一份灑脫,也算沒有白活。
盧梭(1712—1778):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是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新愛洛漪絲》《植物學通信》等。
10.只要我們善用時間,就永遠不愁時間不夠用。
——(德國)歌德
時間,就像流水一般在身邊流過,悄無蹤跡,永不回頭。
時間,就像朱自清先生在散文《匆匆》中寫的那樣:“洗手的時候,日子從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眼前過去。”
時間是寶貴的,時間也是匆匆流逝的。但其實,只要我們善用時間,就永遠不愁時間不夠用。因為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擠,總是會有的。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因為時間限制了我們的生命,但是只要我們能充分利用屬于我們自己的時間,不浪費每分每秒,珍惜每分每秒,我們就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創造出永世的輝煌。
時間就是生命,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我們每個人都應好好地珍惜時間,在有限的時間里創造出無限的生命價值。
11.停止奮斗,生命也就停止了。
——(蘇格蘭)卡萊爾
因為思考,我們才有智慧;因為奮斗,生命才有意義。
人生有兩出悲劇,一是萬念俱灰,二是躊躇滿志。這兩種悲劇,都會導致奮斗的中止。
萬念俱灰是奮斗路上最大的不幸。
奮斗的路上總是有很多的坎坷和困難,一次次地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對成功的期待與堅持。更重要的是,一次次摔倒后,你還能不能頑強地爬起來,總結經驗重整旗鼓,繼續堅持下去,直到成功為止。如果受了重擊后便一蹶不振,那么,你只會永遠趴在勝利者的腳下。
失敗后,不要萬念俱灰。青澀的果子,經過日曬雨淋之后才會變得甘甜可口。而平凡的人生,只有在經過奮力拼搏之后才能更加輝煌燦爛!
在面對人生的失意時,不要氣餒,不要放棄,去為你理想中輝煌的天堂努力拼搏,去努力踩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人生難免經受失敗,而只有在經過痛苦的砥礪之后,才能品嘗到超然的快樂!
托馬斯·卡萊爾(1795—1881):蘇格蘭評論家、歷史學家。英國19世紀著名史學家、文壇怪杰。
12.瓜是生在純粹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長在惡性土壤中的最好。
——(英國)培根
人活著并不是為了苦難,但要活著卻不能不承受苦難。離開苦難,人就會變得簡單而膚淺,但如果不想方設法擺脫苦難,那么活著也只是膚淺而簡單。
苦難可以錘打出哲學思想,但你必須是一塊鋼鐵;苦難可以磨礪出卓越人才,但你必須是一把寶劍。
經過暴風雨洗禮的人,才能夠更深地體會到彩虹的美麗,只有經過打擊之后,心才會變得堅強。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溫室里的花朵是經不起暴風雨的洗禮的,只有經受了惡劣環境考驗的人才能有更強的生命力。
苦難,對于那些渴望成功的人來說是一種財富。在苦難中,人才能挖掘自己的所有潛力,做到一些在順境中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當苦難降臨到自己身上時,不要以為那是上天的不公平,相反,這可能是你真正改變自己人生的契機。勇敢一點,向苦難挑戰,它就能成為你一生的財富。
一個障礙,就是一個新的已知條件,只要愿意,任何一個障礙,都會成為一個超越自我的契機。
培根(1561—162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散文家、哲學家。他不但在文學、哲學上多有建樹,在自然科學領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13.我無法了解死,只能體驗生。
——(丹麥)克爾凱郭爾
死亡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最恐懼的事情。它的可怕并不只是臨死時身體的痛苦,更可怕的是死后留下的浩浩虛空。死后的葬禮無論豪華隆重還是簡單素樸,任何人都只能化作灰燼肥沃土地而無法死而復生。
生前苦心孤詣求得的榮華富貴、功名利祿,死后如浮云般消散殆盡,怎不可悲、可嘆?
人生中,路窄處,心寬走;路難時,慢慢走。誰出門還不遇上個雨天,人間還是晴天多。多些擔待,為了好好活著;多些珍惜,自會坦然來去。
人這一生,活著的時間是有限的,而死后,誰也不知道我們到底會怎么樣,是人們所說的投胎輪回還是什么也沒有就此消失……所以人這一生要開開心心地活,為了不知道的結果好好活著!
克爾凱郭爾(1813—1855):丹麥宗教哲學心理學家、詩人,現代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后現代主義的先驅,也是現代人本心理學的先驅。
14.沒有人生活在過去,也沒有人生活在未來,現在是生命確實占有的唯一形態。
——(德國)叔本華
人生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過去、現在和將來組成了整個人生。過去是用來追憶的,現在是用來生活的,未來是用來憧憬的。然而,現實中的人們卻往往把這三個階段混淆,沉浸于過去,幻想著未來,唯獨忽略了現在的重要性。
我們都在趕路,卻忘記了出路,在失望中尋找偶爾的滿足。未來是不可預知的,我們唯有把握現在。
人活百歲,不過三萬多天。當你做著將來的夢或者為過去而后悔時,你唯一擁有的現在正悄悄從你手中溜走。與其為了昨天的事情后悔不已,何不認真對待每一個今天;與其將生命寄托在遙不可知的未來,何不隨緣面對每一個當下!
生活從來不在別處,只在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
人只活在當下,沒有你之前,地球已然存在;有了你之后,地球依然存在。茫茫塵世間,人不過是一粒浮塵,來自偶然,也不知去向何處。今世做人,就做好人的本分,不必追問前世,亦不必幻想來世。
活在當下,就是要我們用生命去體驗眼前的生活,讓我們把握時間,讓自己的生命從虛空變得沉甸甸。只有活在當下,才能讓我們擁有一個充實的過去和一個美好的未來。
當新的一天降臨時,我們都是一個嶄新的人,昨天已不復存在,未來還很遙遠。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
15.人生是海洋,希望是舵手的羅盤,使人們在暴風雨中不致迷失方向。
——(法國)狄德羅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希望,或者是多個,哪怕這樣的夢想在別人眼里多么的微不足道,顯得多么的渺小。不管是“卑微”也好,或者是“高尚”也罷,每個人的夢想都是值得尊敬的,因為有了夢想和希望,我們的生活就不再單調,精神世界就不再貧瘠。
人,要有希望和夢想,才能有延續生命的勇氣和力量,才有創造輝煌的可能。當你感到絕望時,你可曾抬頭看過那河對岸的風景?如果你看過便會知道,其實有時,光明和黑暗、生存與死亡、歡樂和痛苦、希望和絕望之間也不過隔著一條小河而已。我們不是缺乏信心,而是缺乏相信自己的勇氣;我們不是缺少希望,而是當我們遇到挫折時習慣于放棄。
記住: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希望,不管你所遭遇到的是什么。只要為夢想而行動,我們都能成為命運的舵手,讓生活向人生的海洋中駛去,從此,我們再也不怕在暴風雨中迷失方向!
希望,就好像是你內心的燈光,它能夠照亮一切黑暗;希望,就好像是你成功路上的指南針,它能夠一步步地將你引向光明。只要你心中永懷希望,那么你就不會害怕寂寞和孤單,你就能夠忍受路途的艱辛。希望,就是一種巨大的潛在力量,喚醒希望,你就能夠將幸福握在自己的手中!
狄德羅(1713—1784):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家、美學家、文學家,百科全書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國《百科全書》主編。狄德羅是法國18世紀杰出的啟蒙思想家、唯物主義哲學家和教育理論家。
16.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
——(德國)尼采
陰晴圓缺,是月的輪回;悲歡離合,是人生的糾葛。既然要生活,我們就不要拒絕人生的苦澀;既然要生活,我們就繼續擁抱那份執著。
一個受苦的人,如果悲觀了,就沒有了面對現實的勇氣,沒有了與苦難抗爭的力量,結果是他將受到更大的苦。
“苦難猶如烏云,遠望去但見黑暗一片,然而身臨其下只不過是灰色而已。”
生活中,不是因為苦難本身有多么神秘和令人向往,而是因為經歷了苦難后,人就會愈挫愈堅,無往不勝。
苦難是一筆財富,痛苦是一份輝煌,經歷過苦難的人生才能稱得上是輝煌的人生。如果說生活是一張網,那么苦難就是網上的繩結,只有經歷過一次次的痛苦,這張網才有力量負重。
不知苦痛,怎能體會到快樂?在生活中,許多時候,我們若不是嘗到痛苦,遭受折磨,就不會有苦盡甘來的甜蜜感覺。
17.短時期的挫折比短時間的成功好。
——(古希臘)畢達哥拉斯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是一帆風順,每個人也都希望自己做事能成功,但是沒有挫折的人生是經不起風吹日曬的。
人們往往會躲避和忌諱挫折與失敗,而實際上挫折與失敗給你的東西遠遠大于成功。不知道挫折和失敗,怎么能夠超越他人、超越自己?敢于承認并坦然面對挫折,是一種根深蒂固的自信。一個人走向成功要經受千萬種磨煉。能夠經受涅槃而走出陰影,非有堅強的意志與自信不成。
蝴蝶能夠翩翩起舞也是因為它經歷了化繭成蝶的痛苦。
挫折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劑良藥,它能使我們更加堅強。只有在經歷過挫折之后,我們才會在品味挫折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弱點,才能使我們未來的人生更加趨于完善。
成功固然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但我們追求的不是短時間的成功。因此,通往成功的路上,我們要做到不斷超越自我,只有在挫折面前不放棄,我們才能在戰勝挫折的同時,使自己得到升華,最終到達成功的彼岸。
畢達哥拉斯(約公元前580—約公元前490):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和音樂理論家。
18.只有信念使快樂真實。
——(法國)蒙田
信念之于人生,如同航船之于舵手。航船沒有舵手,就會在大海中迷失方向,就會在暗礁險灘中傾覆,就會被驚濤駭浪所吞沒。
信念之于人生,如同飛鳥之于羽翼。飛鳥沒有羽翼,就不能展翅高飛,就不能掠過長空,只能望空興嘆。
人生沒有信念,就會在前進中迷失自我,生活就將變得黯淡無光,生命也會變得沒有意義。
人生需要信念,如同花草需要養分。沒有養分,花草就會枯萎、殆盡,即使茍活,也只不過是殘紅、慘綠,再也沒有生機與活力。
信念是根脊梁,支撐著一個不倒的靈魂;信念是個路標,指引著人生的道路。
人生如歌,信念如調。沒有調的歌永遠不能成為真正的歌,沒有信念的人生永遠都是沒有意義的人生。人生需要信念,有了信念,才可以使你撥開云霧,見到光明,見到希望;有了信念,才可以使你乘風破浪,駛向成功的彼岸;有了信念,才可以使快樂真實地存在!
蒙田(1533—1592):文藝復興時期法國作家。他的散文主要是哲學隨筆,因其豐富的思想內涵而聞名于世,被譽為“思想的寶庫”。
19.只有那些躺在坑里、從不仰望高處的人,才會沒有出頭之日。
——(德國)黑格爾
從不仰望高處的人,是喜歡原地踏步、沒有遠大理想的人。一個沒有理想的人,猶如鳥兒沒有了翅膀,將永遠無法飛向遠方;一個沒有理想的人,猶如在迷路時丟失了指南針,將永遠無法找到東南西北。
生活中沒有理想的人是可憐的,人活著如果沒有夢想的鼓舞,就會變得空虛而索然。
沒有理想就沒有信念,信念是理想的派生物。把人生比做航海,信念就猶如舵手手中的羅盤,使人們在暴風雨中不至于迷失方向。世上最重要的不是人身在何處,而是應該朝什么方向走。
只有啟程,才會實現理想,目的地達到。只有追求,才會品味到堂堂正正的人生。所以,讓我們揚起理想的風帆,向著光明的彼岸前行,小心地避開航程中的淺灘暗礁,相信歡慶成功的那一刻就在不遠的將來!
人生是需要自己主動去奮斗和創造的,而不是被動地等待別人的給予。
要知道,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取得怎樣的成績,而在于你是否努力地去實現自我,向著理想走出屬于自己的道路。
在人生的競技場上,只有積極行動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贏家!
黑格爾(1770—1831):德國唯心主義的集大成者,西方哲學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19世紀末,在美國和英國,一流的學院哲學家大多都是黑格爾派。
20.挫折可增長經驗,經驗能豐富智慧。
——(德國)叔本華
生活中有成功和榮譽,也免不了有挫折和失敗。我們不要抱怨挫折,因為每個挫折都有它的意義。
遇到了挫折,你可以告訴自己,挫折是人生的加油站;遭遇了失敗,你跌倒了可以再爬起來。即使失去了什么也不必為此哭泣,因為有誰能說你再遇到的,就不是最好的呢?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挫折是能者的無價之寶,是弱者的無底之淵。強者在挫折面前會愈挫愈勇,而弱者面對挫折會頹然不前。
挫折可以把人嚇倒,使人唉聲嘆氣,退縮不前;挫折也可使人精神振奮,經受磨煉,增長才干,增強意志。就看你如何對待它。只有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毫無懼色的人,才能到達成功的頂峰。
挫折可以增長經驗,經驗能豐富智慧。成功就是通過一次次的嘗試來實現的,成功=嘗試+嘗試+再嘗試。積極的人生態度更是成功的催化劑。
21.沒有一定的目標,智慧就會喪失。
——(法國)蒙田
目標之于我們,猶如太陽給我們光明;沒有太陽,人類世界將變得暗無天日,亂成一片。
在茫茫的戈壁中跋涉,迷失方向,旅者將暴尸荒野;在浩瀚的大海中航行,迷失方向,水手將葬身海底;在無邊的探索中尋找希望之光,迷失方向,你將會與成功擦肩而過,抱憾終生。
每一個成功者都有其成功的理由,一個值得付出、激起興趣、且長據心頭的目標驅使他們去追求進步,更上一層樓。這目標給予他們開動成功列車所需的動力,使他們釋放真正的潛能。
在你努力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沒有什么比你對目標表現的態度更重要的了。
一粒種子的方向是沖出土壤,尋找陽光;一條樹根的方向則是伸向土壤,汲取更多的水分。
人生亦如此,正確的方向讓我們事半功倍,而錯誤的方向會讓我們誤入歧途,甚至毀誤一生。
22.大自然把人們困在黑暗之中,迫使人們永遠向往光明。
——(德國)歌德
大自然把人們困在黑暗之中,迫使人們永遠向往光明。如果沒有黑暗,人們怎么可能發現光明?
許多身處黑暗的人,磕磕絆絆,一路堅持,最終走向了成功;而另一些處在光明中的人,往往因眼前的光明迷失了前進的方向。
生活中其實沒有絕境,絕境在于你自己的心沒有打開。身處逆境,我們要有正確的心態去對待它,從逆境中找到光明,時時校準自己前進的目標。
前進的過程中,跌倒了沒有關系,重要的是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站起來。人在逆境里比在順境里更需要堅強、毅力和信心。“人處患難之境,如香草之受壓榨則芬芳愈烈。”故從逆境中走出來的人,更能成就一番事業。
謹記:即使生活有一千個理由讓你哭泣,你也要拿出一萬個理由笑對人生。
23.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
——(蘇格蘭)卡萊爾
我們總是抱怨自己的命運不濟,其實機會對每個人都是均等的。我們如果對實際生活有所了解,就可以發現,幸運通常伴隨在那些努力勤奮工作的人身邊,就像海風和海浪總是伴隨在航行者的身邊一樣。
一種勤奮、不怕艱苦、堅持到底的習慣,使我們無論做什么,都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要始終相信:勤奮是金,勤奮可以創造奇跡。正是辛勤的雙手和大腦才使人出眾。任何事業追求中的優秀成就都只能通過辛勤的實干才能取得。
毫無疑問,懶惰者是不能成大事的,因為懶惰的人總是貪圖安逸,遇到一點風險就退縮。另外,這些人還缺乏辛勤實干的精神,總想吃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從不相信勤奮會有收獲。勤奮是千百年來人們成才的法寶,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追求成功的道路是很辛苦的。有句話說得好:“成功是沒有捷徑的。”只有勤奮的人,只有那些保持必勝信念的人,才能最終成就自己的理想。
天道酬勤。堅持不懈才能使命必達。
24.要在這個世界上獲得成功,就必須堅持到底。
——(法國)伏爾泰
木成林,可蔽天日;水成海,可蘊萬物。
物貴在有恒,人更是如此。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堅持多久。
大多數成功者的秘訣都有兩個:第一個是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第二個就是當你想放棄的時候,回過頭來看看第一個秘訣。持之以恒,是開啟勝利之門的金鑰匙。一個人有了堅強的毅力和恒心,就能輕而易舉地戰勝一切困難。
事實上,成功并不難,成功就是無數次失敗之后,再無數次站起,堅持不懈地向目標發起挑戰。當我們的努力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成功就會從天而降。
堅持是一條不歸路,踏上去就永遠不要回頭。無論身后的嘲笑聲多么響亮,你只管沿著正確方向,大步向前。
只有面對挫折不折腰,面對困難不低頭,面對磨礪不言苦,面對危險不卻步,面對失敗不放棄,才能最終取得成功。堅持一下,成功就在你的腳下。
成功的秘訣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淡看失敗,永不放棄。
伏爾泰(1694—1778):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
25.一個勇敢的人,也就是滿懷信心的人。
——(古羅馬)西塞羅
拿破侖·希爾曾經說過:“信心是心靈的第一號化學家。當信心融入思想里,潛意識會立即拾起這種物質,把它變成等量的精神力量,再轉換到無限智慧的領域里促成成功思想的物質化。”
當你面對失敗時,當你恐懼、憂郁、悲傷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樹立足夠的自信心,積極擺脫這些困境,就能重獲新生。
有時,當我們突然跌落谷底的時候,也正是我們攀向新的高峰的時候。只要我們不對自己失去信心,不對生活失去信心,一定可以重新開創自己美好的生活。
信心的力量是無窮的。做人離不開信心,做事更少不了信心。面對困難,自信就像一把鑰匙,打開心鎖勇敢前進。對自己充滿信心,就是給你的人生增添一條成功的途徑。一個人,只有樹立起信心,才能充實而坦然地面對生活。
世界不止一扇門,當上帝為你關上所有的門時,他還會為你留下一扇窗。因此,我們不要總沉溺于失去門的痛苦中,我們要看到另外的那扇窗,依然為你敞開!
西塞羅(公元前106—公元前43):古羅馬著名政治家、演說家、雄辯家、法學家和哲學家。
26.最長的莫過于時間,因為它永遠無窮盡;最短的也莫過于時間,因為我們所有的計劃都來不及完成。
——(法國)伏爾泰
世界上的許多東西都能盡力爭取和失而復得,只有時間難以挽留。時間一去不復返,不管你高興還是憂傷。
時間是碎片,不懂得收集,它會在無意間溜走;時間更像邊角料,要學會合理利用,一點一滴地累積,會得到長長的時間。
時間摸不著、看不到,你可以隨意擺布,但同時你也會得到更多的懲罰。
時間對任何人、任何事都是毫不留情的,是專制的。時間既可以毫無顧忌地被浪費,也可以有效地被利用。
時間是慷慨的,也是吝嗇的。勤學者,時間給予他的是知識和智慧,時間使他的生活更有光彩,青春更加美麗;怠惰者,時間終會將他拋棄,到頭來使他雙手空空,一無所有。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記住: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時間永不回頭,請勿虛度年華、荒廢光陰!
27.唯堅韌者始能遂其志。
——(美國)富蘭克林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韓信遭受胯下之辱并最終成為一代名將,離不開其堅韌的性格;勾踐臥薪嘗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離不開其永不言敗的性格。
堅韌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教會他們敢于面對挫折,不怕失敗,跌倒了自己爬起來,勇于接受艱難困苦的磨煉。
無論在什么艱難困苦的環境下都不要灰心喪氣,要敢于逆流而上,不放棄自己的目標,不放棄努力,認真對待每一次挫折,每一次失敗。
堅定的信念,才會使人到達人生的最頂端。堅定的理想,才會邁向人生更遠的方向。每一步,都需要一個堅定的信念;每一步,都需要肯定的理由,去走向人生的最高峰,探索人生的最頂端。
面對挫折、面對困難不要慌,亦不要亂,只要堅實地走好每一步該走的路,闖過眼前所有的障礙,懷著一顆永遠不知疲倦的心,永不言棄,堅持到底,前方就是我們理想的天堂!
浪花,是因為不斷地沖擊巖石,才會見其美麗。人生,如果像波瀾不驚的湖水一樣,將永遠不會有壯觀的色彩。所以,我們不要害怕挫折與磨難,因為在困難的背后,一定會有通往成功的階梯。
富蘭克林(1706—1790):18世紀美國最偉大的科學家和發明家,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學家、文學家、航海家以及美國獨立戰爭的偉大領袖。
28.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之后才能實現。
——(古羅馬)塞涅卡
在生活中,很多人習慣于行走在平坦的路上,當看到前方布滿荊棘、充滿坎坷時,他們就會轉變方向。最終他們在一個狹小的平坦地上團團轉,卻執著地不想去接受挫折的洗禮。
蝴蝶能夠翩翩起舞,是因為它經歷了化繭成蝶的痛苦。成功的道路是布滿荊棘的,需要我們用大無畏的精神去面對。然而,如果我們沒有經歷過苦難的洗禮,沒有經歷過艱苦卓絕的斗爭,那么,我們必然沒有勇氣去面對成功道路上的種種困難。
坎坷對于人生來說是一劑良藥,它能使我們更加堅強。我們只有勇敢地面對各種苦難,才能在苦難中了解人生,才能更好地走以后的人生之路。只要我們能夠度過黎明前的黑暗,必能迎來人生中的第一縷曙光。
人,需要在坎坷中充實自己,只有不斷自勵,不斷提升,才能有資格去拒絕人生的失敗,如果僅僅是躲避逃脫,終生也不會成就自己。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之后才能實現,只有在經過挫折之后,才會讓我們更快地成長。
29.當太陽下山時,每個靈魂都會再度誕生。
——(英國)莎士比亞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難免會遭遇挫折和不幸,這個過程中,有人成功,有人失敗。
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區別在于:失敗者總是把挫折當成失敗,以致每次挫折都會深深打擊他追求勝利的勇氣;成功者則是從不言敗,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面前對自己說:“我不是失敗了,而是還沒有成功。”
這個世界是多變的,充滿了成功的機遇,也充滿了失敗的可能。若每次失敗之后都能有所領悟,把每一次失敗當作成功的前奏,那么,成功就離你不遠了!
當太陽下山時,每個靈魂都會再度誕生。再度誕生就是給你把失敗拋到腦后的機會。每一次的逆境、挫折、失敗以及不愉快的經歷都隱藏著成功的契機,而不是增加你消沉的機會。
只要你堅持,只要你執著,不被失敗打垮,繼續堅持,繼續努力,終有一天,你會成功。
莎士比亞(1564—161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家、詩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